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后期蜀国的主要失败是谁造成的?
优质回答:
汉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最后剩下曹魏、东吴、蜀汉。天下三分的原因在于: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已成鼎足之势。东吴、蜀汉虽然阻挡强大的曹魏一统,除了地理原因外,还是因为他们能用人。这两点原因曹魏很多人都明白,因此他们才会劝曹操、曹丕、曹叡不要征讨两国,而是要休养生息。
蜀汉政权的建立者是刘备,但公元223年刘备就去世了。从公元223年—公元224年蜀汉政权由诸葛亮完全撑控。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不比刘备差。蜀人都非常佩服诸葛亮用人。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蜀人张裔常常称赞诸葛亮:“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意思是说诸葛丞相赏赐不会遗漏关系疏远的人,惩罚不宽容关系亲近的人,官爵无功不可得,刑罚富贵权势不得免,这就是聪明能干者和愚昧平凡者都能忘身为国的原因。
诸葛亮还大幅起用人才和培养人才。诸葛亮去世已经为蜀汉培养了一批人才。下面讲一下诸葛亮去世后的文武班底。
蒋琬:尚书令、行都护、假节、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开府。
诸葛亮北伐时就是让蒋琬、张裔代行丞相职权处理府事,张裔为正,蒋琬为副。五年(公元228年),亮住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公元230年张裔去世,由蒋琬为正,马忠为副。八年,召(马忠)为丞相参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正如当初刘备让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刘备在世时因广都县令蒋琬不理政事又常大醉,要问罪于蒋琬。诸葛亮对刘备讲:“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没有问罪于蒋琬,只是免职。公元223年诸葛亮当政重新起用蒋琬。诸葛亮经常称赞蒋琬:“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诸葛亮还密表奏刘禅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蒋琬)。”蒋琬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
费祎,当初诸葛亮非常欣赏他,也是以接班人来培养。孙权曾对费祎讲:“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诸葛亮北伐也是带上费祎。诸葛亮临终前对尚书李福交待由蒋琬接任,蒋琬之后由费祎接任。李福再问,诸葛亮不答。有人认为是蜀汉没有人才,诸葛亮才不答。这是不对的,下一代的事情当然交给下一代。正如吕后问刘邦谁能接任萧何,刘邦回答了两次,吕后再问,刘邦回答:“此后亦非乃所知也。”
蜀人曾评价诸葛亮用人: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当政时蜀人还是很满意。时蜀人以诸葛亮、蒋琬、费祎及(董)允为四相,一号四英也。但是自四英相继去世,蜀汉已不同往日。公元246年董允去世,没有人能压得住刘璋和宦官黄皓,宦官开始干预朝政。蜀人因此更加怀念董允。蜀人无不追思(董)允。公元253年大将军费祎被刺身亡,宦官黄皓掌控了朝政。自(黄)祎殁后,阉宦秉权。
诸葛亮、蒋琬、费祎执政时都是常年坐镇汉中、涪城、汉寿(葭萌)等地。是后处蜀、魏界,固险重守,自丞相(诸葛亮)、大司马(蒋琬)、大将军(费祎)皆镇汉中。(涪城)于蜀为东北之要,蜀时大将军镇之。(葭萌)蜀亦大将军镇之。涪城类似于汉中的战略地位。涪县之北就是阴平郡。葭萌城(原来属于广汉郡)东接巴西,南接广汉,西接阴平,北接汉中。阴平是蜀汉东北重要葭萌关、白水关、江油关屏障。
虽然他们常年坐镇在外,但是朝廷关于赏赐处罚等事情都是要咨询他们的意见才能实施。自(蒋琬)琬及(费)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公元251年尚书令吕乂去世,公元252年费袆就回来了,公元253年正月被刺。你在汉中都要先咨询,回来还得了?黄皓的嫌疑非常大。
四英和一些人才相继离世,黄皓操弄威柄。只要不依附黄皓的人都打压,依附的就升官。例如罗宪因为不依附黄皓,因此黄皓非常恼恨,把罗宪贬为巴东太守。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罗)宪独不与同,(黄皓)皓恚,左迁巴东太守。例如卻正是皇宫的属吏,他既不为黄皓所喜欢,也不为黄皓所讨厌,所以官职一直没有升迁,也免受黄皓的打压。(黄)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卻)正既不为(黄)皓所爱,亦不为(黄)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於忧患。蜀亡后卻正主动跟刘禅去洛阳,刘禅靠卻正的开导指教而事事合宜得体,没有引起什么缺失,于是感慨长叹,悔恨对卻正的了解太晚了。后主赖(谷)正相导宜適,举动无阙,乃慨然叹息,恨知正之晚。所以蜀汉后期无人,完成是刘禅、黄皓的责任。
