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清代词人是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网友提问:

被王国维称赞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清代词人是?

优质回答:

问题:被王国维称赞他是“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清代词人是?

前言:

纳兰性德大概是国人最熟悉的清朝诗词大家了,喜欢诗词的人大概都有一本《纳兰词》吧。

因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太有名,所以每当人们说起纳兰的时候,都会把王国维的评价附上,纳兰也因此成为文艺青年心目中的偶像。

一、 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纳兰时这样评价: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不光王国维评价如此之高,据说当时朝鲜人也曾经感叹

“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柳屯田就是北宋大词人柳永柳三变,人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把这两个人相比,可见纳兰容若的作品流传之广。用到今天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凡有年轻人处,皆能歌周杰伦。

即使如此流行,但是被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不过分吗?清朝的大词人可是多不胜举 。

二、王国维还评价过周邦彦 “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了解王国维的人应该知道,他还评价过北宋的大词人周邦彦: “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周邦彦也是宋词大家。可是两宋之间还有有陆游 、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 王国维的评价也不必太当真,并不见得王国维真的认为是当时综合实力的第一人,或是指周邦彦和纳兰有自己鲜明独特的特点。王国维还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赞周邦彦:

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

从思想内容来说, 周邦彦肯定比不上杜甫。不过从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说,周邦彦对于词有开拓之功,被称赞为集大成者、词中老杜”不无道理。

三、王国维为什么说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我们在回头再看王国维对于纳兰容若的评价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说纳兰”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见王国维的评价还是有条件的。一个“真”字,道出纳兰容若的最大特点。老街喜欢纳兰词也是喜欢他的真挚与自然。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_》作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作者:纳兰性德 (清)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读纳兰词,仿佛人在眼前,每首词形成的意境,都如同一幅画面慢慢展开在读者的面前。其中的深情似乎从书香中缓缓地飘散出来,令人沉浸不能自拔。

结束语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纳兰容若华年早逝,否则一定会留下更多的作品。老街也是纳兰的拥趸,多年前曾经写过一首《菩萨蛮》纪念这位诗人:

《菩萨蛮祭纳兰》@老街味道梅香不染冰心在 ,冰心尽是真真爱。奇秀自然痴 ,百花独一枝。相思无可籍, 雁字谁人写。 风落好文章 ,可怜春叶黄。

……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是说的纳兰容若。

这句话出自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单独拎出这句话,特别容易被断章取义,只看字面意思,会误以为王国维说纳兰容若是北宋之后,作词最好的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先看王国维原话是怎么说的: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你看全文就知道,王国维所说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指的是,纳兰容若在填词时,所注入的真情实感。

自然的词

王国维在原话中,说纳兰以自然之眼观物,又以自然之舌言情,这是因为他初入中原,还没有被汉人的不良习气沾染。

在王国维的词论中,“自然”是最核心的内涵之一。这是一种超越人世间利益关系的一种情感,从纯粹的人性、纯粹的美感审视世界,这叫以自然之眼观物。然后又把这种纯粹,用最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刻意加入典故、设置结构,这叫以自然之舌言情。

北宋以来

为什么说是北宋以来呢?难道南宋、元、明几朝的词人就不自然了吗?确实是这样,元朝不用说,诗词已经没落了,明朝有些兴起,但总体成就不高。

南宋呢?

诗词发展到宋朝啊,就有一些变味,唐朝的诗词就非常大气,要抒情就抒情,要言志就言志,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像岑参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一读,就能感受到真切自然。

宋朝就不一样了,人们喜欢用典,喜欢讲理,往往在诗词中,加入各种典故,讲一些人生道理,这不是不好,比如朱熹的哲理诗就特别能给人激励,苏轼在词中也用冯唐易老的典故,也比较自然。但这都是大文豪,他们有足够深的文字功底,才能在用典、讲理的时候,不露痕迹,有些三脚猫诗人,生搬硬套,就特别傻。

这一创作风气,到了南宋,就特别夸张了,人们已经把用典填词当做了一种理所当然,像辛弃疾这样的大词人,流传下来几百首词,没有一首不用典,比如一首《贺新郎·听琵琶》,句句用典,一首词写完,用了十多个典故,没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人,根本就读不懂。

你说辛弃疾的词好不好?那当然好。但你说辛弃疾用典是不是刻意?那肯定是刻意的。

一人而已

南宋用典的创作风气,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在王国维看来,这是一种不良的创作习气,所以当关外的纳兰容若刚刚来到中原,还没有接触到这些的时候,他的词不刻意用典,不刻意打磨结构,情感自然流露,当真是一人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怎么办呢?我还没有看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但是我看过别人的回答,原来这是说的我特别喜欢的纳兰容若,所以必须回答一下。

我喜欢纳兰容若这个人,是因为他的痴情,一句话来形容纳兰性德的一生“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为什么说他慧极必伤呢?他活的太通透,他知道自己虽然贵为御前侍卫,但是不过是皇帝制衡家族的工具,不过是个玩物,一身抱负无法施展。

为什么说他情深不寿呢?他与妻子情投意合,伉俪情深,不幸的是他的妻子早逝,临死前留下一句诗,“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纳兰容若悼念亡人,写的一首词,我非常喜欢,分享给大家。

沁园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人生若如初见也是他的作品

长相思也是

世人皆喜欢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却不知道他这个时候早娶了别人,论世间男儿痴情,纳兰容若当属第一,他日日思念亡妻,三十岁就陨落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