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读《西游记》读到西梁女儿国的两个章回(第五十三五十四回)时,笔者就有点读不下去了,感觉内容有点枯燥、不过瘾!
对比全书那么多精彩的篇章,无论是在情节构思上,还是逻辑推理上,这两个章回都未见其生动、新颖、有趣、活泼之处,直感有点类似于《三国演义》里曹操口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首先是在情节构思上。
其实,最早涉及到女儿国内容的是在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是回,唐僧师徒因受800里通天河阻挡而滞留陈家庄。在滞留期间,陈家庄的“庄头”陈澄就给唐僧师徒介绍了一下通天河以西的情况:
“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起人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
陈澄的话透漏出三点信息:一、女儿国的地理位置就在通天河以西,过河就到;二、或许是通天河两岸相互隔绝的缘故,以至于商家有利可图,互相往来通商;三、这种通商有很大风险,很多人“不顾生死而去”——这里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陈澄并没有说去到女儿国的人都会有去无回,也就是说,是有人回来的。
受央视“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影响,笔者当然知道有一个女儿国的存在,但很多细节都已模糊不清,现在读原著见陈澄如此讲,笔者依然对后面的女儿国章节充满了好奇心。
但当笔者完成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 以及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的阅读后,笔者并没有获得阅读的愉悦感,感觉这两个章节无论深度上,还是广度上均有所欠缺不够。
那,这两个章回都讲了些什么呢?
第五十三回讲唐僧和猪八戒误食了子母河的水而有了身孕,孙悟空和沙僧不得不到女儿国南街三十里的“解阳山”去大战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取回“落胎泉水”,故事并不“曲折”。
如果说第五十三回的“取水”还稍微有点意味的话,那第五十四回就实在没什么意思了。
到得第五十四回,貌美如花的女儿国国王见到了“帅气倜傥”的唐三藏,当时就要与他成婚,“做那颠鸾倒凤之事”,但却被孙悟空略施小计骗出城来——也该唐僧倒霉,他一出城就被蝎子精给拐走了。这一章节也就到此为止,女儿国的章节也结束了。
那你说,这一章节(第五十四回)有啥精彩之处?
说实话,还真没看出来!整个过程中,女儿国国王连衣服都没脱过,也没“勾引”过唐僧,充其量也就是两人吃了顿酒席,拉了拉手而已。你看人家蝎子精所在的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就写得极为精彩:
……那一个,展鸳衾,淫兴浓浓;这一个,束褊衫,丹心耿耿。那个要贴胸交股和鸾凤,这个要面壁归山访达摩。女怪解衣,卖弄他肌香肤腻;唐僧敛衽,紧藏了糙肉粗皮……《西游记·第五十五回》
当然,笔者在这里并非强调必须要有类似“情性”之类的内容,而是说要有更多的情节内容才是。显然,《西游记》在这一章节(第五十四回)的处理上略有不足吧?
女儿国、女儿国,说白了,整个女儿国的主角就应该是女儿国的女人们(比如女儿国女王),但你仅用一个章回(第五十四回)就将核心人物带过,是不是有点主次不分?
这给人的感觉就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前面提前几个章节进行铺垫,而到关键章节的描写却过于简单,由此而导致读者(比如笔者)的“心理落差”,也是极大的吧?
除了情节构思以外,最大的“问题”,可能还在于它的逻辑推理上。
其实,类似“女儿国”这样的“特定人类”国家,我国古代的神话志怪书籍里也有记载,比如在《山海经》、《镜花缘》、《阅微草堂笔记》等书籍中就曾记载有“大人国”和“小人国”——“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存在并不违背伦理,毕竟有男有女吗?还是可以像正常人类一样繁衍后代的。
那,“女儿国”呢?
当然也有!古代文献大约记载了“女儿国”的三种类型,一是由女性掌国政的男权国家;二是由女姓执政的母权国家——这些部落、国家的存在属于可信的历史事实;第三种是纯女无夫型国家。比如在《三国志》中记载,“(沃沮)耆老言,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
如果说前两种“女儿国”的存在,还算合情合理的话,那第三种“女儿国”的存在就有点变态了。是然,《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属于这第三种情况——之所以没有“男儿国”,大概率是因为男性是无法自己生孩子的吧?
既然“纯女无男”型的“女儿国”存在,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繁衍”问题,即在没有男性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生育的问题。
那《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大约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和男人的“结合”而生育孩子;二是通过那条神奇的河流——子母河。
第一种方案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通,但由于通天河,以及妖怪(比如红孩儿、虎鹿羊三怪)等的阻挡,实际上进入女儿国的男性数量少之又少,甚至于女儿国城门外都出现了“迎阳馆驿”这样的专门机构,负责迎接少之又少的男性(比如唐僧师徒)。
但对于女儿国中的大量女性而言,这多少有点“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国家繁衍发展的大问题。
是以,对于大部分“女儿国”女性来说,子母河成了唯一的选择。
对此,唐僧师徒在子母河西乡遇到的一个老婆婆就讲:
“……我这里人……吃水之后,便觉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后,到迎阳驿馆水边照去。若照得有了双影,便就降生孩子。”
可如果照此推理,大量的女性通过子母河生育,又生出男孩子的话,那“女儿国”不就不存在了吗?
