明朝燕王朱棣起兵争夺帝位的战役是什么战役 明成祖朱棣通过哪场战役取得了皇位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这场战争表面看起来是一场实力不均衡的战争,明成祖朱棣的能够掌管范围只是北平(今北京)地区,出动的军队约30万人,而建文帝掌管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军队有100万人,又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励精图治,称得上是国力强盛。但是明成祖朱棣仅仅用了四年,就攻下应天(今南京)登上帝位,建文帝下落不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起兵有名。

燕王起兵反抗朝廷的名义是“清君侧”,是“靖难”,为国家除去奸佞。朱元璋定下的制度和

国家的宪法,是不容更改的。诸皇子封藩建国,统帅军队,就是朱元璋在《祖训录》中定下的规矩。建文帝竟然听信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徒的谗言进行“削藩”,对诸王皇叔进行迫害,这不是违反国家宪法吗?而且很多“削藩”而栽赃诸王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比如逮捕周王的原因是周王的儿子告密周王谋反,但是其实这个告密的儿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堂弟年方十岁,十岁儿童告密自己父亲谋反,岂不是笑话。根据《祖训录》,当朝廷出现奸佞,诸王有权起兵。那么,修改祖制就是最大的奸佞,燕王起兵有名。

朝廷却一直没有宣布燕王是谋反,燕王是罪宗。建文帝还一直告诫朝廷的将领,不要伤害朱棣本人,防止天下人说他杀叔叔。

 

第二,燕王为长。

朝廷有奸佞。其他藩王都顺从,为啥燕王要出头呢?为啥建文帝就盯上燕王了呢?因为燕王为长。朱元璋封建诸王,北方和西北的几位王爷兵权、财权都很大,称之为“塞王”。截留当地税收养兵数万,都有这些王爷节制,是朝廷最大的威胁,建文帝当然着重关照,但是当时,秦王(老二),晋王(老三)都死了,燕王(老四)就是实质的最年长的王爷,威望也最高,在诸“塞王”中就更加是建文帝的眼中钉了,催逼他也最急,于是他被迫起兵。

 

三、燕府班底

燕王由于年长,在朱元璋统一中国时期就开始封王建府,建立自己的班底,再经过数次北伐蒙古形成并锻炼了自己的班底、人脉。这些人都希望成为从龙功臣,而不愿意成为罪王的下属,所以死力为燕王出力。朝廷这边,经过朱元璋的清洗,明初的开国大将凋零殆尽,统兵的将领也多为勋旧的后代,未曾经历战阵,有过实战经验的也就一个李景隆,也还是朱棣的亲戚,朱棣被灭他是大功,他被朱棣打败他也是大功。

 

四、燕王战略

其实朝廷的军力、财力一直比燕王府的强。如果拼消耗,燕王迟早完蛋。燕王经过三年的战争,虽然屡战屡胜,但仍被朝廷逼迫在北京周围。燕王也看清了这样作战的结果,肯定是被朝廷耗死。于是决定赌一把,利用燕王府、宁王府的起兵,奇袭突进,避开朝廷的重兵防线奋力向南,不攻重镇,不占名城,直接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君臣一时乱做一团、毫无主意,其实建文帝只要移驾,而不是自杀,则燕王及时占领南京,建文帝调集勤王军队,再切断燕府的补给,则燕王也必败无疑。建文帝书生气太重,认为国都城破,君王自焚才是古礼,才给燕王一个莫大的便宜。

 

五、藩王的利害

朝廷和燕王府的战争。对于其他藩王,尤其是有兵权的几位“塞王”来说,朝廷赢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燕王赢了,按照燕王的宣传,或许他们还能重新过上好日子。但摄于朝廷的正名威力和朝廷的兵马钱粮众多,在开战初期,他们是表示支持朝廷的,只是实际保持中立罢了。宁王,名为被燕王挟持,其实暗自是愿意跟随燕王的,毕竟“平分天下”的许诺是吸引人的,否则,他的宁府骑兵,怎么也是听从他的命令,燕王能挟持他一时,不能挟持他几年。谷王也不能为燕王打开南京城门。

六、百姓、百官有利

在百官看来,这场战争是朱家内部的夺位之战,和官员的操守本无太多关系,官员忠于朱姓皇帝就可以了。虽然朝廷上有很多诸如方孝孺的大臣选择为朝廷殉葬,但是大面上,投降燕王的更多。

燕王先去拜谒明孝陵,也是争取天下人的一种姿态,我捍卫宪法,无愧于太祖皇帝。百姓看到这些,官员们又都竞相归顺,又怎会过于执着跟随建文皇帝。

总之,燕王是摆平了名义、有班底、有能力、又给予了实际的恩惠。做的是“有里子、有面子”。所以,篡权成功也就不奇怪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