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李炎光 | 用文字体验人世的艰辛和温暖

(图片来源:网络)

/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文如其人,文品既是人品

正文:5602字 :散文总是以世道人心为重
在平静从容中里履行其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文体|
///
文 | 李炎光
知道刘克邦的名字是2007年4月27日,那天,《湖南日报》湘江文学副刊发表了他的一篇散文《再进雅安村》。读了使人眼睛一亮。中国作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看了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即打电话给彭见明副主席,要他将这篇文章补充编入即将付梓的由省文联、省作协联合编辑出版,汇集省内众多名家优秀作品的《三湘百村行》一书中。次年1月,他的散文集《金秋的礼物》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2009年1月获湖南作家网2008年度“最受关注图书奖”,2010年5月湖南省作协提名参评全国“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1年3月获湖南省“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2014年5月获中国散文学会第六届冰心散文奖……
刘克邦这个名字,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湖南文坛。他文章越发越多,粉丝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他是个什么人?竟有如此魅力?朋友笑着,诡秘地告诉了我刘克邦的四个基本元素:一、本职工作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整天与数字打交道;二、三岁时父亲被打成右派,十岁母亲逝世后辍学,一个连中学门都未进过的人;三、湖南省内某部门厅级高官;四、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长沙市作协副主席。这四种元素很难统一。数字工作是逻辑思维,文学创作是形象思维,怎么统一?十岁辍学与中国作协会员如何连接?
他的经历像迷一样吸引了我,好奇心驱使我很想了解他的来世今生,传奇故事。
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三部散文集。第二部《清晨的感动》,2010年1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第三部《自然抵达》,2013年1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三部自传体散文集。我通过这三本散文集、他的博客、访谈、文学论坛留言,还有他发表文章的报纸、杂志和书籍,走进了他的散文世界,走进了他的灵魂深处。
(图片来源:网络)
刘克邦,湖南湘乡人,1955年9月出生于湖南洪江市。从少儿时期到青春年代,由于特定年代和家境的缘故,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和体验过的艰辛、困苦。命途多舛,但在他内心里却没有留下丝毫怨恨。母亲死后,被迫下到农村,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生活上他经历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困岁月;工作中,他干过最脏最累的活;政治上经历了被歧视、被凌辱的痛苦,却没有泯灭他积极乐观的天性。《我的母亲》(载《中国散文家》2010年第5期)、散文集《自然抵达》中的《一篇日记的“蝴蝶效应”》《漫漫风雪路》《疤痕》《罗盘的主人》《吴老师》,短篇小说《少时同学》(载《文学界》2010年第8期),就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迎来了生命的春天,有幸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后又到中南财经大学读了5年的函大,获得了经济学学士(《高考》——载散文集《自然抵达》)。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平台,被委以重任(《老处长》《送礼》——载散文集《自然抵达》)。境遇的改变也没有遏制他善良、淳朴、耿直的天性。
他说,我的一生也得到过许多好心人、善良人、正直人的关心、关爱、帮助和支持,享受过人世间他人赐予的亲切与温暖,一步一个脚印,成熟、成长起来(散文集《自然抵达》中的《飘香的鱼汤》《六娭毑》《称我先生的“姐姐”》《诚者庆军君》和《我的生活不能没有她》——载《散文选刊》2010年第4期)。他深感人与人之间的这份弥足珍贵的情感的温暖和需要。因而,也就十分珍惜和敬重这份温暖。
通过他的作品,使我了解了他一路坎坷的经历,那是一串串坚实的脚步,无论是务农,还是做打铁匠,还是去艰苦的山区扶贫,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博爱的心,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扎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大树、熔炉、方舟》——载《中国财政》杂志2008年第13期,《财经卫士之歌》——载《中国财经报》2009年1月8日,《我心中永远的感动》——载《财政文学》2010年第1期,《“蔬菜”与“花树”》——载《散文选刊》2013年第1期)。正是有了这份对工作求实进取的责任,才让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现在。于是乎,我更加有了想与其谋面的心。
(图片来源:网络)
他在长沙,我在北京,隔他那么遥远,怎么能相识他?
