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中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网友提问: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什么内容?是诸子百家还是一家独大?如何继承?

优质回答:

如果从近代以来对“国学”的定义看,国学的内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如果你真正接触传统文化的内容,我想你就不会说一家独大了。要知道《道藏》的编撰从南北朝(公元471年)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蔚为大观了。现代也有学者编撰了《儒藏》再加上佛教的《大藏经》,可以说中国学者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的文献集成。

还有虽说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汉武帝也没全听他的,这从他后来的被冷落也可以看出来。可以说,汉武帝是借他来制衡后宫的力量。再从汉武帝时的酷吏看,也可以看到汉武帝是在利用董仲舒。

虽说汉朝初期对恢复儒学经典也下了功夫,可是在执政上却是用的“黄老之学”,特别是汉武帝时,窦太后的后权处处制约他,这也是他利用董仲舒的原因之一。

再从唐朝李蕤写的《反经》看,诸子百家一直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特别是唐朝的传奇小说,对明清小说的发展起到了作用。还有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儒释道三家的竞争互补对中国历史的作用。

再从清朝的《四库全书》看,子部就是诸子百家之说。

从这些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一家独大,不能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表面去看中国历史。

我十多年前在阿里巴巴论坛上写帖子说中国的历史是皇权、后权、文权、武权、宦权、戚权等利益纠葛、不断交织而成的历史,这从考古发现汉朝后宫的地道就可以看出来后权和戚权对历史的影响。

继承还是象孔子所说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昨天在回答问题时也说,张载“横渠四句”中的“为往圣继绝学”,不光是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还要继承世界优秀的文化。我今天还是想说,今天的中国再次与世界融合会引领人类走向文明的新高度!

或许会开创“横渠四句”中的“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类三十万年的和平。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一世是三十年。

这就是继承!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不是大家都在说什么传统文化,我想知道传统文化指的是什么。

其他网友回答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无一不是借鉴、吸收易经的精华淬炼而成。这部经典国学“人更三世,世历三古”,经由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近古孔子创作完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影响了后世无数思想家、哲学家的理论思想。

先秦的诸子百家影响了中国数千年,但是重要的节点只有那么几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法家治国,施行严刑峻法,鼓励揭发,推行连坐制度:汉朝初期,施行修养生息,也就是运用道家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让汉朝繁荣发展了几十年。后“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儒家也成为治国理政驭民的利器。

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也是以《易经》为基础的,后孔子又作《十翼》,意思是给《易经》插上10个翅膀,像大鹏一样起飞,已达到世界大同的目的,这和我国政府目前的目标也不谋而合。

在当今社会,单纯的适用一种标准,是无法适应社会变化的,半部论语治天话虽不假,但法家、道家等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中华文化博大源深,有的是糟粕与精华并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应一味地批判或赞扬,要用辩证的眼光,其实也就是易经中所说的阴阳眼光来看待。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总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严于律己,时刻反省自己,凡事先反求诸己,保持你谦卑之心。

其他网友回答

传统文化核心是阴阳平衡、五行制化。文化的最高级自然是一家为根脉,开出百朵花。继承要么师承要么家传。

其他网友回答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中华文化不是哪一家能代表的,废除百家的争论偏见,从《六经》中见识中华文化。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中华文化的根源。

现代要认识中华文化除了要去伪存真认识百家思想,如儒家思想的仁义,法家思想的独裁、奴役等,也可参照六经

诗:诗、词、杂、赋、曲、小说

书、春秋:二十四史

礼:各朝代行政制度,法律条文,民规风俗

乐:各朝代乐律

易:易经和各朝代基于易学的天文、地理、历法、百工、算术等加以好好认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