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成仙得道的人物 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有哪些

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传说中得道成仙的人物?

优质回答:

中国人对于祖辈的崇拜,一直以来都是认为,祖辈是不死的,所以我们对于先辈的祭奠,一直以来都是以纪念神祗一样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三,其实这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和文化所在,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的古人其实是不死的相,老子老子作为,道德经的撰写人,最终被演化成太上老君,也得道成仙了而向,关羽最终也成为了武圣人,而作为五岁的人来说,自然也是不死的,被封为武财神,有武财神自然也会有文才神,像赵公明啊,这些人其实最终也都会被封神,甚至包括像后期的徐茂公,刘伯温,这一些人也都会在历史的神话当中,不断的被人家祭奠,最终会成神。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像包青天,本身就是,像神一般的化身,其实他最终也是不死的,而包青天的存在证明了世间有正义的存在,而无人们对于包青天的祭奠,也正是对于正义的祭奠。

至于后面像陈博老祖,以及像吕洞宾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也能够查到他们的踪迹,但这些人无一例外的最终都得道成仙了由此可知道,像在我们中国,我们对于自己尊敬的人,都能够希望他们能够更长久的存在于世间,能够帮助大众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也更愿意去相信他们,最终的结局是得道成仙。

其他网友回答

(美图来自网络)

访绵州游仙人不遇歌

蜀山狂客原创

力王盘古大开天,

老子气化三清前。

骑牛论道涵关过,

化胡分身数重天。

紫气随君东来境,

绵州仙人又结缘。

九龙盘空起云山,

羽化飞升星宇迀。

山有烟霞连水云,

道迹无踪唯名传。

指石为泉养真性,

折枝作桥移桑田。

夜观乾象藏玄奥,

日览山水蕴自然。

偶作神游开灵窍

常往西山拜尔仙。

昆仑天池曾为客,

大罗仙境也敢言。

妙手拈花穿云海,

同邀嫦娥共婵娟。

不知游仙何时人,

只晓得道已千年。

游仙人李意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明人罗贯中在《三周演义》中写作李意,撰为传说中的仙人。椐葛洪《神仙传》,其人为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生于汉文帝年间,至三国时期尚在。蜀吴夷陵之战前,蜀帝刘备曾向其人询问战事吉凶。

葛洪在《神仙传》中是这样描述的:仙人李意其,蜀人也。传世见之,云是汉文帝时人。先主伐吴,遣人迎意其,意其到,先主礼敬之,问以吉凶。意其不答而求纸笔,画作兵马器仗数十纸已,便一 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据地埋之,便径去。先主不喜,而自出军征吴,大败还,忿耻发病死。众人乃知其意,其画作大人而埋之者,即是言先主死意。

而罗贯中则根据葛洪巜神仙传》的这段描述,便演义出了一段精釆的情节和故事来。诸君请看《三国演义》第八一回,是怎样写仙人李意期的:

多官商议曰:“今天子如此烦恼,将何解劝?”马良曰:“主上亲统大兵伐吴,终日号泣,于军不利。”陈震曰:“吾闻成都青城山之西,有一隐者,姓李,名意。世人传说此老已三百余岁。能知人之生死吉凶,乃当世之神仙也,何不奏知天子,召此老来,问他吉凶,胜如吾等之言”。遂入奏先主,先主从之。即遣陈震赍诏,往青城山宣召。震星夜到了青城,令乡人引入山谷深处,遥望仙庄清云隐隐,瑞气非凡。忽见一小童来迎曰:“来者莫非陈孝起乎?”震大惊曰:“仙童如何知我姓字!”童子曰:“吾师昨者有言:今日必有皇帝诏命至;使者必是陈孝起。”震曰:“真神仙也!人言信不诬矣!”遂与小童同入仙庄,拜见李意,宣天子诏命。李意推老不行,震曰:“天子急欲见仙翁一面,幸勿吝鹤驾。”再三敦请,李意方行。即至御营,入见先主。先主见李意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灼灼有光,身如古柏之状,知是异人,优礼相待。李意曰:“老夫乃荒山村叟,无学无识。辱陛下宣召,不知有何见谕?”先主曰:“朕与关、张二弟结生死之交,三十余年矣。今二弟被害,亲统大军报仇,末知休咎如何?久闻仙翁通晓玄机,望乞赐教。”李意曰:“此乃天数,非老夫所知也。”先主再三求问,意乃索纸笔画兵马器械四十余张,画毕,便一 一扯碎。又画一大人仰卧于地上,傍边一人掘土埋之,上写一大“白”字,遂稽首而去。先主不悦,谓群臣曰:“此乃狂叟也,不足为信。”即以焚之,便催军前进……。后来的结局,想大家都知道了,在下就不必细说,点到为止。

“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传说李意期为一代大隐之士,活了三百多岁。尝啸傲林泉,流连山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汉文帝时曾游于涪县(今绵阳市游仙区境),时人见先生仙风道骨,羡而愕之曰:“此乃游仙矣”,故游仙区名因此得之。现在游仙区境内,尙有与李意期有关的仙人桥、游仙观、一碗水、仙桃路、仙童街等景观和遗址。从某种意义和角度上来说,仙人李意期应该被誊为绵阳游仙旅游风景区的最早发现者、欣赏者和垦荒开拓者,功不可没,更是中国旅游行业的老祖宗,他比徐霞客流连风光,寄情山水,不晓得早了多少千年。其隐居成仙的故事,被后世之人争相效仿。从中国山水田园诗大家陶渊明、谢灵运、王摩诘等人的山水田园诗中,不难窥视其影响和印迹。王摩诘虽然一生半官半隐,青灯侍佛,但对道家修为仍很感兴趣,因此在他的山水田园之诗中,不仅有禅理之趣,同时也蕴藉了道玄之意。这些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难怪东坡先生说他的诗画是道法山水,取于自然,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语确为不妄。绵州唐代大诗人李白从小受仙人李意期的影响甚深,少年时立志学道访仙,仗剑去国,出川后,携友遍游华夏胜地,举杯邀明月,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最终不仅录入道籍,还成了大名鼎鼎的诗仙。绵州民间关于游仙李意期的传说很多,尤其是传说李意期自从游览了游仙区境的青山白水之后,便不思归途,遂决定留于此处,与另一隐居在东山脚下芙蓉溪畔的隐士涪翁为邻,归隐于云烟飘渺、独峰秀出的老龙山上,并在山中隐居了上百年,后不知所终。“从来名山宜远看,烟波浩渺隐秀峰”的老龙山迷人之境,给游仙人李意期留下了一生都值得感叹和回味的美好记忆。从仙人自兹迄今,在游仙这片风光旑旎的土地上,吸引和滋养了历代文学大家与贤士,有杜甫、卢照邻、王勃、罗隐、陸游、苏易简、吴朝品等一大批人游历于此,先后写下了许多沁人心脾、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留传千载,至今犹传唱不衰。游仙的山山水水,给了他们灵秀和静气,给了他们兴致与情怀,也让他们在笔走意驰中,绽放出了灿烂绚丽的文学艺术之花,惊艳千秋,成为传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