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消极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优质回答: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关于澶渊之盟的前因后果,不必赘述过多,述其大概即可。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边境告急。在主战派寇准的力谏下,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渊。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此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有哪些内容呢?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应当辩证地看待,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从经济方面来说,合约的内容之一是宋给辽岁币,每年银二十咱两,绢二十万。史学界多以此为诟病,认为这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这其实有违事实,虽说这些钱来自赋税,然则有宋一代,实行募兵制度,军费支出颇为巨大,而三十万两岁币,实不足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且合约中规定的辽宋互市,宋完全可以从贸易中赚回三十万两白银,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合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款,对宋来说是赚了的,此后辽宋上百年再无战事,有利地促进了北宋的经济发展,加重人民负担一说也是有失偏颇。

澶渊之盟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方面。纵观历史,有宋一代最为憋屈。战争的结果是北宋胜了,结果却是屈辱求和,与马关条约可谓有得一拼。不可否认,宋朝经济发达,所给岁币对于国家财政是无关痛痒的,甚至是有利无害,然,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澶渊之盟所签订的合约是不平等的合约,虽胜却败。其代表的是民族气节的死亡,有宋一代,不思进取,偏安一隅,本可以趁着辽国深入宋国边境后勤补给难以跟进之时,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六州,然主和派力主议和,毫无民族气节,其丧失的不止是岁币,是整个民族进取心的丧失,整个北宋至此再无统一北方之可能,始终未曾大一统中国,中于在积贫积弱中灭亡,澶渊之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宋朝自立国伊始,重文轻武的传统不曾变过,武官受文官节制言重,而澶渊之盟后的一两百年,由于边境无战事,更导致了整个北宋的武备废弛,军事力量愈发衰落,而最终靖康之耻后,之能偏安江南一隅,令人唏嘘不已。

总体来说,我认为澶渊之盟是失败的,不可取的,其政治意义上的失败远大于经济上的利益。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能参与这一问题的回答。

引用历史学家黄仁宇老先生对澶渊之盟的评价:“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1、檀渊之盟归根结底是历史遗留问题,有长期性复杂性。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宋辽两国长达25年(宋朝北伐开始)的战争,其目的就是对于燕云十六州归属问题的争夺。对于中原宋朝来说,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抵御辽人南下入侵的最重要的一道天然、人工为一体的防线,被誉为是当时北宋的“内长城”。而对于契丹辽国来说,燕云十六州是远比其本部发达多的一个先进农业区。自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辽国后,数十年来辽人就将此地视为腹地用心经营,并以此处为跳板时刻威胁中原王朝,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宋真宗与辽萧太后时期檀渊之盟签署。

2、当时宋辽两国远未分胜负,甚至说辽国占据一定优势。

在战争初期,辽国军队可以说是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深入宋朝腹地,辽军席卷多地并生擒宋朝几位大将。消息传来朝野上下震动,以王钦若、陈尧叟等绝大多数朝臣力主迁都避战,建议宋真宗难逃。而当时的宰相寇准却力排众议坚持北上抗敌,以杨延昭(杨六郎)等人为将,并迫使宋真宗亲征。与此同时,辽军在付出了很大代价后相继在朔州、祁州、德清等地取得胜利,一时间对澶州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

3、宋真宗亲临督战,辽军主将意外被射杀,此消彼长战争天平向北宋一方倾斜。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不乏有关键人物能够影响到一场战争的走向,宋辽之战就是其中之一。辽军主将萧挞凛自视恃勇,仅率数十轻骑便在澶州城下巡视,却被宋军以伏驽射杀。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军士气大跌。而此时宋真宗亲临澶州城,“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无疑是为守城军民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4、战争过程之艰难远预计,辽军补给后援不足,北宋也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心腹大将意外身死,宋军民战斗士气高涨,再加上战线过长补给难以为继,眼见吞并北宋的目标无望的萧太后决定采取和谈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和谈也符合宋朝方面包括宋真宗在内,绝大部分朝臣的心愿,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5、北宋内部“恐辽”情节严重,寇准主战一派势单力薄。

自宋朝建立以来一百多年,北方边境总是遭受辽人的袭扰。宋真宗父亲宋太宗赵光义曾组织的两次北伐均已失败告终,不得已才转变思想放弃主动北伐,转而加强对内的统治,(“守内虚外”)这也使得辽国不可战胜成为了宋朝上下的“共识”。所以,宋真宗等朝臣即便是战局处于有利局面也不愿冒险,只愿见好就收除了割地不能接受外愿意拿出岁币换取和平。而寇准、杨延昭等主战派势单力薄既要承担战争的后果,最重要的遭人攻击拥兵自重受到皇帝的猜忌,只能妥协。

6、北宋付出的代价比起收获是否是难以接受的

檀渊之盟总结内容有三点:宋为兄、辽为弟,两国世代兄弟相称;辽国放弃涿州、瀛州、莫州三地,不筑城隍开展互市贸易;宋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其中的争议应该是在最后一点上,那么“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对当时的宋朝意味着什么?宋朝军费开支是三千万两白银,而因为双方互市贸易北宋始终处于贸易顺差一方,北宋财政收入由2224万增长到50885万,多达二十多倍。最重要的一点,檀渊之盟为宋辽两国换取了百年的和平,这是是难以用财物衡量的。

