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农村过六月六有什么习俗?
优质回答:
在农村过六月六有什么习俗?
今天是六月六,不知各位朋友那有什么风俗,山村梅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山东烟台这有啥风俗。
第一,“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这是我们这一直延续的风俗。过去日子都不是很好过,包锅肉包子吃也是很奢侈的生活,加上前一阵农忙也没空好好改善生活,到六月六,新麦子可以换面粉了,闺女农忙完也可以回娘家了,农村人实诚,割上一刀肉,特别是一大刀,拿着回娘家也是很实惠的,也很有面子的,一家大小享受一下天论之乐,在过去农村的老人可羡慕有闺女的人家了。如今条件好了,一刀肉不在多少,是意思就行,主要吃的是乐趣,享受是亲情,没闺女也不怕,儿媳也会割一刀肉回家的。
第二,六月六,包包子,也是我们当地一大习俗。包子可以是肉的,也可以是素菜的,做晚辈的,包好包子一般都先送给长辈(公婆、父母)偿偿,也有岁数大的包一大锅,送给左邻右舍没空包的年轻人,更多是做父母包了,儿女们来家吃着,拿着,我们家妈妈八十多了,每次过六月六,我都是割一大刀肉回家,妈妈包两大锅包子,看着我们又吃又拿,她可开心了。如今过节,更多是增进了人和人之间感情,也让我们学会知恩感恩。
今天正好六月六,当闺女一刀肉送回家去了,俺没闺女,但也收到宝贝媳妇的一刀肉,开心幸福。
其他网友回答
对六月六我有两个记忆,一句话说,六月六(这里六念绿),晒龙衣,龙衣晒不干,连阴一百天。这个是说天气的,另一个是食俗,这一天要吃芝麻薄干饼,据说是给蚂蚁过生日。吃芝麻薄干饼会掉很多馍渣,蚂蚁捡走吃了。
其他网友回答
在我们连云港这边,听母亲说过,六月六,是小白龙探母的日子,有时候会有雨水降临,大家就会说,小白龙哭了。
习俗方面,就是吃炒面和女儿回娘家探亲了,这里说的炒面不是炒面条,而是炒面粉了。白面放入干燥的锅里,不停翻炒至面粉出香,变黄就可以了,吃的时候,只需一小份的炒面,加入开水,白糖,就可以变成慢慢一碗的炒面,浓浓的面香,那是一代人的回忆
其他网友回答
在农村过六月六有什么习俗?
昨天入伏,而今天就是农历六月初六。在民间有着“六月六晒龙袍”的说法,而这也是农夫家乡的一种习俗。
所谓“六月六晒龙袍”,也叫做“六月六晒红绿”。其实后面这种叫法更加准确一些。因为晒龙袍只有皇帝才有这个权利,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就只能是晒一晒“红绿”了。
这个习俗相传是起源于唐朝。最初的说法是说唐僧取经回来以后,由于有些经书被海水浸湿了,所以在六月初六这天因为天气好,都把经书搬出来晒了。后来皇宫里也习惯在这一天晒龙袍,于是就有了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了。当时,很多的老百姓也看到了这个习俗,也纷纷效仿,可是老百姓没有龙袍可晒啊,那就晒衣服、被子吧。文人墨客就晒字画、书籍等,从此以后,这个习俗也就流传开来了。
在农夫的家乡,也有着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因为农民朋友都相信这一天是“阳气”最重的,晒的衣服、被子一年都不会发霉、长虫子。农夫还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这一天的时候,妈妈不仅会把过冬的衣服、被子都拿出来晒一晒,还会把一些粮食、种子也拿出来一起晾晒。总之这一天是非常繁忙的,所以我们小孩子也是要去帮忙的。
不过,幸好每年的这一天天气都好像不错,很少下雨。要不然的话,那这些晒在外面的东西可都要遭遇了。从这也看得出来,古人对天气方面的了解真的很全面,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今天是六月六,那你家乡有晒龙袍的习俗吗?
