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最早统治库页岛的是哪个朝代?
优质回答:
库页岛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北部,黑龙江入海口的东南,目前是俄罗斯最大的岛屿。全岛森林资源丰富,其北部为针叶林地带,地下蕴藏石油、煤炭和黄金等矿产资源,沿海地区水产资源,是大马哈鱼的主要产区之一。
库页岛,在我国的古代历史文集中的称谓有苦叶、苦兀、骨嵬或黑龙屿,这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不同叫法,因此也可以佐证出库页岛在历史上曾为中国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目前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但是在元明清三朝,中国第一大岛屿是库页岛。
因为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岛屿,目前仅仅只有海南岛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而曾经的第一大岛——库页岛已经永久的脱离了华夏母亲的怀抱。
中国对库页岛的绝对有效的统治是以元朝为一个分水岭的,分为元朝以前和元以后。元朝以前,从隋唐时期起,中国对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开始行使行政管辖权。但是此时的管辖是有条件的管辖,更多的是一种依附的关系,库页岛上的郡利、窟说和莫曳皆等部以及其它部族,臣服于唐朝,向其朝贡接受唐朝的统治。
库页岛真正纳入中国的统治是在元朝,1264年,蒙古帝国派3,000大军攻占库页岛,当地住民骨嵬向蒙古人朝贡。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之后,库页岛纳入到元的统治之下,不过骨嵬随后反元,库页岛又一度脱离了元朝的掌控。
不久,元朝设立了辽阳行省以加强对东北地区及库页岛的管辖,1308年,骨嵬王善奴等遣人来请求归降,元朝将其纳入辽阳行省的管辖范围,这是中国首次将库页岛纳入行政范围。
其他网友回答
库页岛,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东部,与日本的北海道隔海相望,全岛面积达7.64万平方公里。这里虽然是寒苦之地,但是由于面积巨大,因此也成为争夺的地方。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有对库页岛的统治记录,直到十九世纪,库页岛被俄罗斯人占领,自此再也没有回归祖国。
关于明朝是否有对库页岛进行过统治,一直以来都是颇有争议的,根据清朝的相关记载,认为明朝的边界只到铁岭一带,也就是说铁岭以北以东地区,明朝的没有进行过统治,那么自然库页岛也就不在明朝的统治下了。
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明朝的东方疆土真的直到铁岭为止吗?关于明朝对库页岛的统治记载还得从永宁寺碑说起,这是目前有实物记载的中国最早对库页岛的统计记录。而关于永宁寺碑的发现,也是颇具传奇色彩。
由于清朝的统治,在中国国内当时已经找不到关于永宁寺碑的记载了,最开始关于永宁寺碑的记录是出现在1676年,俄罗斯访华使者尼古拉·斯帕法里,他根据自己听到的传说,对永宁寺碑进行了简单的记录。后来日本人间宫林藏在1808年奉德川幕府之命进入黑龙江流域,曾亲眼见到两块永宁寺碑,在他的《东鞑纪行》中这样记载到“众夷至此处时,将携带之米粟、草籽等撒于河中,对石碑遥拜”。
随后的几十年里,美国人,英国人都有对永宁寺碑的详细记载,而中国是直到1885年,中国学者曹廷杰奉吉林将军希元之命,到黑龙江东岸调查。曹廷杰根据碑文的记载,判断出这是明朝时立下的石碑,也由此揭开了奴儿干都司这么一个明朝对库页岛统治的机构。
根据碑文记载,明朝是在永乐八年发现库页岛地区,并随之对其实施统治的。并且对库页岛进行分化统治,设立了三个卫所,分别是库页岛北部的囊哈儿卫,中部的设波罗河卫,以及东部的兀烈河卫,这三个卫所主要以当地人为主,但是也安排了汉人进行管理,三个卫所隶属于奴尔干都司。
为了加强对库页岛的统治,明朝前后十次派遣太监亦失哈对奴儿干地区进行巡视,每次巡视必是大队人马从海上过去。第一次是在永乐九年,亦失哈带领军官一千名,巨舰二十五艘到达库页岛,设立奴儿干都司。
