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文学 │552期写作 ? 创造?交流?享美好人生
天水文学 ┃ 让文学走出天水
晨练路上的故事陈宝君
书中有故事、电影电视和广播里有故事、社会之中自然有更多更好更美的故事,难道在晨练路上也会有故事?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时时处处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发生。对于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心灵,不是缺少感人至深或者触动身心的故事,而是缺少观察、发现、聆听、思考和感悟。
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岁月像山间的溪水一样匆匆流去,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样悄悄飞逝。我好生奇怪,这宝贵的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它是被人偷走了,还是从闲散闲坐闲谈或者无聊懒散之中不声不响地溜走了。是啊!时间是悄无声息的,时间是稍纵即逝的,时间更是金钱买不到的,就这样在不知不觉,冥冥之中又迎来了一个从头到脚都是光彩夺目,丰满迷人的秋姑娘。因为对我这样一个努力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苦行僧”来说,常年经月而终日伏案劳作,辛勤耕耘在文字堆里和多年坚守过机关办公工作的人来说,总觉得光阴似飞转的跎螺一样,过得实在是太快了,翻阅眼前写字台上的养生日历,时令已经进入了鼠年二十四节气的秋风。噢!又一个十二生肖轮回的首年已过多半,恍忽间,我似从沉睡的梦境中醒来。夏天渐行渐远了,那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金色日子不是越来越近了吗?回首去路,屈指数来,从农历甲午年仲春开始,到庚子年的金秋十月,我在晨炼的路上已经坚持走过了整整七个年头的时间了。
二
实践充分证明,凡事只要能够认真坚持做下去,总是会有所收获的,这也就是滴水穿石、冰冻三尺的意义所在,无论做什么事情,道理都是如此。就我个人而言,形成每天早上步行锻炼的良好习惯,原因有三:一是缘于自己常年工作繁忙,特别是搞文字材料工作和爱好业余文学创作,导致身心疲惫及熬夜造成身体每况愈下的结果而动心;二是人到中年精力渐退的因素;三是受朋友相邀和再三鼓励,最终把我推上了晨炼的路上。
坚持晨炼,在我参加工作后的人生岁月中是从来未有的习惯。二十多年的爬格生涯和办公工作,使我这个性格内向,好静不好动的普通职工,由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蓦然间步入了日到中天的人生驿站。而多年的脑力劳动和静坐办公的日日夜夜,却为自小体弱多病的身体埋下了许多无形隐患。比如肩周火、颈椎疼痛、视力下降和胃胀脖痛等多种疾病相继偷偷地入侵了肌体。而通过整整七年时间的徙步晨炼,使我逐渐感觉到坚持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了,而每天的晨炼,也使我享受到了数不胜数的幸福快乐:譬如呼吸到大自然中新鲜空气的那份爽劲儿;沐浴到霞光照射到身体上的那种很好的感觉;放松常年蜗居办公室神精紧绷的那种心情舒畅;锻炼完身体后精神饱满的那种感觉;听到鸟雀们呢喃啁啾的那种快乐;在通向城效那段平坦柏油路上耳闻目睹的有趣话题;边走边欣赏到的路边那些四季变换的景色;还有在晨炼路上结交了不少知心朋友等等,所有这一切对身体健康向好,心情快乐递增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
晨炼路上的那些有趣故事就从头聊起吧!
