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写完鹿鼎记后封笔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吗

网友提问:

为什么金庸老先生在写完《鹿鼎记》后选择了封笔?对此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金庸封笔,推测有三个原因。其一,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一部《越女剑》所构建的武侠体系已经健全。从《越女剑》的先秦开始,到“射雕三部曲”的唐宋,经《笑傲江湖》的明朝,再到《鹿鼎记》的清,中国几千年历史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均已有了体现,已经不需要再多拓展。

因为如此,便牵引出第二个原因:金庸希望自己的建立的武侠体系更加健全完善,这个愿望显然是要比多写小说更迫切。金庸已经是中国武侠之冠,再多一部小说不会让他更强大(相反反而有败笔的风险,以及读者审美倾向改变带来的风险),而对过去的小说进行修订,则会延续他的传奇,这就跟王重阳得到《九阴真经》之后将其毁掉一个道理。虽然金庸的修改(比如黑化王语嫣等)等不被每个读者所接受,但金庸对其武侠体系有着自己的追求。

最后一个原因:武侠文学能不能跻身于文学,尚在未定之天。金庸小说,流行是足够流行了,但是不是能隽永,我们这一代人是不知道的,金庸自己也不知道。金庸不缺流量了,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不计其数,这样的作者对时间往往有着更强的野心。金庸为什么那么费心修订老文?或许在未来,金庸会是与能与大仲马同一级别的作家,但应该不是现在。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以下几点:

第一,心态变了,不愿意写了。

其实金庸写小说的最初心态,完全和古龙一样。

古龙是靠写小说吃饭,不写就没饭吃。

金庸虽没古龙这么夸张,但也差不多了。

金庸最初在59年创建《明报》,几次面临破产,完全依靠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艰难支持。当时金庸每天晚上熬夜写武侠小说,但销量始终不佳,销最差时只有五六千份。

即便只有五六千份,大部分购买者也是为了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

所以,当时金庸没有办法不写。一旦他停笔,明报就完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和巨大投资就带了水漂。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大家注意,金庸有两部小说《白马啸西风》《鸳鸯刀》写的很烂,完全比不了前面的《神雕》和后面的《倚天》。

为什么会这样?一种说法是金庸为了保持报纸上有连载,只能胡乱写了两部书,以保证报纸的发行量。

但到了鹿鼎记写作的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明报已经大为成功。

到1963年,《明报》已完全摆脱财政窘境,平均日销量是5万份,随后越来越壮大。

金庸已经成为香港有名的富人,还颇有声誉,说通俗点他已经没有必要通过写小说来维持事业。

心态变化了以后,金庸就难以像以往一样写小说了,因为缺乏动力。

所以,封笔也是必然的。

第二,金庸的招数用光了。

大家仔细分析,其实金庸后期的作品,都可以从西方文学小说中找到套路原型,分为很多模式。

大家注意金庸最后几部书,风格完全不同,差别很大,就是不同的套路了。

但到了鹿鼎记时代,金庸自己也说,能用的套路都用完了,没有可用的了。

要重复之前套路,写一些不精彩的文章,金庸自然不愿意的,不像自砸招牌,干脆封笔。

第三,金庸的水平确实有一定下降。

一种说法,最后的的几部书,虽然大部分是金庸写作,但也有金庸定下基调后让写作班子完成。

比如天龙八部的一部分就是倪匡写的。但如果金庸不是去国外访问,提前说明这件事,大家很难看出是倪匡的手笔。

写作这玩意,必须时时刻刻的写,停几个月也不行。

金庸因为成为明报老板,事情太多,恐怕也没有精力每天写作。

久而久之,水平下降厉害。

大家注意,在写鹿鼎记的同时,金庸写了一本越女剑。一般认为,越女剑肯定是金庸亲自写的。

然而,越女剑的水平很低,类似高中生作文。

由此可见,金庸水平有明显下降,恐怕也不能再写了。

第四,金庸的观念变了。

金庸年轻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作家,后来做了小老板也是小角色。

他的作品通常以汉民族正统自居,反抗异族,宣扬宁死不屈的侠客文化。

然而,60年代金庸开始从政,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香港媒体说他是八面玲珑。

这样一来,金庸也变成半个政治家,心态发生很大变化。

大家注意,金庸最后两部作品《笑傲江湖》《鹿鼎记》中,再也没有宣扬以往的东西。

笑傲江湖根本就是政客之间的激烈斗争,目的就是争权夺利。

《鹿鼎记》据说本来是想将韦小宝塑造成大侠,谁知道写着写着,就变成一个同样八面玲珑的小政客。甚至,金庸还对所谓的侠客和反清复明给予讥笑和鄙视。

说通俗点,金庸从政以后认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了。

金庸的桌子上有个座右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样的小说写一两部还可以,写的多了就如同今天宫斗剧一样,会被读者厌恶。

其他网友回答

金庸可以说是当年最成功的自媒体人,一手缔造众多经世不衰的经典人物,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可是,在48岁的黄金年龄,便封笔不写了。

金庸的好朋友倪匡是个极为高产的作者,两三天就能写出一篇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停笔的理由是,有一天,坐在家里,面对稿纸,枯坐半个小时,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于是决定,不写了!

