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最深的小学老师 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网友提问:

你还记得你们的小学老师吗?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吧?

优质回答:

我的小学老师都健在,代算术的李老师转正了,滋润的生活不用说。代语文老师姓张,已经七十多岁,疾病缠身。老见到他卫生院去看病,说是脑梗塞等好几样老年病。皮肤黝黑,走路蹒跚,总是一副愁满容满面的样子。

说起张老师,也是他的思想太“前卫”了。本是“民转公”对象,他看自己的独生子高考落榜后,参加民教招录也落选了,就让自己儿子顶替了他。他离开家校回家种地去了,却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张老师如果继续任教,一定赶上按1984年年底任教界定全部转正的最后一趟“珀车”。结果,儿子任教又是1985年9月,后来还是被清退了。

张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经当着全班同学说:“你这个富农成员,我要与你划清界线。”那是小学三年级时,我太淘气了,在一姓白的同学怂恿下,逃学了。趟过一条大河,到5公里以外的山上去摘野生樱桃。第二天早晨放学时,我俩被校长叫出来,站在全校学生面前做检讨。那时学生多呀!依稀记得黑压压一片,都望着我俩。校长还说,今天给我俩放假,继续摘樱桃去,每个学生分给一把。天哪,这是要命!我俩头都不敢抬起。

给全班丢了面子,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自然也给张老师丢了面子,还挨了训,听说还罚了5元钱(那时月工资17.5元)。张老师气坏了,又让我和那个同学在班上做检讨。张老师骂也骂够了,还不解气,最后给我的通牒是“我要和你这富农成员划清界线”。也没有办法呀!当时我家的成分划定的就是富农呀!

后来,我当了民办教师,分配在中心小学任教。当时教师是两人一个办公室。当我踏进给我安排的办公室时,我楞住了,这不就是我小学代语文的张老师吗?问候了张老师,张老师说话了,“你就是XXX,改名字了”。是啊,小学是乳名,现在都改大名了。也难怪张老师不认识我。同居一室,因过去的事本早就忘了,他又是我老师,尊敬都来不及。张老师不住校,每天来得很早。我还睡着,他就来了,就开始打扫卫生。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又规劝不住。说实话,初到学校教学,从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等张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只是仅仅和张老师呆了一个学期,后一学期他儿子就顶替他。

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位置,会说一些与时俱进的,甚至是硬气的,乃至过激的话,随着环境的变化,都很后悔当时哪来那么有勇气、有时代感的话。后来发现,还是一肘的冲动,说得也太颐指气使了。只是碍于情面,无法说出忏悔的话。他后来的一言一行,不就在说,原谅我的过错吗?其实,也许是张老师过虑了,八九岁的娃当时还不明白说那话是啥意思呢!

其他网友回答

我对小学时,自己的启蒙教师印象最深。

那时自己还小,是启蒙教师每天都帮我削铅笔,手把手教我一笔一划写字。

有时候,正在上课,但是想方便了,老师就反复叮嘱,不要跑着去,小心跌倒。

总之,对启蒙老师是影响最深的。有许许多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让人感到很温暖很感动。

其他网友回答

小学刚入学的时候,那年冬天很冷,有天突然开始下雪了。妈妈没有帮我准备带着的小火炉。在学校冻的哇哇哭了,当时我是全校年纪最小的孩子,五周岁,校长是个年轻的男老师,抽空就把我送回家了,一路抱着我,哎呀,那个尴尬,快到家了,我居然还知道叫他放我下来,我自己回去。老师怕我摔着了,坚持给我送回了家。到家时,我爸妈他们正在家里烤火呢。

小学1-3年级我的老师是个像妈妈年纪差不多的女老师,也给了我母亲般的慈爱。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妈妈去外婆家有事,那天没回来。第二天早上,我爸给我穿的皱皱巴巴,辫子梳的歪歪扭扭送学校去了。老师看到我的样子就笑,问我你妈妈不在家吗?我当时心想,老师真神奇,怎么就知道我妈妈不在家呢。老师让我在门口背课文,我边背诵她就边帮我整理衣服,又帮我重新扎了辫子。放学的时候整整齐齐高高兴兴回家了。

