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 水稻的田间管理应注意什么

网友提问:

水稻移栽后的田间管理技术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优质回答:

水稻移栽到大田后,也就是水稻真正的进入了生长发育期。水稻移栽后前期的管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的产量。

一、

我国水稻的移栽方式大致分为三种:

(1).传统的人工插秧:

人工插秧的秧苗,长的高些。它的秧龄大约四十天左右:在小拱棚的苗床里成长需要十多天左右。在秧底里生长需要三十天左右。

它是经过两段育秧。秧的根系比较发达,秧苗就比较强壮。插完秧后,水可以稍为圈的深点。

(2)机插~插秧机插的秧:

用插秧机插秧,它的秧苗必须育在秧托盘里。秧苗密度需要育稠一点,一盘需要三两左右的稻种。

机插的秧苗它的秧龄也需要四十多天。达到这个生长时间,它们的秧根才能强壮的,盘在一起,机插的时候才不会断根。

(3).旱秧的播种:

这种插秧的方式比较简单,就是把稻种,泡好闷出芽后,直接撒到整好的水田里。这种方法浪费种子,产量也不高。

二、

秧苗刚插到大田里根茎受伤,重新扎根需要十天左右的过渡期。因此,这个期间要加强管理:

(1).刚插到田里二三天,视天气而定,一般田里要保持浅浅的水面,带露泥不露泥的。

这样有利于秧扎根,水深秧根容易漂泘。

(2).秧苗插到田里一个星期左右,就要喷撒除草剂,防止田里的野草生长。

三、

秧苗插到田里四五十天的时候,是秧苗分蘖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不要缺水。

到了小暑的的时候,把田里的水全部挖干。使田里的泥巴可以经得住脚踩,就行了。这样做:一是锻炼稻秧的身茎强壮,二是为了收割时田不蹋。

水稻在打萢抽穗时,只要缺不水就算是丰收在望了。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提到如何种水稻,老农我有说不完的话。虽说不敢称是把好手,但确名乎其实是把老手。

老农生活在江汉平原水乡。现己六十多岁。打十四岁开始下田种地直到今天近半世纪,一年也没间断过,并且主要是种水稻。对于水稻种植全过程,几乎是滚瓜烂熟。

水稻作为中国人主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水稻单产,国家研发出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在庄稼人的辛勤运用中,单位产量由七十年代的每亩三.四百斤提高到如今的两千几百斤(我这里所说亩不是市亩,是一千平方米的大亩)。彻底解决了我国十四亿人的口粮问题,并且自给有余。

水稻有早稻.中稻.晚稻之分,也有籼稻.

糯稻之分,有粘稻.粳稻之分,还有常规稻与杂交稻之分,现今又多了转基茵稻和非转基茵稻之分。

各种水稻品种有的高杆.有的矮杆,有的长寿.有的短寿,有的抗病.有的抗虫,有的抗倒.有的抗寒,各有所长,真乃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由于水稻品种不同,时间有别,栽培方法更是多样,所以管理决不能一概而论。

要说水稻如何管理,还得从催芽播种谈起。

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作为国家商品粮重要基地的江汉平原,主要是种双季稻,这样搞好早稻育种是关键,所以人们想出了多种办法。

七十年代,早稻育秧基本是原始办法。快到清明,选好稻种晾晒杀菌,按每千平米三十斤泡种两天两夜后捞起,用温水浸泡几分钟催芽,水温不能起过45度高了会烧死苤芽,保持温度30度左右三天后种芽全部催出,便可以播种下田了。

播种前,按1:10的比例选好苗田,用水整平,整熟,抢晴播种,若天气不对,就将种芽散开,待天气晴好再播。那时节,物质短缺,没有技术,种田全看老天爷脸色,倘若老天爷那几日心情不爽不给好脸你看,连续阴雨,必定佘种,只能赶种重来。

过了几年,人们开始温室育秧,就是将催好的芽种均匀地铺在撒满土的秧盘上,将它们整齐.分层放在育秧房里,再在房角用火烧,使房里保持二十几度的恒温不变,经过二十几天,秧苗长到公寸长就可取出移栽了。这种方法虽不会损种,但也非常麻烦,也不便大面秧栽培,两年后就再没用了。

接着又有无土育秧,方法与温室育秧一样,只是将秧盘上的土换成了报纸而已。

到了八十年代,有了地膜,这样人们就搞起了地膜育秧,就是将苗田整好,厢沟捞明,把种芽播后,用地膜盖上,并用弓子弓起,这样再不会损种了,天气晴气温高时,掀开两头透风,以免烧苗。待秧苗长到一定高度便可以掀掉潇膜。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后来又实行旱育秧。旱育秧顾名思义就是在旱地里育秧,将苗床选在旱地,用少量水整平,播种育秧,覆膜。这种方法秧苗容易感病,只用了一年就失败了。

紧接着搞起了育趸秧。这种方法就是在旱地将苗床整好后,再将塘渠里的沃泥捞起铺在苗床上,润透水,把种芽播在沃泥上压平.覆膜。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唯有这种方法用时最长,直到十多年前早稻停种为止。

至于中稻,为了避免花期遇高温减产,育种一般在五月廿日以后,晚稻育种在六月下甸。这时间日照强,气温高,育种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唉!我这是怎么了?人家要我去南京,我怎么就撞到了上海?尽扯些题外话。看来真是老糊涂了。还是转来吧!