真是天作之合,今年3月,我与同行去湖南组稿,一出黄花机场就见到了他。一见面就有种很奇怪的熟悉,好像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的陌生感。应该得益于读了他的作品。文如其人,文品既是人品。他不同于那种人格与文格分裂的作家,衣着简朴,谦逊平和,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通过交流,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他出生在教师之家。3岁时,父亲被打成右派,遣送回原籍湘乡农村。母子俩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相依为命。祸不单行,10岁时,母亲积忧成疾,撒手人寰。11岁被父亲接到湘乡农村,为了生计,看牛、割草、拾粪、浇地、插田、扮禾、打铁、挑肥、搞搬运……“黑五类”崽子,不仅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干农村最脏最累的活,还要在政治上受歧视,不能上学读书,更没有参军、招工的份。
一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时才考起学校出来。1980年,他从湖南省财会学校毕业,分配到湘潭地区财税局,工作认真负责,不到4年就调到了湖南省财政厅监察处。在以后的工作时间里,入了党,记过功,受过财政部和省直工委的嘉奖。先后被提拔为副科级、科级、副处长、处长、局长,进入单位的领导层。30多年里,共撰写了10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和文字材料,在省级以上财经报刊上发表专业性理论文章120多篇,共计60多万字。出版了财经专著4部,共计80多万字。其中论文《湖南省粮食与粮食财务问题的思考》,1999年12月,获湖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说真的,一个非专业从事文字工作或者说是非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要发表如此多的文章和出版4部专著,恐怕少见。
(图片来源:网络)
我不解地问他,你数字工作干得好好的,怎么又和文学扯上了呢?
他望了我一下,笑了,对我说,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看小说。五六岁的时候,就听母亲给他读《苦菜花》《牛虻》《红旗谱》《青春之歌》等长篇小说。上小学时,又埋头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等大量名著的阅读中,他被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所深深吸引,对文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到了“文革”时期,他失学了,但读书的热情一直不减。农闲时,或是雨雪天气,生产队不出工,别人进城逛街,他却一头钻进新华书店,或站着或蹲着看免费书籍。从上午一直到傍晚,经常一看就是一整天。中午也不记得回家吃饭。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文艺书籍都被当成“毒草”,或焚烧,或收缴了,不准看。他若发现谁有本旧小说,将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借来看看。有些书,无头无尾,残缺不全,他也不放过。读到精彩处还反复朗诵,用笔纸记下来,经常一看就是一通晚。
走路时,如果看见地上有张废报纸,哪怕它脏得要命,他也会如获至宝地捡起来,吹掉灰尘,拍掉泥土,认真地读起来。就这样,读了不少七七八八的书籍,从中吸收了不少的文学营养。在那艰苦的条件下,他除了热爱读书,还在母亲的辅导下学会了写日记。长年累月,从不间断。将生活、劳动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抒发心中所见所闻的感受,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文学。多年的历练,专业工作驾轻就熟了,也就有了多余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让他有兴趣,也有条件,重新点燃文学梦。2007年,他每周双休日哪里都不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在电脑前,潜心写作。一般星期六写好初稿,星期天修改。认为可以了,就把它发到红网论坛散文随笔栏目上,看看有什么反应。文章发到网上后,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版主审阅后,赐予一枚鲜红的“精”字印章。文友们也纷纷在文章后面跟帖,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他高兴极了,积极性徒然高涨,一篇、二篇、三篇……更多篇的文章从他的思绪与灵感中,通过键盘与鼠标,出现在荧屏上,粘贴到网站文学论坛与众多文学爱好者交流、学习。他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一口气写了30多篇散文。
一天,省出版局一位老朋友到他办公室看他,交谈中,他将几篇写好了的散文给他看。朋友看了,连声称道:“想不到你工作这么忙,还能静下心,写出如此好的文章来。”便鼓励他集结成书。不久那位热心的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看了他的作品,认为文字朴实,有真情实感,非常好,同意将他的作品编辑出版,已安排了责任编辑,要他去出版社办理出版手续。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众多老师、朋友们的鼓励支持下,他的第一本散文集面世了。
(图片来源:网络)