当司马昭宴请刘禅,席间表演蜀技,卻正等蜀汉旧臣都感到悲伤,只有刘禅毫无悲伤之情,还很高兴。司马昭非常鄙视地对贾充讲:“人没有心肝,怎么能到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在世,也不能保他长久,何况姜维?”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刘)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有人认为是刘禅装傻,我认为不是的,这只是刘禅本能而且。无论如何司马昭都会厚待刘禅,这是因为要慰蜀汉旧人心和做给东吴看。在蜀亡后,很多蜀汉旧人依然割据一方,他们就是要看魏国怎么对待刘禅。在刘禅投降的消息传到南中,镇守南中的霍弋对部下讲:“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后来霍弋得知魏国厚待刘禅,才上表投降,司马昭让他继续镇守南中。像霍弋等人如此效忠刘禅,原因在于诸葛亮出表中所讲: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蜀汉人认为刘禅任用宦官黄皓以至亡国:
陈寿认为蜀汉灭亡的原因是由于黄皓乱政所致。(黄)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陈寿虽然没有明说刘禅,其实已经暗指刘禅了。黄皓能操弄威柄还不是仗着后主刘禅的宠信。蜀汉旧臣李密认为蜀汉亡国,原因在于刘禅宠信黄皓。李密到了洛阳,晋朝司空张华问刘禅怎么样。李密回答可仅于齐桓公。张华反问原因。李密的回答是后主刘禅仅次于齐桓公是因为用诸葛亮而抗魏,但任用黄皓而终至亡国。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虽然李密夸奖了刘禅一番,但还是指出亡国是因为刘禅用黄皓。
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就认为是黄皓导致蜀汉灭亡,后悔没有早点除掉黄皓。诸葛尚会这样认为除了黄皓乱政之外,在姜维上书刘禅请求加强阴平阳安防守时,黄皓对刘禅讲魏军不会来。结果刘禅当时没有派人去,还压下姜维上书。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有这回事。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
谯周在公元262年时公开宣称蜀汉将亡,其原因在于黄皓弄权。后宦人黄皓弄权於内,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言曹者众也,魏者大也,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在刘禅频游观、增广声乐之际,谯周就上书劝谏。希望效仿光武中兴,当年光武想架车外出,大臣劝谏说天下尚未一统不是享乐的时候,于是光武立马调头回去。心有忧虑身负重责的人,没有闲暇去寻求欢乐,先帝(刘备)的遗愿,祖上的功业没有完成,确实不到享乐的时候,惟愿陛下减少乐官,减去后宫的增添设置,只应维护先帝(刘备)在世时的规模,以行动来教育子孙节俭。”夫忧责在身者,不暇尽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愿省减乐官、后宫所增造,但奉脩先帝所施,下为子孙节俭之教。
东吴人认为蜀汉灭亡的原因:
公元261年吴主派薛珝出使蜀汉,回来后吴主问蜀汉怎么样。薛珝回答:君主昏暗而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臣下容身以求免罪,进入他的朝廷听不到正义的话,经过蜀汉田野百姓民面黄饥瘦。我听说燕雀在堂上,母子相乐,自以为安全了,突然决定栋焚烧,而燕子高兴得不知道灾祸将殃及。在薛珝观看来是因为刘禅昏暗的原因。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公元263年魏国伐蜀时,东吴有人对张悌讲魏国伐蜀必然大败而回。张悌认为魏国伐蜀必然成功。蜀汉的情况是阉宦专朝,国无政令,穷兵黩武,兵民疲弊。一心只想渔利于外,而不修缮守备之器。这是强弱不同啊。谋略高人一筹,趁危而攻伐,大概可以取胜的。如果不能取得胜利,没有过错也没有功绩,最终也没有退守北方之忧,全军覆灭之虑,为什么不可以呢?在张悌看来蜀汉因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姜维北伐等原因,必定为魏国所灭。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弊,竞於外利,不脩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其克乎!若其不克,不过无功,终无退北之忧,覆军之虑也,何为不可哉?