到永乐十一年秋天,亦失哈第三次奉命来到库页岛,这次巡视库页岛的时候,亦失哈在库页岛建立了一座寺庙,因其寓意永保安宁,因此这座寺庙被命名为永宁寺,并在永宁寺中立下一座石碑,对明朝发现并统治库页岛的经历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碑文落款日期永乐十一年九月廿二日。
其他网友回答
库页岛曾经是中国的第一大岛,现在为俄罗斯实际控制,更名为萨哈林岛。紧邻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库页岛在历史上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曾受到唐、金、元、明、清多个朝代的间接或直接管辖。欲问库页岛是如何接受古代中国管理的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741年的唐朝疆域示意图,右上角有窟说部。
唐朝统一全国后,当时东北地区的靺鞨各部纷纷归附。在靺鞨诸部中,有一支叫作黑水靺鞨的部族在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开始和中央政府有了直接的接触。公元731年唐朝开始在归顺的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并派遣长史来负责监督。在《新唐书》中记载在黑水靺鞨诸部中有“窟说”部,窟说是库页同音的异译。
虽然唐代已经与库页岛上的民族有了往来,但毕竟道路遥远,难以直接管辖,因此唐和当地民族事实上是处在松散的联系状态。史书上说“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而屈设不能自通。”,就是表明当时库页岛上的族群要取得和唐朝的联系十分困难,想来在当时也不具备直接远距离管辖的能力,唐的最远势力范围也只能延伸到黑水都督府一带。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至迟在12世纪的金代时,库页岛已经属于中国版图。据《金史》记载:“金之封疆,东极吉里迷、 兀的改诸野人之境。”,东极吉里迷就包括了库页岛在内,这一点也到了相关考古发现的证实。1919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当地发现了当地人称为“卡拉霍通”的城池遗址。而卡拉霍通经过历史语言学家的分析,正是女真语中“姓氏”的意思,而霍通则是“城池”的含义,卡拉霍通这个名称流传于当地极有可能证实在金代曾在此筑城戍守。
而元代文献上则留下了“内豁通”、“吸剌霍通”的城池的名称。元代城池使用的是女真语名称,也可证实最晚在金代已经开始在今天库页岛南半部进行军事驻扎和直接管辖。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元代以前的唐、金时代对库页岛管辖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根据考古发现的残余城址和文献的只言片语勾勒出一个大概。
但进入元朝后,中央政府对库页岛的管理力度明显加强,这表现在元对库页岛派兵征讨和课税这两个方面。
蒙古人建国之初,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置了胡里改等五个千户所用以镇抚北边诸族。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年),因为当时库页岛上的虾夷人和鄂温克人还没有归顺,蒙古军发动了针对库页岛的军事讨伐。
到了二十多年后的1286年,经过不断地讨伐,库页岛终于全部归顺蒙元,被纳入王朝版图之内。当时的岛上主要有三个不同的族群分布,首先是前文所提到的吉里迷人,他们是费雅喀人的祖先;余下的则是虾夷人(当时称作嵬)和鄂温克人(亦里于)。
元代的库页岛
元朝管辖库页岛的直观表现除了多次军事征服外,还有就是课税。当时每年冬天酋长们要趟水到奴儿干缴纳毛皮税,进贡猎鹰。到来年夏天,鲑鱼洄游的时候再启程回乡。由于猎鹰的贡赋索要的过多过急,酋长们也曾多次反抗,打捕鹰人。
从文献记载来看,元代正是通过辽阳行中书省或征东行省来直接负责对库页岛居民的管辖事务的。在当时,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定期参觐制度。
继元朝管辖库页岛一带的明朝对当地的管辖更为完善,在当地首领去北京朝见明代皇帝后,明军在库页岛上设置了卫所屯驻。1409年永乐帝命人建立了奴儿干都司以加强对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的管辖,并立碑标注。在奴儿干都司建成三年后,就在当时人称为苦兀的岛上西北部建立了囊哈尔卫(即现在俄罗斯库页岛西北部的朗格里)。
