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文化习俗 )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朝鲜族文化习俗

Part 01
“衣”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Part 02
“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其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制作好的朝鲜族打糕,将糯米或黄米用水淘洗净,黄豆炒熟磨成细面备用。将糯米煮成饭盛于木槽内,用木榔头蘸水捣成泥状,倒在事先备好的石板上,再以木榔头蘸水将其打成面饼;两个人打,一个人来回翻转面饼,使其厚薄均匀,做打糕绝对是个体力活儿,所以一般打糕都是由两位成年男性和一位成年女性合作进行。
打糕一般打两次,第一次打出后称“擦台糕”,一般是用作清理石板表面,不食用;第二次打出的打糕因石板面已干净,打制好后的打糕洒上豆面先供奉神灵,然后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便可食用。
Part 03
“住”
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只要走进房屋,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很大的一个炕。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你看有的炕上亲友们在围桌对饮,有的炕上妇女们在做活计,还有的炕上孩子们在玩耍。炕大,散热面积就大,屋里到了冬天就会显得特别暖和。在延边地区朝鲜族房屋内的灶坑更是别具一格,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于地面,上部还有盖板,而盖板和锅台、炕面形成了一个平面。据说,这种灶坑是既好烧、又卫生。
Part 04
“节“”
农历正月初一年节
年节用朝鲜语称为“舍尔”。  朝鲜族过年习俗起源于古朝鲜,历经高句丽、高丽和朝鲜封建王朝时期,传到现在。过年习俗大概有茶礼、岁拜、岁装、岁馔和各种民俗游戏等。新年凌晨首先祭拜已故的祖宗,这叫做“茶礼”。  人们然后开始互相拜年,这叫做“岁拜”。拜年以年辈为序,先家内后家外,包括老师。人们拜年时互相祝福新年健康、万事如意等,这叫做“德谈”。拜年风俗如实地反映朝鲜人民尊敬长辈、重视礼仪的美好风尚。 

    过年新装叫做“岁装”。过年时,人们早起换上备好的新衣裳,尤其大放异彩的是三镶边女袄和镶边女袄。  过年的节日饮食叫做“岁馔”。过年时准备糕片汤、粘糕、蒸糕、片糕、煎饼、糖果、柿饼汁、蜜糯汤、烤肉、水果、酒等各种特色饮食,尤其糕片汤是过年不可或缺的饮食。一般聚在父母所在的家吃年节早饭,并接待前来拜年的人们。

    民俗游戏进一步活跃过年氛围。  过年时玩尤茨、象棋、放风筝、玩冰车、打陀螺、踢毽子等各种群众游戏。  孩子们都喜欢的放风筝游戏,一般从初冬开始,在年节至正月十五的时期进入高潮。  如今,城市乡村张灯结彩,营造节日气氛,人们玩尤茨、象棋、放风筝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游戏,还进行体育比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朝鲜体验朝鲜民族的过年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正月十五即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第一个民俗节日。又是自正月初一起开始的正初节日结束的日子。
     据记载,朝鲜从三国时期起欢度正月十五这一节日。 自正月十四起过节日,正月十四叫小满月,正月十五叫大满月。 朝鲜族自古在正月十五祈愿着新年的幸运、丰收和丰渔,举行各种民俗游戏和仪式,欢度节日。

    在正月十五晚上期望着幸运欣赏月亮,进行拔河、放风筝、玩风车等民俗游戏,吃五谷饭、药饭、紫菜饭团、九种干野菜等民俗菜肴,尤其是吃长寿面和耳明酒是正月十五别具一格的风俗。 愉快而有趣的节日风俗,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是朝鲜族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在端午节那天早上,妇女们要用草蒲水梳洗头发,并相互用菖蒲根茎做成的菖蒲簪插在头上,认为那样会使头发长得像草蒲那样好看,并能避邪免祸。