曹魏人认为蜀汉灭亡原因:
司马昭跟众人谋划伐蜀时,认为刘禅昏暗,只要攻破边城,蜀汉灭亡也就快了。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魏主曹奂认为蜀汉只是依靠姜维抗魏,现在姜维避祸去沓中屯田,远离巢窟,要灭掉蜀汉就更容易了。蜀所恃赖,唯(姜)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而姜维避祸沓中也是由于黄皓乱政所致,因为黄皓想让亲信阎宇取代姜维。刘禅不仅不处理黄皓还让姜维不要介意。如果把姜维换成司马昭、孙綝早就废掉刘禅了。魏人袁准认为魏国一举灭掉蜀汉,自古以来没有那么快的。邓艾以万人入江油,钟会大军给堵在剑阁。魏国军队已经而临断粮,钟会也准备退军。邓艾虽然攻下江油、绵竹、雒城,但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刘禅要是坚守成不降,钟邓也难以灭蜀。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也持同样的观点。在袁准看来蜀汉灭亡是由于刘禅投降。刘禅会投降是因为丧失了忠义仁孝。北地王刘谌曾劝谏刘禅:“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都认为蜀汉灭亡原因主要是由于刘禅昏庸,黄皓乱政所致。刘禅在洛阳时,卻正曾教刘禅流泪对司马昭讲:“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司马昭讲这怎么像是卻正说的话。刘禅回答就是卻正教我的。众人听到都笑了。如果这句话是出身刘禅本意,司马昭肯定高看刘禅一眼。古人是非常重视孝,汉朝时有位诸侯王准备谋反,给儿子告发。事后儿子也被处死,罪名是不孝。
刘禅的表现连谯周都不如。谯周虽然劝降刘禅,但对于魏晋给他的嘉奖通通不受,但是司马炎不许。(谯)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土,皆不听许。谯周临终前还嘱咐儿子:“如果我死后朝廷赐朝服,不要给我穿上下葬。丧事完后,把赏赐都还回去。”若国恩赐朝服衣物者,勿以加身。在古代赐穿朝服下葬是极大的荣耀。谯周的意思是我即使死了,也不做你晋朝的官。结果真如谯周预料那样,司马炎真的赐朝服。谯周的儿子只得上书说明父亲的遗嘱。司马炎只得下诏收回朝服,只给棺木。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后期蜀国的失败,主要是诸葛亮之过。诸葛亮争夺权力,架空李严,破坏了刘备辛苦建立的蜀汉内部政治势力平衡,从内部分裂了蜀汉,破坏了团结,所以“益州疲惫”,唯有通过北伐吸引注意力,强行维持政权内部的稳定;诸葛亮掌握了所有权力,“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却长年久居汉中,实为另立中央,架空王权,仍是一种分裂行为,使百姓只知有丞相,而不知有君王,损害了君主的权威;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战争并不成功,其所谓的“怀柔之策”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南中并没有因此而平定,而是诸葛亮大军班师回朝后,重新叛乱,最后还是依靠李恢的暴力镇压而告暂时的稳定,由于不断失败的北伐战争,蜀汉无益于南中,反而不断从南中榨取战争资源,南中军民能感激诸葛亮,纯属骗人的“鬼话”!屡败屡战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严重损耗了蜀汉国力,诸葛亮虽然廉洁,实是拉着百姓一起吃苦、受穷,大量青壮年投身战场和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导致国家真正的经济建设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人口也无法增加,姜维放弃祁山险隘不守,放魏军进入汉中,为邓艾偷渡阴平创造了条件,正是因为国家财力日益被无休止的北伐掏空,蜀汉无力守御更大区域,所以只能被迫收缩,导致阴平山三屯的驻军被撤走,为邓艾的成功偷袭敞开了大门,而姜维却忘记了,他只知道提醒后主派兵支援阴平关、阳安关,而位于阴平、阳安、剑阁三关深远后方的阴平山却没人防守,而那正是邓艾经过阴平关、剑阁间的间隙进入成都平原的必经之路。
外来荆州势力在蜀汉的专权,令益州、东州两大本土势力不满,离心离德,成了蜀汉内部的投降派,当姜维在外,诸葛瞻又浪费掉了后主最后掌握的军事力量后,投降已是后主唯一的出路,他不投降,留在朝堂上的东、益二州势力也是要降的,刘禅拼死一战,不过是为自己身后留个好名声,而让百姓付出沉重代价。本来他的投降,保住了成都百姓,后来却又因为姜维怂恿钟会反叛,为成都百姓带来了杀身大祸。
