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漳州出过哪些历史名人?
优质回答:
有一位可能大家不怎么熟悉,但是也是新中国建设前期的一个大写的人:林语堂。
1932年12月,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庆龄任主席,林语堂当选为全国9个执行委员之一。
1936年8月,林语堂携眷到美国教书,并从事写作活动,向国外谈论介绍中国生活艺术和文化。1938年春,离美旅居法国,在那里写了游览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地的名胜古迹的游记,并开始撰写长篇小说《京华烟云》;1939年8月在美国出版,嗣后又用英文写了抗战小说《风声鹤唳》;五十年代又写了一部小说《朱门》,合称“三部曲”。
1947年初夏,林语堂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文学组组长,在美国先后出版传记文学《苏东坡传》、长篇小说《-街》及选注本《老子之智慧》。
1950年,林语堂辞去联合国科教文组的职务,自法返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改编工作。1950年4月,创办《天风》月刊。1954年赴新加坡,以校长名义创办南洋大学。翌年4月辞职回纽约,继续写作。从1950年至1964年,先后在纽约出版《杜十娘》、《远景》、《红牡丹》《武则天传》等书。1964年他曾写过一部-小说《逃回自由之城》,后又悔此一作,在盘存自己小说时将它删掉。
林语堂刻苦钻研,曾发明林氏中文打字机,后为经费所限,未能投产。1967年,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担任《当代汉英词典》主编,两年编成,并在香港出版。1969年林语堂出任台湾《中国笔会》会长,1975年4月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笔会大会上,被选为第40届会长。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享年81岁。
还有一位,何子祥。是清朝时的明间最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之一。
何子祥(1707~1771),字象宣,号蓉林,平和(今福建云霄县)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三十年由浦江知县调任平阳知县。上任伊始,便与县丞萧垛兴建龙湖等书院、昆阳等义学,观澜等社学,又建社仓十余所以备荒。疏浚了县城内外淤塞百余年的河道(内河八百余丈,外河三百余丈),县城面貌为之改观。
其时平阳粮禁甚严,凡过路谷米,都被兵差扣阻以牟利。何察访民情后,便发布《米准流行示》道:“诚以天下一家,丰歉之际,彼此通融。济民善政,莫大于此。”“将军岭以至石塘、赤溪、蒲门等处,计程五十里,人民数千家,边山边海,地硗寒,早稻止一季,不比岭内一岁两收(而地土深厚者所收又倍)。是以该地农民早稻未登场时,每过岭买米以接青黄,而岭脚地棍哄同营民,私自拦截抄没。”“此后如有此等仍蹈旧习,准该地居民赴县控告,本县按律究议,断不少宽。”
其他网友回答
每个地方都有自已引以自豪的名人,漳州也是一样,名人辈出。我追寻红色的根基,传承红色的基因,现介绍几位漳州籍的革命老前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彭冲(1915年-2010年),生于福建漳州。他是共和国中漳州籍中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政治工作和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他1934年8月加中国共产党,当过学生运动领袖,领导过地下革命工作,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部长兼中共龙溪地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南京市市长、市委第一书记,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三书记,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第二副主任、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苏静(1910—1997),福建省海澄(今龙海县)县人。共和国中将,他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被喻为一人能当10万兵的四野名将。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副科长、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二科科长等职。在解放战争中,他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作战处处长兼情报处处长,中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队列处处长。在平津战役中,作为我军代表进入北平同傅作义的代表及傅本人进行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特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兆炳(1909—1993)福建省漳州市人,共和国少将。1935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他是一位老红军,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一直从事政治工作,历经了长征,身经百战,为我军政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处长、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漳州还有其他革命前辈,欢迎大家补充、完善。
其他网友回答
漳州是福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名人不绝。
一,解放军中将苏静
苏静,又名苏孝顺,是福建漳州龙海市海澄镇人。革命战争期间,曾先后担任过中央红军红一军团总指挥部参谋、科长、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兼军法处处长、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情报部部长、作战部部长兼教育部部长,曾先后参加过第4、第5次反围剿、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爬过雪山走过草地。
抗日战争期间参加过平型关等战斗战役,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尤其是在平津战役中,苏静作为解放军的代表与国军华北最高指挥官傅作义谈判,为和平保全了北平这么一座文化古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谈判成功,北平无战事
二,闽海才子黄道周
黄道周是明末时期文学家、书法家、抗清志士,代表作品《儒林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等,祖籍福建莆田,在其祖父的时候从莆田迁往了漳州,这块历史名城成为了生他养他的故土。
天启二年(1622年),黄道周以出色的成绩考中了进士,深得主考官的赏识,曾先后担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等职,南明隆武年间担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首辅大学士,由于抗清失败被俘而壮烈殉国,隆武帝亲赐谥号“忠烈”,追赠文明伯,以纪念他的功绩。
