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刘备称帝,关羽失荆州谁的错?
优质回答:
小生谢邀!
在公元219年对于蜀汉集团来说,可以说是最为悲惨的一年了。荆州丢了,关羽没了,蜀汉痛失实力,对于刘备相当于是断了一条胳膊。
那么好吧,如题所问,这场兵败到底应该是谁的错?谁才是罪魁祸首呢?
原因其实也挺明显的
第一,就是关羽盲目自大,擅自出兵。
这里关羽无疑是第一责任人,至少要付上一半的责任。
且不论我们后世人低于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评论。
就让我们从在当时刘备对于关羽死后采用了冷处理的方式就可以看得出了,既不表彰,也不奖励。
按说关羽是为国捐躯,这种烈士是应该有个谥号(shì hào)的,所谓的谥号就是对过世的历史人物的盖棺定论,高度概括这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拿现在来说,就相当于是一个有评价意义的光荣称号了。
说起来刘备和关羽的关系这么铁,感情这么深,但刘备在世的时候却没有给谥号于关羽,倒是他的儿子后主刘禅大大方方的给了一个荣誉称号“壮缪侯”所谓: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意思就是说:关羽在领军方面是有能力的,但也徒有勇力,功败垂成,没能发挥出来,有点名不符实了。
对于这个谥号后人看法不一,有人说:这就是个贬义词,但也有人说,这是褒义的。其实这也没必要争执,因为大家看法不一样,立场,观点,出发点不同,从感情而言,刘禅毕竟是给了个谥号的,所以这能算是褒义,但是从关羽对国家的贡献来讲,这个谥号就不是什么崇高的评价了。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你就是刘备或者是刘禅,手底下有个孤傲的将领因为自负,自大导致丢失了国土,让自己政治集团的利益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我们自己又会怎样的一种态度呢?起码我是不会欣赏于这种行为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蜀汉集团两代领导人对于关羽北伐,损兵折将其实都是很有意见的,所以这个谥号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谥号,但是从感情来讲,也并不是一个什么糟糕的谥号。
第二,自家人见死不救这里说的就算是驻守在附近的孟达,刘封,实际上也能指远在成都的刘备,三四个月的时间里,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在关羽包围樊城的是时候,多次写信向孟达与刘封,让双方出兵相助,可是这两人就是充耳不闻,所以这两人的责任也是不可少的。
当关羽把手下的兵一分为二,一支由他率领死死围住了曹仁驻守的樊城,另外一支则包围了襄阳,奠定三国版图的襄阳之战就在这种形式下拉开了序幕,关羽的北伐军人数原本就不多,再一分为二势力就更加单薄了,当他在打樊城的时候就知道兵力已经相当紧张,所以他曾经要求刘封和孟达等人就近支援,这两人的驻扎地是离襄阳很近的,可没想到两人却以上庸房陵等三郡等刚到手,地位还不稳固等理由拒绝了关羽。
而后世也有人提出,当关羽率荆州之军直向宛洛时,那刘备应该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构思,率军出川和关羽连同作战嘛,但是现在刘备刚当上汉中王不久,汉中大把事情要处理,都在统筹进入下一步的谋划中,太忙没有时间可以理解。
但是刘备自己没时间,也可以下令让刘封孟达沿汉水南下,那也就相当于益州之纵出于秦川了,至少这样能对关羽处于大举声援的形势,但是刘备或许是太信任关羽了,他真的没有这么做。
好吧!即便刘备真的没有这么做,刘备也可以下个命令授命关羽调动刘封孟达的权力,以备不时之需嘛,可是,很奇怪或许又是因为疏忽,刘备还是没有这么做。
唉!到这里也不禁叹口气,关羽确实是很孤独,但孤独的关羽依然是执着的,他下定决心要把这场决定进行到底。要知道关羽在这时候可是势如破竹,声势滔天,打到连曹操可是都有要迁都的心思了,要是此时刘封孟达愿意支援,或刘备有所举动,历史在此被改写都不一定,假如关羽北伐成功,那又有谁会说,关羽的北伐说是荒诞的呢?谁又会说他是一意孤行呢?
