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无为而治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无为?
优质回答:
“无为”是《老子》的核心主题。老子曾经说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仅仅5275字的《老子》中,老子就用大量的篇幅来阐述“无为”,可见其地位的重要。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推崇圣人,是《老子》价值观的体现,是《老子》对价值观的判断。老子不反对知识,也不否定圣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世界,价值观是支撑点,是原动力,是凝聚力!真善美与假丑恶,文明与野蛮,成功与失败,进步与倒退等,都是价值观在发挥作用。有了圣人的价值观,就可能成为圣人;沾染小人的价值观,只能成为小人。老子的大智慧在于,不仅看到了圣人的价值观,也看到了小人的价值观,并且两者能够相互转换,这个转换的关键就是“有”和“无”的辩证法。
无为就是树立正道——“正道”的价值观必须树立,“正道”的价值观必须推行,特别是在正道价值观被破坏之后的若干年内,这个艰巨的任务就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国家不仅要在道德层面上大力推行“以德治国”,也要在法律层面上“依法治国”——要严厉地打击错误的价值观:比如造假的要重罚,不仅要负刑责,也要负钱责,罚得这些唯利是图的家伙血本无归,罚得这些坏了良心的人渣倾家荡产;比如酒驾的要重罚——因为这种人把自己的性命当儿戏,拿别人的生命当虚无。只有正气树立起来了,邪气才会收敛;只有正气成为了普通人的习惯,邪气才会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所以圣人尊道贵德,依天道为人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是乱为、胡为。商鞅的“弃灰剁手”,现在有人主张“闯红灯入罪”等,都是做过头了。对此,老子的药方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之事”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乱做事——不折腾;“不言之教”不是不教,而是“循循善诱”——不乱教!
“无为之事,无事也(唐玄宗注)”,“无事”不是“没事”,而是“不生事”,“不滋事”,“不犯事”。“无为”在老子的心目中具有核心的位置,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二、“无为”是人生的境界和做人的根本
据现有的资料,最早提出“无为”的人,不是老子,而是管子。《管子》第五篇说:“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意思是说,能够无为而治的人,可以成就帝业;表面有为而心里无为的人可以称王,表面有为而内心不自贵的人可以称霸一方。《管子》第十七篇说:“无形无为焉,无不可以化也,此之谓道矣。”
到了老子这里,管子“无为”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延伸和拓展,成为了自在自为的系统,可以用来修身净心,也可用来育人、立家、治国、治民、安天下。在老子的眼中,“无为”不仅是人生的高境界,是做人做事的大根本,是能够随时都在发挥作用的有效工具。“无为”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思维的方法,是一种优化的技巧,自然也是一种修身养性、治国安民的好方法。
“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胡为,是顺“天”应“人”;“无为”不是固执己见,不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而是“知难而退”、“不激进”、“不冒进”;“无为”不是懒惰,不是休闲,不是享受,不是坐享其成,不是“坐山观虎斗”,不是“饿着肚皮晒太阳”,而是勤劳,而是锐志,而是用最高效的方法去获取最大的成就。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整部《老子》的灵魂所在。就是“以道治国”,“以道养生”;就是做事应该“顺其自然”,教育应该“以身作则”——教育的最佳的境界是不用语言而是用默默的行动,这相当于“身教甚于言教”。
有的人认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什么事也别做,什么话也不说,“听其自然”——所谓“率性之谓道”——大错特错!老子主张“顺其自然,率性而为”,可老子不主张“逆天而行”,“率性乱为”。“顺其自然”,就是要顺其大道,而不是歪门邪道,“率性而为”,就是秉持人的良性而为而不是倚仗人的恶性而为!
三、“无为”而“不言”:身体力行
一般人都喜欢以语言教育别人,可自己常常做不到,所谓“口头革命派”。作为一个教育者,“身教甚于言教”。人类最看重的是一个人深刻的思想和实在的行动,而不是这个人空洞的说教和浮躁的行为。
林语堂在散文《论读书》说,自己在复旦大学讲课,开头就说他自己不敢训勉青年,原因是:近来常有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韧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林语堂遇到的这种现象,在当今也时有发生;有的人在大会上大谈廉洁,私下却贪污受贿,有的人在公开场合大谈爱国,私下却早就把自己的妻室儿女和财产都弄到了外国,因而被称为“裸官”。
孔子曾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行不一,不但不能教育人,甚至还败坏世风。
老子如果真“无为”而“不言”,他干嘛还辛辛苦苦地写五千言的《老子》呢?把五千个字刻在竹简上,那可不仅是智慧,还必须有恒心和毅力啊!因此老子主张的是“正为”而不是“邪为”,是“善言”而不是“恶言”!