其他网友回答
在农村过六月六有什么习俗?
六月初六是我们胶东农村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敬老孝老和联系亲情的节日,这个节日最为隆重的活动,便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送节令。
根据民间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大夫狐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因此女婿一直耿耿于怀,暗藏杀死岳父替父亲报仇之心。有一年晋国遭灾,狐偃外出放粮,说好六月初六日回家过寿。女婿便决定乘狐偃祝寿之机,刺杀丈人,以报父仇。女儿得知此事,生怕丈夫真的做出此事,于是赶回娘家报了信。狐偃放粮归来,看到了民间疾苦,后悔未听亲家忠告,痛恨自己作错事情。于是他把女婿请到上座,不仅不怪罪女婿,还当众承认了自己以前的错误。而闺女回家报信,也是人间大义,遂重赏女儿女婿,一家人释怨言欢。从此后,每年于六月初六日,狐偃必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团聚。传到民间百姓效仿、相沿成俗。只是在演变过程中,成为女儿女婿回家送孝顺的习俗,当然,也保留了女婿在此节为座上客的习俗。
在我们当地,此日最受重视的是新女婿,因为新女婿婚后第一个六月初六,要和媳妇一起到岳父家“现新”,除了进门一碗蛋鸡水,岳父家里族亲还要像过年一样宴请新女婿,难免小住几日。一般的风俗是,新女婿要拿一斗(约60市斤)小麦及食品送到岳父母家,在岳父母家住一天或几天。
六月六回娘家
而老女婿此日去岳父母家,也有鸡蛋水的待遇,但不再有族亲轮排宴请。当然,女婿去岳父家,肯定要尽自己的孝心,在过去贫穷的时候,往往是包一锅肉多的包子,送给岳父家尝一尝。所以,包子是我们当地六月六的必须食物。条件稍微好些的,特别是连襟多的,争相拿点贵重礼物以表示自己的日子过得好。
溯其原因,农历六月六日前后,小麦已经收打完毕,三夏生产已经结束,三秋生产还有一个时段,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农民称为挂锄时节,是探亲的绝佳时期。这时候一年的日子也将近过去半年,闺女便理所当然地要回娘家探望一下。所以,此日成为出嫁的闺女一年中必回娘家的日子。
在我们农村,每到此日,闺女多的老太太,便会挺直了腰杆,站在门口守望,等关一个个闺女回家送孝顺,脸上堆满了笑容,而没有闺女的人家,脸上便会有所失望和落魄。由于正值农闲,我们当地过去也有此时搭戏台唱大戏的习俗。有首民谣形象地道出了此日母亲盼闺女的心情和当地的民俗:
“柳树柳,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咱那闺女没来,说着说着从南来,骑着毛驴打着伞儿,抱着乖乖瞪着眼儿。”
六月初六民间戏台
在我们当地农村,有老人过生日闺女要给老人一刀肉的说法,即“六十六一刀肉”,后来演变中,借助六月六闺女回家探亲,又演变成了“六月六一刀肉”,此日闺女回娘家,必定一携带一刀肉,即一刀切下来的猪肉,不论大小。
从这个主风俗外,民俗此日有吃炒面和晒衣书的习惯。我们当地清朝县志就记有“晒书筒及衣裳,按崔实《四月民令》,七月七日曝衣书,而今以六月六日,古今不同也”。六月六日是炎热夏季,光照充足,收拾起来的冬季衣被容易受潮,此日拿出晾晒也是常理。至于吃炒面的来由,多是传说,究其因是新麦上市,人们要变着法子尝尝鲜,炒麦粉,能治暑气,可治拉肚子,又可以长时间存放,所以此日炒面相沿成俗。
另外我们当地民间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又有 “六月六,看谷秀”的说法,正值春谷抽穗的季节,因此当地人有到地里转转看看的习惯。
以上是我们胶东当地六月六的基本民俗,欢迎外地的朋友秀一下自己当地的节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