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情人节
七
夕
“七夕”什么时候成了中国情人节?
我不得而知,但这个说法的出现应该跟西方情人节有关。其实即便作为效仿对象的西方情人节(Valentine’s Day 瓦伦丁节),最初也和爱情毫无关系,还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渲染与商人的炒作才粉墨登场的。可情侣们却并不在意情人节的历史渊源,只要能和爱情产生联系,都会让他们趋之若鹜、充分利用,这和“七夕”被包装成中国情人节的现象如出一辙。
节
日
起
源
七夕文化起源于远古星象崇拜,夏秋之交时,银河西边的织女星和银河东边的牵牛星升至北半球的天顶附近,是夏夜著名的亮星,中华先民们可根据星宿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时间,以利于祭祀和耕作。关于双星最早的文学描写是出自《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看那天上的银河,河水粼粼有光。织女运行不止,却没织成美丽的花样。那明亮的牵牛,也不能驾车来往。”诗句中隐约表达出一种徒劳无功的叹息,这为后来的故事演绎奠定了基调,而织女星和牵牛星也就此具备了人格化的雏形。
节
日
习
俗
“七夕”作为节日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七月是女人织布的时节,因为传说中的织女是巧手天神,所以大家要在这一天举行仪式,祈求心灵手巧。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由此可见,“七夕节”的主要习俗是乞巧,所以又称“乞巧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还在七月七日乞福、乞寿、乞子,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地域特色。
节
日
传
说
正当“七夕节”习俗不断丰富的同时,牵牛和织女的故事也在逐渐成形。《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记载:“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说的是牵牛想娶织女,但三次都没有成功。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文中写出了织女渡河的时间和以鹊为桥的细节,七夕过后,喜鹊头上的羽毛都被踩秃了,此处心疼喜鹊一秒钟。汉末《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字里行间已经形成了牵牛和织女分隔两地的故事框架。曹植《九咏》诗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进一步明确了牵牛和织女是夫妻关系,但他们一年只能相聚一次。随着传说故事的不断演变和融入,“七夕节”便自然带有了爱情的属性,怎奈其中却充斥着伤感与遗憾。
如前所述,牵牛和织女皆是以星宿仙班的身份出现在传说故事中的,直到民国以后才诞生了老牛唆使凡人牛郎趁织女洗澡时偷走衣裳并索婚的恶趣味情节。也许这样的改编能够迎合当时一部分人的口味,变相促进了“牛郎织女”故事的传播,但就这么把天神贬为凡人,而且还有丑化形象的嫌疑,也不问问人家牵牛星乐不乐意。接下来让我们再说回中国情人节的话题,“七夕节”的内涵主要是以乞巧为主,即便注入了“牛郎织女”的元素,也依然带有强烈的悲情色彩,被冠以中国情人节的名号确实有些牵强。我们设想一下,情侣们一边过节,一边吟诵着“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是不是感觉有点煞风景?
那么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没有与爱情主题更为匹配的日子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那就是“上已节”与“元宵节”。
上
已
习
俗
“上巳”之名来自干支纪年法,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叫作“上巳”。据《周礼·春官·女巫》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说明“上巳”这天最初要在水边举行祈除灾恶不祥的祭仪,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化为洗浴迎春的礼仪活动。阳春三月,水畔悠游,对于年轻人来说正是难得的交往良机。《诗经·郑风·溱洧》曰:“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首诗描写了郑国的青年男女在溱洧水滨,摒除了礼制的束缚,同游共戏并互赠信物以表情愫的场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充满了对爱情的礼赞和幸福的畅想,给厚重的历史增添了一份率真热烈的爱的气息。西汉大名鼎鼎的孝武卫皇后卫子夫,也是在“上巳节”这天与祭祀归来的汉武帝刘彻相遇的,后为汉武帝生下一男三女,她的曾孙刘询就是开创“孝宣之治”的汉宣帝,可以说“上巳节”成为了卫子夫非凡一生的重要开端。魏晋以后,“上巳节”固定在三月初三日(《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随之相沿成习,成为古人宴饮游春的盛大节日。
