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王阳明说人皆有良知;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善良吗?
优质回答:
1、孟子当年提出了性善说,确实有他作为思想家的高明之处。
虽然某些人可能更侧重于不好不坏之说,佛教也认为第八识的一个特征就是无记,也就是不好不坏,但毕竟对善的提倡更能指引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至于王阳明说的“良知”,我们不妨还可以理解为“人深入了解道理的能力”,因为“良”除了善良之外,还可以理解为“优良”,“知”在古文中还可以理解为“了解,明白”。
2、由于从古至今道德观念一直是变动不拘的,因此“善”作为道德观念的一项标准时也常没有恒定标准。如果把其作为一种纯粹的道德绑架手段时,想必就会束缚人追求自由的天性,某种程度上只会成为某些政客统治百姓的工具。
但若是深究其意,善能发之每个人的内心,善确实有其存在的道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什么意思呢?
这是说善和道还是不同的,道是至高无上的善,善却有层次偏爱之分。
但是他却提到了“上善”,就如同水一样,善于利于他物而不与人相争。
这是通过描写状态通过物相让人明白什么是“上善”,而这一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两层:利他和不争。
利他就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以他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佛教又称为“发心”。
怎样才能做到“不争”,老子并没有直说,但无论道教还是佛教都强调无欲则刚,佛教又明确提出从人的“贪、嗔、痴”等心地上狠下工夫,由此可见,老子最提倡的“善”又该是什么。
既然老子提倡的最理想的“善”是接近于道的,是人行为处事的法则,法则则是必须执行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内心要求,而不能成为强性的外在要求,也就是说可以成为个人追求人生理想价值和国家号召提倡的标准,却不能成为国家法治的政令。
当然,一旦成为统治者号召的标准,“善”的含义就开始成为一种道德约束,开始变味。此话不议。
3、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先贤的道也好,仁也好,信也好,本质上都是最好的行为处事方式,也就是说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来讲不仅利他,而且利己。如果仅仅是利他,那么这些理论就会成为无根之水,虚无缥缈,失去其有生之源。
既然最理想的“善”是既是人世界最好的处事法则,那么孟子提出性善论,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又怎能说不是人的本性呢?
其他网友回答
人生来,性就空,既无性,
谈何“良知”论何“性本善”?
谈论这些,即使是世间
贤者聪哲达人,也只是
个人知见罢了。都是世
间法,不是出世间法。出
世间法无性可言,无性就
无分别,诸法无性才平等。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说人皆有良知,与孔子的人之初本性善,还是有些不同。王阳明说人皆有良知,也可能人也存在恶的一面。孔子则说死了,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杜绝恶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否则为什么要说人之初性本善,而恶一定要后天习得的呢?如果人心本善,又怎么会给恶留下空间呢?所以人之初本性善是不成立的,不过荀况人心性本恶论,恐怕也不成立。
是否说人之初本无善恶,就如一张白纸,因为生活、教育给他的心灵染上了善恶。
我觉得觉得一头牛与一头狼一只狐狸一匹马……本性是不同的。一匹马不管怎样教,也不可能变成一头狼。因为这是由其本性决定的。
那么人的本性又是怎样的呢?人生来就是善良的吗?
我认为人的本性比动物复杂的多,不能一概而论。人的个性会有一些特点,却不会如动物那么单一,似乎有着无限的变化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他在人之初就已经具有善恶智愚,单纯狡黠,勤勉懒惰,乖巧癖野,坚毅犹豫……等等,分化发展的基础,所以后天的生活、教育才可能对人的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人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明确善恶是非,不断扩大发展自己善良的一面,不断扫除恶念,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当然每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境界有高低,个性有差异,所能达到的成就可能千差万别,但经过艰苦修炼,至少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无害的,同时又个具特色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人生轨迹:
1.吃喝拉尿睡;2.玩学动乐息;3.劳思辩取舍;4.责权名利藏;5.传帮排寻乐。
老小孩,小小孩,返老还童,善始善终。
其他网友回答
人之初,既非善,亦非恶。
人刚出生的时候,处于混沌未开,一切都是懵懂无知。饿了哭,吃母乳,皆是动物的自然的本性的求生动作。
良知只是后天养成。
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