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清朝灭亡后,皇室成员都干嘛去了?
优质回答:
一般来说我国历朝历代的皇权更替,尤其是朝代更替都伴随着一阵腥风血雨。据不完全统计,自秦朝至清朝初期,每逢皇位更替死难人数者平均过百人以上。而朝代更替,仅前朝宗室成员死难者亦不下万人以上。到这里可能就有很多朋友会好奇,那清朝灭亡后,他们的那14万皇室成员都去哪了?怎么没听说有什么大规模的屠杀清朝宗室的新闻呢?
就这个问题笔者简单地跟大家聊两句。首先,当年袁世凯逼迫清逊帝溥仪和隆裕太后退位可是花费了大力气,比如《皇室优待条例》规定,尽管清朝退位,但民国政府会尽全力保护清廷宗室成员的人身安全,而且清廷也可以不搬出紫禁城,甚至还可以保留一支百余人的部队来维持紫禁城内的安全。不仅如此,国民政府还会每年支付给清廷400万两白银用以维护清廷日常开销,对于清朝的陵墓也会派人保护(孙殿英是个例外)。
从这儿我们就能看出来为什么没有传出大规模屠杀清朝宗室的新闻,因为压根就没人敢动。笔者不由地为清朝宗室感到幸运,因为他们真的是生在了一个好年代,碰见了一个好的“新君”。不然以历史的血腥程度来看,就这十几万清廷皇室恐怕没有几个能活下来,毕竟从《清兵入关与明朝宗室》这本书里的内容来看,当年的清朝可是没有给明朝留半点情面(有名有姓的郡王以上明朝宗室死难者过50人,无名无姓者死难人数不下数万)。
当然,上面说的这是清朝直系皇室,对于那些偏室成员及普通八旗子弟来说可就没有这么多优待了,那他们都去哪了呢?根据笔者了解,这十几万的偏室成员基本上有以下四条路。
第一条,隐姓,改姓
当年清朝存在的时候,这些爱新觉罗家的子孙那叫一个风光,走到哪里都是人上人。根据清朝祖制,所有八旗贵族都必须生活在一起,而这个地方就是当地每座城池的正中心位置。而且所有八旗子弟(皇族更甚)都是不用劳作的,朝廷每月都会按时的发放银子供他们挥霍。
但清朝灭亡后这样的日子就不用想了,因为用脚后跟也能想到他们会遭到怎样的待遇。所有溥仪宣布退位后,很多清朝皇室成员都选择了默默地前往外地并更换一个汉人名字,如此一来既能保证自己不受伤害,也能保证不辱没祖宗,毕竟门一关没人知道你是干嘛的。
第二条,回老家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龙兴之地是关外,也就是东三省,这个不仅仅是清朝皇室的更是所有满族人的。于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在清廷退位后都选择返回老家东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你不用担心有人会翻旧账,因为东北在当时还是满汉五五开,而且皇室宗亲也担任了不少重要职位。
另外,东三省在当时被各方势力环绕,所以就算是民国政府想要做些什么也得掂量一下,因为那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儿。
一般来说我国历朝历代的皇权更替,尤其是朝代更替都伴随着一阵腥风血雨。据不完全统计,自秦朝至清朝初期,每逢皇位更替死难人数者平均过百人以上。而朝代更替,仅前朝宗室成员死难者亦不下万人以上。到这里可能就有很多朋友会好奇,那清朝灭亡后,他们的那14万皇室成员都去哪了?怎么没听说有什么大规模的屠杀清朝宗室的新闻呢?
第三条,当汉奸
皇室成员嘛,自生下来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你说他们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突然让他们一夜回到解放前,跟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干苦力他们会愿意吗?当然不会,而在当时想要继续过好日子的唯一选择就是投靠列强(日、俄、英、法、美等),但这些国家很显然不会养闲人,所以这些皇室成员必然得拿东西来换,那他们能拿什么来换呢?只能是国家利益,这部分人的典型就是拥立清逊帝溥仪继任伪满洲国皇帝的那部分。
第四条,出躺远门,比如说外国
清廷退位后,据不完全统计起码有数百位皇室宗亲选择离开当时的中国,原因很简单,他们担心被清算,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会因为清朝的灭亡而不复存在。选择出国的这部分人大多都是当时的实权派,他们手中拥有大量的文物古玩及真金白银,这些在战乱时期的中国可能没什么用,但在和平的外国可是意味着大量的金钱。
如标题所说,这四条选择当中后两条是最可恨的(前面两条不坏,正常),道理很简单。做一个汉奸固然能换到个人的荣华富贵,但却出卖了大量的国家利益,让当时本就残破的“朝廷”越发破败,这实在是令人心痛。而后者亦是如此,这些文物古玩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国宝,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手段,但却因为一些金钱而离开我们前往异国他乡,这又怎么不令人感到悲伤,感到愤怒呢?
