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小人吗 刘邦历史上是小人吗

网友提问:

俗话说:“小人得志”,刘邦建立大汉朝后,诛杀异姓王算不算小人?

优质回答:

唉,能把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比作小人得志的说法,还真是不多见。

我个人理解的:这里的小人应该是指古代地位低下的人,而不是与君子对应的那个小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小人得志”这个词还能形容一下刘邦。

毕竟汉高祖(准确说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也确实是从一个亭长起家,最后君临天下。

但是如果把他老人家建国后,杀异姓王的事比作是小人行为的话,那不合适,极不合适。

先说说这7个异姓王的结局。

这七个异姓王分别是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这7个人中一个投降匈奴做了叛徒,两个病死了,四个反叛了。

病死的两个(张耳和吴芮)算是正常善终,韩王信这个叛徒不在此列,他死在匈奴了。

剩下的4个人(韩信,英布,彭越,臧荼)都是因为造反,被刘邦杀的,也不算是冤杀。

所以我们简单的说,刘邦做了兔死狗烹的事情是不合适的。

重点说一下这4个叛乱的人中1个人:彭越

准确的说这俩人是死于吕后之手的。并不是死于刘邦之手。

彭越死的有点冤,他一直是没有造反的心.在这里重点说一下他。

汉10年(前198年)9月,陈豨反叛,刘邦率军亲征。到了邯郸后,感到兵力不足,就征召彭越领梁军参战。彭越称病未往,派手下将领带了一些人马前去邯郸见高祖听命。刘邦大怒,派人前去斥责。

彭越这下子害怕了,想亲自见皇帝,当面谢罪。部将扈辄说:“当初不去,受到斥责才去,去后就会被擒,于事无补。依我看,不如干脆发兵反了拉倒!”

彭越不听,依然称病,始终没反。后来他手下有个太仆得罪了他,这个人就跑到都城去告诉刘邦,彭越要造反。刘邦就派人把彭越给抓了起来。

这彭越也没反抗,老老实实被刘邦抓了。经过审讯,刘邦也觉得这人不会造反,就把他给放了。让他回老家养老。而就在回老家的途中,这人碰到了吕后。这彭越就对吕后一顿诉苦。

吕后以后就又把彭越给带回了长安。并劝说刘邦斩草要除根,刘邦这才把彭越给宰了。

所以说这个人死得有的倒霉。

而剩下的三个人包括韩信,英布,臧荼。他们是真造反了,并付诸于行动了。韩信还是被吕后杀的。

所以我们不能以结果论来推导,刘邦是真想把这些异姓王都杀干净。各种机缘巧合,有的人也是各种作死,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刘邦同志还是不错的。

其他网友回答

开国帝王诛杀功臣,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确保自己的安全;其二、缓和社会的矛盾。诛杀功臣虽然对功臣有所不公,但是对天下百姓公,因此刘邦诛杀异姓王不算是小人,那叫帝王之术。功臣一般拥兵自重,有造反的可能,功臣一旦造反,不仅威胁帝王安全,还会导致天下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杀数十名功臣,保数百万百姓,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刘邦建立汉朝后,采用郡国并行制度,也就是郡县制跟诸侯制并存。汉初的诸侯跟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相比,虽然权力被大副度削减,但依然是一方诸侯,有造反的资本。刘邦考虑到周王朝分封诸侯的弊端,因此下定决心消灭异姓诸侯王,将异姓诸侯变成刘姓诸侯,再将刘姓诸侯转变成一般勋贵,进而实现完全的郡县制。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名将,皆是威震天下的诸侯,刘邦不杀他们,就难保天下不改姓。

帝王的眼光跟常人不一样,常人讲情义,讲哥们义气,帝王则考虑天下百姓的安危,帝国的长治久安。刘邦诛了异姓诸侯王,站在异姓诸侯王的位置看,确实对他们个人不公平,但是站在历史进步的角度看,他们有必亡的理由。刘邦当了皇帝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消灭异姓诸侯王,这些异姓诸侯国被灭后,大部分土地归中央直管,少部分土地分封给了刘姓子弟。后来汉朝的七国之乱表明,诸侯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诸侯的存在就是战乱的根源。

