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
优质回答:
(陶寺遗址观象台)
“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
别管外国,咱们说中国的。
中国古代,一直到清朝,主流的计时器是“漏壶”。
(汉代漏壶)
“漏壶”,在中国早到什么时候?
《周礼.夏官》说,周朝宫廷专门设立一个官职,叫“挈壶氏”,手下管着三十个人,属于军队编制。《郑注》云:“世主挈壶以为漏。”这是个世袭的官职,所以称“氏”。
《六韬》,据称为太公望所作,其《分兵》曰:“明日战事,漏刻有时。”
“漏壶”,亦称“漏”。《说文》曰:“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
汉太初年间,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一百刻被十二时辰相除,不可整分。于是,汉哀帝的时候,改成了一日十二时,一百二十刻——一个时辰五刻。
一直到清代,才改为一个时辰四刻。
中国的周代,已经用漏壶计时,当无问题。但开始,这种装置,只能宫廷才有,后来大概逐渐推广到诸侯家里——总之,必须是有权有钱的人家才可能用得上“漏壶”。
再后来,住在“城市”的人家,可以根据官方的“更、鼓、点”来“听”时间。
广大农村的人们,只能看太阳来判断时间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局面,至少延续到清代。
古人还有晚上在蜡烛上划出刻度来计算时间的,道理其实与“漏壶”一样。
不管漏壶还是蜡烛,都不外乎属于计时的工具。
关键在于,古人是如何学会计算时间并如何“校准”时间的。
中国远古的先民,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测,非常智慧地把“空间”和“时间”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古时的人们,首先通过日月交替升起,有了昼夜的概念。
然后,随着日月周而复始的升落,人们又认识到年月和季节的周而复始。
这是最粗旷和最初级的时间概念。
(《尚书.尧典》描绘的北斗)
如何把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化更精细呢?
当时的人们一定发现,答案只能到天空去寻找。
作为古中国的“天文观测者”们,最方便的观测对象,是晴朗时候的北部天区。
于是,人们确定了北部天区的“中心点”,即“北天极”。在“北天极”很近处,有 常显不隐的“北斗”星。
人们发现,每个晚上,“北斗”都在围绕“北天极”有规律的旋转,由此可以确定夜间时间的早晚。
人们还发现,北斗的“斗杓”,在一年间,也会围绕“北天极”有规律地旋转,根据斗杓的指向,可以掌握季节转换的时间。
再进一步,人们又通过一些星宿的运行位置,掌握了夏至东至、春分秋分的时间。
(距今5300年“河洛古国”用贝壳组成的北斗)
这就是中国古人通过观测“北斗”逐渐建立的最早的时间系统。
距今65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45号墓中,发现了远古先民用蚌壳堆塑的北斗图形。距今5300年的“河洛古国”中,同样发现了以贝壳摆塑的北斗图形。
《尚书.尧典》中,强调了“北斗”和“四仲星”的重要。
竺可桢、李约瑟等一大批中外学者就此做过深入研究,无不感叹中国古代先民通过天文观测探求时空融合的成就。
古人对白天时间的精确化,是通过对太阳的观测实现的。
太阳耀眼,无法直接用肉眼观测。古人的方法是“立表测影”。
最原始的“表”,其实就是直立在平地上的杆子,即所谓“立竿见影”。
但在古代,这个杆子,有专门的名称,叫“髀(bi)”。
汉代的《周髀算经》曰:“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这是说,“髀”的原意,是人的腿骨;但也用作测量日影的“表”。
唯一的解释,是古时的人们,曾经以自己的身体测量太阳的影子。
甲骨文中,有“昃(ze)”字,是“太阳下人影之斜”的象形。这也证明了古人曾以人的身体,测量阳光变化。
“立表测影”,可以通过日影变换,确定白天的时间,特别是确定“日中”的时间。
但意义还不仅只在于此。
“立表测影”,也可以通过日影的长短,测出夏至和冬至的日期。并据此,再测出秋分和春分的日期。
进一步说,“立表测影”,对于深入认识空间,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面积和方位的测量、确认等等,这在西周,就已经被用于宫舍的建设。
(《淮南子》所述立表测影方法)
西汉的《淮南子》,记载了以“立表测影”准确测定方向的方法,其科学性叹为观止。
中国最早的子午线,也是通过“立表测影”测定的。南朝祖冲之的儿子祖暅(geng),总结了这方面的操作方法和理论,非常了不得。
不过,对于古代的黎民百姓,对时间的把握,只能靠“土法子”。于是才有了“日上三竿”、“一袋烟的功夫”、“半晌”、“天擦黑儿”等等说法。
其他网友回答
诚谢邀请:
立竿见影,来判断时间。天干地支计算时间,如半夜子时日出卯时。
其他网友回答
刚开始是白天是以日出日落,晚上月升月降来算时间,以太阳所在位置来估量时间段,后来引用十二个时辰来划分。
用公鸡叫算时间也只是大概数,无法作依据,这公鸡有时心血来潮,半夜鸡叫也会乱了时间。
也有用点香算时间,但若风大下雨淋湿自然无法准确,香的质地和燃速也不同,人们常说的“一柱香时间”大概也是半个时辰,约1小时,那么用滴水方式来算时间也缺乏准确性,毕竟水流大小不同。
还是现在的手表,手机算时间最准,但这都是古人在实际生活中慢慢摸索出来的结果,当然这个过程很漫长……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人们把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一个周期算作一天,再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辰被称为“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最初,人们主要依靠太阳的方位变化来判断时间.后来,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发现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一天当中,早晨和傍晚时的影子最长,正午时的影子最短,并且影子的方位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根据这个变化规律,人们发明制作了“日晷”用来计算每天的时间.但是,这种计时方法如果遇上阴天下雨等没有太阳的时候就不行了,因此,古代用来计时的仪器与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漏壶计时,就是利用水从铜壶的小孔中慢慢滴漏,使壶中标有刻度的立杆逐渐显示出刻度,就能了解时辰了.另外,还有一种用来计短时的方法——燃香计时,也是一种常用的计时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仅使用起来很麻烦,而且这些计时的仪器都很笨重,所以,直到发明了钟表,人们才能方便的计时.在周朝时期发明的漏壶,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了.但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发展,漏壶的制作方法和计时的准确性也在逐渐提高.东汉时期的张衡制作了一种二级漏壶,使漏壶计时更加精确,还提高了使用漏壶计时的稳定性.日晷的构造虽然简单,但却可以依据日影的变化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使计时变得更简便.后来人们还发现,在一年当中日影的长度也在有规律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规律,发明制作了“圭表”,用来记录一年的时间.同时,人们把一年当中正午时日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日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日影居中的两天分别是“春分”和“秋分”.在我国传统计时仪器的行列中,有一个早已失传的古代计时仪器——碑漏.这种计时仪器曾在唐、宋、金、元这四个时期使用过,后来就失传了.现在,在北京的鼓楼,出现了一个仿造的古代计时仪器“碑漏”,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仪器的计时方法.碑漏内部有12根之字形排列的铜管,从顶端投下的铜球沿着管道落下来,撞到底座的铜铙上发声,就算是报时了.
其他网友回答
天干地支,日冕沙漏,等等不一,古人的智慧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