其他网友回答
清朝灭亡后,朝廷的官员基本都回家的回家,后宫娘娘丫鬟四处流散,溥仪后来领少数人在日本人胁迫下去长春建立满洲国,日本人的傀儡政权。
其他网友回答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辛亥革命一声巨响,延续了276年的大清王朝也逐渐湮没在历史潮流中。大凡王朝交替,末代皇族都不会有好下场,明朝灭亡时,崇祯皇帝在皇宫内杀死后妃,砍掉女儿的手臂,自己也吊死煤山;北宋灭亡时,徽钦二帝偕同三千皇亲国戚被虏北上,被金帝发配到极为寒冷的五国城,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然而清朝灭亡时,当时的皇室成员虽不至于过着徽钦二帝奴隶奴隶般的生活,但是大部分皇室成员的日子也不好过。平时那些养尊处优的皇室贵胄不得不想法子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1912年大清灭亡时,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每年有四百万两的国民政府拨款,用于皇室花费,所以在一段时期内,溥仪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直到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每年的补助变成五十万元,而溥仪后来的经历也挺丰富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溥仪
作为皇帝,溥仪在退位后享受的待遇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其他的皇室成员未必就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们不得不为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奔波,基本上有以下四种:
(一)移居东北,改姓生活
这种类型的皇室成员与溥仪一脉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基本上都是清初皇太极、顺治、康熙等皇帝的后代了,他们为了躲避政治迫害,回到东北,将爱新觉罗改为金姓,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二)移居海外或租界,继续养尊处优的生活
清朝灭亡时,仍然有部分皇室成员家财万贯,在当时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他们移居海外或移居租界,仍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有的皇室成员甚至做起了汉奸,臭名昭著的川岛芳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川岛芳子是末代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由于种种原因,长大后川岛芳子竟成了日本人的间谍。
川岛芳子
(三)沦落为底层人员谋生
清朝灭亡后,部分的皇室成员没有了俸禄,不得不上街自力更生,凭“本事”吃饭。如末代克勤郡王晏森,做起了人力车夫,王爷变车夫,起初人们都不敢坐,慢慢的习惯后,晏森靠拉车也算能养活自己了。在当时,王爷车夫也成了人们闲话家常的笑谈了。末代睿亲王中铨变卖家产,挥霍无度,还偷盗自家祖坟,然而由于分赃不均,被判入狱7年,最后还死在狱中。末代郑亲王昭煦变卖自家的祠堂,祖坟的树木还被抓。像中铨和昭煦在满清灭亡后偷盗自己祖坟,成为皇室的丑闻。
王爷车夫晏森
(四)安分守己,为新中国做出贡献
末代摄政王载沣岁贵为皇室贵胄,但是在国家需要时毅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新中国 建立之后我国非常需要房屋来做一些办公场所和生产基地,当时的载沣立马把自己的王府置换给了新中国作为国立高级工业学校作为办公地址;载涛被毛主席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还当过全国人大代表,为新中国继续服务。载沣的儿子溥任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自任校长并一直到1988年退休。
载沣
所以,满清灭亡后,皇室成员大部分过的是这四种生活,可以看出载沣家族对新中国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以上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看了上面几个答案,似乎都曲解了题主的意思。
由于我国从东汉末年到宋朝,一直有着成熟的禅让制度,其实从清朝到民国的权力交接,是非常的和平的。和平到世界为之惊讶。当年革命党们和袁世凯,要求逼迫清帝退位,其实给紫禁城内皇室的待遇非常优越。
紫禁城还是属于皇室的,依旧是他们的家。民国每年给紫金城400万大洋,保证皇室成员生活质量与退位前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在皇宫里面,溥仪还是皇帝,太监还是太监,皇妃还是皇妃。歌照唱舞照跳,一如既往一成不变。
但是紫金城之外,那就是民国的江山了。
紫禁城皇室这样的生活,一直到奉系军阀掌权北洋,才开始逐渐衰落。因为张家并不像段祺瑞黎元洪那么讲究。
随着日军侵占东北,日子本来已经就不好过的溥仪,跑到所谓满洲国做皇帝去了。
其他网友回答
众所周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我们国家有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次年袁世凯逼迫清宣统皇帝溥仪退位,结束了满清朝200多年的统治。要知道在当时老百姓对这些成员的看法是非常深的,主要就是因为在满清统治的时候,尤其是在晚清民不聊生,朝廷腐败,税收严重,为此在当时老百姓对满清那些皇室都敢怒不敢言。但是在满清朝灭亡之后就不一样了,那些人与老百姓大都就一个地位,为此在满清朝灭亡后那些皇室成员就像过街老鼠一般。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皇室成员最后去了哪里呢?其实主要有三种去向,那面笔者就来跟大家简单的来聊一聊。
首先第一种就是改名换姓,重返故乡。都知道东北是满清朝的发源地,是满族人的故乡。为此在清朝灭亡之后有大约7万余满清皇室重返了他们原来的故乡,但是他们也不再姓他们原本的姓氏,几乎都将姓氏改掉了,就比如“爱新觉罗”改成了“金”姓,而“叶赫那拉”改成“那”,著名的歌坛天后那英就是就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当然除了这两个姓氏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姓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重返故乡的皇室成员都开始做起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据资料显示在辽宁的满堂村里面就生活着1200多位满清皇室后裔。
第二种贪恋权贵,自称阿哥。在满清朝灭亡之后,很多的满清皇室成员还是改变不了原本的富贵生活,为此为了能够拥有这样的生活他们开始充当起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成为他们忠实的奴仆,反过来欺负自己国家的同胞,但这样的人相信大家都应该清楚他们的下场,而且他们这样做导致他们的后代都提不起头。而除了贪恋权贵的,就还有自称是阿哥的,制造绯闻让自己出名的。在广州有一名叫爱新觉罗.周迪的人,他就自称是多尔衮的十世孙,自称是溥仪的堂哥,不仅如此还十分的张扬,至今还穿着满清龙袍,家中摆设也几乎都是按照满清皇室的要求。除了这个周迪之外,在大连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自称“八阿哥”的人,这个人名叫赫庆玲,据说是慈禧后人。
第三种则是拖家带口,移居海外。当然除了上面这几种之外,还有一种移居海外去了,这些人大都是在溥仪当上伪满洲国的皇帝之后,靠着溥仪的关系,大都移居到了日本,还有的则是移去了欧美,过着非常的潇洒的生活。但是这些人可想过他们所带走的那些满清朝的去钱财可都是满清朝搜刮来得不义之财,难道他们用的就那么的心安理得吗?难道不会愧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