水稻移栽后如何管理?

水稻品种不同,时间不同,育种方式不同,大小不同,管理也不相同。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秧苗满月后就可移找大田。(目前在我们江汉平原己基本无早稻种植,只有中稻或再生稻,虾稻)。移栽前将大田整好,施足基肥,保持薄层水。再按每亩早稻4万株,中.晚稻2万株移栽大田。中稻大都水肓秧,秧苗较高,加之此时天气严热,移栽后要灌大水保苗,常言道:大水活蔸,小水分蘖,就是指此时的中稻管理,四.五天后用少量尿素拌除草剂全田撒施,再保水四五天除荜,然后放水晒田,紧紧泥就够了,紧好泥后,灌浅水分蘖,插秧五十天以后,便可以放水晒田了,此时要将田土晒走侧,晒出白根,既阻止无效分蘖,又防止熟后倒覆。田哂好后灌浅水(半干半湿)直至收割前挪水收割。这期间还要除草,追肥,搞好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if上病,稻曲病。虫害主要是苗期防蓟马,二化冥,后期主要是防治二化冥,三化冥,卷冥,稻飞虱,特别是稻正虱搞不好将严重减产。

再生稻,在我们这里基本采用软盘育秧。既可秧插,又可人插,省工省时,轻松方便。届生稻秧苗`移栽时一公寸左右,大田必须平整,最好栽前四五天整好田,关水施撒.除草药(可约加剂量)再移栽,这样无须再除草,其它操作与中稻基本差不多。.

水稻要莸得高产,它的一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由于水平有限,技术不够,没能一一介绍。也难免有些不合实际的地方,恳请大伙批评指正。

只因老眼昏花,多年没提笔,加之手机用时不长,里西定有不少错词,病句望大家原谅,莫笑话。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进入五月,马上要进入秧苗移栽阶段,第一步培育壮秧苗已经接近尾声,那么水稻移栽后的田间管理有哪些呢?尤其是秧苗移栽后的前期,由于秧苗换了环境,前期的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分蘖,进而影响收成。

具体来说,水稻移栽后田间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的管理至关重要,

1、在秧苗移栽初期需要深水,秧田里的水深不低于秧苗的1/2,一般在秧苗高度的2/3处左右,但是切忌不能淹没秧心,因为移栽初期,秧苗还没有在田地里扎根,如果水太少的话,秧苗容易被晒死或者是被风吹漂起来。

2、在秧苗返青后,可以采取浅水间歇性灌溉,即秧田里的水不宜过深,一般10公分以下,并且等秧田里没有存水的时候再引水灌溉,因为这一时期秧苗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浅水有利于秧苗对阳光的吸收。

3、晒田,当秧苗分蘖差不多的时候(一般是分蘖率80%)左右,时间大概是6月末7月初,要将秧田里的水排干,进行晒田,基本上要晒到田里土出现小裂缝为止,再进行灌溉。晒田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秧苗的无效分蘖,增强有效分蘖。

因为早期水稻分蘖能够成穗,而晚期分蘖的不能成穗或者是成穗很小,稻谷不饱满。通过晒田,能够使晚期高位的无效分蘖得不到营养供给而停止生长,从而使主茎和早期大分蘖获得更充足的营养。

4、增温灌溉,目前采用地下水灌溉的地方越来越多,因为地下水比较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抽到灌溉渠中,再引入农田,以增加水温,以免水温影响水稻生长。

二、把握恰当的追肥时间

水稻在返青后7天左右要实施追肥,以促进秧苗分蘖,秧苗在生长过程中对氮需求量比较大,因此追肥要以氮肥为主,可以配合叶面肥使用。

追肥量根据田块的肥瘦程度把握,一般每亩地10~15公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分两次追肥,第一次普遍均匀追肥,一周左右,可以根据长势情况对不太好的区域二次追肥。

这里要注意的是,追肥不能在早上或者是刚下过雨,因为湿润的叶子会残留化肥,产生烧苗。

三、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发现病虫害即使到当地农机部门咨询治疗措施,在农机部门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治理病虫害。

四、注意条件杂草的管理。

目前绝大部分都是用除草剂解决杂草问题。

综合来说,秧苗大田移栽后的水、肥、热管理都很重要,只有将这些要素组合起来,使用恰当的管理措施,就一定不会有太差的收成。

关于水稻移栽后的大田管理就分享这么多,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