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章简单理解 道德经第十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道德经》第十章的内容?你认为有哪些道理?

优质回答:

谢谢您的邀请!

首先,我们先看《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如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一句话:“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通俗点说就是把你的肉体和精神合在一起,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能不能不让它分离呢?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一个理念。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是营魄分离的,也就是形和神是经常分离的。人过了三四十岁后,形体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消退,但身处的位置越来越高,人生积累也多了,这时候欲望却开始增加,神的层面更多地妄动,总想着我还要做点什么等等,欲望越来越大,如此形神不能达到一致了,也就是老子说的营魄不能抱一了。这“营魄”一分离,你想这人还好得了吗?人往往会用过度的欲望去驱使自己逐渐消退的身体的形,结果导致身体的崩溃。再比如,我们走在路上,眼睛看着商店的橱窗,心里边又想着公司的事,形神就分离了。长此以往,我们达不到好的健康状态,心灵不能处于宁静的状态。所以说我们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心里就想着什么事,比如说吃苹果时,就一口一口吃苹果,细细品尝它的味道,不要一边吃苹果一边聊天,然后还一边玩手机,这就很不好了。

第二句“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帛书乙本写的是“抟气致柔”,意思是把气聚拢在一起使它柔和,能不能像婴儿那种状态呢?我们知道婴儿是非常单纯的,婴儿吃了点奶,吃点食物就满足了,他没有更多的欲望,所以婴儿的身体是非常好的,他的气是完备的,气血能够合在一起。婴儿的这个状态,应该是我们生命的初生状态,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状态。我们成人以后欲望就多了,会想多为自己捞取,衣服要最贵的,美食要难得的,别墅还不够大,车子还不够多等等,而孩子却不会想这些。所以,如果能保持一颗童心,这人就会长寿、健康,因为比较单纯、欲望少,他气血就通畅。

再看“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帛书乙本写的是“修除玄鉴,能无疵乎”,“疵”是瑕疵的“疵”,“玄鉴”的“玄”就是深妙的意思,很深很深的镜子,意思是我们心里边的镜子,把它清理干净,清除掉杂念,能不能没有一点瑕疵?老子告诉我们,能不能修炼到心中宁静,没有一丝杂念,这是一种状态。人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比如时刻提醒自己)经常保持内心的纯净,要不断地去擦拭它、修炼它,当养成习惯以后,才会进入一种空的状态。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帛书乙本写的是“爱民栝国,能毋以智乎”这话什么意思?“爱民”正说明老子是爱老百姓的,通俗点的意思是爱老百姓,让他们都活得很好,能不用心机智力吗?比如,当一个领导者放下自己的私欲,不与大家争夺利益,清空杂念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去做事,去制定和执行规则,就更加轻松坦然了,反而不需要用太多的心机,不断地去干扰大家,就能把工作做得很好,这是一种境界。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句话应该是指阴阳变化之间呈现出各种机遇时,能不能保持一种“雌”的状态?什么意思?“雌”比喻一种安静的状态,《道德经》中经常用雌雄来比喻人生的两种状态。比如,需要针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召开会议,这时候领导不宜先发表观点,而应该守静,否则你先说完了,别人除了认同,恐怕很难听到别的不一样的看法。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帛书乙本写的是“能毋以知乎”,“明白”是明亮、光亮的意思,“明白四达”的意思就是像太阳一样,“天之道”一样,让阳光撒遍世界,让这光亮到达四方;所以这话的大体意思是让光亮惠泽四方,能不能保持一种无智的状态。我理解的意思是,恩惠普及天下,为善不欲人知。这样的人,这样的领导,是符合天之道的。  

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说教育工作,曾有位哲人论教育,说教育不要带着太强的功利性,要像阳光照耀大地一样。阳光一直照着种子,种子就发芽了吗?没有,要等待雨水,有水分才行。天一直下雨,或者给它浇水,它就发芽了吗?没有,要等待阳光。所以待条件成熟了,种子自然就会发芽,所以,不要抱着企图心去进行教育,尽管就去这么做就好,至于回报如何,等待条件,等待机缘。    