    按照朝鲜族族的习俗,端午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些艾蒿糕作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制作艾蒿糕要选择优质的粘大米作为主料,采摘新鲜的、质 地鲜嫩的艾蒿叶子作为辅料,并经过洗、蒸、焯、打等制作过程,最终用家传的模具进行压制而成。艾蒿糕因为独特的味道和奇妙的祛病功效,受到朝鲜人民喜爱。
    除了艾蒿糕,朝鲜族还制作打糕、辣白菜、辣黄瓜等美食丰富节日的餐桌。庆祝端午节,朝鲜族还喜欢举行荡秋千、跳跳板、摔跤等体育类活动,适应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娱乐需求。
农历八月十五—秋夕节
    阴历八月十五是民族传统节日——秋夕节。 据历史记载,自三国时期起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劳动人民结束一年的农活儿后,为庆祝丰收而欢度秋夕节。自古讲究礼仪、重情义的朝鲜民族,每逢秋夕节就用新谷做各种饮食,拜祭祖先坟墓,这是秋夕节首要的礼俗。
     秋夕节的饮食有松糕、糯米糕、甜饼、栗馅团子、糯米清酒、大酱汤等。 其中不可或缺的饮食是松糕。 秋夕节时值空气清新、万物富饶的秋季,因此,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比赛和游戏。

    其中,妇女的荡秋千、男人的射箭和摔跤最有人气。 民俗游戏因地而异,有拔河、玩牛、玩龟、羌羌水越来、纺织等游戏,还欣赏着秋夕明月,载歌载舞。   
Part 05
“礼”
依照朝鲜族古老的传统,大部分的人一生要摆三次“大桌”,分别是周岁、结婚和花甲。换句话说,在一个人的重要人生节点上,“大桌”无处不在。桌上鱼肉、水果、糕饼齐全,一般左右对称,五颜六色。丰盛的大桌盛满家人对“主人公”浓浓的祝福和无限的期望。
之一:周岁礼
朝鲜族家庭都非常重视和认真操办小孩的周岁生日。当天小孩穿着漂亮的生日服装,男孩一般上着“则羔里”(上衣),外加小坎肩,下穿蓝色裤子,头戴幅巾。而女孩上穿彩绸“则羔里”,下着红绸罗裙。生日当天,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象征预言命运的“抓周”。早晨,家人为孩子摆上生日桌席,桌上放着一些米、小豆、打糕、面条、线、书、笔、钱币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在父母的扶持下,让孩子拿他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拿了笔或书,那么将来一定学习好,成为学者。如果拿的是钱币或大米就说将来会发财,先抓面条或线,则说他会健康长寿,等等。
 之二:婚礼
朝鲜族婚礼上的大桌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是新郎新娘双方父母为对方子女摆设的筵席。上面摆放着代表各种寓意的食品和水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桌前排一对嘴里叼着红辣椒的整鸡了,它是大桌上的吉祥物,红色辣椒象征新郎。新郎会拧下鸡脖子,代表两位新人正式成婚。
 
婚礼上一项不得不提的重要环节就是“扔瓢”判断一对新人生男生女了。夫妻二人共同握着装有枣和五谷的水瓢往地上扔,如果水瓢口朝上就代表生女儿,水瓢翻背瓢朝下则代表会生儿子,这可是婚礼上最热闹的一个环节,有时司仪“使坏”,会让新婚夫妇一直扔到水瓢翻背瓢朝下为止。还有新郎喂新娘吃鸡蛋 祈求多子多福。
之三:花甲宴
花甲宴是朝鲜族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席。按传统天干地支推算法,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称为六十花甲子,花甲宴由此而得名。过花甲时,儿女会为父母定制一套新的朝鲜族传统服装,并为老人大摆寿席,广邀亲朋邻里欢聚一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子孙向老人磕头献礼,祝老人健康长寿。花甲当天,花甲老人坐在寿席中央,男左女右,有时同亲朋邻里中的同辈兄弟一起接受寿礼。“主人公”的前面摆着丰盛的“大桌”,摆满糖果、鱼肉、糕点和酒类,前排正中央摆放着一公一母两只叼着红枣的整鸡,鸡是吉祥物,红枣象征红颜永驻。
花甲礼开始,按儿女长幼之序,亲朋远近之别,依次向老人磕头敬酒献寿。伴随着轻快的民族音乐,大家翩翩起舞,再次向老人送上祝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日益延长,60周岁已经不足以视为长寿,也不能作为划分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分水岭,因此,近年来,朝鲜族的花甲宴被逐渐延迟,从开始的65周岁,到现在普遍的70周岁。如今,70周岁的花甲宴上,老人依然身体健硕,看着子孙满堂,他们喜逐颜开。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feng149752 
           JY1196466058
咨询电话|0415-2126788
网址|www.go2nk.com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