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尊重老师的行为 家长不理解老师批评孩子

网友提问:

随意负面评论教师的家长,孩子也会不尊重老师!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评论自己孩子的老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经常随意的在孩子面前评论老师的不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在幼小的心灵埋下不信任老师,不敬畏老师的种子。

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是正面的知识和做人的正确道理。家长可能对教师的做法有误解或者教师确实有做的不到位不对的地方。但人无完人黄金无足赤,家长也应该包容教师,而不是在孩子面前直面评论老师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把教师说得一无是处。

孩子耳闻目睹之后,就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总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平时做的怎么和家长说的大相径呢?孩子就会产生质疑和困惑,老师竟然是说做不一言行不一致啊,以后老师的话我再也不听了。这样教师在孩子心目中高大尊严的形象大打折扣,孩子也会产生厌师心理。

并且孩子年龄小认知有限,正好是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形成的不稳定阶段,孩子就会产生迷惘和困惑,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也是不利的。

现在家长和教师的矛盾主要是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家长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问清楚问明白就会减少隔阂和矛盾,有效化解心中的怨气和牢骚,也就不会在孩子面前评论教师的负面之处了。

当然学校和教师也要畅通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给家长交流的机会。比如,学校开展每月一次的家长接待日活动,有值班教干轮流接待家长,解答家长的困惑疑点、热点难点问题,让家长知晓原委。

班级设立家长信箱,家长微信群,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丰富家长的沟通渠道,做到沟通无障碍,时时有问题,时时能解决的快速解决机制。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经常和教师沟通,减少心中的戾气,少发牢骚,保持良好心态才是一位负责任的好家长。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一直主张:一个正常的家庭,应该由四人组成,孩子的班主任,爸爸、妈妈与孩子。

至所以把班主任当作家庭一员,且放在首位,是因为对未成年的孩子言,学习是最重要的事。班主任代表了学校所有仼课老师,他的工作将直接、大比例的出现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有做好家庭教育的责任,也有接受班主仼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并配合老师,做好孩子在家的学习。家长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有自己看法、评价、要求甚至意见,这很正常,也有必要与老师交流。

但家长必须了解:孩子末成年,他的判断能力尚在形成中,老师的威信,对孩子的教育力,有很大作用。因此家长不宜在孩子面前,谈论、评价老师的工作,当然更不宜负面评价老师,让孩子知道。这对孩子的受教育,无疑是很不利的,吃亏的将是自己的孩子。

其他网友回答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其举止言行直接对孩子有效影响。但当孩子长大懂得明辨是非曲直的时候,肯定会回过头来否定自己的家长,所以,家长的负面教育只能自食其果。

其他网友回答

“随意“、“负面”,听来就让人觉得不舒服,这样的评论有不尊重人的嫌疑。一个家长如果经常当着孩子的面,随意负面评论教师,那他的孩子一般是不会尊重老师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人,没有缺点和短处是不可能的,,不被别人负面评论也是不可能的。

人们常说,母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直接或间接的左右着孩子的认知和言行,影响并决定着孩子各种习惯和三观的形成。

孩子的生活圈子很小,所接触的人主要就是自己的家人、老师和同学,而对他们吸引力影响力最大的除了家长就是老师。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地位越高,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就越好,反过来,这个命题也成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地位,没有一定的威望,那他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被学生所排斥。

所以,家长如果当着孩子的面随意负面评论教师,将直接影响孩子对老师的看法、评价和信任度,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将潜移默化着孩子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于老师的认可程度。为了家校教育和老师教育的效果最佳,家长还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意负面评论教师,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直接负面评论他的任课老师。

退一步说,即使孩子不在当面,也不应随意的负面评论。随意往往是缺少事实依据的,负面则难免诋毁之嫌。既然家长不能尊重教师,不能尊重教师的人格,那他们的孩子一般也不会尊重老师,不会尊重老师的劳动。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有缺点,有错误,家长不是不可以评论,我们提倡应该在教师当面提出善意的批评,给出克服纠正的建议,这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做既融洽了家长教师间的关系,增进彼此的友谊,又有利于教师完善自我形象,并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效果得到强化,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肯定的,与上梁不正下梁歪同理。小孩子学好的很难,不好的学得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