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维西保和镇拉河柱到兰坪通甸的二级油路试通车,极大地方便了维西人民的出行及物流运载,真是傈乡人民的一大幸事。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也亲身体验了顺着新路回家乡的快捷舒心与惬意。
前不久,我和妻子回家,为了送小姑妈回龙宝厂,就先体验了一把新路。只是那时草坝子大桥返工,青松隧道里面还在施工,基本畅通。
秋收之后,庆福的乡亲们也拉开了婚嫁迎娶的序幕。由于去年遭遇疫情,很多年轻男女的婚事只能推迟,今年冬天迎来高峰。
11月29日,是邻居小表叔家小四妹结婚了。父亲写一手好毛笔字,村里大多请他写对联、登记礼簿(维西人俗称挂礼)。父亲也年岁渐高,我回家的时候,他不时感叹,老大你退休了来接爹的班,村里都来请我,身体有些吃不消了。我说,小四妹结婚,我来挂礼吧,您歇歇。
工作繁忙,周日才有点时间。乡里乡亲的,人情世故往来也因为工作少之又少。那天恰逢学校月末修整。侄儿因为大妹去上海学习,周末要来我家。问问侄子,他要听网课,不去庆福了。我一个人驱车体验新路。
从县城往南箭道转而朝西,在维西一中旁右拐进入二级路。冬日的早晨,有些清冷,田地里草丛上白霜似雪。旭日东升,给四周青山和百年山城披上一层金色光芒。晨炊的烟雾缭绕在城镇和乡村屋顶,犹如一幅恬静淡远的水墨丹青。
迎着东边闪亮的阳光,我穿过一中球场下的一号隧道,接着驰过二号隧道。跨过森林公园,兰永村分分钟呈现在眼前。康恩家园等新建的安置点房屋整齐地排列着,花落坝、扎木迪、石灰窑,一个个新农村在脱贫奔小康中改换了容颜。新路的开通将给沿路村庄带来更好的发展。这是一条奔向幸福之路。
图片来自维西融媒体中心
与这宽阔平坦的大道相映成景的是斑斓的山,层林尽染,红的枫叶栎木叶,黄的桦树叶,跟青翠的松树形成层次分明的画面。过牛圈房和龙宝厂,经595米的青松隧道,就是草坝子了,进入庆福村地界了。这个宛如世外的村刚刚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
说不上宋之问“近乡情更怯”的忐忑,也没有贺知章“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只有“天堑变通途”的惊叹。大美维西的茶马古道又焕发生机,百年箐口塘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康庄大道上。
我爷爷就是赶马的,去兰坪拉井驮盐巴,餐风露宿,跋山涉水,奔波在家乡与外地之间。遗憾的是,我才两岁,爷爷就辞世而去。
大爹定居在兰坪金鼎杏花村,大姐办事,我们绕道维登经中排营盘拉井到兰坪。回来的时候,我们做中巴到河西,走路回维西,在庄子歇息一夜,徒步由四保陡马坎花椒坡翻过面腊底到庆福。
后来,大约八十年代,维西到通甸的简易公路开始建设并开通。铺上弹石,维西人外出滇西滇中更加近便了。再后来加宽升级为柏油路,今年是全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二级路通车是又一个里程碑。
回到家,父亲早早去表叔家帮忙了,母亲一个人吃早点。我陪着母亲坐了一会儿,健忘的父亲打来电话说手机忘记了,茶杯也忘记在家,帮拿下来。
于是,我和母亲带着父亲的手机和茶杯去今天故事的主角——小表叔家。左邻右舍早已集聚浦家村。蒲家村位于河东村民小组最下端,有河东人,也有河西组的。表叔家属于河东组。他家在中间位置,地势相对紧凑。太阳总是先光顾河西,所以藏在山脚的蒲家村有些冷。表叔性格温和,是个出色的木匠,哪家有木工活都有他施展手艺的时候,四妹在村委,有了归宿,表叔也该了却心愿了。
庆福人与其他地方稍有不同的是,吃完酥油茶包子等早点后,还热一点饭菜,吃顿简易的自助早餐。把头一天团弟兄吃剩的猪头肉、猪脚、炒瘦肉、鱼汤重新热了吃。吃完这顿,小弟兄开始各司其职忙活开了。
总理一般是两个,河东的李四哥是有几十年的经验了人。河西组的何书记老三兄弟是近些年活跃在河东河西的新秀。
