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这次倒春寒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优质回答:
星期一到星期五气温很高,给人一种夏季到来的感觉。然而,从星期六开始,温度骤降,人要穿上羽绒服御寒。这种天气的变化,在农业上被称为”倒春寒”,可以说是一种农业气候灾害。那么,这次倒春寒对地里的庄稼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倒春寒给农作物带来冻害,影响生长
3月以来,农民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开始了复工复产,迎来了春耕时节,种植玉米,下种甘蔗,水稻育苗,等等。此外,前些日子雨水相对充足,气温升高,又创造了非常适合幼苗破土生长的环境。目前,地里的玉米已经有10CM高了,桑树也长出了嫩叶,新栽的甘蔗幼苗也破土而出了。
此时,倒春寒袭来,对于地里的庄稼幼苗不可避免要产生负面的影响。玉米、水稻、桑树和甘蔗等农作物幼苗,需要适宜的温度才会继续生长,正常发育。比如甘蔗幼苗萌发温度要在13℃以上,低于13℃则萌芽的速度反而受到抑制,温度越低萌芽速度越慢,低于-2℃则出现冻害。而倒春寒最大的特征就是气温骤降,低于13℃,甘蔗生长受到抑制。温度越低,对甘蔗生长发育的影响就越大,最坏程度可导致幼苗受冻而死。其他的庄稼玉米、水稻、桑树、蔬菜等也是遭受同样的低温威胁,结果主要是两种,要么生长受到抑制,要么受冻而死。
那么,面对倒春寒农民应该如何保护庄稼,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呢?
学会判断倒春寒大概到来的时间
要应对倒春寒,就得知道它大概什么时候到来,以便提前做好准备。那么,如何判断倒春寒到来的时间呢?
㈠熟悉农谚,从中判断。在农业种植上,农民总结了大量的农谚,不少涉及节气与农业的关系。比如”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大雪不冻倒春寒”,等等。弄清楚了这些农谚,然而结合当地的气候变化,也可以多少判断倒春寒是否到来以及到来的大概时间。
㈡天气预报,提前预警。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对于天气的变化已经不再凭借农谚来判断了,气象部门已经可以比较准确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倒春寒何时到来,完全可以通过关注天气预报来获取信息。
对倒春寒到来的时间,有了大概判断之后,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应对倒春寒。
应对倒春寒伤害庄稼幼苗的方法
面对倒春寒,当下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是熏烟法。首先,准备熏烟的材料,比如秸秆、杂草或者落叶等能产生大量烟雾的易燃材料。其次,在倒春寒到来之时,将熏烟的材料分成6堆或者根据田地的规模分成更多的堆数,安放在田地的各处,再点燃生烟即可。
当然了,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可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蔬菜,则采用多层覆盖保温技术,提高大棚内部夜间的温度,有效应对低温对蔬菜的伤害。再比如果实,可以通过树干涂白或者给树体喷施盐水来达到抗冻的作用。还有甘蔗,在播种的时候采取地膜全覆盖技术,遇到倒春寒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低温对甘蔗造成的负面影响了。
总结:倒春寒已经到来,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种,要么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要么是冻害而死。对此,我们首先懂得如何去判断倒春寒到来的时间,然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常用的方法就是熏烟法。当然,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尽最大的努力去降低冻害造成的损失。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广西农村的,地处湖南交界,倒春寒的危害各地有所差别,本文仅以广西这一带为基础展开阐述,具体危害的大小需根据当地种植情况而定。
个人前几天还是短袖短裤在河边钓鱼,今天已经穿上了毛衣,打前天开始降温,硬是从28度干到了8度,春分后春暖花开,没想到一瓢“冷水”浇了下来,咱们村的村民是胆战心惊,心里嘀咕着还好没全信“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的老话。
2020年首次倒春寒对南方水稻的影响
根据农业气象试验得知,早春暖,晚春降温,如果日平均气温≤12度,维持3天以上,对农作物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危害,这是倒春寒的基本标准,今年春分前后艳阳高照,特别暖和,但临近清明,又来了一次降温,目前根据气象预报,低温天气估计持续一周,从28号算,得到清明前两天,按老话三月清明不在后,今年早稻育种得在清明前,可这天气,明显不行啊。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老话的意思是清明节在农历的二月或者三月,种植的时间要推前或者延后,今年清明在农历的3月12,按老话种植不在清明后,得推前,很明显,拿水稻育种来说,清明前并不适合。
根据农人走访调查周边水稻种植的一个情况,水稻基本上没有人在春分后育种的,而随着天气变冷,育种事宜更是延期了,很有可能安排在清明后,因此这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本次倒春寒对咱们这水稻育种的影响微乎其微。
以点概面,南方倒春寒的主要危害作物之一就是水稻,而随着水稻育种的延期,倒春寒对整个南方地区影响有限。
因倒春寒导致播种时间的延期,也属于危害之一,但从历年的种植经验来看,结合本次倒春寒的持续时间看,延迟育苗基本也是没有影响的,早在生产队时期,村里下的任务就是每年阳历4月1号开始育种,5月1号前完成任务,也就是说,只要赶在5月1号前完成插秧,影响就不大,而从天气预报上看,冷空气在清明前就会结束,影响育苗的时间仅仅是2-3天,完全可以在5月1号前完成任务。
水稻影响不大,果树影响大吗?
