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古代战争会有以少胜多的战役?
优质回答:
事实上古代打仗的时候,只有好大喜功高的帝王才会不切实际的征集数量庞大的军队。淝水之战的苻坚是这样,隋炀帝征高句丽是这样,波斯皇帝攻打希腊的时候也是这样。这些皇帝空有百万大军,仍然遭到了惨败。
战争打的是后勤与指挥,在古代信息、交通都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军队规模受到了限制。数量多,导致后勤压力大,指挥时也难以做到如臂使指,反而会被数量少的一方各个击破。
所以,打仗的时候出色的帝王都会量力而行,一方面保证自身的战斗能力,另一方面会详细了解敌人的实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军事目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唐太宗就是这样的人。
唐太宗当上皇帝后也率领军队打过高句丽,但是唐太宗并没有像隋炀帝那样征集百万大军,也没有贸然出兵。
首先,唐太宗联合了新罗,形成了唐、新罗VS高句丽、百济对决的局面。这就为唐军水陆夹击高句丽提供了方便。
其次,唐军出动的军队远少于隋炀帝时期,水陆大军总计不过10万兵马,但这10万人都是唐军精锐,战斗力强且数量少,为后勤减轻了压力。
最后,唐太宗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定下了有限反击的军事目标,不以灭亡高句丽为目的。
开战之后,唐军接连取得胜利,夺回了被高句丽占领了200多年的辽东地区,歼灭敌军20余万,并俘获大量人口,从此高句丽走向衰弱,失去了威胁唐朝的能力。
兵不在多而在精存在着历史局限性,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有时候真得多派点人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面对的最大对手就是南方的楚国,朝议时王翦认为灭楚要60万大军,李信认为只需要20万就能灭楚。于是,秦始皇派李信领兵南下,结果被打败。没办法,秦始皇只能请出王翦,让他率领60万大军灭楚,王翦出色完成了任务。
王翦能领着这么多人去打仗,一是王翦自己指挥能力强,二是当时秦国有能力为这60万人提供后勤保障,以上两点缺一不可!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而是因为能够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不畏强敌敢于直面困难最后终于逆袭成功的!正是因为以少胜多难能可贵,所以才会著名的。
比如赤壁之战、昆明之战、淝水之战等,无不是弱势一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最后终于逆袭成功,战胜了优势对手,得以避免国破家亡之祸,甚至有些以少胜多的战争,还起到了转变攻守双方实力对比的关键作用。
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便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失去了南佂扫平孙刘两家的实力,三分天下的局面因此而奠定;而在昆明之战中,正是由于刘秀开启了暴兵模式,而得以击溃新莽王朝的主力大军,加速了王莽政权的覆灭过程;在淝水之战中,也是因为东晋取得了胜利,才得以避免了王朝倾覆的下场,并使得骄横一时的前秦政权,在此战之后因战败产生了内部危机而瓦解!
从上面这三个例子来看这三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都起到了挽狂澜于既倒的重大意义!因此才会名扬当时,并流传于后世。
事实上以多胜少以强击弱的战役更多,也属于战争的常态。比如秦国扫天下并六国的时候,哪一次胜仗不是以强击弱以众击寡的?比如在秦国进行灭楚战争时,先派李信以20万军队进攻,结果遭受了惨败。尔后秦王才被迫启用了老将王翦以60万大军伐楚,这才取得了大败楚军主力斩杀楚军主帅项燕,最终消灭了强大的楚国的辉煌战果!
以强击弱、以众击寡,集中己方的优势兵力,利用己方足以碾压对手的实力去歼灭弱势对手,才应该是战争的常态!因此以多胜少是正常的,人们也认为结果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以少胜多则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的,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有登天之难!所以以少胜多这种非常态胜利,因其难得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其他网友回答
以少胜多的战役,在现代立体作战条件下似乎很难,尤其是信息化和现代侦察手段的运用,让对战双方似乎“无处藏身”,几乎透明地存在着,各种阴谋诡计不太好用。实际上,这种情况虽然有,但新型的隐身方式和作战技能也在不断的产生,比如说特种攻击,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以少胜多。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仅以《三国演义》为例,其中历史上比较知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就是典型的战例。我们试着以官渡之战分析一下古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一、战略的优劣,是决定对阵双方生死的关键,以少胜多的一方往往战略上技高一筹。官渡之战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袁绍在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却败给了力量弱小的曹操。当时袁绍有10万人,曹操仅有2.5万人,兵力对比为4:1。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前线对峙越久,曹操的劣势表现的越明显。袁绍粮草充足,虽然人马多,但依托后方强大的支持,继续支撑一年以上不成问题。曹操虽然人少,但地盘也少,后勤困难重重,粮草只能供给月余。
