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作没有灵感了怎么办 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灵感

网友提问:

想锻炼写作能力,没有灵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

优质回答:

常常听到中学生和一些文学爱好青年朋友说,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头绪,越是想写作,越是没灵感,不知道从哪里动笔,而在阅读别的作家优秀文学作品的时候,虽然心里也知道作品的优美,牵动着自己的心,却往往难说出个所以然来;至于要在自己的写作中效法、借鉴,更感到很困难了,对于写诗和散文的技巧,那种精炼的字句就更不容易掌握了。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也是我在创作道路上的一些心得供题主分享,但愿能给你一些启发。

的确,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或者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美文,联想和构思是具有它的奇特与瑰丽的。所谓奇特,是指新颖特异,是他人虽然可以联想和构思但又未能联想和构思得到的;所谓瑰丽,是指联想和构思发挥得恰到好处,在诗歌和散文的章节和语句中如同珍宝般栩栩生辉,读来让人赏心悦目。

运用奇特瑰丽的联想和构思的彩线,才有可能编织成一首优美的诗歌,才能描绘出一篇让人心动的美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联系和构思是一首好的诗歌和一篇美丽的散文的生命。我国历来就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文章的品格(文品)与作者的品格(人品)是统一的,像屈原的绮丽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的文品,是与屈原、杜甫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人品相统一的;司马迁的雄浑雅健、陶渊明的清幽恬淡和李白的飘逸洒脱的文品,也是与司马迁、陶渊明、李白不为权贵折腰的人品分不开的。一般来说,诗歌和散文的风格是作家精神面貌的表现,小说大家谱写出人生百态,人品决定着文品,文品又反作用于人品。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一首《咏蜂》诗,本来蜜蜂酿蜜是大自然很寻常的事情,借蜜蜂酿蜜来鞭策人们勤奋不息,也是家喻户晓的习例,正所谓“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就是借褒奖勤劳的蜜蜂以针砭怠惰的人们的。写一首好的诗歌,必须在意境上下功夫,“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谓意境,是指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即意)与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即境)融合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同样的,一篇美丽的散文,一部具有生命力的小说也要具有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因此,在意境上下功夫,也就是在思想感情与生活画面的融合上下功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家常常使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并使之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样塑造出来的鲜明的艺术形象,使读者能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继而产生共鸣。

作品的好坏、优劣没有固定的标准,不要形成既有的条条框框,更不要被条条框框禁锢,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必须注重灵感说,我喜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或者独自去到野外,封闭了自己的身体,有了自我的空间,思路大开,文性大发,便立即记录在随身带着的笔记本里,诞生了很多即兴的随意诗;我更愿意亲近自然,喜欢置身在自然的山水之中,去观摩大自然的神奇,去体味古人的学说和创造的奥秘,听那来自远方空灵的音符,看一些古典书籍,领悟前人思想,去畅想或有或无的世界,受到很多古代诗人或近代文人大家的熏染,于是,就有了许多诗歌和美文。

虽然在写作的过程中时有荒废,甚至几度弃笔,但至今文思不泯,固然是性格所致,对艺术的一份守望期待,但更有人性善良的感召,社会的责任,作品记录着我的所感所想,所历所见,有真情、友情;有爱情、婚姻;有理想、追求;有希望、愿望;有梦想、幻想,也有无奈和悲伤。我不为写作而作文,不去追求格律命题文章,不为单纯的言文去写作,更不会高唱赞礼去写作,当然,也不能说没有功利思想,因为,我只是一个凡夫,也要生活,也要生活的必须。但我知道作品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我也从来不敢自封文人,不想有太大的压力。

作品就应该是纯粹的,虽然出于现实,但不能和现实混为一谈,应高于生活,又要接地气;有时我也想写格调高昂,呐喊助威,剔除伤感情绪的作品,但我内心却不答应,所以很矛盾,我战胜不了自己,也不想改变自己,只能完善自己。我相信,只有养成高尚的品质,坚守本质的良善,就能写出高尚的文章;只有丰富的知识和渊博思想,才能提高作品的境界,只有真情而不娇纵才能感动世界。我深信真情实感才是作品的灵魂,注重从原生态的文化汲取营养才能写出好文章。