囊哈尔卫和兀者揆野木千户所,是奴儿干都司派遣的在库页岛上直接管辖当地居民的军政单位,负有镇御边疆、收缴当地贡品的功能。到了15世纪中叶的明宣宗时期,还曾数次派遣使臣慰问当地酋长民众,顺便查看征收的土贡的情况。一般岛上居民缴纳的贡品主要是黑兔、黑狐、貂皮、猎鹰、白兔、皂雕、咸鱼等,实际上是一种赋税,标志着明代对库页岛的有效管理。
明代库页岛,囊哈尔卫在库页岛西北端
虽然明代在库页岛上设置了囊哈尔卫等卫所进行管理,但客观来讲还是在这一地区进行羁縻统治,以朝贡的方式要求周边部族效忠。
对库页岛较为成熟的管理还是出现在清代。清代对库页岛的管辖,是从它的前身后金政权开始的。努尔哈赤起兵后不久,后金就派军迅速接占明朝在东北原有的羁縻区域,其中就包括库页岛。岛上的居民费雅喀人也自此成为了一支效忠于清廷的部落。清政府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划归宁古塔章京管理。
1732年库页岛又被划入了当时吉林将军下辖的三姓副都统辖区,在康熙年间抗击沙俄的战斗中,清廷多次召集岛上能征善战的费雅喀人拿起武器投入战斗,为保卫边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代费雅喀人向地方官员纳贡场景
在清朝管辖下的库页岛,既不属于八旗之一,也不归理藩院管理,那这些岛民归谁管呢?史书记载是各自任命当地的姓长、乡长分户管理,很有点基层村民自治的意味,说到底是一种羁縻的变型形式。根据当地的统计,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被编为六姓一百四十八户。
这种由当地人管理的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因地制宜,减少行政开销。清廷要求岛上的姓长乡长们要向清朝的中央政府缴纳貂皮作为贡赋,并按时向费雅喀人赠送赏赐,以示“皇恩”。当时清廷要求缴纳的主要是貂赋,以征收毛皮为主。同时还要求岛上酋长到京城娶媳妇以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上层的笼络。
清朝中央政府与库页岛上的居民之间的关系,在清代中期的18世纪就暴漏了很多问题。由于当时清军主要作战的方向是对付西北的准葛尔蒙古人,东北边防往往是在边界设立哨所,然后一年甚至数年去巡视一次,这就给了沙俄觊觎的机会。
沙俄对库页岛的占领侵吞和当时对黑龙江流域的探险侵略是几乎同时展开的。俄国人在19世纪初派遣了克鲁森斯特伦为首的所谓“环球航行探险队”,沿着库页岛的西北海岸一路探索到黑龙江下游入海口。作为外来的入侵者,克鲁斯特伦倒也是有些心虚不敢继续深入,他吹嘘自己发现了库页岛的重要战略价值,但坚持认为库页岛是个半岛与黑龙江下游河口相连。随后几十年内,沙俄不断派遣所谓勘察队勘测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的地形,并最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非法占据了中国的库页岛。
有趣的是由于历史上与清廷的密切联系,当地的费雅喀人并不喜欢远道而来的沙俄哥萨克,而仍然坚持对清朝的上贡,这事实上是当地人对清朝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被视为是清朝对库页岛有效管辖的重要证据。随着19世纪中期清朝影响力逐渐消退,库页岛就成为了沙俄和日本争夺的舞台。20世纪之初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战败,被迫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库页岛被一分为二,南部成为了日本领土,库页岛上风云再变。二战之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将南部库页岛重新占据,并一直控制至今。
一座远东的大岛牵扯了中日俄三国上百年的历史恩怨,岛上的原住民的生活水平今日较往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回顾历史我们仍不禁感叹库页岛的命运浮沉和历史的波澜云诡。
其他网友回答
唐代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