《道德经》的智慧太过深奥,只能算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其他网友回答

在对《道德经》第十章进行独家解析之前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十章在《道德经》里属于难点,有很多模棱两可的东西让人琢磨,个人认为这章老子是通过讲修心养性的道理来启发人们如何休“德”

《道德经》第十章独家解析版

《道德经》前后共分81章,今天在《弯豆聊国学》里继续解析第十章部分,以后还会对81章的其它部分逐一进行解析,后期也会对这些解析,做相应的视频诵读。

春秋时期 · 老子在其《道德经》第十章里有如是说: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②致柔③,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④,能无疵⑤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⑦,长⑧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①、载:承载,营魄:魂魄、血脉

②、专气:专心、专一 ,气:能量、精力

③、致柔:致:达到,柔:柔和

④、涤:洗涤、清除,玄:深奥、幽远,不符合事实 ,鉴:镜子、审查,仔细看~

⑤、疵:纰漏、瑕疵

⑥、天门开阖he:本人认为这句的理解是本章的重中之重,天门不妨先理解成中医里的 “开天门”按字面先理解成开经络、开穴位、活气血、调阴阳和祛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明目等作用。这都为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大穴,也含有天人相应,雌:母、女性

⑦、恃shì:依赖、仗着,如有恃无恐

⑧、长:本人认为此字在此应读为(zhǎng)是领导人的意思,而不该念成(cháng)

【解析】

承载灵魂血肉使之合二为一的 ,能不离不散吗?专心调理自己的气息使其达到柔顺,能像婴儿一般吗?排除自身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让自己变得清明透彻,能没有一点瑕疵吗?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无为而治吗?养精蓄锐时、调理呼吸能像女子一样温润而少有锋芒吗?明白谋求各种功名利禄的手段,能做到无知无欲吗?生他养他,并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为他付出很多,但不会因此就有恃无恐的自持有功。领导他却不主宰他,这就是所说的最玄妙的德之所在。

白话文译释:

一个人灵魂与肉体能融为一体的,不离不散吗?专心调节气息能到达婴儿般柔顺吗?排除自己身上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让自己变得清澈通透,能没有一点瑕疵吗?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无为而治吗?养精蓄锐、呼吸吐纳时,能像女子一样温柔而少一些锋芒吗?明白谋求各种功名利禄的手段,能做到无知无欲吗?那些万物的主宰就应如同为人父母,生他养他,并不是为了占有他。为他付出很多,但不会因此就居功自傲,有恃无恐。领导他却不主宰他,这就是所说的最玄妙的德之所在!

欢迎收藏、关注、转发及共同探讨。杜绝恶意盗仿、片段粘贴复制、抄袭者必究!

#原创诗文图片##摄影##国学##时尚在身边#

其他网友回答

一、原文解读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合二为一,能不分开吗?这是反问句,言下之意是人的形神可以合一,形神不离。

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让我们精气神达到至纯的状态,能像婴儿一样吗?言下之意也是可以。那为什么要拿婴儿来对照呢?一个婴儿出生时会哭,声音很远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婴儿中气十足,也就是说的专气致柔的状态。

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清除我们心中的私心妄念让自己可以洞察天地万物,可以没有缺点、过失吗?言下之意是可以。

4.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总结上三句:我们若做到以上三条“营魂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那爱民治国能无为而治吗?圣人无心,以天下为心,当然可以做到。

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接上一句:天下大治,大开大合,是道吗?