民国大师许地山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先驱者之一,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笔名落花生,代表作《空山灵雨》、《危巢坠简》、《道教史》、《印度文学》等。
许地山原籍广东,1894年出生于台湾台南地区,原本的生活倒也算平静,然而一起突发事件打破了和谐的氛围。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日本获胜而告终,日本不仅从清政府手里拿走了2亿3000万两白银,还割走了澎湖列岛以及台湾本岛。
台湾被占据后,年仅三岁的许地山跟着自己的父亲许南英一起迁回大陆,在福建漳州龙溪落户定居,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由于家道中落,许地山不得不自谋生路,他当过小学教员,也在省立第二师范中学任过教,1917年许地山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五四运动时期他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1921年初,他与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十余人联合发起创办了文学研究会,成立了《小说月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许地山积极发表文章、演说,宣传抗日反对投降,呼吁国人誓死不当亡国奴。1938年在武汉汉口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与郭沫若、茅盾、巴金等40余人共同成为理事。1941年,因为劳累过度,这位民国文学大师病逝。
其他网友回答
福建漳州乃“鱼米花果”之乡,所出的历史名人很多。这里略举几例:
何子祥(1707至1771)字象宣,号蓉林,和平人。清乾隆十六年进士,在平阳知县任上,兴建龙湖书院,并广边义学,兴修水利,关爱民生。虽卒于任上,然百姓恸哭挽留,遗著有《蓉林笔抄》四卷传世。
林震(1184至1258),字敦声,长泰县人,状元及第。林震极富文学才华,所作诗文多已散失。今存《儒学科贡题名记》,《林氏族谱序》,《春日偶成》,《归省》等。
林士章(1253至1600字德斐,号璧东,漳浦人,进士及第,明嘉靖三十八年夺得探花。潜心研究古代经典,曾参与编纂《世宗实录》。
蔡新(1707至1799)字次明,号葛山,漳浦人,清朝大臣,乾隆元年进士及第。曾参加编辑《四库全书》。蔡新有《缉斋诗文集》刊行于世。
吴大成(1126至1227),字子集。号梅子,南宋“渐山七贤”之一,因直言得罪秦桧遂返乡兴学。其高风亮节,为世人称赞。有《梅月诗卷》等传世。
陈淳(1159至1223),字安卿宋朝龙溪人,世称北溪先生,与朱熹一起兴办理学。陈淳工诗能画,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论孟学庸义》《字义详讲》,《礼解》,《女学》等传世。
林语堂(1895至1976)原名林和乐,龙溪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代表作有《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杜十娘》,《远景》,《红牡丹》等。其中《京华烟云》被誉为当代《红楼梦》。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一名漳州人,看到这个问题就有想回答的冲动,小时候记得漳州的历史名人,就是听大人聊天常在讲的开漳圣王陈元光,林语堂等。其它漳州的历史名人就不清楚了,所以就好好查了资料,给大家尽量介绍好漳州出现过的历史名人。
漳州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地处闽粤交汇,濒临台湾海峡,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青山碧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阜民丰。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诏入闽,平息“蛮猿”啸乱。至垂拱二年 (686年),漳州建州。在这之后中原文明与闽越文化在此交融荟萃,文明始昌。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大量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有贡献的历史名人。
漳州名人众多,漳州人大多信佛
自北宋至清末,漳州共产生文科进士 730余人。明清产生武科进士 139人。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1328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荟集,俊贤辈出。从理学宗师到仕人学范,从能工巧 匠到文苑名家,从英雄豪杰到革命烈士,行行有状元,代代岀英才。
唐:有出仕为官造福百姓的颜师鲁,有名垂 青史、开漳州举子业之先导的著名诗人周匡物和潘存实;
宋:有理学大家朱熹及其弟子王遇、陈淳;
元:有兴义兵、抗暴元的陈吊眼,建书院、弘理学的黄元渊;
明:有《东西洋考》作者张燮,集忠贤、学者、诗人和书画名家于一身的文化巨子黄道周,“开台王”颜思齐;
清:有抗法英雄林朝栋,抗日英雄简大狮,以《庄氏算学》闻名 于世的庄亨阳,文华殿大学士蔡新;
近代:有著名小说家、散文学家许地山,有“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 文章”的文学大师林语堂,画坛三杰周碧初、沈福文、沈柔坚,自然科学家赵以成、戴文赛等一大批名人。
他们或生于漳州或长于漳州,从漳州的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除此之外,漳州因自古被称为“佛国”,人民凡事求神拜佛,宗教信仰之风盛行,所以漳州境内的宗教名人众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关圣帝君、开漳圣王、保生大帝、三平祖师公等。
漳州最著名的历史名人:朱熹 林语堂 许光地
理学宗师:朱熹
朱熹在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1190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到漳州任职,时年六十一岁。翌年三月,朝廷调朱熹主管南京鸿庆宫,于四月二十九日离开漳州,在漳任职整整一年。
据《漳州府志》载:“公在漳首尾仅及一期。未至之始,吏民闻风竦然,望若神明。及下车莅政,一以道德正大行之,人心肃然以定。官曹厉节志而不敢纵所欲,宦族循法度而不敢干以私。
朱熹在漳州任职期间,大力提倡教育,改变了当时漳州落后的民风民貌,现在漳州很多地方都留有朱熹当年的足迹。比如欧山书院,龙江书院等。
文学大师:林语堂
著名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就是土生土长的漳州人,他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等都是非常有名的著作。
在漳州天宝镇还存有林语堂纪念馆,在林语堂出生地平和县还有林语堂故居,林语堂文学馆,有兴趣来漳州旅游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新文化运动先驱以及爱国者:许地山
对于许地山最有印象的就是那篇语文课文《落花生》了,许地山虽然祖籍不是漳州的,但是他在1915年随父亲落户福建龙溪,也就是现在的漳州芗城区。许地山长大后,曾在漳州华英中学,现在的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以及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现在的龙溪师范担任过校长以及老师。
漳州作为历史古城,美食众多,物价不高,生活节奏不快,是一个很适合养老的城市,欢迎大家来漳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