相比于随性的倪匡,持重的金庸当然不会以这样草率的理由结束自己的武侠创作生涯。

而停笔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一念之差这么简单。

以成熟IP带流量,上世纪的自媒体人是如何奋斗的

众所周知的是,金庸早期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只是副业。

他的主业是办报纸。

事实上,他一开始,是一家报社的职员,后来,为了能够发出有态度的声音,他决定辞职,自己办报。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他决心成为一名自媒体人。

创办《明报》之后,为了让这份小小的报纸生存下去,已经靠《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写出名堂的金庸,开始在《明报》上连载新小说《神雕侠侣》。在此之前,《射雕英雄传》已经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小说。

在80年代港台武侠剧席卷大陆之前,香港的读者们就已经在郭靖黄蓉的故事中如痴如醉了。

对于一份最开始发行量才三四千份的刊物来说,有郭靖黄蓉这样成熟“IP”带流量,确实不失为一种正确而讨巧的选择。

(郭靖黄蓉,是《明报》创办之初,金庸仰仗的大IP)

至《鹿鼎记》连载结束时的七十年代,《明报》已经完全不需要靠金庸的小说来带流量了。它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足够大的平台。足够让金庸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发声而不用担心阅读量或关注度。以社论,这种更为直接的参与社会讨论的方式,才是金庸作为一个文人最初办报的初心。

诚然,从金庸留下的文字来看,他自己的治学严肃深入,但是,正如千百年来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一样,金庸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入世姿态。

(名门望族出身的金庸,作为读书人有着入世的追求)

金庸对自己的作品是骄傲的

说回到武侠小说。

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拳怕少壮这一理论并不成立。相反,更讲究内功的锻炼。

我们看金庸的文字,也是如此。

相比于古龙之类的天赋型选手,金庸的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显而易见的成长。

从《书剑恩仇录》中对于水浒聚义描写的模仿,到牛家村舞台剧式的人物出场形式,再到天龙八部中的线索人物串联宏大叙事,金庸对于文学技法的探索从未停止。这大概是他区别于普通流行小说作家的第一大特点。

虽然金庸一直笑称自己写小说是副业,且从未对于自己小说能够有多大的历史地位有任何相关说辞,但他其实对于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是非常在意的。

(徐克的《东方不败》将金庸的原作改的面目全非,之后老爷子跟徐克说,朋友还有的做,改编权你就别再想要啦~)

因此,金庸才在封笔之后,又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对自己的小说进行整理、删改。删改小说的时间跨度,甚至比当初连载创作小说的时间还要长。

金庸对于作品的珍视程度,可见一斑。

当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不再需要靠写作小说带来流量,当想尝试的小说技法,想描绘的小说人物均以完成时,金庸的封笔,便也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然,金老爷子后来也不是没有过技痒的时候。在我看来,世纪新修版的修改力度之大,不亚于一次再创作。时过境迁,步入暮年的金庸,其想法自然也与中年时期有所不同。

只是,读者们似乎对金庸的修改并不满意。这是与本题无关的话题了,我们以后再说。

其他网友回答

金庸先生写完《鹿鼎记》封笔的原因,不妨听听他本人怎么说。

实际上,金庸先生在还没写完《鹿鼎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不再继续写武侠小说的想法。

他曾对朋友说:“我现在写是为了娱乐。但是十几部写下来,娱乐性也差了。也许要停写几年,才再继续写下去也说不定。现在娱乐自己的成分,是越来越少了,主要都是娱乐读者。”

正当朋友们错愕之际,1972年底,金庸先生突然公开宣布封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鹿鼎记》是我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了。”

此消息一经公布,顿时引起哗然。好友、熟人,包括众多“金庸迷”,不断追问他为何不写、会不会再写,等等。

对此,金庸先生解释说:“(我之封笔)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自己感觉困难,一方面是写小说的欲望现在很淡了;写小说本身是相当辛苦的事。”

后来,他曾回忆说:“我第一部写的是《书剑恩仇录》,还算成功,就一直写下去,写到最后一部《鹿鼎记》,那是在1971、1972年间就写完了,觉得没多大兴趣,就不写了。”

当时,一干众人肯定“不依不饶”。

于是,金庸先生再次发声说:“目前情况下,如果我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可能就不再写了。一来我不希望自己写过的风格、人物再重复;过去我写了相当多,要突破比较难。再者武侠小说出自浪漫想像,年纪大了,心境自然也不同。”

归结起来,金庸先生所列封笔理由,不外以下几个——

第一,他自己说到了写小说很辛苦。

第二,自己写小说的欲望淡了。

第三,对于写武侠没多大兴趣了。

第四,不愿意重复自已。

第五,年纪大了,心境不同了。

看起来,金庸先生所说的理由,既坦诚又平淡。

然而,近二十年的成功连载,已蔚然形成一种“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的局面。从获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大半个亚洲,到南美北美,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大批“金庸迷”。

所以,当时的人们,对金庸先生的解释并不“买账”。坊间出现了种种“猜测”,总之,大都觉得金先生上述解释理由不够充分,觉得他“挂印封刀”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比如好友倪匡,便曾多次调侃金庸先生,说“你怎么也写不出来了!”