我自从少年阶段在故乡读书的时候,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和村里十大几个伙伴相跟着跑五里路,到一个叫平安庄的村里上学,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除去暑假与寒假,每天往返四趟共走二十里山路,是雷打不动的,那是我在上小学路上真正意义上的锻炼身体。回想起来,多少年过去了,我再就没有坚持锻炼的习惯。冬去春来,花开花落,近年在晨练路上已经走过了千百个日子了,使我深深感到,这样对身体健康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好习惯形成,要感谢一位与我相处多年的老朋友,他也是我中学时代的同学——耀哥。
人与人走到一起,并且能够成为好朋友,我觉得一方面是缘分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上天的安排。说起来,我和耀哥结下的兄弟般的手足之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一年秋天,我在故乡读书的一所乡村中学撤销后,我没有去乡政府上学,直接转学来到了县城一所初级中学,那是由年已七十三岁的老父亲徒步翻越距离故乡四十公里的一座崎岖的大山,来到八十多华里外的县城读书。因了老父亲从前一起工作过的一位慈祥的好领导任该校教导主任,再加我在乡下学习成绩优异,当时,我被分到了县城那所中学最好的班级,班主任老师是一位姓董的年轻数学老师,人很精干,课讲得很棒,板书又写得非常漂亮,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干脆利索,铁骨铮铮,不觉几十年过去了,想起来那位恩师估计早已退休了,但他当年给我讲课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由于我那时学习刻苦,又遵守纪律,每次考试成绩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所以,董老师对我特别看好,城里的同学们也非常羡慕我,因此,董老师成为我中学阶段的十大恩师之一。
那时,我吃住在县城工作的四姐家里,学习条件比较不错,学校背后隔一道小土梁,走小路返下去就是姐姐的家。记忆深处,那一届我们有四个班,大约二百多同学,耀哥虽然和我不是一个班,却是同一届学生,他和我上下学都走的又是同一条小路,他的家离我四姐家不远,仅仅相隔一座石桥。由于我性格内向,又是从村里转学来的,虽然每天在放学路上看到耀哥,但一直未敢和他说过话。到许多年后,缘于我从小热爱读书和写作,每年订阅报刊杂志,而他在邮政部门工作,且多年分发报纸,在一来二会的谋面、交往和攀谈中,我两就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且在相互拉呱谈起中学阶段的日子,他才恍惚间想起来,我们两曾经是同学。原来,他在上学期间,对我印象一直不太深,因为是隔班同学,可我在那时就注意到他了。印象中他走起路来经常低着头走路,个子不高,腿也不长,可走起路来非常快,一看就是个爱思考、动脑筋、性子急的人。
参加工作后,他从煤矿调入了邮政系统,而我却由市里一家制药厂回到了县城粮食部门。二十几年前,他曾是一名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的邮递员,而我是粮油门市部的一个普通保管员。由于我在业余时间经常投稿,且省吃俭用,每年从可怜巴巴的工资中挤出部分钱订阅一些喜爱的报刊杂志。于是乎,我两接触的机会渐渐增多了,耀哥和我很是投机,把我当亲兄热弟对待,他性格虽然很耿直,也不善言谈,但对我却很是热心,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两经常在一起学习、拉呱和相处,回想起初中阶段,我们又是同届同学,慢慢地我们的友情越来越浓了。于是,他就让我把报纸和刊物都订到他的线上,为的是我方便阅读和及时获取有关信息。特别是到后来,他调换工作岗位,转入了分发分拣岗位,经常把一些自己的贴报和内部书刊提供给我阅读。细想起来,在整整二十年时间里,他一直关心帮助我,使我在学习、阅读和写作投稿方面受益匪浅,收获多多。他付出许多辛苦却从来不闲麻烦,令我终身难忘,可惜,前几年他因患脑出血而不能继续上班,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毫不夸张地说,我在业余创作道路上取得的一些成绩,其中有耀哥付出的不少心血与汗水,因为两人在多年来的相处中,特别是在星期与节假日时间,几乎是形影不离,亲密无间,以致许多熟人一见我两相跟还误认为是同胞兄弟二人。
