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孔家庄遇宋江主要内容 宋江救武松 孔家庄

网友提问:

宋江与武松在孔家庄相遇,他为何不劝武松改投水泊梁山?

优质回答:

问问施耐庵

其他网友回答

武松在大闹飞云浦、大闹飞云浦后,便走向了逃亡之路。而后在孔家庄上又因误会打了孔亮一顿,后因醉酒而倒卧在小溪边,而被孔明、孔亮领一伙庄客所捉。幸而宋江在孔家庄做客,替武松与孔氏兄弟消除了误会。然而,在宋江询问武松今后有何打算时?为何不劝武松改投水泊梁山呢?这主要有以下的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其时武松已经有了去落处。武松在此之前,已受菜园子张青与母夜叉孙二娘的介绍,去投二龙山宝珠寺鲁智深那里入伙。宋江若再劝武松改投水泊梁山,就会让武松违了张青与孙二娘的情分。

其二,其时的武松刚犯重罪不久,对朝廷招安还存有念想。书中写道:…武松道:“….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而在宋江与武松分别时,宋江道:“….’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鎗,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既然,武松有招安的念想,那么去二龙山落草自然比去投水泊梁山,更容易接受朝廷的招安。一则,晁盖等人所犯之罪较重,劫生辰纲,又屡屡杀败众多官军。而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等人落草,不过是找个安身处而已,虽犯命案,但并没有与官军为敌。二则,晁盖等人都系主动犯案,他们打心底就很向往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这些人是不会有招安的打算的。而鲁智深、杨志,都系被逼迫才不得已落草,在主观的意愿上,是存在招安念想的,尤其这两人还都是官军出身。

其三,宋江虽有恩於晁盖,但水泊梁山的头领众多,成员也相对复杂,宋江推荐武松上梁山,也未必使得武松为晁盖所器重。在宋江等一伙大闹青州后,而引花荣、秦明、燕顺等上梁山入伙,中途遇上石勇,石勇带来宋清的书信,言宋太公已病逝。宋江悲痛不已,即刻与花荣、秦明等人分手,要往家赶。其时锦毛虎燕顺说道:..“哥哥,太公既已没了,便到家时,也不得见了。世上人无有不死的父母,且请宽心,引我们弟兄去了。那时小弟却陪侍哥哥归去奔丧,未为晚矣。自古道:‘蛇无头而不行。’若无仁兄去时,他(晁盖)那里如何肯收留我们?”

人际关系本来就很玄妙,不要以为宋江与晁盖是如何如何的好,晁盖就理应把宋江的兄弟当成是自己的兄弟。事实上,朋友的朋友也未见得就会是朋友。当林冲怀揣着柴进的推荐信,而上得了梁山,却受到了王伦的百般刁难。是凡大聚义,无论是瓦岗聚义还是梁山聚义?都是朋友圈+朋友圈而形成的,所以这其中也自然就会有互相不对付的人。也就没法做到真正的坦诚相待、祸福与共了,而只能以虚情假意相客套与笼络。

其他网友回答

武松醉打孔亮,酒劲上涌,卧倒在溪边,被孔亮的庄客缚了去。恰逢宋江在孔家庄授艺,是孔明孔亮的枪棒师父。真是不打不相识,武松得幸遇到宋江,要不早就被孔亮点了天灯。

宋江当初自己也不愿意落草,怎会规劝武松投梁山?

宋江与武松第一次见面是在柴进府上。宋江见到武松英雄威武,心中倾慕不已。此次再次相逢,两人叙旧之后,两人有一番对话。

宋江问武松道:“二哥,今欲往何处安身?”武松道:“昨夜已对哥哥说了,菜园子张青写书与我,着兄弟投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那里入伙。他也随后便上来。”宋江道:“也好。我家近日有书来说道,清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此刻又离清风寨不远,因见天气阴晴不定,未曾启程。早晚要去那里走一遭,不若和你同往如何?”

武松昨晚已跟宋江说他要去投二龙山落草,而宋江又问了一遍。难道宋江昨晚跟武松酒喝多了,忘记叙旧曾谈过武松去向之事吗?实则不然。宋江既没喝醉,心里也记得武松说的话。

宋江之所以明知故问,是想再次试探武松去落草的决心,其实宋江传递的意思是,拉拢武松跟他去清风寨投靠花荣。

可中华的说话艺术博大精深,往往每句话顺着对方的意思说,不点透,却婉转地传递自己的想法。

当宋江说’也好’这两个字,似乎对他去投靠二龙山表示肯定。其实这话要反着听,表面不拂你意,实际却无奈至极。宋江后面的话才是真心话的表达。

他提到清风寨知寨花荣,这个粗听起来,好像是另一个山头的贼寇。难不成宋江要拉武松去投靠另一个山头?