洗碗的女人们守着一锅热水,摆开大盆,穿上围裙,戴上袖套准备拉开战场。河东人的大厨多数是男人,这与塔城相似。当一串超长的鞭炮响起,浓烈的硝烟味中,新娘新郎化妆归来,身着婚服的新人是画面的核心,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红地毯铺开,婚纱照摆在大门口。宾客纷纷前来贺喜,攒动的人头填满了你的视野。朴素而有味的农村婚事渐渐加快节奏。
最忙的是挂礼的人,分两组开始登记来礼。我和侄子彪是一组。我写,小彪收钱。他是村委委员,熟悉村民,对我大有益处。最忙碌的时候连头都抬不了,只顾写。“何小六!”小彪说到,我猛然吃惊,抬头一看是大海子哑巴“明星”来了。他和姐姐弟弟共同生活,自强不息,树立了自强诚信感恩的标杆。成为脱贫致富的典范人物,乡里专门在他家设立党员接受教育的实训基地。他们一家三姐弟的事迹通过各种媒体传遍四方。
方形的脸上挂着谦和的笑,不会说话却心如明镜。偌大的庆福村人情往来少不了他的身影。
宾朋来来去去,高潮慢慢变成尾声。我们也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总理来邀客人入座,当席位空余,就叫我们去吃席。
缓一口气,到烧水泡茶处找一杯水喝。河东河西有专人烧水,河东总是浦银康大哥,在一个角落,加上钢架,摆上一堆茶壶,火苗舔着茶壶,开水冒着热气,寒冷的冬天也多了一些温暖。主人或者专人提着纸杯,拎着茶壶四处招呼客人。
远方的客人散尽,村里的帮忙弟兄及亲友们收拾好后,自己娱乐休息,说点闲话,村里文明多了,没有打麻将和聚众喝酒的现象了。下午,总理安排小弟兄组织晚饭,而主人家就忙着感谢帮忙的亲友邻居。
晚上,组织跳脚活动。燃起篝火,有吹笛子的人带动围成一圈的人群,迈开步子,跳起瓦器。欢乐的声音传遍山村。
可惜,我要回城送侄子上学,早早离开。熟悉的村庄田野人家,凝结乡愁的青山小河竹丛,留在身后,留在永远的生命里。
回到二级路,一路向北,风驰电掣间,维西县城转瞬即到。
顺着二级路,我抽空和妻子回去参加村里大厨余二哥大儿子的婚礼,侄儿娶到福贡的新娘;参加堂哥余禧长女的婚宴。侄女考上老师,大婚,贺喜是必须的。看对面飞驰的车,感受庆福人翻天覆地的变迁。
大伯原先估计回不来,已经把堂哥家的礼钱寄下父亲。没想到,还是回来了,大伯和大妈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两鬓斑白,小妹带着他们能回庆福老家,看看兄弟,和四伯父聊聊家常,全得益于二级路。尤其大妈身体欠佳,做过手术,坐车很是困难。五点,吃完晚饭,他们又回兰坪了。
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庆福正在建设龙王庙景区玻璃栈道,要致富,先修路。12月11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关于云南省开展大滇西环旅融合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2019年底,云南省被选定为交通强国第二批试点省份。维西作为香格里拉之心,三江并流腹心地,随着旅游发展,交通也将更加好。维西高速也应该是未来可期的事。
从人背马驮的毛路,到谢大爹赶马车进出庆福,再到手扶拖拉机和解放牌汽车,现在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简直就是一部长篇小说,写不进数十年时代的变迁。1986年,我到拖枝完小读五年级,寄宿。每周往返庆福拖枝一次,需要徒步两个小时;1988年考入县城一中,从庆福进城要走五个小时;偶尔骑着父亲的大永久自行车就感觉多了不起了;记得有一次,在维西县汽车队工作 父亲开着一辆东风牌卡车回庆福,那种幸福怎么说得完,满心欢喜,满满的荣耀;现在油门一踩,家门口到了,仿佛穿越了几个世纪。父母老了,常回家看看变得容易了;路好走了,幸福故事也就多了。你的故事呢?
随手作打油诗一首:
百年箐口塘,天路通故乡。
古有马铃响,今朝奔小康。
水流十二桥,福至五世昌。
耕读传家久,婚庆福运长。
注:庆福古名箐口塘,是清代汛塘制度主要站点之一。传说马帮经过,有十二座桥。
龙腾桥
河东组
河东人家
宁静的山村,幸福的河东河西。
冬日的龙王庙
箐口塘十二桥“庆福人家”农家乐
原生态的山菜与油炸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