秦朝建立后,丞相王绾要求郡国并行,史书记载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李斯则要求全国通行郡县制,史书记载“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最终秦始皇曰认为诸侯制是天下动荡的根源,必除之。“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鬬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其他网友回答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击败项羽以后,刘邦开始着手诛杀异性诸侯王,并杀白马盟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有违此者,天下共诛之。”刘邦的行为乍一看有点小人得志,过河拆桥的意思。但是更加深入的研究会发现,其实刘邦的目的很简单,只有将这些有兵有地的异姓诸侯王赶尽杀绝,才能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消除隐患,最终使得老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免受战乱的荼毒。

各异姓诸侯王的下场

刘邦召集天下诸侯击败项羽以后,燕王臧荼、楚王韩信、韩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共同尊奉刘邦为天下之主,刘邦因此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是这七个异姓诸侯王各自拥有自己的独立的封地、军队、官员和财政,各自割据一方,无异于国中之国。为了更加清晰的把握情况,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七个异姓诸侯王。

燕王臧荼

燕王臧涂是项羽分天下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后迫于形势投降刘邦,但是在刘邦击败项羽的战争中没有什么贡献。后因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臧荼恐惧之下起兵造反,刘邦亲自出兵讨伐,将其诛杀。

楚王韩信

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军事才能举世无双,刘邦是韩信的伯乐,韩信也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回报刘邦的知遇之恩。

功成名就的韩信逐步变得居功自傲,学会凡事都和刘邦讲条件:刘邦被围等韩信救命时,韩信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号召天下诸侯围剿项羽时,韩信要求增加封地;刘邦大肆搜捕项羽旧部时,韩信明目张胆的收留项羽旗下大将钟离昧。因此可以说韩信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刘邦的底线。

被刘邦削去王位,降为淮阴侯的韩信更加记恨刘邦,怂恿陈豨造反,趁刘邦外出平叛之机预谋起兵作乱,事情败露被吕后诛杀。

韩王韩信

韩王韩信和楚王韩信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历史上为做区分,称其为韩王信。

韩王信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人,他因击败项羽分封的韩王郑昌而被刘邦封为韩王。刘邦充分发挥韩王信的才能,让其驻守边界,抵御匈奴的入侵。但是韩王信有负所托,国都马邑被围后投降匈奴,并协助匈奴攻打汉朝,后兵败被杀。

赵王张敖

张敖于汉高祖五年继承父亲张耳的王位,他是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的丈夫,因此与刘邦关系密切,但是张敖性格懦弱,不讨刘邦喜欢。

有一次刘邦经过赵国,把张敖这个乖巧的女婿狠狠地羞辱了一番,就连张敖的手下的大臣都看不过去了。于是他们擅自谋划刺杀刘邦以为张敖报仇,事情败露后张敖受到牵连,被削去王爵,改封为宣平侯。

淮南王英布

英布是项羽手下的猛将,作战勇猛,战功赫赫,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与项羽失和,被刘邦把握机会劝说投诚,改封为淮南王,成为封地最广的异姓王。

刘邦诛杀梁王彭越后,将其剁为肉酱并赐给诸侯,受到赏赐的英布内心无比恐惧。后因手下诬告其叛变,英布不得不起兵造反,刘邦亲自征讨,英布兵败被杀。

梁王彭越

彭越早年做过强盗,是个游击战的高手,在楚汉之争中全力支持刘邦,不断骚扰楚军后方,为刘邦击败楚军立下汗马功劳,被刘邦封为梁王。

陈豨起兵造反时,刘邦要求彭越协助,结果彭越以生病为由推脱,只派遣手下将领带兵协助而惹怒刘邦,被手下诬告谋反而被捕。

原本刘邦对彭越的出发是贬职流放,吕后担心彭越不安分守己,因此派人再次诬陷彭越阴谋造反,结果彭越被刘邦灭族。

长沙王吴芮

吴芮在项羽分封诸侯时被为衡山王,是淮南王英布的老丈人。吴芮在张良的劝说下投降刘邦,刘邦封其为长沙王。

刘邦对于吴芮这个异姓王并不放心,多次对其作出试探,好在吴芮是一个善于自保的人,他将自己大部分的土地和军队送给刘氏宗亲,从而打消了刘邦的疑虑,成为唯一一个善始善终的异姓王。