过去几年,我两每天在晨练路上,边走边谈,每每忆起少年时代的中学学习生活,或者拉起步入社会后的各自人生感慨,回想起两人二十年结下的深情厚谊,就有许许多多说不完的话题。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我两也叹息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以及生活道路的艰难曲折。但是,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日子多么坎坷,我们从少年阶段结下的友谊,就像那百年陈酿,时间越久,香味越浓······
四
晨练路上,我结识了一位自称为“老八”的退休干部,大概是姊妹弟兄排行第八吧!他本姓李,我就称他为李哥。他如今是六十五岁的花甲老人,但看上去却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大。我曾逗乐并给他画像,就是方脸、阔嘴、半圆的大耳朵,且虎背熊腰,长着弥勒佛的福杜子,鸭舌帽下戴着一副石头墨镜,透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身患糖尿病,左腿有点瘸,出门经常住着一根龙头拐杖,但走起路来腰板挺直,说起话来幽默风趣,还透着一股江湖义气。他原来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还会针灸,年轻时经常给牛驴骡马等大牲畜治病,走遍了县城的山山水水,为老百姓解除了不少春耕大忙季节遇到的后顾之忧。但我没想到,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很会讲民间故事,因为我爱好文学,从小好听父亲讲故事,每当我在晨练路上锻炼时,经常与他迎面相遇,就会听到他边走边给人们讲故事。于是乎,一来二去,相互打个招呼,这样慢慢地就与他熟悉了。由于他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又没有什么架子,故我逐渐与他成为了晨练路上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因为我与他在晨练路上时长碰面,他就给我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也亲切地称他为老哥。比如,他在去年夏天的一个早上,给我讲了一个“见钱如命”的小故事,很是逗人。说从前有一个半老头子,在出门回家的时候路过一个村口,见两小儿童正在路边玩铜钱,这老头儿看到太阳光下几枚金光闪闪的宝贝,就爱的眼里滴血。于是,他赶忙过去圪蹴在两小孩面前,边夸孩子聪明,边拿起人家的铜钱,在手心里上下翻动,逗孩子取乐。他像耍把戏一样,一会儿用手指捏起来扔到地下;一会儿又捏起来放在手心里,或者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正当两儿童被他逗得高兴时,他突然把其中一枚铜钱变戏法似地放到了自己口里。然而,做鬼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由于他的便宜卖乖兴奋过度又有点紧张,就哄人家孩子有事要走,因做贼心虚,在站起来正要走的时候,一不小心竟把这枚铜钱卡在了喉咙。最后,急急忙忙如丧家之犬跑回了家,妻子看他慌里慌张的样子,问他怎么了?这时他已说不出话了,不大时辰已气息奄奄了,当儿子跑来看他时,他用手指示意,一定要把这枚铜钱取出来······
要说这李大哥红火风趣是一点儿也不过分,他看我戴着一副近视镜,文圪诌诌,是个善良本分,诚实厚道之人,说可以相处深交。于是乎,就把我当亲兄热弟看待,经常给我讲述一些好听的民间故事。初春的一个风清气爽的早晨,我又在晨练路上和他相遇了。他戴着墨镜,住着拐杖,左腿一瘸一拐地很可爱,我就开玩笑说:李哥,兄弟左看右看,你很向我小时候看过的一本小人书里的那个特务。他大睁着眼问我:你说,像哪个特务?我说,你就像《海岛女民兵》里那个半截裤腿里藏着电台的国民党特务——刘阿太,老李也不建议,我们两都哈哈大笑了。然后,我们边走边说,他一口气就给我讲了三个民间故事,还有一个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都很吸引人、都很有趣、却更有哲理。第一个故事:说得是两个讨吃子的事。从前,有两个非常想好的穷要饭的,二人可谓是“同甘苦共患难。”也就是每天同行同吃同住,互相帮助,形影不离。他两讨吃要回的饭,互相推让,你吃一点,他吃一点,从来不抢不争,多少年来也未发生过一次争执,关系很铁感情很深。有这么一天,他俩走进一座佛堂,只见供桌上灯火通明,美食满桌,眼红得二人直流口水,但又一想,这佛堂净地,神灵在上,总不能随意抢夺吧!财神爷看他俩烂衣破裳,可怜兮兮的样子,就发了慈悲之心,笑嘻嘻地给他两递过来一个明晃晃的大元宝,二人看到这宝贝,心里其实是谁也想要,但是面上却装作你推我让。还是大讨吃子聪明,对二讨吃子说:我给先拿上吧!回去咱两共同保管,二讨吃子见大讨吃子把宝贝据为己有,心里很是不快,而大讨吃子也看出了二讨吃子很有可能见财起意,心里就相互打起了鬼主意。于是,两人各怀鬼胎,都产生了自相残杀的主意,在回到共同居住做饭的破烂窑洞时,乘各人都不注意,不谋而合都在对方饭碗里放进了毒药。