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科 | 神农镇有“四峪”(散文)(主播: 焰、九月、荷塘秋影?)

神农镇有“四峪”(散文)
文/夏明科
主播/焰、九月、荷塘秋影
神农镇有“四峪”(散文)
文/夏明科

神农镇地处秦岭北麓,北望渭河,南连凤县,东邻石鼓镇,西邻高家镇,属于城郊型乡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神农镇地貌多样,山塬川并存,清姜河穿镇长流,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龙山、仰韶、西周、散关文化遗址多处,为科研、考古和研究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清姜河流域的古大散关、古栈道、姜氏城、益门古镇、炎帝陵、古鱼公园等名胜古迹和景观美不胜收。相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在这里,被誉为“炎帝故居”,也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脊梁,又是南北的分水岭和气候的分界线,有着中央水塔的美誉。据有关专家考证,秦岭有七十二峪。
神农镇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它的境内有瓦峪、蒙峪、黄峪、散峪,这四峪是秦岭七十二峪中有名之峪,有着历史之峪、文化之峪、文明之峪的深刻含盖。
瓦峪

瓦峪,它叫瓦峪寺,瓦峪寺沟。地处神农镇北的峪泉村,它北连渭河,南靠冯家塬和石鼓镇的中岩山村,东邻石鼓镇的石坝河村,西邻姜城堡村。瓦峪河从峪中流入渭河。
瓦峪文化辉煌灿烂,文物遗存积淀深厚,这里有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踪迹,也有仰韶和龙山文化的遗迹,有史料记载,炎帝神农沐浴九龙泉,长于瓦峪。在此发掘了西周古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和车马器。瓦峪寺有隋唐时期刻凿的石佛造像。瓦峪寺和神农祠很著名,历史悠久,遗留下许多古碑,记载着古寺庙的变迁。

蒙峪
蒙峪,它叫蒙峪沟。地处神农镇之南的茹家庄村,北接峪泉村,南连夏砑壑村,东邻冯家塬村,西邻邵家山村。蒙峪沟河从峪中流入清姜河。
有史料记载,炎帝神农生于蒙峪。这里有许多关于炎帝的传说,并有西周古墓遗址,发掘出土了许多珍贵的青铜、玉器,为西周古鱼国在此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2013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遗址保护单位。境内的常羊山自古庙宇成群,谒拜神农游人不断。现有著名景点炎帝陵,成为全球华人谒拜炎帝神农,寻根问祖和祭祀的好去处。

黄峪

黄峪,它叫黄峪沟。地处神农镇南边的竹园沟村,南壤太平庄村,北毗益门堡村,东邻邵家山村,西接刘家槽村。黄峪沟河从峪中流入清姜河。

黄峪历史悠久,文物古墓遗存非常丰富,印证了人类文明活动的足迹己烙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黄峪沟口以南的台地上,先后发掘了西周鱼国的二十二座古墓群,出土大量的青铜和玉器,美伦美奂,特别是出土的西周铜卣和人头銎金铜钺为商周时期的精品,稀世罕见,非常珍贵,它创造了灿烂辉煌、璀璨绚丽的青铜文明。

散峪

散峪,它叫散谷、散关、峭关、崤关。地处秦岭腹地,北距神农镇人民政府22公里。清姜河从峪中流过。

散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文物古迹和文化遗迹璀璨绚丽。古大散关是关中四大雄关的西关,自古有“蜀襟陇钥” 、“川陕噤喉” 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姜河畔是陈仓故道的北道口,唐代作为驿道,元、明、清是川陕官道。散峪是陈仓古道上的重要关口,著名的“明修栈道,喑度陈仓” 典故就发生这里,有史记载这里发生了七十多次战役。1992年4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散峪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楼、台、亭建筑奇布,观光游人络绎不绝。
原创首发
初审:李会芳
复审:屈锟
作者简介:夏明科,(网名:姜水河畔)62岁,中专文化,中共党员,渭滨区神农镇人,乡镇工作人员,现已退休。对文学有一种厚爱和梦想,喜欢对本地文史的钻研,为传承弘扬地域历史文化,为振兴乡村经济发挥余热。八十年代初曾写剧夲获市上文化三等奖,后停笔。退休后曾参与渭滨区《地名故事》、《地名志》的编辑工作,在《宝鸡国学》、《宝鸡日报》、《西府文学》以及网络平台上发表了一些作品。
合诵主播简介:荷塘秋影/九月/焰,同为宝鸡市朗诵学会会员,炎黄文学社主播,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用声音诠释文字,倾诉着生命中的一切美好,在岁月静好中相知相伴,收获着友谊和成长!
郑重申明:本文由作者本人提供,并对此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如果还想看到这样的好文章,请扫描二维码,关注”炎黄文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