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宣布:长篇小说是19世纪的产物,21世纪是写实的世纪。我国文坛也早有人预言,21世纪最流行最给力的作品不是小说,是散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文体,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21世纪,散文将会成为主流文体。克邦的创作也佐证了这个论点。
散文总是以世道人心为重,在平静从容中里履行其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严肃的散文家,更多的注重扬善抑恶,直面现实,文章言之有物,行文质朴自然,而绝不貌似高深,故弄玄虚。你读他散文集《自然抵达》中的《馄饨店里的感动》《芙蓉路上的邂逅》《出差途中》《心中的丰碑》《生死之间》《车祸现场》,还有获2010年中国作家金秋笔会一等奖的《寻访英雄足迹散记》,2011年7月获财政部“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一等奖的《平江行》,获2012年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锦绣潇湘民族情”征文一等奖的《湘西的天路》等等,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而大散文是朴素的,大智慧是日常的。但凡读过克邦散文的人,对他的评价是写得质朴、真切、温情、动人,充满亲和力。
湖南作家网2010年11月22日晚上克邦的在线访谈,人气的那个旺呀,场面的那个热闹呀,简直是罕见的。点击的帖子逾万。这就是魅力呀!散文的地位,标明当代一种阅读需求,对真相的需求。由我说故我在,到他在故我说,这是认识世界方式的转向。克邦说,他写散文始于无心,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点点滴滴,件件桩桩,触发了我,打动了我,提笔就写,没有张冠李戴,没有凭空杜撰,没有恣意虚构,没有用心去追求文字上的选择与技巧,也没有刻意去构思行文布局上的编排与设计,但一定要求题材上的品味,内容上的真实,态度上的认真和表达上的真诚。不使人情动,不给人启迪,再有特色和趣味的人物、场景和情节,他都不会去写的。
克邦写作的时间不长,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我想,第一,作者对家乡有着深入血脉水乳交融的挚爱。他祖籍湘乡,出生在怀化。他说,一个是他出生的地方,是他的母体;一个是他少年到青年时期成长的地方,是他的父根。两个地方的水土都养育、滋润了他。两个地方的父老乡亲都对他恩重如山。湘西人的淳朴、真诚、善良,湘中人的执着、义气、豪爽,影响了他一辈子,使他从中获取了宝贵的智慧和坚强的力量,懂得了该如何做人,如何善待他人,如何战胜艰难困苦,如何看淡荣华富贵。他感恩湘西的山山水水,载德湘中的一草一木;第二,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图片来源:网络)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对所热爱的乡土,有一种发现美欣赏美的眼光,从自己的人境物象中都能看到令人心动神迷的东西,即使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事情,也总能寻觅出它们不平常的特质和韵味,并且用感情的活水去滋润它使之更显光彩;第三,作者有足够呈现美的能力。
一个作家,一生能写出什么,能写多少东西,是有定数的。有的作家早早就写出来了。有的作家,要等很晚才能写出来。克邦大约就属于后一类的写作者。
幸运的是克邦选择了写作,选择了文学,文学也成就了他。在以文学名义聚集的人当中,那些立志要当名作家的大多被名誉所抛弃,反而是一些只是表达不向命运低头、要与命运抗争的写作者,才最终得到文学的垂青。
散文这种文体易写难工,往往需要多年的努力才可能进至高深境界。年轻人写散文,大多追求绚丽,才思纵横,铺张扬厉,却难免欠缺深蕴。不少老年作家则追求平实,不再看重外观形式,而倾心于人生的积淀和思虑的沉潜,更注重用生命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去喂养散文。写作这个事不容易,要写出来更难。克邦算是写出来了。可写出来的克邦,他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并不是专业作家,他还是一个厅级单位的领导。一般来说,作家当得好,领导也当得好,并不多见。可克邦好像是个例外。
当人们为各种眩目的流行东奔西跑兴奋尖叫的时候,王宗仁默默地一百次第一百零一次地踏上重返高原的旅程;当人们因为恐惧落伍和落伍的恐惧而疲惫不堪无所适从的时候,青藏高原终于将王宗仁托举上文学创作的最高峰,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这就是专情的动人之处。这就是挚爱一生至死不渝的力量。福克纳说他自己一辈子都在写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他也因此不朽。刘克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寻找到可以安妥自己灵魂的那一方土地,然后,真的把灵魂交付那里。
但愿克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辈子写好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把鲁迅文学奖捧回来!
李炎光,笔名东斌,1952年4月生于湘潭市。1966年参加工作,下乡当过知青,返城后当过工人,从1980年起历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宣传科长党委秘书支部书记,人事科长,市房协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1997年转为国家公务员。曾出席中国作协“文艺报”社在北京召开的90年代文艺状况与新世纪发展研究会等等。2005—2007年,连续三年参加“中国当代散文论坛暨散文奖颁奖典礼”。
主编:卞毓方| 出品人:李剑锋副主编:丹青丁一 梁长峨余继聪 姜君
投稿请发邮件至
zgswj2010@163.com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