用作品记录一个普通人的心路历程,谱写各阶层人群的喜怒哀乐,展示各行各业人群的酸甜苦辣,去呼唤人性真善美,呼唤社会进步,是我的理想、追求,也是我的责任。

其他网友回答

针对问题本身,这却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希望自己能有娴熟的写作能力,无论在职场还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拥有一定的写作能力那都是让人很羡慕的一件事情。我也是这样,一直以来也都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也一直在给自己机会让自己是不是的写点儿东西,甚至这一写就是很多年。

说到想写却没有灵感不知道该写什么应该怎么办?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有那么几个方法:

首先就是多读书,既然想要输出文字,那么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自己输入足够的文字。

读书这件事情,当然也不仅仅只是读书那么简单,我们很多时候读到一本书多少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如果不是什么专业的写作者,作为一个想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人,我们应该随时做到书写的习惯,读完一本书,当然要毫不犹豫的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时间久了,读的书多了,写的阅读感受多了,文章自然而然也会有所进步的,灵感这个东西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你读书足够多,灵感才会在你的生活中迸发。

其次,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个随时记录生活的心境,为自己准备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和笔。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那么一闪念的时刻,它出现的时候或许只是一个想法,更或许是一个让我们自己都不曾想过的故事,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太在意这些事情的发生,因为太过突然,甚至觉得有些异想天开。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对此太过放在心上,殊不知很多好的东西都是在那一刹那间迸发的,如果我们能随时做到当它们出现时及时做好记录,那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写作素材。

还有就是,灵感有的时候并不让仅依赖那偶然现象,有的时候,出门逛街,看到了一些让自己有感触的事情也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记事本记录下来。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生活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在我们生活的周边满处都是,只看我们是不是有心去捕捉。

最后,说一个我自己的经验,那就是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感受。

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方便的。对于自己生活的描写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应该都不是难事。

总而言之,作为小白的我们,如果真心想要写好文章,并不是没有办法,灵感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多充实自己,为自己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再加上一个每天写作的习惯,哪怕只是写写日记。写作素材到处都是,好好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每一件小事都能写出一篇生动的美文,只要我们足够用心。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一点,每一个写作者都不能忽视,没有它就没有写作

你想写作,却没有灵感,不知道写什么?这说明,你还是一个初学写作者,刚开始学习写作可能都会有这种困惑。一旦你写一段时间后,你入门了 ,入戏了,就会觉得天下有写不完的题目,多得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那时,你会觉得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时间不够,而是生命太短暂 ,时间太宝贵!

在这里就和你一起聊一聊写作的灵感问题。

一、什么是灵感

灵感,有人觉得它很奇妙、很神奇,有点不可琢磨。其实,我觉得,灵感,就是捕捉写作题材的一种能力,就是大脑与生活撞击后产生的火花,就是对某一领域长期积累的一种爆发,是全身心投入写作时的一种状态。

有一位作家说过,灵感是一部作品的导火索,是海水冲击海岸的浪花,是天空不断飞来的小鸟。

李白、杜甫一生都写了3000多首诗,诗人陆游写了近万首,鲁迅写了近千篇杂文 ,莫言写了近百部小说。这些伟大作家,都是灵感爆棚,有着很强的捕捉题材的能力。

二、灵感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触及到我们的大脑后,便会写作的冲动。这就是写作的灵感。杜甫正是看到当时社会一些富人的奢华生活,也看到穷人贫困潦倒的境况,才写出“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鲁迅写那么多杂文,也都是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使得他不得不口诛笔伐,予以抨击。莫言的许多作品,也都是现实生活,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三、灵感来源于阅读

大量的阅读,也会使你产生灵感。有时,你读到一个故事,你读到一个人物,你读到一首诗,你读到一句名言,甚至你读到一个成语时,就可能会产生写作的灵感,有一种写作的冲动。有一次,我读一本书,书中说一个人一生,只能活3万天左右,使我深感生命的珍贵。于是,提笔便写了一篇《珍惜“生命”》的短文,被一家杂志刊用。

四、灵感来源于积累

只要你对某个领域,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那么,你在这个领域就会有写不完的题目。我认识一位历史老师,他在历史领域钻研了近30年,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历史上大大小小的事件,他十分熟悉。写勤奋,他有历史材料,写懒惰,他也有历史事例;写大度他有例子 ,写斤斤计较,他都能找到历史材料。写历史方面的文章,他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境界。