照这么看,“上巳节”显然比“七夕节”更适合称为中国情人节,然而自宋以后,礼教渐趋森严,男女授受不亲,三月三里的浪漫风雅在时代大背景下逐渐衰微,那些欢乐自由的习俗也只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流传。不仅如此,由于“上巳节”与“清明节”相隔很近,甚至会产生重合,因此有关祭祀的内容也并入了“清明节”,于是曾经盛极一时的“上巳节”就这样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好不容易有个谈情说爱的节日,竟然说没就没了,古人表示很郁闷。好在还有个“元宵节”可以撑起排面,不至于让青春无处安放,就让我们花灯赏起来,灯谜猜起来,恋爱谈起来。
元宵
宵
习
俗
“元宵节”的历史也很悠久,据说起源于西汉,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正月十五夜“燃灯供佛”渐成风气,唐朝以后演变为民间习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当时人们在“元宵节”期间逛街玩乐、赏灯猜谜已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道风景线,而且由于未婚女子平时只能困足闺房,只有到了“元宵节”才被允许结伴出门通宵游赏,青年男女们便会借机物色有缘人,从而产生了无数的爱情佳话。据说大才女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就是在“元宵节”邂逅并最终牵手成功的,那几天擦出的爱情火花恐怕要比满街的花灯更加耀眼夺目。
中国古代留下了太多关于“元宵节”的浪漫诗篇,如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明朝李翠微《南正宫·山渔灯犯》(套曲):“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更低。”清朝纳兰性德《台城路·上元》:“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诗人借此抒发了他们的万种柔情和无尽相思,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描摹出了一番极具诗情爱意的元宵盛景。
“元宵节”不但能催生爱情,还可以让有情人离散后再度团聚,唐代史学家韦述在他的《两京新记》中就记录了这么一则逸闻。南朝末年,隋军势如破竹,南陈驸马徐德言预料到国破家散的结局,于是将一面铜镜分为两半,与妻子乐昌公主各执一半,作为日后重逢的信物,并约定如果妻子被掠入都城豪门,就在正月十五那天拿着半面铜镜到街市去售卖,自己若幸存人世,当天必定前来探问消息。不久南陈亡国,乐昌公主被赐给越国公杨素。到了第二年正月十五,劫后余生的徐德言历尽艰辛赶到都城长安,果然看见有人以高价叫卖半面铜镜,徐德言拿出自己的另一半铜镜,两半合而为一,故此得知了妻子的下落,于是委托此人将自己的题诗转交乐昌公主。后来杨素得知了其中情由,被二人的真情打动,让他们夫妻团聚,携归江南。徐德言和乐昌公主饱经战乱离散之苦,却依然初心不改、坚守承诺,最终竟然在正月十五奇迹般地复合,并留下了“破镜重圆”的成语典故。
行文至此,读者们应该能够产生一种共识,那就是“元宵节”确实具备了西方所谓“情人节”的一些元素,但无论从文化内涵的深广性,还是民俗活动的丰富性来看,都远远超越了“情人节”的范畴。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都见证着深厚广博的积淀,反映出多姿多彩的民风,“元宵节”不但完全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情人节,更是增添了团圆、和谐、祈福等文化元素,体现出中华风度,扩大了爱的格局!
文/ 黄骋宇
更多精彩内容
从苏州相城走出的“大明奇人姚广孝”
从大禹讲到苏州历代治水名臣
趣话端午节:《从“坏日子”到“好日子”》
再把七夕当情人节你就OUT 了
又到清明话探春
《苏州城的脚步》百场公益讲座
百场公益讲座是响应“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号召,计划与所有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机构与个人合作,全景式地展现苏州城的历史沿革。
百场公益讲座的发起人谢勤国和黄骋宇两位老师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小苏州、新苏州和洋苏州们了解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璀璨人文,加深他们的融入感和自豪感,为苏州的明天贡献自己的智慧。
公益讲座预约事项
公益讲座受众对象:10周岁以上爱好历史文化的朋友们。(学校、单位、社区、公益机构、图书馆等均可以免费预约)
公益讲座内容:苏州城的历史事件、景点、名人、文化等。
有需要预约讲座的公私立机构和团体,请与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场地由预约方提供,听众由预约方组织,人数不限,讲座时间根据双方工作安排协商议定。
联系电话:13962122428 沈老师
关注我们
公众号ID:qyjnwhpt_2016
历史|文化|民俗|手工艺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