老子主张“无为”而“不言”,其实是希望人类走出“二元对立”,离开各种各样的烦恼,这样就不会出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现象,就能够“无为而治”,“不言而教”,就能够超越常规,超越语言、文字,发现真相,就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个人处于“有”的层面,难免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有所作为,于是追求功利,施行言教,其结果就只能是强化自我意识,己所欲,施于人,加剧自身的矛盾乃至社会的矛盾。如果人类能够转变价值观念,追求真朴,就能超越自我,创造真我,获得“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胜于言教”的效果。只有离开了“有为”的层次,才能进入“无为”的境界。
不居功自傲,不得意忘形,这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名声,这样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其实近乎放长线钓大鱼,近乎吃小亏占大便宜啊——有人曾经对我说:“老子很刻薄,很阴险,很有心计。”这虽然从一个侧面说出了老子的智慧,实际上也是对老子的误解。
时时刻刻生怕自己的功劳被磨灭的人,其实可能就是功能最容易被磨灭的人;时时刻刻认为自己最伟大的人,其实可能正是比较小人!如果时时刻刻都把自己看出“虚无”,把自己放到自然的境界,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才有真正的自由。
“圣人”怎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呢?就是像大自然那样“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是“道”的品性,这是自然的品性,这是宇宙的根本特征,由这个“天道”,老子得出“人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结果——“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只有不居功,不自傲,才能在不知不觉之中成大功,做大事。
四、天道:“无我”的境界
整个自然界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天、地如人类父母,一直不断地养育着人类;太阳普照着大地,源源不断输送能源;大地无条件、无所求的承载和养育人类。万物生长,壮大,成熟,都是“天道”的功劳,可“天道”勤勤恳恳,不辞辛劳,不恃才傲物,不居功自傲,长期获得人类的敬仰。所以老子说,“万物作而不辞”,不辞辛劳,养育万物,但不主宰、不占有。只有道,只有天、地才能展现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的秉性。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有所成之事就沾沾自喜,就期求外界的标榜,就希望能够树碑立传,那么纵使这个人功劳再大,威望再高,也很可能昙花一现。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自然不可能知道自己会往哪里去,正如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有了“无我”的境界,就会出现惭愧之心、感恩之心、羞耻之心,很多人之所以在很长的时间之内抱怨不断,烦恼不已,就是因为从来没有悟出惭愧之心、感恩之心、羞耻之心的重要性,没有体悟到佛教所说的“感恩法界”的重要。
每个人都可能看到了大地的这种忍耐:任人踩踏,承载和养育着人类,可人类不但没有对大地感恩戴德,还不断破坏大地,踩踏大地,随地吐痰,随地便溺,可大地却似乎没有瞋心和怨尤。当一个人在接受大地承载和养育的时候还在践踏和轻视大地的时候,这种人自然不可能体悟人生的大境界。一个太在乎自己的人,自然不可能达到“无我”之境。
一个人如果居功自傲,就会有功而无功,过小而过大。有些东西,因为永远不去争取,所以也就永远都不失去。要而不要,不要而要,有玄机啊!对人类真正最重要的,不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是默默地奉献,默默地承担,默默地努力,这就是“无我”——“无我”而“有我”,“有我”而“大我”,这既是“天道”,也是“人道”。这种人的生命就会超越时空,产生出真正价值,体现出大道的“精神”,正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所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
一个人果真能够体悟天地默默奉献的实质,就会默默地去做,尽心地去做,不居功,不炫耀,展现“无我”、“无私”的精神,因为“夫唯弗居”,所以结果“是以不去”。“夫唯弗居”,非居非不居,无居无不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三十八章),“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第三十二章),成大功于无形,“是以不去”。俗话所说的“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站”,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的智慧既在高于九天之上,也扎根于九地之下,既是阳春白雪,也是下里巴人,并非有的人所说老子“精于道体而弱于道用”,只是几千年来,很多人未能发现其解读的锁钥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而治”是谬论,悖离了老子的本义。“无为而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以为”思想是截然对立的。
人一生都在处理两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无为”是以理顺的方式来处理这两种关系,“治”则是以外力胁迫的方式来处理这两种关系。正是处理的方式不同,决定了两者的成与败!
老子不倡导用外力去干预万物的发展进程,所以老子倡导“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玄德”,认为只有以“玄德”为本的“无为而无以为”手段,才能理顺万物的生存环境。相反,以“治”为手段,不但不能理顺万物的生存环境,反而更恶劣了万物的生存环境。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而治”的本质是一种方法论。他是基于万经之首的《易经》中朴素的阴阳二元论哲学思想演变过来的,并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提出。
“无为而治”的含义是指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规律,管理者应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确决策, 减少对决策后的执行情况过当干预,反对瞎指挥、瞎主张、乱作为、一言堂。
“无为而治”的黄老之道,在古代中国一直充当着帝王治邦安国的治理之术。反映在君民之间的,比如西汉之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反映在君臣之间的分封制、蕃蓠制等。“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古代中国智慧思想的结晶和高度集成,对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也有重大启示。老子主张无为, 不是消极无为, 恰恰是透过无为, 不干扰、不强制、不苛求、不勉强他人,而让所有万物能够顺乎自然, 因势利导,遵循规律办事,不折腾。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首先由老子倡导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万事万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本身的规则自行发展,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人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应用到社会现实,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才能走在科学与真理的大道上。
也只有尊重客观事实、自然规律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才是科学决策,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更不是乱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尊重客观实际,顺应发展潮流的顺势而为,是符合科学发展、认清事物本源的积极作为,更是实事求是,人格引领的自然本为。
谢谢,喜欢请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物极必反,自找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