柑橘是广西主要的果树种植经济作物之一,以柑橘为例,本次倒春寒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历年来的观察发现,柑橘的开花时间和天气有很大的关系,天冷开花推迟,天热提前,这是植物的自我保护调节机制,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切换自主延期了。
农人咨询了村里有多年种植经验的老人,这次倒春寒比较早,是好事,农业各方面影响不大,放在清明后就难说了。
综上所述,早春倒春寒危害大小,和出现的时间阶段有直接的关系,本次出现较早,影响不大,假如处于水稻播种期,幼苗期,小麦的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果树的花期等等,则会出现冻害,烂种,落花,幼苗冻死等等。
今年的倒春寒还有没有必要关注?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结合自身的一个情况,确实影响不大的,那就犁耙上墙,该干嘛干嘛,但对于果树种植来说,倒春寒不仅仅寒,还会带来强降雨,此时容易产生水涝,应该提前做好果园的排水,防范于未然。
如果影响大,可以结合下面几点,最大程度降低倒春寒的危害:
深水护苗,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放热比空气慢,倒春寒及时灌水,能减缓幼苗冻害,考虑到春天早晚温差大,有条件的可以白天晒水,晚上浇灌。
关注天气变化,果园提前浇水,增强果园抗冻性,冷空气来临前,提前降低地温,能延迟花期2-4天。
喷施防冻剂,果园可以采用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喷施涂抹相结合,喷施每瓶盖兑水30公斤,涂抹稀释10倍。瓜果蔬菜类的可以采用抗寒防冻剂,能一定程度降低植物出现冻害冰点。
盖棚,对于水稻育苗期,咱们村搭棚育苗是每年必做的事情,田里育苗,用长约2米的竹片,交叉弯折,竹片上铺上透明薄膜,两侧用泥封住,白天两头打开透气,晚上封住保暖御寒。
盖膜,果树常用的防寒措施是树顶端盖上黑色薄膜,根据历来的经验,果园有防风林的,能降低冻害。
最后总结,倒春寒是否产生危害,危害的程度有多大,和它发生的时间阶段,持续的时间,温度降低的程度有关,根据倒春寒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借助现代先进的天气预报,能显著降低倒春寒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这几天太冷了,冷到人都受不了的地步,只好把之前收起来的棉袄棉裤再次取出来穿上御寒,连人都受不了的气温,我以为更何况庄稼啊,农作物应该更受不了。
但事实证明,今年这波倒春寒对于我们这里的农作物好像受到伤害的只有杏树, 其它作物没有太大损害。
今年春天气温一直不是很正常,总是暖着暖着,突然来一次降温,农作物几乎习惯了这样的冷热无常,因此小麦虽然已经返青,但没有像往年一样变得娇嫩,生长节奏也没那么快,三月三的突然降温,温度从前几天的零上十几度,回落到零下两三度。
这几天温度又有所回升,我特意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发现小麦并没有什么变化,多亏之前长的不够欢实,多次的气温反复无常,让小麦适应了今年的气温,小麦没事就好,毕竟它是我们北方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
除了小麦,我们这里的庄稼没啥,玉米和花生还没播种,那些农作物必须在气温稳定以后才能播种,所以倒春寒一般影响最大的是果树,记得前几年一场倒春寒几乎让苹果绝产,今年什么果树受到影响了呢?
