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慈禧的评价 用什么词评价慈禧

网友提问:

你对慈禧的评价是什么?

优质回答:

历史上的慈禧太后到底应该被如何评价呢?现在多数声音是将其视为:因贪权揽政而误国误民的专制、守旧之人。

这个观点是无可争议的!个人见解以为慈禧太后虽然也算是一位政治家,但却并不成功。而且正是因她的因循守旧,消极应对改革,才使得在她执政的近50年里,清朝没能及时消除弊政、变法维新,以便赶上世界先进国家。

这一点固然是因为她受到了认知水平的限制,因而思想观念保守、僵化,没能及时理解西洋列强国家先进在哪里,为什么会那样先进所导致的。也同她的贪恋权柄,唯恐大权旁落有关!可即便是这样,她也没法逃避因为没有妥善应对此“三千年所未有之大变局”,而应该受到的指责。对于执掌泱泱大国的政治家来说: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谁掌握大权,谁就得承担执政不力的后果。

慈禧太后在执政上主要有几大过失,列举如下:

①因循守旧,消极应对世界潮流——当西方列强使用炮舰政策,打开中国国门,并逐渐加深了对中国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没有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没有及时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长处。从而改良清朝的弊政,使国家能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她只看到了西洋“器”之锐利,只想引进西洋的机器与技术,希望能够“师夷之长技以求富、求强”。从而造成了“洋务运动”只能是不触及腐朽的封建专制体制的情况下,去作局部改良。致使改良因无正确的指导,终因后劲不足而夭折——尽管是因甲午海战之败,才导致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那只是果,而不是因!

②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国內舆论一片哗然!许多人都已经认识到了清朝若无大的改革,必将难逃被历史淘汰的命运。因此“维新变法”以图强的呼声日渐高涨,试图“以日为师、立宪维新”的潮流己经形成。在“公车上书”之后,连光绪皇帝都已经意识到了:如果再坚持所谓的“祖宗之法不可变”,则大清必会因内外交困而丢掉江山。

为此光绪皇帝,便大力倡导维新变法已图自救——尽管维新派们的某些主张,与可行性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变法内容也很不切实际,而且变法的方式也有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的缺陷。但是却并非不可消除和弥补的,如果能假以时日的话,维新变法也未必就不能达成政治改良之目的。

但是维新变法却由于触及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而受到了她们的抵触和扼杀!其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戊戌变法昙花一现,不过百日即遭扼杀。维新变法的尝试失败了,清朝也失去了自救图存的机会。最终在十余年后,以政权倾覆而告终!

③在1900年,慈禧太后不顾清朝所处的不利环境,竟贸然向几乎所有列强宣战。结果导致以大败而收场!八国联军的更进一步入侵,更是加重了中国所面临的各种危机。

此次战败的后果,不仅是赔付给列强九亿多两白银,而且还使列强的势力更进一步深入到了中国。而且沙俄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犯,日本势力也逐渐渗入了东北。结果是数年之后的东北,成了日俄的演兵场,东北的百姓深受其害,而清政府却只能“中立”!

尽管国家危机己经如此深重,但是慈禧太后却依然不愿意去做触动封建特权的改革。仍然是在以拖延来应对“行宪政、开国会、集民意”的改革呼声——她将所谓“预备立宪”的期限一再延长,以便继续维持自己的专权!这完全是不顾国家危局,而只顾个人私利的做法。是一种“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式的自私表现!

综上:慈禧太后执政了近50年,但是却因为她的顽固保守,贪恋权力。而没能及时“领导”清朝走向一条改良自强的正确道路,反倒由于她的专制而阻挠了改良的尝试。因此她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古代一直非常推崇忠孝的模范,清廷自入关也号称以忠孝治天下。封建社会的中国,君主是一切的纲,对皇帝的忠诚是最基本的,但慈禧先后携三帝以令天下,是对皇帝最大的不忠;清廷有祖训,后宫不得干政,慈禧不仅干政,还独揽朝政,祸乱天下,其立光绪、宣统,皆不遵循雍正确立的秘密立储制,是对祖宗的极大不孝。她的这些行径,在封建社会中基本是要被活剐了的,这样一个不忠不孝的人,还能说什么……

各类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虽说晚清签订的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的,而且在外签约的很多都是李鸿章,但是,他只是负责和谈,商定条约条款,并没有真正做主定下条约的权利,条约谈妥便要上奏朝廷,报皇帝批准,而皇帝已成傀儡,真正点头的恰恰就是慈禧本人!

再看立宪改革。也许1900年后的慈禧已经看到了现行政体已经无力继续支撑,需要顺应时代做出改变,但是她主导的清廷君主立宪制整体改革,从最终公布的改革方案来看,并没有真正的诚意,这套方案依旧是想最大程度的保证清廷的专权,对世人无疑是一种欺骗。(现在大家知道慈禧是个什么货色了吧)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挺棘手的!慈禧对于中国的影响来说是具有两面性的,也不能一味的就把她钉死在耻辱柱上,其实她还是做过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事情!