诛杀异姓王的理由

从以上简单的列举,可以对刘邦诛杀异姓诸侯王的所使用的理由做一个总结。

起兵叛乱

异姓王中真正起兵叛乱的是燕王臧荼和淮南王英布,他们两个起兵造反的理由也很简单,刘邦的高压政策让他们感到恐惧,不得不力求自保。

投降外敌

韩王信因打不过匈奴而选择投降,投降后积极出兵协助攻打汉朝,对于他的死根本不值得同情。

阴谋叛乱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的罪名都是阴谋叛乱,二者不同的是韩信是真的在积极策划叛乱,而彭越仅仅是因为不配合刘邦行动而被怀疑。

更深层次的原因

刘邦之所以迫不及待的寻找各种理由对异姓诸侯王下手,其实是有他自己的更深层次的考虑。

一是自身年龄太大。众所周知,刘邦斩白蛇起义时已经四十八岁了,这个年龄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比较大了,刘邦健在时就敢公开唱反调,刘邦可以想象性格孱弱的刘盈更加无法驾驭这些异姓诸侯王,因此刘邦必须抓紧时间,为继任者扫除隐患。

二是异姓诸侯王的强势。这些诸侯王中除了刘邦的女婿张敖性格懦弱外,其他六个人都是在秦末起义中崛起的风云人物,他们现在封地广阔,手中有兵有钱,时刻威胁着刘氏江山的长期稳定。

结语

古往今来,对于刘邦的评价众说纷纭,欣赏他的人对他敬若神明,贬低他的人对他噤若寒蝉。

中肯的说,刘邦是个性格坚韧且富有战略眼光的人,行军打仗不是他的强项,但是刘邦识人用人的能力绝对是万里挑一,虽然他始终没能摆脱长久以来的流氓气息,但是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从来不含糊。刘邦对于异姓诸侯王的处置果断、铁血,彻底消除了内乱的隐患,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不算!!!在我看来,正因为刘邦不惜背上屠杀功臣的骂名也要铲除功臣的举动,刘邦不仅不是小人,而且可以以英雄相称。毕竟,对于一个成功且成熟的政治人物而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与荣辱是非并不足以成为他行事的羁绊。

一:郡国并行制的巨大隐患

公元前202年,击灭项羽的刘邦在定陶县登基称帝,建立大汉王朝。嗣后,根据诸将在逐鹿之战中的功勋贡献。纷纷裂地分茅,封王拜相,如此一来,偌大个大汉王朝却也成了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整体形势大致可以概括为:郡国并行。但所谓的郡国并行制却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政治格局,因为,相对于直接归属中央统领的郡县而言,各个诸侯国与中央的关系却是相当的微妙:

首先,就名义上而言,各诸侯王与刘邦是君臣关系,但就实际权势上而言,他们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刘邦的同盟者。所以,即便是已经贵为天子的刘邦也很难轻易指使他们,八大异姓诸侯国,虽然都在汉朝的版图之内,却无异于“国中之国”。

其次,就当时被分封的八大诸侯王而言,他们的封地综合几乎占据了汉王朝近一半的版图面积。且彼此之间地势交错,形势复杂。此时刚刚受封,国势卑弱自然还受制于中央政府,可一旦承平日久,随着人口的繁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诸侯国与中央政府的亲密度会逐渐衰弱。谁又能保证不会发生像春秋初期那样“同室操戈”的事情呢,届时,对于中央政权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再次,在八大异姓诸侯王中,除了封国狭小,势力卑弱的长沙国,其他诸如韩信、彭越、英布、韩王韩信等,大抵都是武勇轻剽,悍不畏死且有足智多谋,文武兼资的角色。话说,凭借刘邦的威势或许还能对其形成威压,迫使其不甘有所异动,一旦仁弱的太子刘盈继位,谁又能保证这些野心勃勃、青春正盛的异姓诸侯王不会有所图谋呢。

就此而言,严峻的客观现实时刻威胁着刚刚建立且根基未固的大汉王朝,届时,一旦天下风云变色,一姓之生死尚且是小事,只怕刚刚安靖的天下又将烽烟四起,兵燹遍地了。虽说,自古王朝,无论兴亡,受苦的大抵都是百姓。但对于天下苍生而言,如果有的选的话,他们肯定会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二:诸侯是祸乱之源,郡县才是弥乱之基

对于亲身经历过战国乱世和亡秦之战、逐鹿之战的刘邦而言,混乱动荡的乱世到底意味着什么,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在大汉王朝建立之后,如何才能弥祸端于未萌就成了他日思夜想、寝食难安的事情。

