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名人的婚姻和爱情往往引人注目。你是如何看待鲁迅、郭沫若的?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对于名人的爱情故事,个人是这样想的。这个与时代有关系。旧中国的婚姻制度和新中国的婚姻制度是不同的,旧中国对于女人来说,一是没有地位,二是家庭包办,女人基本是没有选择的。所以,在旧中国的婚姻问题,就出现了一夫多妻,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等等,有钱人可以妻妾成群,而穷人打光棍的也比比皆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婚姻问题,专门制定了想婚姻法,必须执行一夫一妻制,所以,不管是谁,是那一级的别的,都必须执行。在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对于婚姻问题,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制,很少有厉害现象,更没有一夫多妻现象,至于鲁迅、郭沫若两位名人,我也就不用多去解释了。
其他网友回答
郭沫若按他“第一(大)”夫人的话说:郭老太滥情了。但他没违反婚姻法(离一个找一个)。听说周恩来总理去祝他新婚,警告他: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小道消息。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自古才子多风流,佳人已去心留痕。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不要说是名人,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美好故事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古代的才子佳人,我们就不说了,就从近代史上看,民国初期的名人?众?多,后人?对?他们?的爱情?生活?也?是?褒贬?毁誉,众?说?纷纭?。徐志摩与发妻张幼仪结婚生子后,抛弃妻子扬长而去。迷恋上林微因、陆?小曼后还是?爱并不专心,最?终?分道扬镳。郭沫若算?得?上是响当当的风?流?才子,却?被?鲁迅评价?为?“才子加流氓”。他们两位大师共同被人们赞誉为“文学双子星”,但在感情世界方面却被后人喻为天地两重天。
郭沫若在近现代史上,在甲骨文、文学、戏剧、书法、考古等方面都有深的造诣。相比他在文坛上的耀眼成绩,其在爱情生活上的丰富多彩,也令人叹为观止。究其一生,竟然取得了4妻、8子、3女的“辉煌成果”。如果说,1912年与张琼华7天的婚姻是封建包办的后果;那与东瀛美女安娜的婚姻是弃妻弃子、被后人讥为“了事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绝情;最后与于家两姐妹(见下图)的婚姻,就体现了他“姐妹花通吃”的“艺术”。加上有记载的情人还有彭漪兰、黄定慧(黄慕兰)等以及没有记载、无人知晓的,不知还有多少,这一箩箩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胜枚举,难怪后人讥笑为“郭先生的婚姻确实令男人嫉妒、令女人愤怒”。林语堂先生恰如其分地评价为“集天下肉麻之大成”。他去世以后,他的骨灰也最终还是进不了八宝山,只能在虎头山安葬。这也算是历史的定位吧!
郭沫若在文坛上留给后世的影响,远不如鲁迅先生来的深刻;但感情浪漫程度上却比鲁迅丰富了不知道多少倍。鲁迅也曾有过封建礼教下的包办婚姻,他的原配朱安竟能在他去世后照顾父母。与许广平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他们也有过许多的浪漫:在分居厦门、广州两地的情况下,饱尝了人间的相思之苦,他们在四个月里往返书信多达80多封,差不多平均3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真算得上是“风流才子”了。但鲁迅在感情生活上的“风流”与他在文坛上口诛笔伐封建社会的风流是同步的、是相得益彰的。
才子风流似乎是一件正常的事,名人的婚姻爱情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但人们关注的是在婚姻爱情中饱含的风流的内涵、风流的品味、风流的目的、风流的结果;品味的是“风流人物”所演绎的、被人们所称道继而流芳千古的人品与丰姿。
郭先生迷恋的于家姐妹