其实我不敢过多的去说她的正面影响,因为会有人认为我洗白她。但是只说她的负面影响,把她损的一无是处也不合适!

首先说一下她的正面作用,先说她好再说她坏才符合我们说话的逻辑。在慈禧执政早年,也就是同治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重用汉人大臣,先后扫平了太平天国运动,北方的捻军起义,苗人和回民起义,发展洋务运动等。使得工商业有了初步的,可以说是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历史上把这段时间称为“同治中兴”

1875年慈禧太后,重用陕甘总督左宗棠,派遣优势军力收复新疆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虽然收回了伊犁,但是也割让了其他的领土,但总的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少数的对外反击还能取胜的战斗!

1906年宣布开始预备立宪,虽然有故作姿态之嫌,但毕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君主立宪制和设立议会的首倡者,并且实施了支持民间工商业发展,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系列措施,为以后中华民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夸完了,开始讲一些大多数人爱听的!

首先从慈禧个人来讲权力欲望极重!她和孝庄皇太后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抓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权!为了避免皇帝与自己的决定相左,所以她一直把权利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导致整个朝廷之内,人心不齐!

第二个就是奢靡享受。在中国古代作为皇太后,这种尊崇的地位,日子过的糜烂一点,也无可厚非!但错就错在她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太平盛世,而是一个积贫积弱,盲目自大,吏治腐败到极点的清末时期。在这种物质条件下,根本不允许统治者过度的放纵自己。挪用北洋水师军费用于过60大寿,集中全国最大的人力物力来给自己修建豪华的陵墓,动用巨资修建颐和园供自己娱乐,等等奢靡享受的事情耗尽了大清最后的国力。

不过该说不说慈禧本人的用人和权谋用的还是相当到位的!综合来讲慈禧这个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总的来说是一种利大于弊的。正因为有这种人的出现,可以说罪在当代利在千秋吧!对于她的种种执政措施,可能是因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造成的心理变态也有可能!

其他网友回答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来,这至少是一个自恋的,自私的,自大的,有心机的老太婆,个人觉得她唯一的功劳就是毁灭了君主立宪制的幻想,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永远失去了君主这个人类历史上最肮脏的词汇。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评价”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公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在事实认定清楚的前提下发生的争论,几乎都是不同立场的碰撞。而且由于时代的发展,前一时期的主流,在后一时期可能就变成了非主流,这样的立场之争只看支持者的多少,胜负不代表正误,因此我的发言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想法。 其次,评价必然基于某种史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种史观,“历史是螺旋状前进,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一种史观 ,“从黄金时代一路堕落到黑铁时代”也是一种史观。对不同史观的评价牵扯到立场,同样很难做到公正,不过具体史家的表现,却足以为他们所持的史观增光或抹黑。例如,我国的传统学术中向来有政治挂帅的传统,兴盛于汉代的春秋公羊学就是最早的代表。这一派的学者学以致用,寻章摘句为当权者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自己当权后垄断学界,打击异己,以观念代替史实,过度阐释文本或干脆无视原文天马行空……总之,现代人见识过的所有撕逼手段,几乎都是他们玩剩下的。这么干的结果,就是汉朝结束之后,公羊学被束之高阁,很少有人愿意碰它,直到清末才迎来了复兴,代表人物中名气最大的就是那位康有为。 第三,以史观为前提,以史实为依据,那还差一个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无非是两种:动机论和结果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善于灵活运用这两者玩双重标准的人:对于想维护的人,即使他一直在拖后腿,还办砸了最重要的事,也可以用“他的动机是好的”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之,想黑的人再怎么功勋卓著、任劳任怨,也可以用诛心之论来一笔勾销,这就是动机论的妙用。但如果抛弃它单用结果论,又会发生不顾客观条件限制苛责古人的情况,例如晚清最大的背锅侠李鸿章,他所面临的状况其实无解,换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人坐他的位置,都很难比他做的更好,他如果不去做实事而是当一名当时的键盘侠——清流,包管没有后来那么大的骂名。但是他顶着压力做了,又不负众望的做坏了,他就成了众矢之的。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掌握评价标准呢?我的看法是:历史人物的个人倾向及其变化可以从一生的事迹来推断,但具体在面临某件事时的动机,基本是不可考的。因此动机论只能用来作大方向上的推断,而不能用于分析具体事例,除非有比较可靠的证据。结果论则不宜用得太绝对,事办好了,不能只赞老佛爷的政策好,还要看到时代的风向和具体办事者的努力;搞砸了,则不能把板子全打在执行者的身上,还要看在当时的环境下,当事者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当时的条件是否支持作出这样的选择,如果不支持,原因在哪等。这样就可以区分不作为、乱作为和无力作为,不致打错板子。但受能力和见识所限,不一定能达到这一标准,只能尽量努力靠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