一点愚见请多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很多人都对澶渊之盟是负面评价,其实深入剖析一下大家就会理解了。

首先,澶渊之盟并不是像日后清朝与列强签订的《马关条约》,《南京条约》那样是一个完全有害无益的不平等条约。在领土上,北宋维持了自己的完整,没有割地,在皇权与国家颜面上,北宋与辽朝皇帝也是以兄弟相称,这可比当初后晋石敬瑭作契丹皇帝的老儿子有颜面多了。至于每年岁赐的三十万岁币,相比于开战时的支出可以算是微不足道了,比宋真宗赵恒心中的百万之数还少。

大家可能会说,在宋真宗天禧年间,财政收支还能保持盈余,到了宋英宗治平年间,竟有了巨额亏损。对内则是冗兵冗官,对外则是馈赠与作战,而尤其以作战的支出尤其沉重。小小的西夏,不仅使得北宋用丝绸之路贸易的规模大为缩小,对北宋国力的创伤也远远超出辽朝。

翻来西夏历史,会发现诈降,一边拿着宋朝岁赐一边掳掠边境,出尔反尔等行为屡见不鲜。而反观契丹辽朝,在澶渊之盟后基本上履行了自己保持和平的约定。

澶渊之盟是北宋避免了两线作战,可以把军事力量集中到西北边境,同时使得宋辽边境的人民处于和平的安居乐业生活之下。另外一方面,澶渊之盟也使得北宋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荒废,战力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增强。

可以如果没有澶渊之盟,西夏和辽朝一起对北宋作战,或者用车轮战的话,我觉得北宋会更吃力。

为什么?毕竟事实摆在那里,一个小小的西夏就让北宋军队屡遭败绩,倾全国之力不能在贺兰山和横山之地赢得有转折点意义的胜利,反而使国力大为损耗。可以说,王安石变法时的背景正是主要由与西夏常年作战带来的国库虚空的结果。而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更为强悍的辽朝军队,那么首先国内经济生产会遭到破坏,而且军事支出势必要增加,这一减一增会给北宋财力带来多沉重的打击?

而且北宋军队所谓的西北军精英,那也是在和西夏长年的作战中摸索出了经验,磨砺了实力,是需要大量时间与大量物资培养的。

大家可能会说,北宋干脆硬气一些,两面开战,培养富有经验的军队,增强实力。但这可能吗,北宋不是汉朝,北宋的重文轻武理念和军权分离政策注定了他的军队力量只能达到一个有限的水准。

咱们的北宋大军,在和金国签订海上之盟,向燕京进军时,一场战败把宋神宗在熙宁和元丰年间通过王安石变法积累的军事物资全给败光了。

所以我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意义是多于其负面意义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且不论与蛮夷约为兄弟这种耻辱,仅岁币就是骇人听闻的资敌!

岁币不多?

在丝路断绝的情况下,给掌握丝路的国家送去一年二十万匹的优质丝绸。。。。。。。。

这资敌程度,也就马关条约能比了。

再算上河北盐政被辽国走私盐冲垮,铜钱大量外流(这不是逆差什么是逆差?)等继发性经济问题。

合约在经济上也是灾难!

总结一下合约的后果:

政治上:放弃领土,与蛮夷约为兄弟。

——————灾难

军事上:华北地区不仅大门洞开,更连修建防御设施都受到限制。

——————灾难

经济上:如前所述。

——————灾难

这条约要是互利条约。。。。。

简直无异于认为中国在近代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当中都占了大便宜!

其他网友回答

要评价就要从多角度去,了立足与那个时代和如今我们的时代角度辩证地去看待,那么如何评价评价澶渊之盟呢。小林有一下几个解读:

普通评价:

一般对于澶渊之盟的影响评价:对于北宋来说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但是,那么澶渊之盟对北宋真的就是一个什么都没用的屈辱条约吗?并非如此。

着眼于历史评价:

在那个时候,宋根本没有完全打败辽的综合势力,甚至在军事上,是处于劣势的。此时双方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状态,如果维持战争局面,肯定是个长期对峙,大量消耗的过程。而以农耕为主的宋朝,维持一场战争的成本,远比游牧民族的辽国来得大。

通过澶渊之盟,宋每年提供给辽的岁币,仅相当于全国税收的0.5%,这远比战争带来的消耗和损失小得多,而且手工业发达的宋,完全可以通过边境贸易赚回来。

更重要的是,以此微小代价换回的和平,给北宋带来了百来年安定发展的时间,这段高度发展的时间,也铸就了高度发达灿烂的宋朝文明。

澶渊之盟背景: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尽管在我们现在看来,北宋当时是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甘愿屈辱签订合约,但是战事难分难料,如果真的继续追击,后续结果会如何,再者,当时宋朝已经完全被契丹打怕了,哪怕是这次大捷,宋朝的畏战情绪也弥漫整个朝廷,军队哪怕有心再战,如果派去监军的大臣无能甚至害怕,也很难在后续取得大的胜利。

最后总结

所以,其实综合来看,澶渊之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达成,也是多种因素交织融合在一起,对于我们后世来说,会觉得宋朝软弱,无能。但如果着眼于当时,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下做出的这一决策也实属正常。

宋朝时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接近现代化的一个朝代,经济十分繁荣。而澶渊之盟下的百年和平,正是保证宋朝能在和平环境下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基础。因此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它。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