五、灵感来源于思考

牛顿发现地球的引力,灵感来源于对苹果落地的思考;瓦特发明蒸汽机,灵感来源于对蒸汽顶开壶盖的思考;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灵感来源于对飞鸟的思考。写作的灵感,有时也来自思考。最近,网上关于流浪大师的文章特别多,据说他现在开始搞直播了,收入非常可观。有一名作者经过思考写了一篇《知识改变命运》的文章。这篇文章告诉人们,流浪大师的蹿红,除了现代科技网络的作用之外,主要还是他拥有知识。如果他毫无知识,网络再炒作,他也不会如此成功。

六、灵感来源于网络

现在时网络时代,网上信息十分丰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等,应有尽有。我们抽时间搞一点网上阅读,你会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就会给带来写作的灵感。我给今日头条的问答写稿,写作题目都是来自网络。我有时,在“推荐”里找题目写,有时在“问答”里找题目写,有时在“热点问题榜”里找题目写。我现在,已经写了150多篇文章,总感到有写不完的题目。

七、灵感需要保护

灵感这东西,很微妙!有时它飞来了,有时也会飞走。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灵感。

有时灵感来了,你要赶快构思写作,把它变成文章;不然,时间长了,灵感飞走了,文章就写不出来了。

有时,你有了灵感,如果正在忙别的事情,没有时间去写,你就把它记下来,等有了时间再去写。

有时,你有了灵感,手头正在写别的题目,你也要把灵感记下来,等着接下来去写。

有时,有了灵感,需要搜集资料,需要构思,请你也要把题目记在本上,防止遗忘。

我手上就有一个本子,一方面记灵感,就是要准备写的题目,一方面列文章的提纲,再就是记一些写作用的相关资料。

没有灵感,就没有写作。我们广大写作爱好者,都要重视灵感,保护灵感!

闫老师简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300余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与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想锻炼写作能力,涉及到了有无灵感的问题,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初学写作者了。起码是文学创作者或者初级水平者了。对于外行谈内行的话题,难免班门弄斧。不过道听途说,以及从旁观者的角度也想凑热闹,讲一些不成熟看法。

灵感是来源于生活的。阅历经历的积淀,由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最终结果会产生灵感的。读书和社会实践都是获得灵感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互为补充,相互转换和产生相互促进作用。

读书是间接的社会经历活动,虽然是书本的知识,不可代替社会实践的人生经历,但是其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是浓缩了的,集中生动形象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再现。不乏某种程度上具有深入社会生活,了解社会众生的捷径效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灵感自然而然厚积薄发,跃然出现在脑海,就会发生下笔如有神的奇特现象。也就是说,灵感问题会随之迎刃而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字功底,又有了灵感就不会为写什么而烦恼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是个世纪问题,自古以来,不论是哪个作者,都会经历这个问题。笔者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灵感?为什么会脑袋空空?枯竭的理由是什么? 有两个。

第一,那是因为你自身的存量有限,也就是说你没有营养了,被掏空了。这个时候,你需要进补。所谓江郎才尽。

进补的方式很简单,大家都明白的,就是学习。比如,看书。看书两个字简简单单,但书的类型众多。笔者认为,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先,然后便是名作推荐,再来便是热门排行,最后看看百科丛书。

除了看书外,还有新闻,杂志,影视,甚至漫画以及问答软件,你都可以去涉猎一下。这样一来,你的脑袋就丰富起来了,那灵感,还不是一个念头的事。

第二,那是因为你被迷惑了,走入了困境,也就是说你的思想路数被阻断了。这个时候,你需要转移心境。所谓灵感疲劳。或心境抗拒。

这个时候,你可以听音乐,散步,或俯卧撑。也可以选择另外一个场所,不要一味的在房间,图书馆或者咖啡店。你可以去,公园,海边,山顶,或者寺庙。

另外,除了这两点,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常习惯,也就是灵感收集、记录的问题。

生活中,由于外界刺激,你总有灵感乍现的时候,这时你要养成记录的习惯。或者在你学习进补的时候,脑中所闪现的灵感,想法。

关于灵感收集,这是比较专业的问题,因为这个方面,基本都是职业写作者,通常要做的事情。

可以收集的方面很多,比如自己的记忆,或者偶遇,自己的故事,或者他人的故事,看到的或听到的。这是现实生活类。

可以收集的媒介很多,比如书籍,影视,新闻,杂志,漫画,问答,贴吧,论坛。这是实体与网络的信息传播,艺术记录类。

可以收集的场所很多,比如学校,菜市场,车站,工地,医院,诊所。特别是心理诊所。这是公共场合,集体写照类。

只要注意这三个点,写作便无往不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