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高鄂为什么要把林黛玉写死呢?
优质回答:
首先,我个人认为不是高颚要将林黛玉写死。高颚续写红楼梦也是根据曹雪芹前四十几回的逻辑,故事情节发展如此。毕竟曹雪芹写的前几十章里,有很多小细节暗示了林黛玉的结局。
1.木石前盟
在第一回中,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无此水还他,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绛珠仙子就是林黛玉,既然是将眼泪还他,如果不动情,何来眼泪,这从林黛玉生活在贾府中的点滴也能看出。林黛玉是个敏感多心的人,贾宝玉常厮混在内帷,林黛玉自然是为他“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常常是独倚窗台洒泪。
在第五章里,〔终生误〕中: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缘,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木石前缘,重点是“前”,既然都是前缘了,那么就暗示了黛玉的结局。“终不忘”是指黛玉死后,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但是仍旧是忘不了林黛玉。这也是能说明林黛玉最后的结局。
2.林黛玉的不足之症
在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中,众人见黛玉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黛玉也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有一癞头和尚,说既舍不得她出家,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不许见哭声,除父母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林黛玉自小的不足之症可以见得林黛玉也是活不长久,且依着和尚的话,林黛玉进京生活在外姓亲友贾府中,有那他的病也就好不了了,这也是暗示着林黛玉的结局。
在宝玉,宝钗成婚时,黛玉泪已流尽,心已死,就算黛玉没有自小的不足之症,在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贾母也做不了主,知己也离他而去的情况下,就算不死,下场又能有多好!无非是到了年纪就嫁出去了。高傲如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怎能允许自己如此下场!黛玉葬花中有这样一句“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高颚应该也是明白这点,所以,按照故事发展的必然结局,黛玉之死不可避免。
(有些红学研究者认为,林黛玉之死不可避免,但是高颚描述的林黛玉之死可能与曹雪芹想要描述的不一样。)
个人观点,才疏浅薄,若有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要问高鄂为什么要把林黛玉写死?先问问自己林黛玉如果不死,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本人觉得,这是后四十回里最忠于原著的地方。
曹公在黛玉的判词里早就说过“玉带林中挂”,预示着黛玉的结局肯定是死的,而且黛玉在葬花词里也唱过“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最后,贾家被抄家了,无处可去的黛玉难道还能在这样的浊世继续生活下去?
《红楼梦》是一场悲剧,悲剧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而悲剧的人物,大约总少不了最后走的走,死的死,不死,难道还能快快乐乐地活着,跟宝玉结婚,最终来个大团圆,那这样的续书也太分裂了。虽然或许在我们心底都盼望着黛玉能跟宝玉在一起,可是,愿望终究是愿望,不能替代故事的发展走向。
顺便说一句,我手头同时有两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一套是一九九一年版的,我差不多已经翻烂,另一套是最新版的,是今年一位看我文章的小粉丝买了送我的。最新版的《红楼梦》续书者已不再是高鄂和程伟元,而是改成了无名氏。可见,在后续书的作者上,还存在争论。未必就是高鄂。
其他网友回答
高鹗把林黛玉写死,是曹雪芹原意如此呀!“绛珠仙草”林黛玉还泪报恩已毕,就是要重归仙界“太虚境”了。黛玉中秋取句“冷月葬花魂”,早已自我预示了魂归天上结局。“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是“赤裸”,只是“裸肩”),这是宿命。“昨日黄土垄中葬白骨,今宵红绡帐里卧鸳鸯。”
这是曹雪芹早已在《红楼梦》开篇安排好的宿命。
其他网友回答
林黛玉是美好形象的化身,俊美,有内涵,像个仙子。林黛玉正如孔子的道,在乱世行得不畅。而林黛玉的美与内涵集于一人身上,精神上高洁也是不融于当时的世俗生活,她超出了社会审美平均值还要高许多。过洁人必嫌。而当时的俗世少有人在精神上达到至高,女子无才便是德。俗尘女子有活着的土壤,她那种不沾世俗生活放不下脚,现实又承不起,反易夭折。林黛玉的死又是活,用死引人反思。尊重个体生命,尊重个体追求,尊重人精神本身的观念放开脚步。在今天她才能活得精致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