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感觉人类至今都没真正解读《道德经》?
优质回答:
因为无论社会怎么变而人性是不会变的,贪婪自私,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就是再下去五千年也解读不了。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流传了两千年的那本《道德经》极可能是被篡改过的,是假的。1974年在马王堆汉王墓出土了另一个版本的《道德经》,书写于锦帛之上,虽有残缺,但大体可鉴,经过对比发现这篇道德经与传世版道德经在字意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并且是原则性相反。
严格的说,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个版本才是正确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帛书版《道德经》的成书时间,比传世版更早。
从个人理解上来看,帛书版明显更具有合理性。例如,传世版“圣人视万民为刍狗”;帛书版是“声人”,圣人不会视万民为刍狗;
传世版“夫唯不争而莫能与之争”,意思是你不要去争斗就没有人能和你争了;帛书版“夫唯不静而莫能与之争”,意思是你要不停的改变提升自己,动起来,就能达到无与争锋。
传世版“天物芸芸……归根曰静”,帛书版“归根曰情”,世间万物归根曰“情”,情,才是天地万物之根,才是人的根。
传世版“五色使人之目盲,五味使人之口亡,五音使人之耳聋”,帛书版“五色使人之目明,五味使人之口香,五音使人之耳聪”,人活着就应该看好看的、吃好吃的、听好听的,绚烂多彩的美景使人眼神清亮,美味佳肴使人满口遛香,优美悦耳的旋律让人聪明伶俐。
其他不同之处很多,有兴趣可搜索详细资料。
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从个人判断来说,传世版就是一篇伪作,是假的,是错误的,因为它本来就是错误的荒谬的,所以当然无法“正确解读”,所以抱着那本伪道德经悟了两千年,也没有人悟出个名堂来,倒是悟出了许多神经病。
再者,语言文字已经演变了两千年,用词用语表达习惯等等,早已发生变化,那时候的人到底讲的是什么,某些词语现在就没人搞得清楚,比如“声人”,学界就无法说明到底啥意思。其实古文中很多字意都有争议。
这正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老子第一句话就告诉后人,不要执迷他讲的东西,因为一切都在变,道理、名称都在变,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
其他网友回答
许多人都解读了《道德经》,不知提问者还想了解什么,这一捧子打下去,打倒一大片。如果提问者不明白哪一条,可以具体提出来,也许有人能回答你。
其他网友回答
境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这么三点,还请参考:
1、传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吧,造成了错漏,臆改,官改,背诵记录的音同字不同等。给通读道德经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同一个字,上古传承至今,有的含义稳定。但有很多字,含义和使用方法已经大相径庭。比如说“欲以观其徼”中,这个徼字。现在经文注解中,有说是“边界“”的;有说是“端倪”的;有说是变化发展的。但王弼认为,“徼”字在这里当做回归讲,而这种用法已经失传了。通过对战国时期,几位道家学者著书的文字发现,确实有这种用法,所以境认为,王弼的说法是可靠,但今人却很难发掘并认知。这种情况,道德经文中还有很多,包括非常重要的“德”字,现在的通行理解,释义当中已经找不到它的本义,都是笼统的概念。
3、“道”这个字,被很多读者单一化,格式化了。境在《道德经》中,总结出了“道”字的五种含义用法。如果把这五种含义混为一谈的话。《道德经》会读成混沌甜沫一锅粥的。所以,清晰明确每一个“道”字,在章节中的具体含义,是能够通读道德经的一个关键所在!
好啦,就聊这些吧,过路的老师们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并对还原解析《老子》《道德经》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头条的原创主页,我们共同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