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专栏】如何观课与思课

如何观课与思课
如何观课与思课
丽江市教科所侯俊整理
“听课”这个词并不能全面体现教师的听课活动,教师听课不仅是听还有观察和思考。从听课者踏进教室门开始,观课活动就已经开始,以“观课”的眼光来看课堂,可以看到很多授课教师注意不到的地方。
“观课”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观察学生上课前、上课初的状态。从上课前学生课桌上书具是否准备到位,可以看出这个班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桌椅摆放是否整齐,可以看出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从是否有“游离于课堂之外”座位,可以看出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上课初学生是否快速调整身心进入学习场景,可以看出教师的组织能力;从学生是否主动预习新课和对新课的期待程度,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
第二,观察教师肢体语言和神情状态。教师在课堂的站立位置,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和教学效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观课者要观察教师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是否站立于妥当的位置,还是至始至终站立在讲台上;观察教师的手势动作是否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观察教师精神状态是否饱满,观察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否让听课者感觉愉悦和安全感。
第三,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是否专注于学习内容,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书写认真,是否主动思考,是否善于合作,是否喜欢这节课,是否学有所获……
第四,观察教学环节的设计。观察教师是否在当讲则讲,不当讲则不讲;观察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合理使用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始终充满学习的热情;观察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做到张弛有度,动静结合,教与学并举;是否做到环环相扣,综合使用不同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参与方式,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掌握能力,形成认识,等。
第五,观察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有形成果,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和学生在黑板上形成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构图合理的板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回顾和掌握本节课所学。书写工整,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深深吸引听课者,给听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尽管说信息化技术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教学方方面面,板书设计依然不能被取代,依然要受到教师高度重视。
第六,观察教学效果。观察教师对一节课教学效果的检测评价环节,看学生掌握的程度如果,从教学结果来评价课堂教学,更科学,更客观。
听课中的思考,分为两种:边听边思考和课后思考。
听课教师要有边听边思考的习惯,依据本次听课的目的,一边听讲,一边思考自己关注的焦点授课教师是如何处理,与自己的课堂进行对比,在听课本上随时记录个人的思考所得。所以,教师的听课记录本要“开辟”出一块“思考栏”,便于随时记录,也便于课后整理。
在听完一节课后,听课教师一定要进行整体思考,围绕听课的目的,兼顾课堂上听到、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有效思考,可以对比找自己的不足,也可以给授课教师提出建议。将课后的思考和课中的思考结合起来,形成文字思考资料。加上听课过程中的有效记录,就是宝贵的教学资料。
课堂有不同,听课有侧重。听课要根据课堂的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
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是为了推广,要注意观察和记录课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学习方式组织,观察课堂模式的构建,和思考这些设计背后的理念支撑,归纳授课者的教学风格,用以更好的学习借鉴。
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是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听汇报课,要观察青年教师的课堂基本功是否合格,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课堂环节是否科学,教学语言是否严谨而指令清晰,等。要随时记录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在课后交流。
听同课异构课,要注重思考。同课异构更有助于教学研究的开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设计思路,在这些教学设计的背后,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不同。听同课异构的课,要进行比较分析,注重发现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
听跟踪课。对于同一位老师的课,可以进行跟踪听课,比如徒弟听师傅的课是为了学习,师傅听徒弟的课是为了指导。教学管理者听课堂教学薄弱教师的课,是为了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听优秀教师高层次的课,是为了归纳这位教师的课堂风格、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向全校进行推广,形成辐射效应。
作者简介:
侯俊,曾任教于丽江市一中,现为丽江市教体局教科所负责人、《丽江教育》主编。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云南省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学术工作站首席专家、云南省首届文化名师、丽江市作家协会理事、丽江师专客座教授、丽江师专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丽江市政府特邀监察员、丽江市第三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丽江市首批教学名师。已出版:诗集《丽江的丽》散文集《且行且吟》学术专著《中学作文探究》、《高考文言文复习手册》。
往期文章回顾:【顾问专栏】如何听课如果你热爱语文,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生活,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如果你有优秀的文章或论文,可以优先发表在《丽江教育》。投稿:1035406839@qq.com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