其实知寨,是宋朝巡检的官员。每个县镇都有巡检司。相当于朝廷派驻县镇等关卡要地的机关部门。清风寨为设在清风镇的巡检司。

巡检司里有文知寨和武知寨。文知寨为正,武知寨为副。文知寨一般在巡检司负责内务,武知寨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负责带兵。巡检司在身份等级制度里,算是比较低的品级。

宋江要投靠的这个清风寨,不是山头,是官府编制的机关。虽然品级低,但当时宋江怒杀了阎婆惜,落魄潦倒,四处窜流。有人肯收留已是不错,哪容得他挑三拣四?

至于在武松面前说,小李广花荣多次寄书三番四次请他去,这话听听就好,那些都是壮场面留脸的话,千万别信。

这就好像有的人在朋友面前,吹嘘说哪个名人要请我吃饭,我因时间表安排不过来,所以一直推脱没去的意思一样。

宋江也找了个理由,天气的原因。诸位听了,会信么?

宋江无非想给武松传递一个信息,赶早不如赶巧,落草为寇的事还是别干啦,有损家门清誉。不如跟我一起去清风寨投靠官府,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

武松是个明白人,岂能不知宋江心意,坚决婉绝宋江是有理由的

武松当时身份是啥,是个头陀。为啥从一个都头变成头陀,诸位读过水浒应该清楚。武松之所以杀人放火,一是家庭缘由,二是官府所逼。此刻武松早就心灰意冷。

宋江说拉他去投靠清风寨,你说他刚从火坑里跳出来,怎么又会重新入火坑?

说什么落草为寇名声不好,有损家门清誉。这与武松遭遇来讲,根本不值一提。而且他的哥嫂已亡,何来有家?原来倾心的玉兰,也背叛了他,何来有情?

武松可谓是最孤独最无牵挂之人,什么王权富贵,青史留名,对武松而言,不过是白马过隙,过眼云烟而已。

最能反映武松心声,是后来宋江搞的菊花大会,武松说过一句: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兄弟们的心!当然这是后话,可也深知武松对朝廷是多么的痛恨。

可宋江盛情邀请,倘若说话直工直令,那也会损了宋江的面子。那如何婉拒宋江呢,这里就体现出武松的高情商了。所言所语滴水不漏。且看这段回话。

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设疑,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知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诸位细读这段话,武松的婉转回绝让宋江心里舒服又抱有希望。

1、武松先感谢宋江的提携之恩。这句话一开首,必须点到。毕竟当时在柴进府上一见之下,英雄相惜,互相结义,是生死兄弟。

2、武松为人着想,深虑而周全。告知自己罪孽深重,又是头陀。一身打扮,不是尘世中人。倘若跟宋江同往,必会招人耳目。而且自己是罪犯,如果官府追究下来,会殃及花知寨。

既然我与宋江是同生死的兄弟,连累兄弟的事我是不会做的。这话体现出兄弟之情,袍泽之义。

3、投靠二龙山只是暂避风头,不会是长久之计。武松知道宋江的意图,就是投奔朝廷。所以顺着宋江的意思,说哪天你被招了,兄弟我再去投奔你不迟。

武松最后一句,是客套话。当时大家都前途茫茫,各奔前程。至于哪天相遇,还未可得知。就算武松又见宋江,又怎能真的会投朝廷?

可宋江一听之下,心花怒发。说了一句掏心窝的话了。

宋江道:“兄弟既然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庇佑,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这才是宋江的心里话,就是投靠朝廷。而且武松一陪宋江,在孔太公庄上,住了十天之上。诸位看看前文,宋江没去清风寨是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没启程。

其实,真的怪天气么,难道十天后,天气才转晴,所以两人才赶路。倘若当时,武松应允宋江去清风寨,只怕当即便启程赶路了。

所以,天气不好,只是宋江欲陪着武松,说服他去共同投靠清风寨的借口而已。

临别时,更能彰显宋江的心意。宋江再三重申投靠朝廷的意图。

宋江道:“兄弟,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进步。兄弟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

而武松听了宋江这番话,只是喝酒,并未发一言。其实,武松心中有数,该说的已说了,此刻再说,也是无用。

武松敬重宋江忠义,当自家兄弟。可在思想和理念上,彼此大相径庭。此刻不发一言,做个伏笔。

等到了宋江义聚梁山,在菊花大会上,当着诸位英雄好汉面前,才说出自己心声。

所以武松是大才,可惜跟了宋江。

我是湾火,坚持文化原创。文笔讲究精炼传神。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关注,留言指正。谢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宋江不也得拉帮结派啊!武松就是一个。另外还能把鲁智深,杨志他们都带上。来壮大自己的实力。要不晁盖会看清他。

其他网友回答

于其收之,反其道而行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