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优质回答:
导读:明宣宗朱瞻基说起来也算是有作为的君主,这位明朝第五位帝王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开创了明朝的第二个小高潮仁宣之治。明宣宗朱瞻基书画双绝,在帝王圈里估计也就宋徽宗可比。朱瞻基盛年继位,宣德朝人才济济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等悍将。所以明宣宗时期明朝国力达到巅峰,万国来朝。虽然朱瞻基还算不错的帝王,但是由于他的的一些失误留下的隐患直接导致大明在明英宗时期由盛而衰。下文我们从三份层面来阐述明宣宗朱瞻基的遗留的隐患。
朱瞻基命其实挺好的,从明成祖朱棣政变上台在父亲朱高炽被册封太子的同时他也被封为皇太孙。也有一种说法,朱高炽能当太子还是沾了朱瞻基的光。这就有点和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传说一样了,也是康熙通过观圣孙才决定传位雍正的(这就是传说,不要较真儿)。明宣宗朱瞻基盛年继位,在位十年后38岁壮年去世。从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到朱瞻基执政的这十一年,大明王朝休养生息、社会矛盾缓和史称仁宣之治。所以说宣宗朱瞻基还是非常有作为的,但是依然有些执政的瑕疵深刻影响后世君主。客观上也造成了大明王朝在以后有盛转衰,甚至流毒深远。
宦官势力从明宣宗开始可以接触外廷,开启了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历史
先说明朝的宦官势力,明朝宦官介入政务就是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的。朱瞻基在内廷开设内书堂指定翰林学士在内书堂教宦官,宦官从此接受正规书本教育。朱瞻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自己犯懒的时候,让宦官能够处理私人文件并正式与朝廷官员联系。这一改朱元璋、朱棣甚至是朱高炽对于太监的防范的态度。朱瞻基自以为宦官依附皇权而生,所以在忠诚方面是文官无法比拟的。
说到朱瞻基让宦官介入政务的目的,还要先说一下明朝的政治制度。从朱棣开始就成立了内阁,作为皇帝和六部之间的桥梁。最早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机构,但是从朱瞻基开始形成了权力机构。朱瞻基采用了一种票拟的办事程序,规定内阁先审议官员奏议。在审查后提出建议贴在诏令上以供御批,如果朱瞻基同意就会把建议转交六部执行。
如果内阁建议不合适,朱瞻基就会指派司礼监的宦官采取适当的行动。由于六部一般对内阁或者司礼监的建议直接执行(谁敢去和皇帝复核确认是否真的是帝王的意思?不敢呀),所以司礼监的宦官就有了夹带私货、甚至假传圣旨的可能。只此一项就造成了内阁和内廷争夺权力,贻害无穷。由宦官组成的内廷与文官内阁争斗一直持续到魏忠贤被杀。
对于蒙古草原格局不清楚,放任瓦剌一家独大直接导致了明英宗朱祁镇(朱瞻基儿子)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蒙古在明朝时期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鞑靼在东靠近明朝;瓦剌在西部。而号称北元太师的鞑靼部领导人阿鲁台,多次袭扰明朝边境。结果被强硬的永乐大帝朱棣给揍的鼻青脸肿,接受明朝册封为和宁王与瓦剌对立。阿鲁台的威信被打没了,所以他只能背靠明朝对峙瓦剌部。相当于阿鲁台的鞑靼部是明朝扶植起来对抗和牵制瓦剌做大的对手。
瓦剌部名义上与明朝修好,然后积极的攻击鞑靼部的阿鲁台。朱瞻基居然连这点战略眼光都没有,很明显应该扶弱逸强延续以前的政策扶植阿鲁台对抗瓦剌呀。但是他居然坐视瓦剌攻击阿鲁台,最后杀死对手一统草原。明宣宗宣德九年,阿鲁台所部遭到瓦剌所立的大汗袭击,战败后又受到瓦剌首领脱欢攻击被杀。
此时瓦剌已经一统草原,时刻威胁着大明的安全。等到脱欢去世后也先继位,瓦剌部已经露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再加上明英宗朱祁镇盲目出兵,结果土木堡事变大明精锐尽丧、英宗被抓。大明王朝有盛转衰,明朝和蒙古攻守态势逆转。从根子上说还在朱瞻基遗留下来的隐患。
在完成最后一次下西洋后,主动撤出对印度洋和南洋的探索。不但丧失了未来海洋时代,也造成了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的局面。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是朱瞻基在最后一次下西洋以后,主动关闭了即将迎来大发展的海洋探索。大明开始闭关锁国,切断了和南洋、印度洋以及西亚、非洲的国际联系。明朝在国际事务中孤立,放弃了华夏再次领先世界探索海洋的机会拱手让给了西方。大明王朝放弃到手的好牌,主动退出了海洋争霸时代的牌桌。
这个决定也严重影响到了大明水师的士气,水师力量逐渐废弛。没有强大水师的保护,客观上造成了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的倭寇横行。大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戚继光的领导下才最终平定倭寇。这一切都是朱瞻基的仓促决定造成的隐患。
小结:
明宣宗朱瞻基总体来说是位明君,但是在宦官介入政务、取消海外探索以及对蒙古草原放任三方面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严重的隐患。这三方面在明朝中后期深刻的影响着大明王朝,也许这时朱瞻基所没有想到的。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仁政治国,任用贤德之人,重视农业生产,出征蒙古大漠,综合国力得到很大增强。 后世所修的《明史》高度评价明宣宗:
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其与父亲仁宗开创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新气象,史称“仁宣之治”。不逊色历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然而宣宗皇帝也为后世埋下一些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首当其冲便是扶植宦官势力。 在洪武朝,太祖朱元璋曾立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到了永乐时期,宦官多次在宫中刺探消息,“助攻”成祖朱棣夺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地位得以提升,开在崭露头角。