“诸侯乃是祸乱之源,郡县才是弥乱之基。”而作为亲眼见识过“七雄纷争”和“诸侯叛楚”事件的一代雄主,对于诸侯王所代表的祸害的认知自然也是较他人而高出一筹的。据此,如何剪除隐患也就成了建国之后的首要大事,而这就是为何他在刚刚平定项羽之后,甚至顾不上庆贺、修整就迫不及待的驰入韩信营帐,剥夺其率军统兵之权,并将其迁离地势兴盛,民丰物阜的三齐之地的原因。

只可惜,人终究是时代的产物,限于自幼生长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高瞻远瞩的刘邦虽然看到了诸侯国所代表的隐患,却还是没看清春秋战乱极乱之世的根源正在于那万恶的分封制,所以,英明神武的刘邦终究没能逃脱宗法社会的渐染和钳制。在千辛万苦、费尽心机的剪除异姓诸侯王之后,又覆辙重蹈的将宗族子弟安排到诸侯王的位置上。进而给自己子孙和大汉帝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隐患,并最终酿成了“七国之乱”的巨大灾难。

三: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诚然,刘邦刈除异姓诸侯王的举动自然主要还是为了维系王朝政权的稳定和刘氏江山的万世一系,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刘邦这种有意识的举动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社会效益。

正是在这种大乱方歇,天下尚未解兵且各路诸侯王又实力卑弱,单打独斗尚不足以与中央抗衡的时候,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尽快解决这些潜在的隐患和危机,进而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太平盛世。试问,若不是刘邦的心狠手辣。又哪里来所谓的“文景之治”?

固然,在刘邦除灭异姓诸侯王之后,天下还存在着大量的宗室诸侯王,但这个时候的宗室诸侯,终究还是血脉密切的同支近情,断然不至于有刚刚封王就揭竿而起的胆量,更何况此时再经祸乱的诸侯国却是也折腾不起大的风浪,这种就像西周初年的社会清醒一样,别无二致。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抛开刘邦因屠杀功臣而对其个人品行造成的恶劣影响不说,单就他“诛杀异姓诸侯王”事件本身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而言,刘邦不仅不能算是小人,还是有功于天下国家的英雄豪杰。

我是狐笔春秋,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小人”有诸多意思,自谦词,行为卑鄙,与身份高贵的人相对(魏晋南北朝士族掌权时代常用)。

刘邦其实是符合小人身份的,这个“小人”指出身,非性格卑鄙。拜司马迁所赐,还原我们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刘邦。

除了史记中的刘邦,看其他各朝各代的开国君主,真的成了天子,而非人之皇者。

刘邦则恣意妄为。

韩信要挟要假王,刘邦跳脚大骂,张良、陈平暗示后,立即改口:封什么假王,要当就当真王。

刘邦是真小人,看到秦始皇车驾,只会羡慕:大丈夫当如是。这才是真男人啊!这和现代屌丝的幻想有什么区别?

再看看人家项羽,直接道:彼可取而代之。这就想着怎么代替始皇帝。

知道刘邦建立汉朝,叔孙通教会群臣礼仪,刘邦才感叹到:我这才体会到皇帝的好处啊。

至于杀异姓王,那是必须的过程,跟小人不笑人没什么关系。与其说这是小人得志,不如拿刘邦找他爹,问自己和刘二的差距呢。

战国之后,加上秦末的数年战乱,天下一统(君主集权制)是大势所趋,也是所谓的民心所向。秦末诸侯起义,说是六国反攻,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百姓却一点也不想回到六国的年代,这就是所谓的民心。

刘邦能赢,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代表了当时绝大多人的利益,他手下的人,所谓的军功集团,真正的贵族是他们的后代,这些人大多都是由普通人转化来的,最了解普通人的想法,知道分封制是天下大乱的源头。

刘邦废异姓诸侯王,是大势所趋。至于刘邦分封刘氏子孙,当然是为了自家江山永固。

至于刘邦杀韩信,这东西没法说。现在韩信粉多,大多认为韩信是冤枉的,但这事真的是冤枉的?

韩信留着蒯通,留着钟离眛,若说韩信没想法,留着这俩人在手里,好看吗?当然,韩信没当皇帝的想法,只想当个诸侯王,但,正如上文所说,天下一统是趋势,逆天而行,那是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

一个合格的帝王,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对百姓来说,仁慈;对群臣来说,威严;对敌人来说,小人也并无不可。

关键,还是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吾等吃瓜群众,乐呵一下就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