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看到的颜色和别人看到的颜色是一样的?
优质回答:
看到十字路口的绿灯亮时,大家一起就开车通过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不好分辦,因为你看到的是绿色,正确的,但我看到是红色的,但学习时我一直把这种颜色叫绿色,所以都说是绿色一致,看红绿灯时我看到绿色但眼晴看的是红色,我也认为绿色了要过~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就会想起一个词“神目观”,就是现在常说的“上帝视角”。
上结论:不同的人看到的颜色肯定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不同人看到的颜色还是比较接近的;差别主要出现在某些特殊情形和细节上。如果说,某个人能看到绝对真实的、唯一的客观世界,哲学上叫做“上帝视角”,人的视角还是具有一定稳定性和个体差异的。
原则上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应该是不一样的,当然包括颜色。很容易想象,画家眼里对色彩会更加敏感、观察力更强。至少会有两方面的不同:第一,生物层面上的,不同人的眼睛的生物基础上肯定会有所差异,也就是感受不同色彩的细胞的多少和敏感程度不同;第二,人看到的世界是有选择性的,也就是依赖于一个人的经验和成长环境。极端来说,某些动物是色盲,某些动物能看到红外线,蝙蝠是用耳朵来“看”世界的,它们眼里、耳里的世界肯定和我们不同。兴许,蝙蝠会认为某个频率分布的声音很美味,因为它可能代表了某种好吃的猎物。
另一方面不同人觉得同一个声音有差别的现象也很普遍。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龄后,或者受了某种刺激后,对高频就完全听不到了。这种现象在体检中(如果含高频听力测试的话)经常会碰到,但基本不影响生活,本人兴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听力的缺陷;某些音乐家可以听到更多个八度的事情也会经常听到。
值得一提的还有:人的视力和听力对于亮度和声音的强度的感觉不是线性变化的,也就是说亮度增加10倍,声音变强10倍,在人的感觉里,才增加了约1倍。这也会导致很多有趣的现象。
总的来说,视觉、听觉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个体的生物特点:基因,感觉细胞的多少和发展程度等,也还和一个人的主观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成长经历、生活经历、知识水平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不同人之间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生物稳定性,不同人的主观经历的也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不同人看到和听到的世界是差不多的,否则就没法交流了;但是在一些细微之处和特殊情况下,比如音乐和视觉艺术方面,不同人的分化还是非常大的,这里天赋基因和后天训练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
有个学说叫色彩心理学,,感受色彩不同,看到的色彩能一样吗?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曾经是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现在已经是个科学话题了!想必题主也常会有“我”是什么的困扰。
我们看到了绿色,在大脑中有个绿的知觉,然后将这个知觉与词汇“绿”联系起来,大家处在相同的语境下,都知道这是绿,但对绿这种颜色的知觉可能不一样。
认知心理学上,信号处理流程是:对象>属性>刺激>感觉>表象>记忆>知觉>概念。颜色是属性,绿是概念(概念是支撑判断的,是或不是,具体到这个问题里,绿这个概念是支持是绿色还是不是绿色这个判断的),我们好奇的是:关于颜色的知觉是否一样!
很显然,传统说法关于相同的光带来相同的刺激,或者相同的效应等说法,都不能让人满意,因为头尾一致,不能说明在知觉上就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能证明我们看到相同的绿色有相同的感受,就说明我们看到的这个颜色在大脑里是一样的!
一个有趣的新方法是这样:基于神经信息处理的信号链,采用测度理论对感知流程进行描述,形成概念空间,支持模糊判断。对于各个环节的信号形式进行数学抽象,先维度,再各维度上的度量(这里主要考虑跨度、分辨率,抛弃实数理论,自然界并不需要实数),从而感知类型各环节的测度空间。然后各环节测度间的映射(包括维度、分辨率和对应关系的映射,没错,抛弃实数后维度之间可以任意映射增减),这样一来,在感知信号链的全流程我们建立起了数学描述,然后是各环节的探测、模拟和对比。在这种技术下,我们就可以进行全信号链的对比研究了。我给这个新学科起名《感知信息论》。
以大家熟悉的音频为例,我们用一只喇叭播放,只有声音的频谱信息(频率、幅度、时间三个维度),而且还有失真。用多个喇叭可以增加原始声场的空间分布信息,多了三个维度。这叫做声场外模拟。现在我们用耳机直接放在外耳道,虽然只有两个通道,但包含了我们听感所需的全部信息,信息保持比外模拟完整得多!由此可见,立体声体系中,喇叭外放和耳机耳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然后在深入,我们可以直接生成耳蜗电信号,用人工耳蜗刺激听神经。在这个环节我们稍作些变换,就能突破感官的限制,产生夜视、超生的功能,我们可以拥有猪鼻子(一个同事在做这块),猫眼睛,狗耳朵,可以做比较心理研究,还可以看看色锥细胞还没发育的小孩或者色盲眼中的世界。这种属于感觉层次的模拟,可突破感官限制,但仍然受制于感觉神经和感觉中枢。也就是你的分辨率和维度提不上去!这个层次上因为感官差异,相同的刺激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感觉了,所以给信号要因人而异了。
再往下深入,脑波模拟。即使感觉神经损坏,只要感觉中枢还在,就可以实现相同的知觉,这时候,仿真上因人而异差别就大了。因为感觉神经进入感觉中枢,起作用的方式取决于中枢神经脉络和分布方式,中枢上的知觉以记忆和模式匹配的方式工作,显然相同的刺激在我们脑子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收到历史经验认知局限和情感、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到这里,题主的问题就有答案了!但这种不一样,不影响我们大家都把绿色叫做绿。
再往下就不敢想象了,机器知觉,机器情感,机器意识,完了,灵魂要永存了,机器人有自我了,人机大战一触即发!
兄弟们,这个方向有感兴趣的么,欢迎共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