1937年5月,25岁的于立忱自缢于上海家中,留下十七字绝命书:“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鲁迅与郭沫若的婚姻,都是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讲实话,还是欣赏鲁迅的对家庭对爱人及名义上夫人的朱安态度和责任感。至少是有始有终,在人品上真的属于尊重妇女,把女人当人而不是玩物的态度就是值得尊敬的胸怀度量。鲁迅是君子作风,敢爱敢恨有家国情怀有同情心有正常人理智平等等等素质和品德。对于郭沫若,众所周知的是始乱终弃,利用自己的才华,把女人当玩物而从未正真在心里把女人平等当人看待。能哄会哄女人就是他的人生生活实际情形。不负责任和逃避基本上就是他的处世哲学态度了。至于搞考古发掘皇陵,更是他的私心欲念彰然呈章的大写照了。发掘皇陵的结果天下人皆知,文物呢?毁坏几乎待尽,这是犯罪行为!以后写历史的笔墨中,都会记载这么个罪犯及当年许多事情的回复拼凑还原史料记载中,(包括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成因问题考究),都会从史案材料印证中发掘出历史上的为什么?(这种史学意义都是具备现实意义的研究工作),粉墨登场的历史人物,当脂粉掉落还原本来真实面目的时候,评判出来的结果才经得起考究和检验。郭沫若的历史地位(学术上面/甲骨文)也会在后世有比较公允的评价,《神女》类作品,在以后很可能只是个名称而己,至于这部作品呢?再经过两百年,基本上在这个世界里绝此踪迹了。也许我的评论和观点比较激进或难以被某些人接受,但是,我相信历史将会印证我所表述基本相似或一致的观点,事实及论据论证。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婚姻和爱情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名人也好,庶人也罢,都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故事,只不过是时间与人物发生了些许的变化而己,谁也好不到哪儿去,谁也不可能坏到彻底。
至于说鲁迅和郭沫若,他们虽都为名人,但却都不是圣人,他们同样会像常人一样被生活所迫,同样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纠葛。
鲁迅先生对婚姻是三缄其口,郭沫若先生却相对饱受社会诟病,其实这在我看来都没什么,因为在新老制度即将更替的大形势下,在世俗观念将扭转的历史大背景下,孰是孰非,谁能说得明了,妄加揣测或评说,反而让人贻笑。
就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所说的那些:”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张爱玲的婚姻也同样是有所诟病的,但她是这样解释的,她说:”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是啊!谁的鞋穿着是否合脚,当然也只有当事人自已清楚。所以,她才会有这样的感慨: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柏杨先生的婚姻更为丰富,他一生结过五次婚,三次抛弃妻子,一次是被妻子抛弃,最后是和小自已20岁左右的张香华女士白头偕老。与张爱玲相比,他们都属原生家庭,受原生家庭的影响都很大,他们都有着异于常人的婚姻观,故不能以现代世俗观念来评说。与张爱玲、柏杨二人相比,发生在鲁迅和郭沫若二人身上的那些婚恋之事也就不以为奇了。
三毛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她的一生可以说都在追求幸福而活着,她将这种幸福化成灵魂和身体上的自由,几乎跑遍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然而她找到属于自已的心灵归属了吗?对此,她是这样说的: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沈丛文先生也不例外,在他一脸囧态的向他的学生张兆和写出”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的情诗时,连胡适先生都不以为奇,反而极力撮合,由此可见,生活在那一时代的人,他们的婚姻现确实与现代不同。
至于说名声,我想,鲁迅与郭沫若在当时都没考虑这一点,正如杨绛先生所说:”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所以,如果让我们在此凭空揣测鲁迅与郭沫若在当时的婚姻观与爱情观,还不如像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那样选择沉默,因为从话语中,很少能学到人性,但在沉默中却能。
哲学家叔本华曾这样说过:“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便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便无聊。”正如我们今天的答题,虽然我没有对鲁迅与郭沫若的婚恋做正面回答,也是怕阅者们对此感到痛苦和无聊。所以,大家只需正确了解那段历史也就够了,最好别较真,较真便是矫情。
如果有时间的话,还不如多想一想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那段情愫,想一想《再别康桥》时的那种忧郁和绝唱,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而去,岂不快哉!岂不比鲁迅与郭沫若那旧时的婚恋更令人遐想。
(答题完毕,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