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童年期情绪的良性发展和病理性发展(2)

良性发展理论
两个核心指标:复原力、积极预期
简单来讲,复原力是耐受痛苦的能力和弹性。儿童学会的不仅是如何调节情绪,他们还了解到痛苦的感觉只是暂时的,因此是可以忍受的,而不是灾难性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于是儿童学会了耐受痛苦情绪。耐受痛苦的能力更强的儿童将会和同龄人建立起更成功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儿童更愿意妥协,更能考虑他人的需求,对父母及教育者的社会化努力持更开放的态度;
积极预期是“相信一切会好的”。
情绪复原力的来源:一是依恋关系的建立。对逆境有弹性的适应不是基于儿童天生的品行,二是基于从早年开始就一直持续存在的回应性、支持性的关系,起初表现为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在良性发展中父母对儿童感受到的痛苦的回应性会帮助儿童建立起一种痛苦得到缓解的预期或内在工作机制,这种预期减轻了儿童被唤起的情绪,让儿童能够更自信和更自由的探索周围的环境。但是对学龄儿童开展心理治疗师,直接运用依恋理论是有困难的,一般是针对非常小的儿童或遭遇过创伤性生活事件的儿童设计的。一般常用交互修复范式,即支持性的父母(或治疗师)会一直努力让孩子对焦虑和失望的感受保持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内,并会给予各种方式的情绪支持,让孩子能够承受痛苦的感觉,鼓励孩子将情感状态语言化。二是肯定。作为一面镜子“镜映”出它天然的热情,以及对自己新技能满是自豪的展示,儿童在其崇拜的成年人那里体验到的愉快回应和认可,对儿童的情绪生活有持久的影响。
病理性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经典模型:儿童的症状来自内心冲突和妥协,治疗目标是扩展儿童对那些他认为坏或者无法接受的想法和感觉的意识察觉和接纳程度,从而让正常的好奇心及自我主张能重新出现,取代取代限制性的症状和抑制。——“看见”+“允许”——突破防御
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和人际模型:冲突理论是解释性理论不是病因学理论,对“为什么唯独这个孩子有症状?”没有结论。“假性自体”认为童年期心理问题是基于儿童对否认或解离体验中感到危险的方面的需要,以及僵硬的、通常是施受虐的人际困境解决办法的发展。
认知行为模型:童年期的情绪和行为障碍是由典型的“认知扭曲”和/或“认知缺陷”造成的。特别是父母和孩子都形成了对彼此的某种“泛化”的负性归因和预期,于是越来越多细微的的刺激都能引起愤怒的互动。
最新——情绪调节:儿童逐渐增加调节和表达负性情绪的能力,被认为是正常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比如,抑郁和攻击性的儿童都被形容为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力。他们对情绪上的痛苦需要进行急迫、强烈、持久的表达——谈论情绪,认识情绪
病理心理的恶性过程和修复过程
核心:正常的修复过程的失败导致恶性结果取代了痊愈,羞耻感、愤怒或者悲伤在儿童内心蔓延,自我修复的努力总是适应不良或不断衰退。
表现:情感失调、僵化并强迫的亲子互动、恶化过程、悲观、执行功能缺陷和缺乏社交为你提的解决技能、全有或全无的信念、限制性的关系模式、分裂体验、“沉默的”情绪及情绪冲突。
心理过程:感受到痛苦(羞耻感、悲伤和愤怒)——增强儿童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包括退缩或报复性反应)——情感表达受限(冒险去表达积极情感的意愿的受限)
修复:仅仅是承认孩子的失望或挫败都已经足够完成这一重要的修复过程,给予轻度的伤害,使孩子从不断涌现的消沉和反抗中恢复过来。
两条路径:意志消沉,悲伤和羞耻感,行为明显退缩;
反抗,愤怒和委屈,报复性反应。
意志消沉的心理状态:痛苦混合着某种觉得自己很独特,没有任何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因此不可能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感受,萎缩在时空角落里,依附于小范围的个体活动,回避新鲜体验和挑战,恐惧做出长期计划。——致病性赋义
一个儿童的意志消沉可能会公开的表现为有意识的自我批评或低自尊感。在童年期或青少年期,我们发现,意志消沉表现为气馁、无法朝着目标持续努力(或者无法想象目标值得付出努力)、回避和放弃,以及情感活力、兴奋度和愉悦感减弱等。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几乎普遍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意志消沉,他们认为老师和家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让他们感到愤怒和不公平。他们倾向于及时良好的感受(一种他们觉得不努力就能获得的良好感受)的活动,寻找自豪感和被接纳感。后续可能导致上瘾行为。
违抗:对痛苦的情感的本能的违抗反应被增强。可能是公开的或者秘密的、想象层面的。防御(一种争吵形式及对批评的本能反应)增强,争吵后没有让孩子变得更加配合父母,只是让孩子变得更加善于争吵。父母权威性的减弱在青春期以后是正常的,但在儿童期是不正常的。
问题儿童在情绪方面普遍存在意志消沉和违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