其他网友回答
客观上看,蜀汉最终失败是因为国力远远不如曹魏,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
汉末三国时期,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东汉十三州的情况。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到三国时期,行政区划有过几次调整。曹魏先将凉州改为雍州,后又从雍州分出部分地区设立凉州,吴国则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因此,这就相当于多出来了两个州。所以,在三国时期,天下一共分为十五个州。
在这十五个州里面,曹魏势力一度遍及12个州,在整体实力上碾压蜀汉和东吴。蜀汉和东吴的疆域看似辽阔,实际上拥有的州的数量,则是屈指可数的,因为当时那些地方都没有被开发,地盘看着很大,实际没什么人口,当然也没有经济,甚至连作为战略纵深的可能都没有,实力很弱,这也是蜀汉和东吴结盟抗衡曹魏的根本原因。
蜀汉疆域
蜀汉原本是地跨荆、益二州,不过,在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了。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曾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得到此二郡。因此,蜀汉在益州之外,还一度占据有雍州的部分地区。但是,即便这样,蜀汉所拥有的州的数量,依然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少的了。所以,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整体实力自然也是最弱的。
所以,在与曹魏长时间的对抗中,即便是平分秋色的战争,曹魏不过是西线兵团的些许损失,而蜀汉已经超负荷运转。这种情形之下,蜀汉的元气一点点被耗尽,失败亡国是必然的结局。
主观上看,是姜维改变了魏延留下的分兵固守各处险要的策略,导致魏军轻易突入汉中,轻易攻破蜀汉的防御体系。
姜维在公元262年时,自囤大军舟曲,示弱于敌,同时将汉中兵力部署改为“敛兵聚谷之法”,把各处隘口的蜀汉军队统一撤回到汉城和乐城,想依靠这两座坚城,将来犯的曹魏大军困在城下。然后,蜀汉军队机动游击,截断归路,意图一战歼灭西线魏军主力于汉中。
最终的结果,钟会、邓艾伐蜀时,汉中仅坚守月余即失守。汉中失守之后,姜维被邓艾牵制在剑阁,邓艾偷渡阴平得手,蜀汉遂亡。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为什么姜维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把之前一直运作良好的“分兵固守”的战略给改成风险极高的“敛兵聚谷之法”,难道姜维不知道如此一来,就等于蜀汉门户洞开,实际是开门揖盗吗?
姜维之所以如此操作,也有他自己的苦衷。
诸葛亮时期,国家军政一手抓,都是刘备集团的嫡系人马掌权,团队氛围和谐,刘禅也不会忌惮诸葛亮权倾朝野,因为凭刘禅自己的政治资源和能力,是没有办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所以他做个“虚君”也未尝不可。因此,诸葛亮北伐,等同于是蜀汉的国家意志执行的军政战略。
可是诸葛亮能玩转的体系,姜维玩不转。因为姜维是魏国降将,不是刘备集团嫡系,他能在蜀汉朝廷安身立命,靠的是他能打仗,会打仗。对于姜维,蜀汉朝廷更多的不是信服,而是畏惧。如果姜维在成都,凭借着打仗的威风还能稳住局面,可他要是出征了,朝廷难免不会有猜忌。
姜维要是每次都打赢,这样猜忌之心还会少一些;可如果打输了,朝廷就会立刻出现求和派,攻击姜维执行的北伐策略。也就是说,姜维没有自己的政治盟友,他只能顾一头,这就导致了姜维出兵北伐,经常会受到制约。
比如,先锋将军廖化当时就批评姜维,说姜维明知自己力量弱,还要逞能,屡次讨伐,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中散大夫谯周也反对姜维北伐,说蜀汉国力已经大不如前,难以支撑北伐,蜀汉百姓生活困苦。
到公元262年时,姜维已经60岁了,在古代是一个很大的年纪了。可是遍观朝中,并没有俊贤出现,姜维不得不不辞劳苦,奔波在蜀汉战争前沿。
可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军政负责人,他必须要为蜀汉的未来做打算了。如果他去世了,或者不能任事了,蜀汉该怎么生存?
