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清朝的九品是干什么的?
优质回答:
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估计得写成一本书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九品它不是个具体的官位,而是官衔儿。那时的九品,有点儿像今天的科级干部。在处级的县市中,他或许被称为局长。可要是在地级市里呢,他充其量也只能被叫做所长、科长。这要是到了大机关中,怕也就是个一般工作人员了,用我们时常说的职务就是:主任科员。
所以在清朝,无论是从朝廷六部到各地州县,还是从文职官员到武职人员,九品级别的官,基本上都是些个做具体事儿或者做辅助工作的人。您比如说到了县里边,主薄就是个九品,这个职位是干嘛的呢?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室主任吧。
在此,要想把大清朝里所有的九品官都是什么职位、而这些个职位又都是干什么的说清楚,估计真得费一番周折了。
那么,在这些个九品级别的官员中,有没有相对比较独立、又比较滋润的官做呢?有,下面我就举一个令我所羡慕的例子说给您听听……
沿着北京城朝西北方向走,便到了张家口地区的怀来县。县内,有一个至今500多年的老驿站,叫做:鸡鸣驿。
鸡鸣驿,目前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那么,驿站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古代时,没有汽车。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地区之间传送消息、发放公文及传递邮件时都是骑马。因为马的体力和奔跑距离有限,所以隔一段路程就要设立一个驿站,以供传递的人到驿站里换马或休息。另外,官员们外出巡视或者异地调动上任时,也都要到驿站中食宿。于是,驿站就如同今天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成为一个集旅馆、餐厅、邮局、养马场等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场所。那么,大的驿站能有多大呢?
鸡鸣驿驿站,直到今天仍有近5000人依然居住在那里。其占地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四周有城墙环绕绕,总长近2公里。城墙高而厚重,底部竟然11米宽,高度也达到了10多米。除了雄伟气势的门楼,驿站内还有多处寺庙,以及供官员子弟们上学的文昌宫和供各级官员们吃住的驿馆庭院。主管驿站的官员就是九品,官称为驿丞。
驿丞的办公处叫驿丞署,乃驿站内的核心,为最高行政官员驿丞及其吏属办公之所,属重要的行政机关,负责驿站所有事宜。驿丞署有两进院,前殿后宅,且还建有后花园。
前殿,为办公之处。后宅,是驿丞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后宅再往后就是后花园了,这里是驿丞及其家属们生活休闲的地方,园内有垂花门楼、太湖石、水井和后凉亭。
您瞧,这个驿丞虽说只是个九品小官儿,可城门一关,俨然一个地方诸侯不说,往驿丞署一住,像不像一个“小皇帝”呢?
哦,驿站中除了养着马,还住着保卫驿站的兵。那么长的城墙,一个加强连怕是不够的吧?
当年,慈禧太后西行逃跑时,还在这个驿站中住过呢!
一个九品驿丞,居然还有幸接待了皇上和太后,仅此一点,就比同级别的那些个官员们得意多了吧?!
其他网友回答
简单地说,清朝的官员体制是“九品十八级”,它确定体制内官吏的级别。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官和吏是分开的,从正一品到从九品是很明确的官员身份,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由国家财政拨款。
从九品以下皆为是未入流,是吏员身份,也就是办事员,包含今天的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等等,虽然也在体制内,但没有明确的级别和相关待遇,财政由地方自行解决,一般这种的待遇参照最低等的从九品待遇。另外,“九品十八级”又分为文武两类,总体上文贵武贱,在非常讲究对待待遇的官场,大致是二品文官和一品武官身份相当,算是一种官场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
说到九品官,不论文武,实际上都是吏头官尾的身份,虽然是官,但待遇和等级跟不入流差不了多少,简单地说,文职九品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比如省市一级的办公厅工作人员及乡镇一级干部,而武职九品官员相当于部队中的基层干部,比如连排长之类。
如果把九品十八级与现代官员等级做个对方,大致可以这样看:正国级基本相当于清代的正一品大员;副国级基本地相当于清代的从一品;正省部级相当于清代正二品;副省部级相当于清代从二品;正厅局级相当于清代三至四品;副厅局级相当于清代五至六品;正县处级相当于清代七品,副县处级相当于清代八品,正副科级就相当于清代正从九品,大致就是现在的乡长副乡长,地级市局下属处正副处长及县级局正副局长之类的官员。
而科级以下就相当于清代的不入流,基本就是办事员级别,在古代属于吏员。至于俸禄收入,清代官制规定九品官员没有年俸以外的养廉银等额外收入,只有基本工资,而每年的年俸约为33两白银或折算为33斛禄米(大约相当于5000斤),与不入流吏员的待遇差别不大。
专制时代的官制非常严格,官场等级森严,虽然不入流的吏员与从九品的官员的待遇似乎差不多,但是他们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九品官也是科举一层层考上来的,工作认真有业绩,就有升职的希望,而小吏再能干,也不能进入体制内,破格进入的机会非常少,就如同今天的公务员,不经过考试想走关系进不去,而且小吏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一些地方小吏如狱卒等,地位在四民之下,子孙不得科考,胥吏在本衙门的官员面前,无不卑躬屈节,低三下四,唯唯诺诺,一副奴才的样子。
在古代官场,“县官不如现管”。包括办理文书的小吏(即胥吏或吏胥)、差役及其它办事人员在内的吏,是编制外的、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编制内官员的庞大群体。表面上,他们地位卑贱有如奴仆,实际上是衙门实权的掌控者。他们越权、窃权、弄权、专权甚至专政。朝廷内外、国家上下不可一日无吏,但吏又上欺官,下害民,成为国家一害。杜甫的石壕吏里的小吏就是一个基层办事员,态度蛮横,凶暴无礼,就是一个代表。
官不能制吏,而吏能制官,这种极不正常的官场现象,在中国古代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连嘉庆帝都说:百官听命于书吏。上自宰相,下至县令,都只会签字画押,不能实际处理政务、公务,都委权于胥吏,因而一日离不开胥吏。比如著名的绍兴师爷就有无绍不成衙,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师爷擅长舞文弄墨,城府极深,能翻云覆雨,几个字可扭转乾坤,故有“刀笔吏”之称。
英雄不问出身,小吏中也有杰出人物,左宗棠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他由入幕进而跃登官位,也就是从编外人员进入的体制内,刘邦曾是小县亭长,生逢乱世,昔日乡里顽劣的属吏却能作乱世英雄,汉高祖应该是历史上混得最好、飞得最高的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