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有佛教吗 封神演义 阐教

网友提问:

为啥《封神演义》里面那么多阐教神仙去释教了?

优质回答:

《封神演义》表面上是为了填充人员空缺的天庭,实际上是截教和阐教以及西方教的实力再分配。

在《封神演义》结束,截教元气大伤,而西方教却成了最大的赢家。金光仙、灵牙仙、毗卢仙、乌云仙、金箍仙、虬首仙等截教有名有姓的弟子沦为了西方教众人的坐骑,连阐教副教主,元始天尊的记名大弟子燃灯道人都投奔西方教,成为燃灯古佛。其他的诸如俱留孙、慈航道人、普贤道人、文殊广法天尊等人纷纷成了西方教的高层人物,西方教一时实力大涨。

我想这么多阐教神仙之所以投奔西方教,排除地位增长方面的因素,因为他们原来在各自的的势力地位并不低,背后的原因无非是如下几点:

天道对各方势力拥有实力的平衡调整

封神之前,截教的实力如日中天,可以称之为万仙来朝。这一切都和通天教主的“有教无类”的授徒理念分不开。

相对人数稀少,核心只有“十二金仙”的阐教,和只有一个徒弟玄都大法师的人教来说,截教的实力无疑过于强大,一家独大,极端的不平衡。

而远在西陲苦寒之地的西方教则人数更为惨淡,接引和准提两位圣人门下弟子也是相当稀少。

一家独大远不符合天道平衡规则,正好鸿钧道人的童子出身的玉帝初掌天庭,众多神职缺乏,于是鸿钧道人借封神之名,对各教的实力重新进行划分。

西方教能得到众多强力神仙的加盟,正是天道规则之下的必然结果。

西方教和阐教妥协之下的必然结果

封神演义后期,身为圣人的通天教主亲自下场摆下诛仙大阵,而破此阵非四圣不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人数不够,只有向西方教的两位圣人接引和准提求助。而求助和条件就是答应接引和准提“渡和西方教有缘之人”。

阐教的一帮神仙于是就被西方教的两位圣人以有缘的名义接纳入教。

而在九曲黄河阵中被三宵娘娘削去了顶上三花的十二金仙中人,投奔西方教只是迫不得已,毕竟被接引和准提抓去,又答应传授金身大法恢复修为,作为神仙也抗拒不了这种诱惑。

阐教这么多神仙之所以投奔西方教,更像是两教之间的一种交易,类似于公司间的交叉持股,目的无非都是为了扩充实力,扩大影响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封神演义》中各路神仙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共有天地人三才,道孺释三门,六界众生,还有不在五行之中,阴阳之外,非鳞非羽非毛昆之辈,不过所争得都是各门的气运,也就是长远的发展,设立天庭,维护世间秩序。由创世鸿钧老祖和门下弟子三清掌门,西方教(耶稣),佛教(释迦摩尼创立,也称释门),蜗皇女娲,人皇伏羲,妖皇鲲鹏等人讨论各仙门哪些人上榜,借助人间朝代更迭而发动的一次封神大战。

在以截教和阐教相争(太上老君只有一一徒,老子的无为而治,所以没有参加争夺)中,西方教和佛门乘虚而入,希望传道入中土,遍收门徒,广传教义。这时候截教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为自己的计划百般算计,无暇顾及其他,给了佛门钻空子的机会,因为他们正需要有人作为佛门的代理人。截教在封神大战中门人被杀或者被掳掠殆尽,孔宣真人也是这时候被释门掳走的,成了佛门的护法明王。阐教门下十二金仙,因封神大战中与佛门结交,佛门恰到好处的展示了佛法的精妙,而且佛门又许了他们许多好处,所以即便是仙家也招不诱惑,而阐教十二金仙入佛的有:

1、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后入释成佛(过去佛之一,又号拘留孙佛)惧留孙的阐教上仙,是天道圣人元始天尊的第四位弟子。修行于夹龙山飞云洞。收有门徒土行孙。封神战役后被引去西方成为西方教中过去佛,也称拘留孙佛。

2、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后成文殊菩萨。文殊广法天尊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道场在五龙山云霄洞。弟子:金咤,法宝:遁龙柱(七宝金莲)等。按《封神演义》中西方教暗指佛教的说法,文殊广法天尊本为中原的道人,后来皈依佛教成为文殊菩萨。

3、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后成普贤菩萨。普贤真人阐教十二上仙之一,协助武王克殷。道场九宫山白鹤洞。法宝吴钩双剑、三品金莲等,收有弟子木吒。按照封神演义中西方教暗指佛教的说法,普贤真人本为中土道人,后来皈依佛教

4、普陀山珞珈洞慈航道人——后成观世音大士慈航道人,天道圣人元始天尊的第九位弟子。乃是元始天尊门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修行于普陀山落伽洞。无徒弟,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于普陀山落伽洞。法宝为三宝玉如意、清净琉璃瓶。后由道入佛,成为佛门三大士中的观音菩萨,号为“大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