我前面说过:目前只有杏树开花了,而且还是在温暖朝阳的地方,杏树才会含苞欲放,就是这些花蕾,在这场倒春寒中被冷空气给或多或少破坏了一些,有花掰残破的迹象,有可能会出现后期坐果少。
门口邻居家栽种的大樱桃,它的花开时节比杏花晚一些,所以它的花蕾一点也没问题,估计这几天可以开放了,上面的花蕾密密麻麻,看来今年又会有很多花开、结很多樱桃,我们到时候可以大快朵颐了。
倒春寒没以往那么厉害,以前一场凶猛的倒春寒能够把麦苗冻枯萎,树冻死,这回好像没问题了,还好还好,今年倒春寒并没有给农作物带来太大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只要不严重一般没有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这次倒春寒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从3月27日以来,我国从北向南经过一次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即倒春寒,平均气候最大幅度下降15℃,寒冷至极,仿佛又一次进入冬天,给春季正在生长发育的万物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使某些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冻伤,导致作物嫩芽、嫩叶、茎杆、花苞、花朵、幼果和果荚等等部位遭受严重的冻伤,造成死芽死叶,落花落果,僵果和果荚无籽实,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这次倒春寒对农业具体的损害表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造成小麦油菜穗荚损伤,降低籽粒品质和产量。长江以南小麦已经齐穗,突然袭击的降温,使鞘叶和局部穗粒以及麦芒受到冻伤,主要的造成死叶尖,死芒死粒,籽粒不饱满或死粒;长江以北小麦正在拔节抽穗,造成冻死小麦苞叶,抽穗困难,局部死穗坏穗,形成死穗尖,造成减产。油菜冻伤幼嫩荚果、花朵、花苞,造成落苞死苞,花朵凋谢难于授粉,幼嫩荚果冻死坏死,形成僵荚、空荚,影响油菜籽粒品质,降低产量。这次倒春寒对小麦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非常大的损伤。补救措施是,使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诱抗素等等增加营养,促进生长,提高抗寒能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第二,造成大量蔬菜死芽死叶落花落果,品质下降。这次倒春寒对露天种植的蔬菜影响非常大,如正在发芽、生长的绿叶蔬菜造成死芽坏芽,冻伤冻死嫩叶,冻死冻伤大田移栽的蔬菜幼苗,如辣椒、茄子、西红柿、豇豆、四季豆等等幼苗。补救办法,清理剔除死苗坏苗,即时补栽补种,采用小拱棚育苗培养,减轻外界环境影,提高温度,快速生长。
第三,造成出苗率低,死苗坏苗严重,影响育苗。清明前是长江以南地区的露天春季播种时期,对已经发芽出土的幼苗,如早玉米、大豆、花生以及水稻等等的幼苗,影响非常大,在极低气温环境中,造成伤苗死苗多,对蔬菜露地育苗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解决办法是清除伤苗死苗,立即补种,使用小拱棚进行保护,或采取移栽补苗的方法,解决缺苗问题。
第四,造成果树损伤,出现死芽死叶,落花落果。这次寒潮冻害对果树影响非常大,如桃树、棃子、李子、杏子、苹果、樱桃等等果树正在开花结果和芽叶生长阶段,寒潮袭击后,嫩芽嫩叶冻伤冻死,冻死冻伤花蕾花苞,使花朵授粉困难,降低授粉程度,造成落花落果,幼果冻伤形成僵果,降低品质,降低坐果率,降低产量。这次倒春寒对茶叶和桑叶影响非常大,冻伤冻死新生茶芽叶和新生桑树幼芽,影响生长,降低产量。
总之,这次倒春寒,降温程度太大,对农作物主要是产生冻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对作物的育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品质产量影响非常大。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