雌字前面章节已说过,是谓天地根,也就是道的意思。

6.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当你明白通晓世间万事万物,可以做到大智若愚吗?所谓大智若愚,那是因为你有智慧懂了而不去做,无知在这里并非是让你真成为傻子。

7.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最后总结:道生天地万物并且滋养天地万物,但不据为己有,遵道、循道去尽力做但不自恃对其有功,让他自然生长而不去主宰他们的命运,这就是人世间最好的“德”,这个德也就是后天之道。先天之道生万物,后天之道养万物。

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九章讲“功成名遂身退”这个天之道的理论,这一章则是讲如何去做的具体方法。

作者心声:大道包罗万象,个人理解比较肤浅,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讨论交流转发,共同学习复兴华夏文化。

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其他网友回答

看了诸位的注释,很抱歉,恕本民科直言,与老子的本意相距甚远。

本民科特注释道德经第十章如下: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民科的注释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承载灵魂的肉体和灵魂合二为一,那么,他们能够一分为二,彼此分离吗?

注释:

? 载:承载,

? 营:地方,这里指肉体,

? 载营魄:承载灵魂的肉体;

? 载营魄抱一:灵魂和承载它的肉体合二为一,

? 能无离乎:灵魂和肉体能够分离吗?

?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专注于内气,使其柔和,能够像婴儿那样生气勃勃吗?

注释

? 专气致柔:专注于内气,使其柔和(至柔之人才能生气勃勃,见道德经76章)

? 能如婴儿乎:能够像婴儿那样生气勃勃吗?(婴儿最柔软,也最生气勃勃)

?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擦净能够照‘玄’的镜子,能够像‘德’那样无瑕疵地公平,公正吗?

注释:

? 涤除:擦干净;

? 鉴:镜子;

? 玄鉴:照‘玄’的镜子。何为‘玄鉴’?困扰了本民科很长,很长的时间,不得要领,后根据道德经通篇上下文的反复冥思苦想,终于茅塞顿开!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那么,老子要用‘玄鉴’这个镜子照什么呢?原来‘玄鉴’是用来照‘玄’,即一对冤家对头的!比如‘玄鉴’的外面是‘阳’,那么‘玄鉴’里面照出来的像则不是‘阳’,而是‘阳’的冤家对头-‘阴’;如果‘玄鉴’的外面是‘无’,那么‘玄鉴’里面照出的像则不是‘无’,而是‘无’的冤家对头-‘有’,反之亦然,等等,等等。

? 于是疑问昭然若揭:

? 用‘玄鉴’照出来的究竟是什么呢?

? 正确的答案是:照出来的是不偏不倚的‘公平’,‘公正’!所以‘玄鉴’就是‘德’!就是‘守中’!

?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够像天道那样自己无为,让德去有为吗?

?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的开合,能够像‘玄牝’(道)那样吗?

注释:

? 天门:即玄牝之门(道德经第6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 雌:即“玄牝”,牝:母体;“玄牝”:诞生“玄”(一阴一阳,即太极)的母体(道德经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玄牝皆是道)

?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无所不知,能够“守拙”,大智若愚吗?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创造万物(道生之),德养育万物(德畜之),却不占有万物;德无所不为,做尽天下事,而绝不自恃有功,居功自傲;德帮助万物成长,却从不去主宰万物;这就叫玄德,即在大自然的无数冤家对头-“玄”中保持不偏不倚,公正不阿之德。

注释:

? 生而不有:道创造万物(道生之),德养育万物(德畜之),却不占有万物;

? 为而不恃:德无所不为,做尽天下事,而绝不自恃有功,居功自傲;

? 长而不宰:德帮助万物成长,却从不去主宰万物;

? 是谓玄德:这就叫玄德,即在大自然的无数冤家对头-“玄”中保持不偏不倚,公正不阿之德(见道德经56章: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本文可以转载,但务必请注明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

能用自己的肉体承载养育好自己的灵魂,让他合为一体,魂魄不分离吗?能去掉自己的主观之气柔顺得象婴儿一样吗?涤除清除身体中不干净的,能让他保持干净,纯洁吗?明白能看见想得到的地方,能不需要知识,认知吗。生成成长,生而不要抱有主观的,有所做为不要把他长期做为一种自己特有又比别人强的。长远(长寿)不是靠自已在主观主宰,(指顺天道而生)才是玄妙,无微不细的徳行呀!养生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