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四次红手印故事梗概?
30多年前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而中国农村改革的起源就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土地包产到户。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小岗村一直是一个充满神奇而令人想往的地方。
今年清明节前夕再次拜访小岗村,经过写有“凤阳县小岗村”的仿古门楼。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柏油路、水泥路缓步前行来到沈浩同志墓地,在黑色大理石墓碑前献上花圈和花蓝。大家驻足凝望,全体肃立,向沈浩同志鞠躬致意。
沈浩同志系省委选派干部、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因长期疲劳过度,于2009年11月6日凌晨突发心脏病,累倒在工作岗位上。随后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神州大地,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
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入馆处可以醒目的看到1978年12月,由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的18颗红手印。这18个红手印的壮举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小步带动了中国的一大步。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发生巨变的摇篮。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明确肯定和支持小岗的大包干。邓小平同志指出:“‘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起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小岗人穷则思变,由18颗红手印创立的大包干责任制,已经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政治制度,解决了神州大地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这18颗红手印犹如一丝丝红线,编织成一幅幅中国改革开放的千尺彩绢。
沈浩同志于2004年来小岗村当书记,他把自己融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之中,扎根于黄土地里,使小岗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来干满三年他就该回省城,期满后几十户农民联合起来签名按红手印,要求沈浩再干三年。沈浩留任后带领大家修公路,盖大包干纪念馆,建新民居,引进项目,对承包的土地试行流转,集中经营。当沈浩的第二个三年任期又要到时。小岗村村民再次联名按红手印,要求沈浩留下来。沈浩不幸去世后,全村人痛心疾首,悲愤欲绝,大家再一次联名按红手印,一致请求将沈浩的骨灰留在小岗村。这四次按红手印,第一次是冒着坐牢的风险为了生存,改变了乡村和自己的命运;后三次都是为了沈浩书记,情系着厚重的土地、炽热的情感和共产党人崇高的信念,在人们心中竖起的一座巍峨的丰碑。
2009年11月8日,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亲自看望沈浩同志亲属,并转达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亲切慰问。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决定,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红手印与沈浩的故事,一个与小岗村血肉相连、同甘共苦、共铸辉煌的传奇。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中,人们不会忘记小岗村,那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是一个敢为人先,承载着太多期望的村庄。小岗村如今的巨大变化,无时不让人深思和奋起,无时不在彰显着其独特魅力。人们也不会忘记沈浩书记,沈浩同志的英名伴随着小岗村的大包干精神,正在谱写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那不朽的传奇。
安徽凤阳小岗村简介,滁州凤阳小岗村包含哪些景点?
大包干纪念馆,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展览室、报告厅、门厅、餐厅和相关辅助设施。展览馆共分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等五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大包干发生、发展的历程。馆名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的。当年农家,以保存完好的茅草房、瓦房、厨房、猪圈、牛棚、茅厕等组成的农家院落为载体,通过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展示,再现了上世纪60-80年代生产、生活场景。葡萄园,小岗村葡萄科技示范园占地600亩。种植藤稔、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纯绿色食品,可提供采摘服务。每年8月份举办葡萄节。村文化广场,包括雕塑、广场、紫藤长廊、邓塘、生态停车场,占地15600平方米,是村民休闲、娱乐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
大包干纪念馆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
大包干纪念馆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
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题字是谁?
馆名这六个大字就是由万里亲笔题写。晚年严格奉行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的“三不主义”的万里,能够破例为纪念馆题词,可见老人家对凤阳小岗故土和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谊,而“大包干”在万里政治生涯和人生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言而喻。
“大包干”纪念馆奠基于2004年11月9日,这对于小岗、凤阳乃至滁州市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邀请合适人选题写馆名的事项也早早提上了建设日程。据当年参与布展的工作人员回忆,经过反复斟酌和筛选,当时列入题名人选的有三个人,万里是第一人选。可是,当时万里已经退休两年多,而且他给自己立下了“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的“三不”规矩,还给自己作了三条具体规定。“没有人比万里老人家更合适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他退休后从不给任何纪念场馆题词,所以一开始,这个设想就是大家认为实现可能性最小的。”
北京归来的几天后,市委相关领导就接到了王郁昭的电话。在电话中,王郁昭兴奋地描述着万里答应题词的经过:王郁昭向万里同志详细汇报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设的初衷用意和布展内容,表示滁州市委希望能够继续弘扬大包干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各项改革事业,沿着改革的路继续走下去,同时也表达了滁州人民希望万里同志能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的愿望。
“没想到万里同志听了以后,二话没说,拿过桌上的一支硬笔,就在沙发的扶手上写下了‘大包干纪念馆’六个字,落款:万里。”
这个消息让当时的滁州市委领导同志喜出望外,立即派人乘飞机专程到北京取回了这幅珍贵的题词。2005年6月19日,“大包干”纪念馆建成开馆了,丰富的史料图片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由万里同志亲自题写的馆名被精心制作、镶嵌在纪念馆门头;同时,为方便游客近距离观瞻和拍照留念,馆门前还放置了一块巨型长石,石头上镌刻的也是这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纪念馆的建设日新月异,馆名的题写却迟迟不能落实,到底该不该邀请万里同志题写馆名,成了挠头事。转眼到了2005年4月,牵头负责场馆建设的时任滁州市委相关领导带着几位工作人员到北京找专家沟通布展事宜,辗转找到了曾担任滁县地委书记的王郁昭。在听取“大包干”纪念馆建设情况的汇报后,王郁昭非常高兴,当他听到想邀请万里老人家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的愿望时,欣然应允,表示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