据女儿国国王讲,女儿国的存在始自“混沌开辟之时”,也就是上神盘古开天地那个年代,这得是多少年啊?女儿国存在的时间如此之久,饮用子母河水的时间应该也大差不差。
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女儿国竟然还是“女儿国”,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这些饮用子母河水的女性“生育”的孩子,均为女性!
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男性饮用此水后所生育的孩子,也是“女儿身”。对此,书中并没有明确表述。
大家知道,孩子肯定是一阴一阳的产物,最初的受精卵不可能只有卵子而没有精子,就连孙悟空也是集合“天精(阳)地秀(阴),日精月华”而成。“女儿国”的女性是为阴,那孕育孩子时的阳是从何而来?唐僧和猪八戒是为阳,那他俩误食子母河水后怀孕时,其阴又是从哪里来的?
如此推算的话,子母河中肯定是既有阴又有阳,而且含量很高——或者它们本身就具有互转的能力,当遇到卵子时变为精子,遇到精子时变成卵子;或者它们本就是“受精卵”……总之,不管它们是什么,从能力上讲,它们或已成精,具备了“镜像”“宿主”性别、身体特征的能力。因此,当女性饮用后,它镜像的是女性的性别,通过女性的“产门”而出,长大后自然而然成为女性,这就是为什么女儿国总是女性的根本原因。
据此推断,唐僧和猪八戒饮用以后,它镜像的是男性的性别,但男性显然没有“产门”,只能是通过肚子开裂而出,这显然会导致二人死亡,这也是为什么孙悟空要去拿回“落胎泉水”的原因。
也就是说,这些通过饮用子母河水而生的“儿女”们,本质上并非“人类”,但却具有“人形”和“人性”。
但他们毕竟与人类不同,具体表现就是生长周期特别的快速!比如,书中讲唐僧和猪八戒在饮过子母河水以后继续西行,但“不上半个时辰”,唐僧就在马上呻吟道:“腹痛!”
八戒随后道:“我也有些腹痛!”
沙僧道:“想是吃冷水了?”
说未毕,唐僧就“声唤道”:“疼的紧!”
八戒也道:“疼的紧!”
他们“两个疼痛难禁,渐渐肚子大了。用手摸时,似有血团肉块,不住的骨冗(指婴儿在母腹内蠕动)骨冗乱动。”
像我们人类女性怀有身孕以后,至少七八个月以后才会出现如此剧烈的“胎动”,而在上面的描述中,唐僧和猪八戒从饮水到出现“胎动”,前后“不到半个时辰”,这生长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关于这个生长周期的问题,上文提到的那个婆婆,也有说到,她是这么讲的:
“我一家儿四五口,都是有几岁年纪的,把那风月事尽休了,故此不肯伤你。若还到第二家,老小众大,那年小之人,那个肯放你过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去了做香袋儿哩。”
什么叫做“几岁年纪”?
一个婆婆不是应该说有“一把年纪”之类的吗?结合上边所讲“孕育”之神速来看的话,就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饮用子母河水诞下的孩子生长周期都是特别的快,可能几年光景就已经变老了,而这严重违背人类的生长周期。
正是由于生长周期很快,像她这样的老人家才能自以为然的提到什么“风月之事”、“交合之事”吧?不然,还不得“羞死”她的老脸了。
这个老婆婆的话除了表明她们这些人的生命周期很快以外,还揭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就是她们是如何对待男性的。如何对待呢?正如婆婆所说,“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去了做香袋儿哩”。
这实在是太过变态,反映了这些“女性”所具有的欲求之强烈,甚至于不惜将“男性”杀死,做成香袋儿来满足内心的情欲。这一点上看,她们不像是人类,倒很像是自然界中许多以雄性为食的动物(比如蟑螂之类)。
进入女儿国的男性本身就少,再加之如此的待遇,女儿国全是“女儿”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此,整个女儿国存在和发展的“神话”逻辑已经是非常清楚,但问题是,以上的逻辑全是笔者经过书籍内容进行的一种推理,到底应不应该是这样,原书中没有透漏。
反之,如果大家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西游记》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这一个章回是什么妖精?它的原形是什么?过去怎样,为什么来到这里?为什么要拦唐僧?是为了“睡”他,还是为了吃他?佛家怎么处置,道家又是怎么处置等等这一类牵扯到逻辑推理的问题,书中基本上都能给你交待清楚。
然而,女儿国是什么情况,怎么来的,子母河里到底有什么……整本书都没有进行深入的说明,这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使人有云里雾里之感。
是以,西梁女儿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就只能是大家细细咂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