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评价苏轼的词,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赏析 你对苏轼的评价

网友提问:

你怎样评价苏轼?

优质回答:

如果要比较全面地评价苏轼,林语堂先生的总结是非常到位的了。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大部分知识分子们发自内心由衷的崇拜,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但是,笔者眼中的苏东坡,还有另一种样子。

他还是一位美食家,一位对生活报以极大热情的老饕。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文人都认为,君子不应做这些不入流的“女里女气”的事。还有人觉得,食物不该成为自己关注的东西,他们应该追求更高尚的。

然而,这些观点在苏东坡这都不怎么行得通。

东坡先生是四川眉山人。眉山这地方呢,向来都是川内美食的聚集地。四川人对吃,好像骨子里就有倔,很不愿将就,也很喜欢创造。

而东坡先生,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东坡肉就让先生在美食界名声大噪。

除了大名鼎鼎的东坡肉,还有东坡羹。还留下了“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齑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这首《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雨》。

虽然多次被贬谪,先生依然在贬谪之地寻找美味之物。东坡肉是在被贬黄州发明的。而在惠州期间,多甜食的惠州美食深得其心。而在詹舟,及今天的海南,即使当时那里还是蛮荒之地,东坡先生却在这里发现了好东西——牡蛎。甚至在吃过牡蛎之后,东坡先生觉得自己一个人吃实在是不厚道,于是提笔修书,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说:老爹在这里发现一个超级美味,你有时间一定要来尝一尝,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千万别让那些大臣们知道了。这样的东坡哪还像位大文豪,分明就是位真吃货。而先生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吃货,在常州时,先生就吃河豚吃到轻微中毒,却还说为了这样的人间美味,就是中毒身亡也不可惜。还写下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一佳作。

先生是位乐天派,才不会食之无味。先生更是位美食家,才发现了身边这些令人回味的美好。苏轼向来别具一格,不仅是诗词,更是这人本身。

其他网友回答

对他无加评论,只有拜读!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如果要作评价,我认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这个评价无可置疑。

苏轼在诗、词、文、赋、书等方面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殊不为过。而且作为传统士大夫的立功、立言、立德几个方面都堪称典范。

先谈谈诗,苏轼流传下来的诗一生有三千多首,很多诗即使今天读起来仍然脍炙人口,让人爱不释手,如: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的诗很丰富,题材多样,涉及到方方面面,形式也很丰富,此不赘述。

词,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先河,常常突破格律,一阕《念奴娇·赤壁怀古》,倾倒无数文人雅士。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颇具禅意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抒发豪迈爱国情怀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缅怀兄弟手足情谊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情真意切,追思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特立独行个性的理性表达《定风波·三月七日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文,有谈史议政的政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代表作品有《进策》《思治论》《留侯论》见解新颖,不落窠臼,笔势纵横,善于腾挪,体现出受《孟子》、《战国策》等散文思想影响。

苏轼文章中文学价值最高的还是叙事纪游的散文及赋,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有不少广为传颂的名作,如人物碑传文《潮州韩文公庙碑》,写景的游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等。

书,除诗、词、文、赋而外,苏轼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苏轼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然, 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寒食帖

洞庭春色赋

苏轼,除了文人的角色,更是一名一心为民的士大夫,仕途中立下了不朽功业。杭州西子湖畔的苏堤就是最好的见证,关注民生,造福后世。

为了民生,有时甚至不惜开罪于权贵,“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遭遇的最大坎坷,由于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深受记恨,元丰二年,变法新党不惜罗织罪名加害于苏轼,受冤狱迫害长达半年之久,除夕前一天出狱,大年初一就顶着暴雪在瑟瑟寒风中和长子踽踽南行,前往黄州。

