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古代科举考试都考啥

网友提问:

古代的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优质回答:

古代科举考什么?考八股。这只答对了一部分,八股文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形式,就像一种文体,答题的程式。科举考试对书写也有要求,馆阁体。草书、行书的书写方式都不行,因为阅卷必须字体清晰,不能潦草。卷面整洁、字体工整,给阅卷人的好印象,对于录取多多少少有关系。

考试内容自然也有规定。县试考试四场都是四书题的八股文,中间有一场必须作赋或古诗的,名为考古,或称古场。第一场没有上榜的(成绩不合格),不能参加第二场考试。以后每场都要减人,如与试者共有一百人,则末场所剩不过三几十人。

乡试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第二场考经文,第三场考策论和表判断。乡试考中的就是举人。《儒林外史》有范进中举一章,叙述范进参加乡试高中举人的前后情况。

有了举人资格,就可以参加进士考试,即会试。

会试考什么?唐代进士科考三场,第一场试策,考对国家颁布的律令和政策的理解;第二场考杂文,第三场考帖经。进士及第分为甲乙两种,经和策考全通的为甲第,帖经过四以上的为乙第。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前后两边全部帖封,中间只留一行,再用纸将一行里的三字帖上,让考生回答出被帖三字的内容。文字考试中又有策问,考察应试人对时事政治、国家法令的见解。

明清时期的会试内容与乡试相同,只是难度的差异。会试也考三场。

会试之后是殿试,参加殿试是已经高中的举子,即进士,但是此时还没有发榜,尚不能称进士。殿试主要是皇帝主持的笔试和面试,决定进士的名次。

殿试不考八股文,而是考对策。对策的字数与卷子格子的字数一样,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时务策题目有三至五题,千字文,用1000字阐述,看似简单,实则难度颇大。

其他网友回答

科举是指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秦朝之前,中国采取的是分封制,选拔官员靠世袭,也就是靠关系。汉代选拔人才用的是察举制,由地方推荐人才。隋文帝开皇七年命令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科举的原型。唐代继承并发展这项制度,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廷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科举早期主要以文举为主,最初分明经、进士两科(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文科理科)。后来增加了如秀才科、太学生科、大科、三教科。秀才科的考试方式主要为试方略策五条。所谓方略策,主要是论述圣贤治道、古今理体之类。但是由于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应试者也不多,后来便取消秀才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慢慢的成为最主流的科目,明经科只要能够熟读书经,而进士科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会问一些关于治国的政策的问题,进士科的评选标准也是最严格的的。

唐朝时期,省考定为三场,一场帖经,考试两篇杂文,最后策问五题,帖经是指选择学习的经书,挑一页,选一段,空两头,让应试者,类似语文考试默写。杂文包括一篇诗一篇赋,或者包括赞颂、讨论(相当于议论文、表扬书),题目一般非常生僻。策问一般三道题目是时事一道是治国方略,最后一道是关于战争的谋略。后来基本也是围绕这几项进行考试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应试流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这时候的内容基本也是墨义、贴经、策问、诗赋、经义。以下为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其他网友回答

可就考试,大体来说在明朝以前,皇帝出题。考验考生是否有安邦定国才能。诗赋,经义,论,策常考内容,但是自明朝出现八股文,情况大变,

你可以想象,也可以自豪的说,只要你是一个爱看书爱研究的人,喜欢去看,喜欢去研究,你可以自己拍着胸脯说,你必定是个“学富五车”的人,

这很大情况是因为,现在信息发展很快,以前打破头都找不到的材料,现在网络可以给你五花八门的罗列,你自己都好奇为什么有这么多答案。不是过去人们不努力,而是你生在繁华乡。

再说以前,四书五经可能加起来还没有本红楼梦字多。你可以现象,再往前,竹简时代文字要怎么才能盛行。而明朝的八股文很不凑巧题目都出自四书。四书一共才5万余字,其中《大学》1600余字,《中庸》3500余字,《论语》约15000余字,《孟子》约35000余字。从现在的眼光看,不过是薄薄的一册。自明至清,科举考试500余年,哪有那么多题目好出?八股文章刻印流传的数以万计,四书中的每句话几乎都能找到多篇现成范文。考官为了避免士子抄袭模仿,便千方百计在题目的花样翻新上打主意,于是题目越出越奇。

最后结果显而易见,题目五花八门,内容一成不变,所以盛唐开放诗歌,宋朝华丽辞赋,一去不复返。时不时出现的文学大家,都是和当时环境相背离的。

珍惜现在的环境,共勉

其他网友回答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

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主要来源于朱熹注解)演变而成。

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才从礼部中独立出来。从此,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部分试题

第一场,史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进士科来说,隋唐是诗词歌赋,宋代增加策论,明清就是八股文了。

其他科举科目,明法科主要选拔法律官员,考本朝典章,法律规定,判案。明算科主要选拔财政官员,考的是历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数这些,韩信点兵题。明经科选拔秘书官员,考四书五经经义,填空这些。明字科就是考书法。秀才科、博学宏词科,则是考古文诗词等综合性的知识。

实际上,科举作为选拔官员的手段,历史还要更早一些,早在西汉时期,就主要以察举征辟制度选拔官员。而其中的征,就是皇帝特旨向全国征集人才。假如皇帝需要算数方面的人才的话,专门诏书发向天下郡国,有意者向本郡主官报名,初步鉴定后,郡守国相开出关于考试者的身份证明,官费送到首都集贤馆。三公针对所有人出题,初审通过,呈递皇帝进行正式面试。皇帝亲自出题考核,通过者则授予郎官,不通过者发遣散费回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