第三,遭遇背叛这里就要提到我们的众所周知的白衣渡江了,当然这里的白衣并不是指一袭白衣,而是一身布衣来的,就是跟我们平时普通老百姓的穿着一样,一袭白衣只不过是后世影视剧或者说书人为了是更加形象与生动而流传下来的而已。
当吕蒙和手下的部队白衣渡江解决了边防部队,等一切都被搞定了,驻守荆州的关羽部队才收到消息。而此时驻扎在公安的是傅士仁,而吕蒙也派了虞翻去说服傅士仁。起初傅士仁立场还是比较坚定的,拒绝了与虞翻的会面,虞翻在被拒绝之后既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大意是说:关羽已经完了,关羽都完了将军您还能不完吗,即使关羽不完,回来也不会放过你的,不如投降我们。本来傅士仁就痛恨关羽的骄狂了,加上真害怕他回来就处决自己,,所以一看这信就觉得相当有道理,于是就直接开门投降了,这样一来刘备曾经苦心经营的公安就落入孙权的手里了。随后傅士仁又带着吕蒙来到了南郡,策反了糜芳。糜芳的忠诚度可远没有他哥哥糜竹高,加上本身之前在关羽账下日子并不好过,所以也就顺气自然的投降了。
以上所述便是小生个人见解,不管如何关羽终究也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决定付出生命的后果,也让蜀汉集中遭受了重创,更为三国历史添加了一笔浓厚的色彩。
晓三国往事,论天下古今
我是晓议古今,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精彩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观点,我认为是关羽自己的错,当然也还是与诸葛亮和刘备有一点点关系了,关羽知道刘备称帝自立为汉中王,所以自己也按捺不住性子,更想建功。而且他目中无人,总是让为江东的人都是鼠辈。所以丢失荆州大部分是关羽的错,因为他非常自负。当然诸葛亮和刘备也有些许的错误,他们都知道关羽的脾气却还是让关羽镇守荆州,五虎上将都非常的勇猛,让敌人闻风丧胆,为什么不派张飞或者赵子龙镇守呢?所以我个人觉得刘备和诸葛亮也有错误,当然最错的还是关羽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不能說誰對誰錯 是一連串事情縱合一起發生的 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這事中就充分體現了其重要性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说起荆州,都是耳熟能详的,比如: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大意失荆州。谈到荆州就是守家有余,扩张不足的刘表。开始刘表领荆州牧。
先不谈刘备怎么借荆州的。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孙权屡次索取荆州,但是刘备拒不归还,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派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唯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投降,刘备闻后,见形势危迫,匆忙从西川蜀郡赶到荆州公安,令关羽争夺三郡,吕蒙智取郝普,使得东吴占据着主动。
正当孙权跟刘备双方大战即将爆发之际,曹操攻打汉中,刘备后方吃紧,被迫与孙权讲和,孙权也想趁机攻取合肥,双方分割了荆州,但是只是暂时的缓解了矛盾,真正的矛盾并没有解除。
建安二十二年,吕蒙又率军阻挡了曹操的进攻,同年冬,镇守陆口的鲁肃去世,吕蒙代其为将,西驻陆口,吕蒙辖区与关羽临近,二人各守其土。
吕蒙深知关羽善战,有对外扩张的野心,而且从地势上讲,又处在自己的上游,绝对不会长期相安无事,因此积极备战,准备伺机收回荆州。
当初,鲁肃等认为曹操雄踞北方,战乱刚开始,孙刘应该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同仇敌忾,不可因双方利害争夺影响大局,吕蒙在当时就有不同见解,曾经向孙权献呈秘计。
他说:“如果现如今让征虏将军孙皎据守南郡,潘璋进驻白帝,由蒋钦带领一万人的机动部队,沿长江上下巡查,敌人出现在哪里就奔赴哪里,而微臣我则为主公向前占据襄阳,像这样进行布置,还担忧曹操什么呢?还依赖关羽什么呢?”
等取代鲁肃位置后,吕蒙初到陆口,他便对关羽加倍殷勤,广施恩义,和关羽结下友好关系。但这友好并不是真诚的友好,而是笑里藏刀。
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他一定要联孙抗曹。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硬是把孙权推到曹操那边去了。
早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就派人约会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愿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听说大怒,对使者说:“虎女焉能配犬子乎”孙权见关羽实在无礼就决定趁关羽和曹军交战的机会,夺回荆州。
他的大将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那时候关羽前不久水淹七军,把于禁7军(3万多人)给淹了,又斩了庞德得意的时候的关羽,曹操坐不住了发动了《樊城之战》
在吕蒙渡江的同时,曹操派大将徐晃带大队人马攻打关羽。徐晃的兵比关羽多,他把关羽包围起来。关羽带着关平、廖化拼命冲杀出一条血路,退到荆州城外的一个小城---麦城。
这时,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派廖化找刘封求救,刘封胆小怕事,不敢出兵。吕蒙派诸葛瑾劝说关羽投降。关羽拒绝道:“你要不是诸葛亮的哥哥,我早就把你杀了!”
吕蒙看关羽不投降,就派兵加紧攻打。关羽知道麦城马上要被攻破,就留下王甫、周仓守麦城,自己率领关平、赵累和200名士兵从北门冲了出去。
关羽在狭窄的山间小路上遇上两次伏击,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关羽一心想快点跑回成都,别的什么都顾不上了。突然一声炮响,关羽的马被绊马索绊倒,他从马上摔了下来,伏兵立刻把他捆得结结实实。
孙权要劝降关羽,关羽大骂孙权。主薄左宪对孙权说:“曹操当年对关羽那么好,可关羽还是杀了他的人,去投奔刘备,你现在能留住关羽吗!”孙权就把关羽杀了。
假设,以最优状况来假设关羽北伐最好的结果,无非就是吴蜀联盟北上灭了魏,那么,双方平分地盘的话,刘备最起码稳拿关中,四川。孙权最好的也无非就是拿下华北、江东。这样双方开战,关中地区对华北有明显优势,四川、江汉地区对江东地区有明显优势,两大优势一结合,如果长江源头丢了呢?吴国拿什么和蜀国打?刘备闲来无事坐船弄吴国一下!明显是找死。相反孙权拿下荆州,对魏国有水军优势,对蜀国有很长的战略缓冲区,自保有余。是很聪明的做法。
所以说来肯本没有人被判谁,古话: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有没有永恒的敌人,在利益面前朋友情谊是那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