末了,最后放下了这枚元宝,二人却全丢了性命,后变出了两个花斑小猪猪,还嘴对嘴哼哼地亲昵嬉笑。李哥对我说,这就叫穷时共命运,富时相害命。第二个故事叫做连毛糕的故事,说的是有老两口,无儿无女,平时省吃俭用,一个铜钱儿都舍不得花,打下的粮食存放在翁里,直放到霉坏了也不吃,为的是防遭灾年景,而日常就喝小米稀饭。有一年风调雨顺,种的五谷杂粮获得了大丰收,堆得仓里都溢出来了,高兴的老两口乐开了花。眼看过年了,老头子说去肉铺破例割了半斤排骨,老婆子在家用小磨子推下一升带皮黍子,准备吃肉焖山药加连毛素糕,结果,因兴奋过度,老头子被骨头卡了喉咙,老婆子被毛糕粘掉了牙,最后不得不看病,把三大台翁粮食卖掉都花光了。老两口叹一口气说:命呀命,咱两从今以后还喝糊糊吧,这就叫胎里穷,命里穷,一吃好的肚里疼。第三个故事叫做“勤谨人有饭吃。”从前,一个老财雇了一个长工,他却好吃懒做不待受。这天,老财早早起来让他到村外耕地,长工却睡懒觉就是不起,老财是个急性人,看他拖泥带水,不是个好受苦人,就自己先赶着牛到地里亲自耕种。不曾想,在耕种到半晌地时,却忽然耕出了一罐银光闪闪的银元······老李还给我讲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并说这是真人真事,说的是“好事变坏事”,也很有哲理,还说做人要大气,不能太自私。他告诉我,前年,他回乡走了一趟,有个本家亲戚,让他帮助掏炕,他是个热心人,一口答应帮助人家办事。正当在那天早上掏炕洞煤灰时,这位亲戚发现了一罐银元,因他只顾低头做事,亲戚就捣了一个鬼,推说出去有点事,顺便把一罐银元端着藏到院里墙角,返回来告诉他说,今天有点事不能继续做营生了,让老李先回去,明天再接着继续干,实际是怕他发现伙分,人家等他走后,就把那罐银元带走了。不巧,半月后,这个亲戚在出门骑骡时,因半路牲口受惊把他跌下来,摔断了一条腿,最后把银元卖了看病,待脚好了,银元钱也花光了,李哥补充说,门背后有五尺鬼,有些不易之财不可得,得了也没有好下场。以后,他还给我讲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猫狗不和》《耗子娶媳妇》等等好多有趣故事。
李哥看似幽默风趣,返璞归真、实则大智若愚,肚里的知识还不少呢。有一天早上,他突然问我:你说人生三种境界是什么?我被他真给问住了,他看我说不出准确的答案,就告诉我:低得下头,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识得透人,看得开事······
五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性格内向,话语很少的人不经意间,却和一位年过八旬,身体非常硬朗的老人交上了朋友,而且,还成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朋友,这也是我在晨练路上的收获。我记得,父亲在世时,经常对我念叨:“少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日红。”还说,一定要尊老爱幼,老年人一辈子经的事情多,生活经历丰富,他们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确实如此,我说的这位老大爷,姓刘,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年已八十一岁,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腿不僵,说话拉呱口齿清晰,思维敏捷,看上去顶多六十多岁。他老告诉我,自己于1956年参加工作,1988年退休,在邮政系统干了三十多年,曾当过机务员、线务员、话务员等,退休后还在街上当了整整十年修理自行车师傅,坚持锻炼身体近三十年。我好生奇怪刘老这么大年纪,为啥走起路来呼呼生风?跑起来像年轻小伙子似的。他总是笑着对我讲:一是年轻时在山区工作,经常步行或骑自行车下乡,登山上电杆练下的本领;二是退休后坚持早上快走慢跑;三是保持饮食控制,也即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少吃,外加睡觉前用热水洗脚和按摩脚心,这就是刘大爷寿高身体好的秘诀。
更让我吃惊的是,刘大爷还有惊人的记忆力,有一天早上,他在闲谈中,拉到了国家大事记。说我们国家在1976年发生的许多大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老说,据我所知,我们国家在1976年发生了至少十件大事,其中有五件我印象很深。于是,在我的好奇心追问下,他老一口气就给我数出了最为重要的头五件大事:一是周总理于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二是吉林陨石雨发生于1976年3月8日;三是朱德委员长于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四是唐山大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五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76年9月9日零时十分在京逝世,终年83岁。