后来村里的学校都撤了,老师们也都调走了,很多年都没有再见了,希望他们都幸福健康。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去年冬天,我去上海参加了她的葬礼,简单而又肃穆的告别仪式上,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这位老师的深切的怀念。我作为她的学生的代表、她的第二故乡的代表,在告别仪式上致了悼词。面对老师的遗像,我几度哽咽,泪如雨下。

半个世纪过去了,但老师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老师的举手投足仍历历在目。

老师叫胡静,上海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1959年大学毕业后就与丈夫张老师一块分配到我们区的小学任教。

我从上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胡老师一直都是我们的班主任,她主要教语文,有时也附带教音乐、美术。

记忆里,她个头中等,留着披肩发,大大的眼睛像会说话一样,有时她一个眼神,我们就能心领神会。我们既依恋她又怕她。她爱唱爱笑,走到哪里,哪里就会飘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哪里有她哪里就是欢乐的海洋。记忆里,她夏天爱穿枣色格子衬衣,冬天爱穿卡其色风衣。一笑一颦,优雅大方,是当地有名的大美女。

我家就住在小学对面,胡老师的儿子又是我的同班同学,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有时也在胡老师家吃饭,我最喜欢吃她做的阳春面了,那种糯软鲜美、葱香四溢的味道至今还记忆犹新,多年后去上海专门挑了几家阳春面馆,却总也吃不出那种味道。

有时候胡老师也领着她儿子和我们几个小伙伴去河边看张老师用网捕鱼,嬉戏玩乐一番后,又让我们一块回去吃她师炖的鱼汤。

每到寒暑假,她就给我们布置一些学习任务,有时也带我们出去玩一玩,给我们讲故事,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寒来暑往,转眼间我们小学毕业,到县城上中学去了。胡老师虽然不再教我们,但是还经常过问我们的成绩,鼓励我们好好做人,刻苦学习,做个有出息的人。

1977年我们参加高考,我和胡老师的儿子都被初录,最后我因家庭成分不好,政审不合格,未被录取。胡老师知道情况后,把我叫到她家,鼓励我不要放弃,并说天已经亮了。他儿子被上海一所著名高校录取,后来出国留学,现在定居国外。

在胡老师的鼓励下,1978年我再次参加高考,天真的亮了,我被一所著名的师范大学录取。四年后,我回到了县中任教,成为了胡老师的同行。

在我上大学的那一年,胡老师和张老师就调到了县中任教。

在县中我们在一起工作了六年,这期间,她在工作上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和指导。

1988年底,胡老师、张老师一块调回了上海工作。

家乡离上海虽然远隔千里,但胡老师每隔两年都要来看看,开始只是寒暑假走动一下,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发动亲朋好友,包括她儿子在国外的亲友,进行民间募资,来捐资助学。她说,“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从1988年离开家乡,到去年离世的30年间,她总共回家乡19次,捐献资金160万元,新建了她工作过的区小学教学楼,改建了县中的学生宿舍楼,还捐献图书5000余册。

可胡老师老两口退休后一直到她去世,都住在只有70多平米的老小区的旧楼房里。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小学老师——平凡而又伟大的胡静老师。

其他网友回答

我印象最深刻的小学老师,是一个最残暴的老师,有点丧心病狂的那种。

四年级的数学老师,第一件事是发生在我身上,有一次因为没做完作业,我们好几个人被老师罚抄,书上的要背内容公式那些抄五遍,到了要交的那天,没人抄的完,这个丧心病狂的老师又叫我们抄十遍,瞬间就心碎了,这怎么可能抄的完,又到了第二次交作业的时候,检查了一个人的,他抄完了,这个数学老师就问我们其他人,你们抄完了吗?我们都说抄完了,,,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件事是发生在同学身上的,数学课上,他看到有个女同学不会做题,就去教她,教了发现还是不会做,就拿起边上同学的铁的文具盒打人家女孩子的头,打了很久,还是没教会,最后那个文具盒却坏了,真是残暴的老师。就是像这样的文具盒,最后那个塑料的开锁的都掉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