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为什么能传承至今 儒家思想在孔子之前有吗

网友提问:

儒家思想传承到现在是不是当初孔子传教的原样?

优质回答:

历朝历代传承孔子的思想、教义基本上都能保持原貌,即使稍微有些偏离正轨也属正常。但传承的思想、教义并非是就按照这些思想、教义去执行、实施。不论哪个朝代如果都能按孔子的思想去施政,那中国就会一个朝代贯穿到底,也不会出现改朝换代之事!

其他网友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明确我们讲“儒家”而非“儒教”,孔子传教是教知识,而非传教义。明确这两点,我们可以说,无论你对儒家思想怎样理解,我们现在依然知道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原貌。我们站在现代立场批朱熹,批汉儒,但是我们能够直接批孔子思想的地方并不多。我们的现代思想离孔子比后儒更近。如果我们处于孔子的时代,我们中最有智慧的人物,也未必可以达到孔子的思想水平。

真正代表孔子思想的只有《论语》,其余的都是后来发展的,什么“修身治国平天下”“天行健地势坤”都是战国后期发挥出来的。孔子生于春秋之世,是不会有这样的语言表达的。后儒将《易经》视为群经之首,更不符合孔子思想。纵观《论语》没有谈到《易经》和引用后来的《易经》文字。只有一处讲“学易”但有的版本是“学亦”,不能作为孔子推崇《易经》的证据。

费曼讲过如果文明消亡,留下一个词,最能代表人类文明的词汇是“原子”,罗曼罗兰将“婴儿的生命”看作人类思想的源泉。同样对于中华文明而讲,两千五百多年的,连续的中华史,就是《论语》演绎而来的。无论汉唐,无论魏晋,无论宋元明清,乃至民国至今;也无论政治、文学、艺术还是农业军事;无论大人、小人、男人女人;无论英雄、草莽。都不过活在《论语》的语境下。

如果不信,当你呼唤爸妈,当你结交兄弟,当节假清明,当你读《水浒》《红楼》。中华文化同其它文化最大的区别是孔子与佛陀、耶稣的区别。从这个意义讲我们都是孔子的子孙。孔子的学说一直在那,并未改变。

其他网友回答

随着科技知识发展,文明文化进步和尽善,又由于资讯泛滥并充足和容易探寻获得,影响它们各自能够加深,提高,广博或融入现今的社会。所以,理所当然,儒家还有道家佛家神学的思想,同样一起把当初或那时肤浅的知识提高以适合和融入现今的环境应用。因此,可以见得,现在的就不是像当初那样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儒家思想初始于孔子,继而完成于孟子,凌势于西汉,而开宗立派于宋明。于晚清、民国之际又兴新儒学。然而立德弘仁之旨,倡民本,关社稷,化育天下之本心终未疏离,孔子仁学一以贯之近三千年,是时境有移而精神未易,亦是我中华民族之大兴也。谨以拙诗一首为颂而申述之:

立德弘仁继祖因,

异时异境续鸾吟。

理成庵晦彰天理,

心彻阳明耀本心。

古道绵绵延古旨,

新思躍躍试新忱。

大同公道平天下,

一贯三千岁月音。

(用《平水韵.下平.十二侵》)

[注]

(1)理成句:儒家之程朱理学门派最终完成于南晚朱熹(庵晦),以“存天理,灭人欲”为要。

(2)心彻句:儒家之陆王心学最终彰显于晚明王阳明,以“即心即理,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为要。

(3)平天下:即平治天下,行王道而反霸,施仁政而远暴政,推恩于天下人民。

其他网友回答

子曰,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