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是以成败论英雄,为何人们对项羽的赞颂还更多?
优质回答:
成王败寇,以成败论英雄似乎已成为历史的定论。但项羽却是一个例外。
楚汉相争四年来,刘邦屡战屡败,但垓下一战,韩信的车轮战,使项羽全军覆灭,乌江自刎,使刘邦才有了前、后汉的四百年。
但由于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高祖刘邦并不光彩,而悲壮的项羽才令人腼怀。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何等的悲壮英雄气概!乃至千年以后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发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慨!
但这一切掩盖不了导致他失败的原因:
一,秦以后的大一统已成为时代潮流。他分封十八诸侯是逆天而行。
二,项羽之仁历称妇人之仁,对士卒的受伤可同情落泪,但对有大功者功臣的奖赏却吝啬之极。
三,局面尚未稳定,却早早东归,去过沐猴而冠的虚荣生活去了。给刘邦留下了喘气反击的机会。
盛而骄,终导致了现代屡演不衰的《霸王别姬》。
霸王的前车之鉴,使共和国的领袖们早在七十年前就提出:宜将剩勇追勇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警句。
以史为鉴,前事之师,后世不忘。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及历史经历定会给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历史角度上以启迪。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刘邦成功了,项羽败于刚愎自用。大众普遍心理,总是同情弱者,而且刘邦计谋百出,项羽重战术轻战略,好象很耿直。所以,大部分人都称颂霸王。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刘邦和项羽,我其实之前也说过,他们两个人的风评在当时本来就是存在很大的分歧。
比如同时在项羽和刘邦麾下担任过要职的陈平是这么评价他们二人的: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意看上面的黑体字,甭管陈平这段话的重点是啥,但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其实都很明白,那就是“廉节好礼”的人多喜欢追随项羽,而“顽钝嗜利无耻者”则多喜欢追随刘邦。
所以对于刘邦和项羽二人,哪怕是当时的人也都很清楚,刘邦能赢这自然是因为刘邦综合能力更强,但这不意味着刘邦就更受欢迎。
说的再简单点,有两个老板,第一个老板给你钱确实很多,天天骂你,所以你会怎么想?而另外一个老板给钱虽然不多,但对你很好,所以你又会怎么想呢?
就像陈平说的,虽然刘邦给的利益最多,而且他也确实跟随了刘邦,但陈平也还是承认项羽这个人其实蛮不错的,所以那些不太看重利益而看重个人品质的士人就多会跟随他。
因此我个人认为,对于项羽和刘邦的评价至少要分清楚一点,那就是项羽的品质和刘邦的功绩这本来就是两回事。
说白了,有的人歌颂项羽就仅仅是因为项羽的个人气质确实更让人喜欢,而有人歌颂刘邦则更多的是因为刘邦的伟大功绩,事实上这两点也并不矛盾。
而只有建立在这一点上,才能理解为什么更多的人会歌颂项羽,而相比项羽来说刘邦就歌颂的少。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统治者都想做刘邦,而下层人则更希望有个项羽这样的人能带领他们创出一片天地。
当然我也不是为了洗白项羽,毕竟项羽杀了很多人这是事实,但就像我举得例子一样,我也没说是我的看法,我只是选取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陈平的言论来总结他们的特征,相比而言,对于更多的文化人来说,还是项羽更受欢迎。
所以既然从汉初开始就这样了,那么在以后民间歌颂项羽多于歌颂刘邦的人就再正常不过了。
好吧,如果单说是统治阶级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就没几个人会说项羽好话的,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歌颂刘邦。
正如宋朝时期的辽国君臣,就以改为刘姓和萧姓来说明他们对于刘邦的喜欢。
其他网友回答
国人常常尊崇失败的英雄,比如项羽,又如李广。
在我国的传统史书中,对项羽的赞许远超过刘邦,李广作为名将的地位也远高于卫青、霍去病,这是因为史书也好,诗词也罢,都是文人所写。
1、文人,经常自命清高,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而失势的英雄便成了他们讴歌的对象,诗言志,不管写项羽也好,李广也罢,表达的都是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和不满。
这一传统不能说起于太史公司马迁,但司马迁的影响力绝对占了很大的作用。
司马迁的笔下,刘邦变成了一个无赖小人,卫青霍去病则是佞幸。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盖世英雄,而李广则是抵抗匈奴的名将,书中对项羽、李广的故事记载生动传奇,很多细节描写犹如小说。
2、项羽、李广军事名将世家,贵族出身,而刘邦出于草莽,卫青本是奴隶。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甚至陈胜也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古人对于出身还是很在意的,世家大族往往受到推崇,而白衣出身的便没有光环在身了。
3、刘邦自身的黑点,被司马迁及之后的文人无限放大,但项羽却只保留了其勇猛善战的优点。
历史上的刘邦善于用人,豁达大度,有战略眼光。47岁之时,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仅用了7年的时间,而且击败的还是霸王项羽,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项羽,除了勇猛善战之外,如韩信所言,他残暴、妇人之仁,又吝于赏赐,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
与项羽相比,刘邦更值得汉族人纪念,毕竟我们这个族名便来自于刘邦所建的汉朝。
4、历史并非仅以成败论英雄
其实,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常态,蚩尤,我国第一代战神,也是一位失败者。
关羽、岳飞,两代武圣,也都是失败者。
有能力的失败者,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无尽的想象,人们总是假设,假如他们有机会,就一定能创建更伟大的功业。
成败能够定结局,但许多人的光芒是遮不住的,即使失败,依然会有人记住他们光芒万丈的一面,并传颂后世,项羽就是其中之一。
时至今日,原本的项羽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项羽成了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其他网友回答
同情失败者,世间失败者太多,大家是惺惺相惜!据数据统计,人群一百人中只有6人是相对成功的,而大多数是权利和利益的失败者。所以大家几乎都是失败者,也就容易同情失败者了。是一种借口也是一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