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李清照( 词评 李清照《武陵春》 )

武陵春李清照
评析《武陵春》
 
武陵春
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创作时间:
自觉此词当是清照南渡之后所作,按《李清照诗词全集》后录清照年表所记,“绍兴五年(1135)52岁,是年仍居金华,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词,又赋《八咏楼》诗。”而《李清照集笺注》录《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公元一一三五年)乙卯,清照五十二岁。春,清照在金华,作《武陵春》词。”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乃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所作。”
注:
武陵春:词牌名,双调小令,又名“武林春”“花想容”。相传是北宋词人毛滂所创,以毛滂词《武陵春·风过冰檐环佩响》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另有两种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引自百度百科)
双溪:《李清照集笺注》所记:“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
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析:
     此词起首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言虽平简,但其间所道之绪,却是深浓,“风住”,其言之意为清照此前所历之国破旧处无归,家亡夫故流落,其所冷雨霜风尽已停住,此身随风,已至金华,而此心如花,亦已尽落,狂风虽停,骤雨虽歇,但此心此情,却皆已成尘,皆已尽去,尽是“零落成泥碾作尘。”
蝉言“日晚倦梳头。”尽是天色已暮,但犹未如前细梳妆抹,并非已至暮年,不必妆饰,《战国策·赵策一》有言:“女为悦己者容”,惟因此际檀郎已逝,再无心妆抹。于清照别作,亦有此类之句,“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上言诸句,虽未近此处之言,但可见清照之笔,往至于纤细之处,而见不尽浓深。妆梳之事,本为细枝,常会忽略而去,而清照却往往擅察于此类细微之处,故,浓情深绪,未必尽出于重笔沉墨之中,细指微节,亦存绝切。而类此笔,所成觉有三因,一者,不固秾艳之笔,二者,所存善感之情,三者,所怀敏观之心。方得至此。
继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句亦如起句,浅淡平白,而所含甚深,所道绝长。致是物是人非,其间便已见浓愁,旧处无归,斯人远逝,值此时回望,此间追忆,愈是思量,便愈是惘切,愈是愁绝,所至如旧春时,所见故人之物,心绪重多,愁情更繁。而此间千言万语,却尽是难言,欲出口而言之际,却已是泪流心头。言词极简,字句极浅,但其所开之意,所留之绪,却是不尽,更是难解。再联前句之言,或觉此句是其之因,亦是其解。
下片首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一宕笔墨于别处,似是已尽收欲道之情,但结联下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余再感,却犹是藏得不尽愁情。此际天光淡淡,春时正好,不免生得泛舟览游之兴,而转念却想,所乘小舟尚浅,又可否载得心头思处,这不尽,难解浓愁?奈何,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惟是“载不动,许多愁。”故是,情为极处,思致至地,已不必别言,愁之愁尽,忧之忧切,亦惟是平白。
评:
   寥寥词句,道得数处怅切,不尽惘然,言语平浅,留得难解浓思,血泪极愁。致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结,已是情之尽,愁之极,读时深愁无限,言罢愁韵犹新。
赏:
    情景兼并,跌宕折曲,而轻纤蓄蕴,极无再极,尽无再尽。察微细而留浓情,书浅淡而道深意,至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处,更是开得言愁情境,愈进新绝。
 
轻笑
辛丑

武陵春李清照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