刘老大爷特别对毛主席逝世的时间记得非常准确,而且还记得是前一天为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且那一年润八月。接着,刘大爷又给我屈指数出了那年民间传说的几桩奇事:十冬腊月塞北白草发芽;寒露过后杨树叶不落;大山深处土牛(迷信说法)哭嚎······我从刘老的谈话中,还了解到他老极爱学习、还爱思考,而且还爱关心时事政治。那年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又和刘大爷在晨练路上相遇,他老突然问我:“世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是不是一个诗人说的话。我既兴奋又佩服,真是不简单,这么大年龄,怎么还知道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句?我想起那几天正好是报刊杂志报道汪国真英年早逝,文艺界纪念他的日子,但刘大爷是如何知道汪国真这首“山高路远”的著名诗的,他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边走边对我说:“我觉得这两句话就是好、就是好!”接着,刘大爷又和我呱拉起读书方面的事,他告诉我,在中年时代也即在乡下邮政所工作时,闲暇时间还读过《金陵春梦》这套书,写得非常好,主要写蒋介石在大陆的大半生从崛起到覆灭,遁往台湾,另续残梦的故事。建议我有机会要读一读这套书,因为当时他也是从别人手中借来的,而且那个时代还是在深夜一个人偷偷阅读的。刘大爷还对我讲,他老琢磨一个问题,认为土地是个宝,所有老百姓吃得东西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就像群众就是国家领导人的土壤,没有老百姓,那中央还能存在吗?他老还问我,你说到底是伟人创造了历史,还是人民创造了历史?我好生奇怪,莫非人老了真的就像孩子一样吗?看来刘大爷这位寿星确实是返老还童了!
六
无独有偶,我在晨练路上,竟然遇到了我们粮食系统下岗多年的老职工刘二哥,他如今已按破产企业特殊工种办理了退休手续,每月拿2000多元的工资,偶尔外出打工,家庭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每天早上挎着300元钱购买的长方形红色收录放三用卡机,右手牵着油光发亮的小黄狗,在晨练路上边放唱片、边遛狗、边锻炼身体,活得优哉游哉。但谈起多年前的企业倒闭,厂友下岗失业那段历史,他却长长叹了一口气,眼里似乎有伤感的泪水。
刘二哥祖籍河北涞源,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父亲来到平鲁工作,在七十年代中期参加工作,后来分配到国有粮油加工企业,当了一名面粉车间的装卸工,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时间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他所在的粮油加工企业因银行贷款资金有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再加试点改革先行,全厂一百零四名职工一夜之间都纷纷下岗,经济失去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厂友百分之八十的同志都是贫困职工,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还有力量照顾得了老人孩子。于是,在两难的境地,这些职工有的下岗回家,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蹬三轮,有的当装卸工,各自走上了自谋职业的生路。也就在这十多年间厂里的职工在生活的道路上尝遍了苦辣酸咸甜五味酒。当年那个“文武”双全的才子厂长刚奔花甲之年就病逝了;职工老赵在一次拆卸旧机器中因钢架落下不幸遇难;精油车间主任老梁在一次车祸中丧命;榨油车间组长老尹因煤烟中毒身亡;女工小韩因患癌症过早去世;青年职工小王在一次意外中遇刺身亡;中年女工小付因家庭困难,经济拮据,不幸病故······往事不堪回首,多少职工在艰辛的人生道路上走向天堂,那不堪负重的痛苦无从谈起。当然,也有一些厂友在奋斗中,走出困境,过上了好日子,原粮油加工厂职工老贾同志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老王的儿子考上了研究生;职工王同志经销水泥,日进斗金,当上了大老板,而多数职工过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生苦短,命运多舛,多少下岗职工经过努力,走出生活的窘境,渡过了生活的难关。