袁绍出兵时,谋士田丰、沮授等人提出了奔袭许昌,袭扰曹军等计划,却被刚愎自用的袁绍一一否定,他决意要靠真刀真枪与曹操硬拼。以当时的双方形势对比,如果采用田丰的方案,曹操不死也会丢半条命。
袁绍以绝对优势倾巢而来,曹操对于取胜没有信心,却不得不被动接招。此时谋士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对敌我的优劣进行了全面分析。荀彧也在后方鼓励曹操敢于与袁绍决战,他认为,袁绍与曹操对峙日久,双方都快撑不下去了,只要曹操咬牙坚持,打胜这一战,从此黄河以北将无大战可打,曹操统一北方的基业就此形成。如果曹操退却,最终将全面败退,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郭嘉和荀彧为曹操制定了正确战略,就是敢于与强敌决战,克服己方不利条件,伺机选找战机击败敌人,一举奠定统一大业。
二、正确的战术应用,可以适当弥补力量的不足,化综合劣势为局部优势。当曹操和袁绍相持日久时,袁绍集团出现了分化,投奔曹操的许攸向曹操分析了袁绍要害所在。许攸认为,袁绍兵力比曹操多,粮草比曹操充足,要想取胜,唯有速战速决。
袁绍兵精粮足,主要的粮草囤在乌巢,且这么重要的地方,只派了一个无能好酒的淳于琼看守,这就是袁绍的软肋,如果曹操能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粮草,那么大军将不战自乱。
许攸的建议,对苦于无计对付袁绍的曹操,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曹操没有任何犹豫,他立即亲率5000名精兵,秘密直奔乌巢,一把大火烧掉了全部粮草。随后,曹军倾巢而出,袁绍大败而归,仅带着800名亲兵逃往北方,从此一病不起。
从整体上看,曹操与袁绍兵力差距巨大,但在乌巢这一局部,曹操亲率精兵,无论士气和战力,甚至数量上都超过了袁绍军队,曹操偷袭成功,打断了袁绍的“七寸”,克服了兵力和粮草不足的劣势,最终成就大业。
三、以少胜多,不仅表现在军力差距上,也是双方各个方面综合对比。郭嘉在“十胜十败论”中强调指出,袁绍虽然人多,但并不团结,曹操虽然人少,但铁板一块。这是曹操打败袁绍的重要保障。
袁绍仰仗“四世三公”的家族力量,迅速成为东汉末年一股最主要的政治力量,并且在短时间内拥有冀州、青州、并州、幽州,看似势不可挡。苏沃洛夫元帅在评论拿破仑的时候说过:“这个孩子的步伐总是迈得太快。”用此话来形容袁绍十分适合,由于没有完成内部整合就贸然进攻,如果不能一战灭敌,内部问题就迅速凸显。
袁绍虽然拥有四州之地,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帐下的田丰、沮授、郭图、审配等人各自站队,分别依靠袁绍的几个孩子。在官渡之战几次重大的决策上,袁绍集团内部意见不统一,无法形成合力。
曹操虽然人马不多,但内部相对精诚团结,在大的方向上意见一致。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把汉室这面旗帜抢到了手,虽然无法让天下豪杰主动站队支援,但至少在曹操与袁绍对峙时,保持了后方稳定,不至于有人乘机偷袭。
其他网友回答
很显然兵力多寡在古代战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下都是以多胜少故而不足为奇。正是因为以少胜多的战例的稀缺性,反而被代代相传,成为经典。
因为通讯技术和后勤供给的限制,古代的大型战争往往是兵分多路,每一路都有各自的战略目标,在战役层面相互之间的配合比较难。人多的一方号称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实际是分布在延绵几千里的战线上。史料记载淝水之战时,前秦的军队有的已经抵达前线,有的却刚刚集结完毕,实际上能发挥战斗力的也就前锋军的那点士兵。人少的一方这个时候想战而胜之必须要攻击敌军的关键节点,若能一战定乾坤敌方后续的部队就不战而溃,至少能阻止对方达成战略企图。淝水之战是晋军击败了苻坚所在的先锋军,也就四五万人而已。
如果说淝水之战是在战略上细心谋划,攻其要害以获得胜利,赤壁之战我认为是在战役层面上的伟大胜利。周瑜令黄盖诈降,用火攻击溃了曹操的水师主力,使得曹操无力平定江东。利用天时地利使己方获得不对称的优势而取得胜利,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除此之外,士兵的个人素质对战争的胜利也有不少加分。淝水之战谢玄能一战定乾坤,著名的北府兵功不可没;赤壁之战,东吴士兵的水上作战技艺也是周瑜的底气所在。长久的训练、精良的装备、高昂的士气、充足的补给,都会让士兵们在战场上爆发出以一当百的力量。
战略、战役、战术层面上的比较优势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所在,士兵的数量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元芳,你怎么看呢?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古人好吹牛,也爱听吹牛的事!你说你是“蛟龙”所生,都有人信。(参见刘邦母亲的故事)
二十万人打败十万人,不值得说。
但是,十万人打败二十万人,就可以拿出来吹嘘一番了。
所以,就算是我拿十万人打败了你十万人,我也不能这么如实写。我要说成是十万人打败二十万人,甚至四十万人!这么说出去,多牛气啊!
而且,古代信息流通条件差,没人能查清你的真实人数。就连近代爆发的二战,双方对于伤亡统计人数也还有很大出入呢,更别说古代了。
所以,在古代,古人爱怎么吹,就怎么吹。
例如,我十万人打败你二十万人。实际上,可能是,十万人打败你十万人。不过,我要把你的后方的后勤部队人数也给加上,那就成了二十万人,甚至三十万人。对了,还有地方为此战调动的沿途驻守的警备部队,那就是四五十万人了。。。
甚至,古代前线的将军,还会利用信息不对称,搞“诡败为胜”的事。更甚者,还有“杀良冒功”!
清朝毛隆保在《见闻杂记》中曾记载清军杀百姓领军功的事:“乡亲,我苦甚,无钱用,愿借尔头,可领五十两赏格。”
(文|勇战王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