金庸先生的回答是:“任何事物,皆有一个尽头,理论上来说,甚至宇宙也有尽头。小说创作也不能例外,到了尽头,再想前进,实在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再写出来,还是在尽头边缘徘徊,何如不写?”

倪匡仍然不放过,见面即提此话题。数十次之后,金庸先生也“无语”解释,只好喟然感叹:“真的是写不出来了!”

还要说到一个人,即金庸先生的多年棋友、台湾名人沈君山。他从佛学的角度解释了金庸先生的“封笔”原因。

他说:“金庸小说的意境,创造的人物的演变,可以用一首蒋捷的《虞美大》来描写:‘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就如禅宗‘云门三唱’有三个层次,一是涵盖乾坤,二是截断众流,三是随波逐浪。我觉得金庸先生的小说,‘书剑江山’时期陈家洛潇洒出众才气挥放是涵盖乾坤;到了郭靖、杨过那一类型独立独行是截断众流;到韦小宝,武功什么都不会,乌七八糟,偷抢摸都来,但他能从心所欲,他不会武功最后一刀却把人杀掉,自己也搞不清喜欢哪个女朋友,但最后最漂亮的七个一把就抓过来了,所谓随波逐浪,令人羡慕不已。韦小宝以后就很难写了,到佛家所谓无相的随波逐浪,人已到至境,无可无不可了,那以后怎样再写呢?”

这个评语,说“佛学”也好,说“哲学”也好,的确倒是一种超然于“三界”外的高论。

换句话说,金庸先生通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一系列作品,依然完成了他于艺术之旅的探求。

如果说有“私心”,不能不说金庸先生是有一些的。

这就是,自他“出道”以来,一直被人冠以“武侠小说家”的名头。对此,他其实很不以为然。就此说,金庸先生确定以一个完全不懂武功的韦小宝作为主人公,洋洋洒洒写了150余万字。而且,韦小宝总可以误打误撞、逢凶化吉、仕途顺利、艳遇无数。这不仅是金庸先生再对“武侠小说”开一个巨大的玩笑,也不无想证明自己并非人们所认知的自己是“武侠小说家”的念头。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一次“功力”大展现;又是对国民性的一次大解剖;同时也是对“武侠文学”的大胆新尝试。

无疑,《鹿鼎记》所展示的社会、文化、史学、文学等等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巅峰。

至于此,在写完这部心血之作后,金庸先生不封笔,更待何时?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金庸先生从不愿意作为小说家扬名于世——正如他大多数作品中体现的,他的报负,是社会问题。

宣布封笔后,金庸先生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修改自己将近20年创作的作品。这一庞大的文字工程,金庸先生用了整整10年时间。

其他网友回答

金庸先生于1969年创作《鹿鼎记》,历时三年完成。金庸先生生于1924年,完成《鹿鼎记》时才48岁,按理说,这样的年龄继续搞创作没有一点问题,为什么他选择封笔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一个人20岁时写恩爱情仇,30岁时写恩爱情仇,40岁时写恩爱情仇,难道50、60、70岁还写恩爱情仇,而且是不能重复的恩爱情仇。我想,写完《鹿鼎记》的金庸先生,一定在创作欲望上发生了变化,没有年轻时的创作激情了。

二是金庸先生是一位创作态度严谨的人。写到《鹿鼎记》的时候,已经达到他创作武侠小说的高峰,再想突破已经很难。他自己觉得想写的都已经写完了,没有什么好写的了。他不想粗制滥造,选择封笔,是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我想每一个严肃的作家都会本持这样的态度。

三是金庸先生以办报为主业,先后供职于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历任记者、翻译、编辑、主笔。1959年,他创办了香港《民报》。为了提高报纸的销量,他亲自操刀,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十五年笔耕不辍,创作出十五部武侠小说,风靡世界华人圈,为《民报》赢得了声望。但武侠小说再好,读者也有腻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报》的影响力增长,《民报》的办报方针有所调整,更加关注民生,他的精力也作出转移。

四是金庸先生晚年说过,他除了修订武侠小说,最想写的是中国历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作的,他做过教授、校长,他主办的《民报》宣传香港回归,等等,就是扎扎实实在续写中国的历史,值得我们尊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