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秦孝公任用谁主持商鞅变法

网友提问:

秦孝公时期商鞅主持变法大获成功,商鞅大才到底师从何处呢?

优质回答:

谢谢问答的邀请。

从广义上看,商鞅只不过是把春秋战国变法的成果带到了秦国,并在这些变法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而已。由于现在的人看历史总是看切一个点,根本没有看到历史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有错觉,以为商鞅变法就是商鞅一个人搞出来的,商鞅的变法涉及到秦国的各个方面,怎么可能一个人设计的了这么大的工程,这种东西也不是一两个老师能够教出来的,商鞅的才能是有,但是后世之人夸大了商鞅的才能。

商鞅变法有两次,第一次的主要内容是:

引用魏国变法中李悝制定的《法经》,但是商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实行连坐法。

必须要分家,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必须分开。

商鞅废除旧了秦国的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也就是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同时打击私斗之人。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此后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又发生了二次变法,但是这只是整理政治制度,而非开创性的

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

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

迁都咸阳。

统一度量衡。

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建立军功爵制,以军功和农业生产来安排爵位,以此制定社会财富的分配;修订法律;编订户口。但是这些都不是商鞅的主创的。下面我来简单的说一下。

首先举一个例子,商鞅在秦国推举的军功爵制,军功爵制并不是商鞅的创举,只是被商鞅引用而已

军功爵制简单点说意思就是以军功授予爵位,这在东周时期是一项创举,东周之前实行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所谓“亲亲尊尊”,也就是亲近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爵位这个东西只能够通过血缘来获得,并不能够通过功劳来获得,国家的爵禄是由贵族世代传承的,是通过血缘关系获取的。通俗讲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打洞。”一个人的命运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但是在东周时期,周天子无力领导诸侯,于是诸侯争霸,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五等爵制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于是军功爵制诞生了。

齐国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军功爵制的记载 比如《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国齐庄公设立勇爵,所谓“设爵位以命勇士”。就是给战斗中勇猛之人赐予爵位,晋国晋定公时期,晋国的赵衰就已经在一次誓师大会大会上宣布,攻克敌军,上大夫赐给县,下大夫赐给郡,士给予田地,庶人平民获得自由,奴隶获得解放。战国时期魏国变法,李悝就讲“食有劳而禄有功”,建立军功赐爵制度,申不害变法时也有“循功劳,视次第。”的制度,而商鞅之前,秦国的爵位里就有商鞅变法中的不更,庶长等职位。可以说这都为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就是把爵位的赏赐,待遇和军功捆绑在一起,只有获得军功才有相应的待遇,这个举措是相比较于当时的军功爵制是进步的。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后,连秦国的宗室都必须有军功才能享受宗室待遇,一个爵位是一个待遇。秦国变法后的爵位是二十等爵制,主要是: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级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左更,十三级中更,十四级右更,十五级少上造,十六级大上造,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

这二十级的爵爵位决定了一个人的待遇。最低一级的公士爵位可以拥有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第三级爵位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后面的爵位待遇就不细说。

所以题主说到商鞅的大才,其实也不算是大才,商鞅出生于卫国公室,是卫国公室的庶子,此后有机会游学到魏国,跟随魏相公叔座,魏国的变法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大规模变法的,魏国的变法主持人李悝,制定法经,修缮制度,吴起改革魏国的军事制度,建立魏武卒,魏国的变法内容和实施的措施在商鞅给魏相做中庶子时期应该是很明白的,因为这些制度和规定都是魏国的明文规定,其中的操作流程商鞅应该也会,此后商鞅离开魏国来到秦国,开始了自己的变法之路,对于其中的内容经过修改升华,对于秦国原来制度的引进,最后变成了商鞅变法的内容。

其他网友回答

大拙:商鞅变法成功。使秦国强盛。鞅,博学众家。总结,经验,认为变法强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