时间是站在曹魏一方的,时间越久,曹魏势力越强,留给姜维的时间不多了。站在他的立场,他有上中下三策,可保蜀汉周全。
上策是以倾国之兵北伐曹魏,一统三国,彻底完成匡扶汉室的伟业。这一点,诸葛丞相没有做到,他也做不到。
中策是北伐关中,占据长安,据关守河,占据形胜,是蜀汉国力与曹魏在伯仲之间,以期长期对峙。这一点,诸葛丞相没有做到,他也做不到。
下策是出奇兵,一战歼灭西线魏军主力,让曹魏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恢复,从而为蜀汉争取十多年的恢复时间。
这一点,是有可能做到的。而打大型的歼灭战,以蜀汉有限的国力与兵力,必然要借助地势、地形,汉中就是最好的战场。蜀汉军队可以凭借主场作战的优势,主动吸引曹魏大兵来攻,然后封锁汉中道路,同时坚壁清野,让曹魏大兵在汉中无从掠食,只待月余,魏军必然溃散。
如果此时,西线吴军配合,牵制住中线魏军不能西援,那么姜维还可以顺势进军上庸,打通与吴国荆州的陆地通道,从而打开联吴抗魏的新局面。
应该说,姜维的设想,虽然把魏军放进来打,冒险了些,可是作为一个设伏诱敌的谋略来说,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从事情后来的发展情形来看,也有相当大的可能取得成功。
只是姜维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汉中兵民已经不想打仗了。魏军刚刚打过来,之前设想的剧本根本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打开,蜀汉囤聚在汉、乐二城的军队就投降了。魏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汉中,且得到了姜维囤积在汉中的粮草。这让姜维所有的战略部署全然失效,且对蜀汉存亡造成了巨大的危机。姜维不得不放弃西线,带着蜀汉的主力部队跳出邓艾军的牵制,火速赶往剑阁阻挡魏军进一步深入蜀中。
魏灭蜀汉之战
直到此时,虽然蜀汉军队已经输了一阵,且损失了大量兵力,处于劣势,但是姜维并非没有转圜的机会。剑阁是一座雄关,钟会大会囤驻关外,每日消耗粮草无算,时间仅过月余,钟会就支撑不住了,他写信给司马昭,请求退兵。此时,钟会心里还没有存在灭亡蜀汉的妄念,能得到汉中已是大功一件了。一旦魏军拔营,姜维尾随追击,汉中归复,也不是不可能。
恰在此时,邓艾偷渡阴平,出现在了姜维身后。邓艾一路连下江油、绵竹、涪城,连破成都派出来的阻击部队,一直打到成都城下。姜维闻警,情知不妙,立刻率领大军前往郪县。姜维此时心想,如果后主君臣坚守成都,那么郪县距成都仅二日路程,城内外两边夹击,定能攻破邓艾军。如果后主守不住成都出逃,最有可能的路线是逃亡巴中,那么郪县刚好在去往巴中的必经之路上。
姜维此时,还想用他的大军为退守巴中做着最后的努力。
不多时,成都传来了圣旨,后主投降了,也着姜维率大军投降。姜维军营中的士兵拿着刀剑砍石头,愤然道:“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姜维最终殉国而死
姜维一生,出生入死,征战疆场30多年,以疲弱之旅,扬击复兴之志,报答丞相知遇之恩。这是三国风流人物中最后一个有信仰,有情怀的将才,也是大汉复兴的最后的希望。
姜维死,而汉亡。
其他网友回答
没有那个人能扭转蜀国的败局,也不是那个人造成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政治经济军事都不如曹魏,如何赢?怎么胜?一两场战争的胜利,决定不了最终命运。尤其蜀汉,大汉四百多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每个朝代经过二三百年,就会出现大批的官僚,靠老百姓养活,官僚越来越多,百姓越来越不堪重负,刘备还指望打感情牌,错的离谱。
其他网友回答
穷兵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