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拍到了麒麟是真的吗?
怎么可能是真的嘛,麒麟只是个传说
传说中河北省大名县曾经出现过麒麟,是否有此事。世界上是否有此灵物?
传说中河北省大名县曾经出现过麒麟,只是谣传。世界上是否有此灵物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没亲眼见过。
世界上有人拍到真麒麟吗?
没有拍到过,都是想象出来的。
土里挖出麒麟是真的吗?
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不可能在土里挖出来。
谁看见过真的麒麟?
我看见过,小时候,七八岁,打雷下雨,我现在靠窗的床上,向外看,前面房顶有一电光闪闪的麒麟(之所以知道是麒麟,小时候玩的扑克麒麟牌的),看了大约二三十秒,害怕,下床喊我母亲,再回去看,就没有了。后来应该是生了一场病。高中时和母亲提起此事,她还记得。
麒麟真的存在过吗?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麒麟存在的背景,以及文化渊源。下面我就来说说,最后再说是否真的存在。
第一,麒麟长啥样
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从它的外部形状上看,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但据说麒麟的身体像麝鹿,它被古人视为神灵。性情温和,据说能活至少两千年。古代人认为,麒麟出没的地方一定有祥瑞。可见麒麟地位起码与龙同等,并不低于龙。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第二,麒麟与孔子
麒麟每次出现都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据记载,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麒麟是上古时期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时的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像,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第三,麒麟有哪些传说
一是麒麟踏云。据传,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脉)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黄帝祖神应龙,是应龙血脉的主要分支之一,因此有诗云:“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次说一是麒麟与麒麟后人可以治病消灾,二说可以踏云而行。“ 二是“西狩获麟”。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首先见于战国成书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战国史学家公羊高撰写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撰写的《谷梁传》,也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
第四,麒麟文化有什么内涵
一是麒麟文化是中国旧时生育民俗。传说麒麟为仁宠,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伪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麒者。
二是麒麟的基本特征。麒麟是以旬鹿类的特征为主,融合了龙、马的特征。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谁,其源流怎样,还不是很清楚,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为周人原居西北,那时的西北,水草丰美,适宜鹿类的生长。
三是麒麟的历史延续。到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龙、凤被最高统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来的图腾综合的意义,而成为最高统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征。性善的麒麟,在权利角逐中,被挤到了民间,老百姓期望它带来丰年、福禄、长寿与美好。
答案
麒麟只是传说中的神话动物,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