苏轼一生坎坷,除了乌台诗案,还有两次被贬谪的经历,一次是绍圣元年被贬远宁节度使,惠州安置,另一次是绍圣四年被贬海南儋州。建中靖国元年,直到客死在回程的路上常州。

尽管苏轼一生经历了各种官场挫折,但始终坚贞不渝,乐观豁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赋及赏心悦目的书法名篇,同时成就了像苏堤一样的民生工程,建立了不朽功业,其立功、立言、立德诸方面成为后世士大夫的典范,留下千古绝响。如果单从一个方面,譬如诗,与唐人李、杜比也许成就不是最大的,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一生能有如此成就者,集前世之大成,后世也无人超越,堪称历史高峰,实不为过。

其他网友回答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一个人,他的身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符号标签或者说角色,终其一生,他要把赋予在他身上的那些角色一一诠释好。不得不说,苏轼将他身上的兄弟情、夫妻情完美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也是上天对他的眷顾。由此,一片冰心在玉壶,清风明月伴天涯。

01兄弟情: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千古绝唱,题目是《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的弟弟苏辙,是苏轼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是他的知己,兄弟俩的深情非比寻常。

苏轼性格轻快,开阔,好辨,天真,不顾后果。而弟弟苏辙沉稳,实际,拘谨,寡言。正如苏轼自己所说,一向出言不慎,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找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弟弟苏辙就规劝他,有人可以推心置腹而有人不可以,要了解你说话的对方。苏辙曾用手捂住苏轼的嘴,告诉苏轼要三缄其口。

苏轼任职凤翔府判官,弟弟子由辞谢外职不就,照顾老父。子由为苏轼赴任送行,苏轼寄弟弟的第一首诗,表达了“风雨对床”之思和之约。这首诗的名字是《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02夫妻情: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属于实际聪明能干的类型,知书达理,是苏轼仕途和生活上的贤内助。王弗比苏轼小三岁,但她却成熟周到,像苏轼的弟弟子由一样,也是时时提醒苏轼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样的朋友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不该交。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对于王弗来说,“她觉得照顾他比崇拜他更重要”。所以说,王弗陪伴了苏轼十一个年头,也照顾了苏轼十一个年头。、

在妻子死后的第十周年,苏轼写下了最为凄凉的悼亡诗《江城子》,声声是泪,字字泣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总之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该怎样评价,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就是: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一个蜀人,我对川籍文人的轶事,总是饶有兴致。谈到苏轼,有这样几点感受:

其一,苏轼出身显赫。他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谓学富五车、声名远播。苏轼还有一个弟弟苏辙,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家一门三父子,可谓个个文曲星。

其二,苏轼是个学霸,20岁时考中进士,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苏轼参加科考时,答卷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高度赏识,认为是最好的卷子,本已判为第一,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的答卷,为了避嫌,硬生生将其拉下,使他只得了第二。

其三,苏轼是个全能多才的大文豪。说起苏轼,我们就会想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令人咋舌:光保存下来的诗作即有2700余首,更有词作340余首传世,是北宋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苏轼还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创作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此外,在书画创作方面,苏轼书法还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且是文人画派的开创者之一。同时,苏轼还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苏轼涉猎的艺术领域如此之广,取得的成就如此炫目,这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其四,苏轼是个重情重义的伟丈夫。苏轼对亡妻的一往情深,从其所写《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就可见一斑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苏轼在亡妻王弗10周年忌日写下的一首小词,后被誉为“古今第一悼亡词”,其情其意,至真至纯,感人至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轼作为一个大男人、伟丈夫难得的人品。

其五,苏轼具有独特的人生卓见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他曾为京官,既遭改革派打击,又遭保守派排挤,更因写诗坐牢。但苏轼始终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乐观旷达的。他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迷佛,具有独特的人生卓见。在长期的贬谪流放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政治上从不怠政,努力为民造福,杭州西湖的苏公堤就是他当年为官的政绩,至今人们还在怀念他。至于在艺术上的进取,苏轼则一刻都没停止过,所以有了傲人的成就。而这一切成果,竟然都是在如此憋屈的环境条件下打拼出来的,真的令人起敬。所以,后人在遭遇逆境时,才会用这样一句话来给自己打气: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