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影评
张衔瑜的第100篇推文
共计2368个字
除标注截图和视频外
图都是长春伪满皇宫实拍
个人不过是被历史轻蔑的对象。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末代皇帝》,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
倒不是说年代感受有多大,镜头语言、情感张力、影视文学色彩,洞悉人性的这些导演并不会因为不在一个年代而对世界少了认知。我之所以说断断续续,是因为全片的拍摄手法实在是太稳了,稳当地闪回剪辑、稳妥的人物叙述、稳健的事件架构。所以我在中途,不得不停下来,因为和现在的观影习惯相去太远。
起初在家里看了一二十分钟,然后昨晚看着看着睡着了,今天写着论文看了会儿去午餐,接着下午继续看。对于一个习惯了看《四重奏》这样的剧,并且一直开两倍速,像看网课一样检索信息的张衔瑜来说,正常速度看下来218分钟接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着实是一个挑战。
不适应我的观影习惯,并不代表我不喜欢这个电影。相反地,这部电影的情感冲击实在是太大,列举几个镜头。(此处假定读者已经看过了电影,或者至少知道溥仪、婉容、文绣、陈宝琛、Johnston这些名字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组镜头是,溥仪生母过世的时候和婉容离开伪满皇宫,两次都是溥仪追上去,然后大门关住。前者是在紫禁城中,溥仪只不过是这一方小小的紫禁城内的皇帝,宫外正是军阀混战;后者则是婉容刚刚诞下和司机私通的孩子,尔后弃溥仪而去,溥仪追车时被阻拦;
第二组镜头是,两次溥仪和人说,我是皇帝,别人挑战他prove it的时候。第一次也是在紫禁城内,胞弟溥杰告诉他在宫外是一个共和国,那里有共和国的总统。溥仪为了证明,于是指定一个跟班太监说:“Drink the green ink你来喝下这碗墨汁”。旁边的太监忧心忡忡地看向被指定的这个,被指定者也只能如此强饮;
后者是老年溥仪,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合法公民,方才被特赦。这里导演用了超现实的手法,面对故宫守门人儿子的质疑,溥仪坐上龙椅,从龙椅底下掏出一个沾灰了的装蛐蛐的笼子。
溥仪擦了擦灰,守门人的儿子打开盖子,一只蛐蛐爬了出来,而溥仪已经“故”去。
第三个是文绣的离婚出走,导演这里多少宕出了全片最浮夸的一笔。文绣在从舞池返回的车上从平静、到咆哮地连续说:“I want a divorce. I want a divorce! I want a divorce!!! 我要离婚”紧接着便是冲入雨幕和川岛芳子上楼。
第四个是婉容吃花,此时溥仪已经到了伪满洲国。我在上个寒假才去了一趟长春,去了伪满皇宫,写了一篇游记。那里和影片中拍摄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一段里的婉容,则没有任何言语,只是在觥筹交错和阿谀奉承之间,自己坐在镜子前,摘下的花瓣吃掉。镜头拉近,一行清泪。
我很佩服导演的广角、色彩这些镜头语言的运用,溥仪之为一个个体,在全片当中能看到的不是对于这个人如何地故作丑态、如何的百般鄙视。这是一个人,尔后是皇帝。冲龄登基,这是全世界最桀骜最没有拘束,同时也是最孤独的孩子。
最后一个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组对话,发生在辽宁抚顺的高墙之内。彼时溥仪已经经过共产主义改造,在监狱服刑期间完整地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尔后也获得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训练。
这里是典狱长找到溥仪谈话,问溥仪为什么承认那些自己并没有犯过的罪行。我能理解那种忏悔感,自己虽然什么也没有做错,但是感觉自己对这一切都负有责任。像告解,又像普渡。
电影没有让你觉得,哪些人就是生来应该被憎恶的,哪些人生来就是伟光正的形象。
溥仪他交织着各种感情、思潮,从东方的儒释道、到想去牛津Oxford留学,从以为自己可以统领所有的一切、到皇后婉容因为吸食鸦片过度而在自己面前陷入疯癫的绝望。
《末代皇帝》好在:
溥仪越是想把自己那份皇权夺回来,也是被利用、被当作傀儡、被撕裂;导演拍得越真实,我就越感觉荒诞、越觉得被历史裹挟、越觉得渺小。
对于历史史实,清废帝也好、宣统也罢,溥仪是一个纠结了太多历史史实在一起的悲剧符号。
最近看认知科学,翻开的新篇章叫做hinder sight,后见之明和叙事谬误。好的故事为人们的行为和意图提供了简单且合乎逻辑的解释,比如一个人又高又壮很容易让人觉得ta打球很厉害,而又矮又瘦的运动员却总是会让人低估ta的体育竞技能力。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好人只做好事,坏人只做坏事的光环效应。与同的还有被相关度分析证伪了的英雄崇拜,和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死亡崇拜。
我们现在来看溥仪,言这个人在历史上扮演着怎样无知的角色,对政治没有一点增益之类的,我们知道他的存在和作为是错误的。这个错误很明显,但这在溥仪的那个叙事角度,根本无法事先知道,谁能知道后见之明这四个字怎么写呢?
结果偏见很管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末代皇帝》从溥仪的视域出发,无疑展现出了并非一贯集体主义色彩的推翻三座大山,而是从一个个体开始,不能预测未来的这个人怎么三次称帝、三次退位,最后在监狱内接受改造和回忆。
历史的洪流裹挟,如果仅仅只是看到一个人,啊,ta被巨浪巨浪不断的增长卷走了,那不过是看到了而已。
我欣赏,想写下这篇影评的原因是在于,我在这部电影中感觉到了悲悯的力量。悲悯是一种同理心、是一种同情心、是一种怜悯心。悲悯不光是看到了人,知道了故事,而还在于和人有情感上的互通:你觉得很悲惨,我不仅看到了你的样子,我的世界里也有几朵乌云飘过,像要下雨的样子,已经起风了。
至于每个人,除了不像溥仪,有那么显赫的地位又正好在多事之秋完成了他的一生,谁又不是被忽明忽暗的生活卷在车底呢?我特地多看了几眼长春伪满皇宫里拍的那一段,也去找了几张我还没有修的伪满皇宫原图。
个人不过是被历史轻蔑的对象。溥仪越挣扎,越是失去;导演拍得越真实,我越觉得荒诞。也许生活更是一个玩笑。
全片结尾,即是导游在太和殿介绍说,这里是溥仪加冕的地方,又有谁会超现实地想到,龙椅下还有个蛐蛐笼子呢?
往后别人说我们的时候,看到张衔瑜的推文到这里已经是第一百篇了的时候,又会怎么讶异唏嘘呢?
我知道所有的分析、预测、反思,能直接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好处,都是非常机缘巧合的情况。但好在,能作为一个人,步履不停、不围城。
所以,生活还准备了多少玩笑呢?
结尾曲是很棒的一首,文绣的暴雨夜离婚出走。
结尾图为伪满皇宫外,三九天的冷火秋烟。
摄于2019年01月19日。
记于2019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