七
晨练路上,有许多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注重健康,锻炼身体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项主要活动。不是吗?每当我们早上走出家门的时候,就会看到成群结队,或者三三两两的人们走上锻炼身体的路上,特别是那些广场舞更成为当下的时尚活动,每天早晚各个小区广场里人山人海,翩翩起舞,好不热闹。还有唱歌、踢毽子、打球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后一件首选运动。近年来国家出台有关健身条例,倡导全民健身,而许许多多的人走在晨练的路上成为早上一道壮观的风景。也有人观察总结说,凡是在晨练路上锻炼身体的人,十有三四是自身感到不舒服,或者发现身体有毛病了,才开始注重锻炼,这话听起来有点过分,但细一想也不无道理。你瞧,不论是在健身广场还是在马路两边,你会发现有患高血压的、有患关节炎的、有患心脏病的、偶尔也有患癌症生命进入倒计时的······从年龄性别上区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上至八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真是男女老少,数不胜数。比如,我所接触的老陈,已是91岁的耄耋老人了,还坚持上路锻炼;有一位75岁的老妇人,每天坚持锻炼;还遇有一位老石匠,每天早上出来刨树根,他说这也是锻炼身体;有一位湖北籍的妇女,二十多年前,嫁到山西朔州平鲁,老公在外打工,养家糊口,还供养孩子读书,日子过得很少恓惶,她四十七八岁的年纪,因患脑梗,走路腿脚不灵便,每天也要步行一二公里,早上出来活动活动筋骨;老中医刘大夫更可怜,他患有高血压、脑梗、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妻子打工,儿子在外工作,精神压力很大,每天早上出来手拄拐杖,行走在马路边,如老牛爬坡,蚂蚁前行。
八
晨练路上的风景美好。我觉得在轻风明月中、在阳光灿烂或者夕阳西下的时候,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欣赏着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感受着工作忙碌后的放松,欢度着周末假日里的愉快时光,这是一天中心情最美最舒心的时间。
我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习惯在一条通往城郊西北的公路上步行晨练。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出行,来回一个小时,五华里的路程,几乎是雷打不动。特别是在春夏秋三季这最好的时间段,自由地行走在马路边,观赏者油路两旁那笔直的通天白杨树就像哨兵一样;浓绿的松树像一把雨伞状为路人送来浓阴;那馒头状的丁香放射出芬芳醉人的清香,让人陶醉;那耀眼的金叶榆随风摇曳,好像和路人招收微笑,还有那垂柳拉下的长长的枝条就像少女的秀发,还有其他一些叫不上名称的树木、花草和藤条给人提供了吸引眼球的美感;再看,我在今年见到了许多往年不见的鸟类,比如早春二月逆风北飞的人字型大雁,真是难得一见,谷雨前后飞来飞去的布谷鸟,而更多的是麻雀、喜鹊、鸽子、画眉以及斑鸠等等,偶尔还见到了树林边窜出的野兔,特别是喳喳尖叫的花喜鹊在树杈上垒起了三层高高的“楼房”,感慨鸟雀们的本事真不小啊!再看路边的蒲公英、叶叶菜、喇叭花以及山丹丹都开出了鲜艳夺目、灿烂耀眼的五彩花朵,向你露出了开心快乐的笑脸,这些都是常年坐在办公室里永远也看不到的大自然无限风光。这不,秋天来了,更是一个五彩缤纷,百草丰茂、果实飘香的收获季节。
啊!晨练路上真得很开心、很快乐、很幸福!
作者简介:陈宝君,男,1967年5月出生,朔州市平鲁区人,中共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先后在《山西日报》、《生活晨报》、《山西工人报》、《今古传奇》杂志、《中国女性》杂志、《中国粮油市场报》以及《中国散文诗报》等报刊发表作品,2019年出版散文集《唱给春天的歌》。
《天水文学》创刊以来,受到了很多作者的支持和鼓舞,在这里,我们回忆父母恩情,用文字梳理过往的点滴,抒发乌鸟反哺,欲养不待的感慨,孝道成字,总能令无数读者感叹悲伤,无限触动;在这里,我们也常道古说今,说家乡奇人奇事,一方水土,养育子孙万代,也埋藏着无尽的文化瑰宝,等着我们去挖掘和发扬光大;在这里,我们寻找着生活中点滴美好或忧思,情思入笔行,天南地北,海阔心驰,沉下心来,忘掉一切羁绊和烦扰,一起畅游精神星空,一起璀璨于真情的旷野!
天水之间,光影之下,我们携手走来,助力文学之梦,编织文化新图。天水文学,与您同行!912766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