《明史》:在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到了宣德时期,宣宗延续祖父的做法,进一步提升宦官的地位,为更好服务政事,设立内书堂作为配套,专门的宦官教育机构,师资力量雄厚,以翰林学士教授四书五经,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据说是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从此培养出一大批知识型宦官:
用途1、辅政中央。
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独揽大权。到了儿子成祖朱棣,精力有所不及,选拔解缙等人进入内阁,担任皇帝的私人秘书,作为政务方面的顾问。
至宣宗时期,确立下了内阁——司礼监联合辅政的制度。具体流程:由内阁提出适当的政务处理建议供皇帝参考,称“票拟”;之后皇帝决策定夺,称“批红”。宣宗皇帝被称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为了对得起这个称号,减轻政务上的负担,授予宦官代行”批红” 权,行使这一权力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其之上是掌印太监。可以看出代表皇帝的司礼监权力在内阁之上,内阁需要司礼监配合才能发挥,以此保证皇帝的大权独揽,这一确立下的制度一直得以延续。宣宗在世时,宦官危害不太,一切在皇帝掌控之中;但宣宗去世后,大权落到了宦官之手,王振权力熏天,怂恿御驾亲征,导致英宗被俘,差点灭国。明朝之后的宦官也是“人才辈出”,刘谨、魏忠贤等人皆是把持朝政一时之人物,魏忠贤,人称“九千岁”。
用途2、监督地方。
为了更好起到控制地方,宣宗皇帝在即位之初,便派出宦官作为眼目,镇守云南,主要起“监督百姓、监军、弹劾地方官”的作用。以此作为试点,逐步在全国展开。如派内管谭顺协助平江伯镇守淮安;派刘宁驻守镇江。至宣德十年,即1435年宣宗去世时,全国撤销十三布政使,由派出宦官代替,有些还兼着皇帝采办之职。这些宦官所到之处,为祸一方,不仅压制地方官,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出现当地官吏殴打宦官的例子,欺压程度,可见一斑。在监军方面,存在宦官严重干扰了军政,时任副总兵方政便上奏说,宦官作威作福,对于边务诸多阻挠,还擅自调神机营出镜。
用途3,出使外国。
比较熟悉的是郑和下西洋,被传是寻找建文帝下落,这个是比较正面的形象。更多的宦官借着天朝的威望出使他国,行“奖劳赏赐”事之余,打着皇帝的旗号,索要贡物,但不知适可而止,贪得无厌。引起了朝鲜国王的职责:
皆宦寺无识之徒,嗜欲无穷,其所经过,侵渔万端,取人之物不厌于心。
可以说宣宗宠幸的宦官,引起了国际间的争端,丢脸都丢到国外去了,严重损害了明朝的国际形象,违背了成祖朱棣派出郑和“七下西洋”的初衷。
后记
夺取政权后的朱元璋,采取了不信任文人的姿态,取消了丞相一职。至宣宗皇帝,选择了近水楼台的宦官,着力培养,为其左右驱使。出于私利,于己方便,又开创了内阁+司礼监的辅政模式。就以宦官这一族群而论,身体上的残缺只会更执着于权力的追求,宣宗给了他们机会,在以后的岁月。使得明朝成为宦官专权严重的又一个朝代,始于宣宗的1425。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其他网友回答
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看,明朝皇帝朱瞻基应该赶在哥伦布之前发现新大陆,而不是在宣德八年的时候,停止“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明朝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自从郑和病死在印度半岛的古里之后,朱瞻基就顺势停止了大规模海外贸易和汉民族的海外探索。
而西方的哥伦布于1492年才发现新大陆,这一前一后,仅仅是59年。
如果明朝皇帝朱瞻基不停止“下西洋”的海外贸易和远航探索,而是把“下西洋”经常化、持久化、制度化,那么中国的远洋船队迟早会在印度洋与西方的远洋船队相遇。
这样中国就不会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被荷兰船队占领台湾。
如果他不永久性停止“下西洋”,此后明朝也会根据西方国家的殖民思想,做出必要的海外拓展,而且可以根据西方列强的海军状况,来建设大明朝的海军。
可惜朱瞻基,在世界发展变化的最关键的时刻,下令永久性的停止了“下西洋”的海上探索和拓展。
如果能够维持“下西洋”的活动,即使缩小规模,减少远航的次数,明朝也不会成为闭关自守的朝代。
明朝起码可以阻止英国独霸印度洋,如果明朝海军能够守住马六甲海峡,在新加坡建立永久性海军基地,英国和荷兰的海军要进入太平洋地区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朱瞻基的闭关锁国政策给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其一、明朝丧失全球战略支撑点的隐患
说白了,闭关自守的办法是守不住大明江山的,停止“下西洋”,此后非洲东岸、印度洋沿岸、东南亚、马六甲、菲律宾一线,就成为全球性的战略真空地带。
只要有一点点雄心壮志的国家出现,他们一定会填补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真空地带。
其二、明朝丧失东南亚华侨安全生活的隐患
因为朱瞻基的永久性“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海外华侨被殖民统治和被殖民者虐待和屠杀。
比如:菲律宾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规模屠杀华人华侨的事件,因为海军力量不行,万历皇帝只能听之任之,毫无办法。
其三、明朝丧失边疆岛屿的隐患
明朝没有在马六甲海峡这样的战略要地,建立永久性的海军基地。
所以,导致明朝的海上防御形同虚设,没有强大的海军,靠在陆地上架几门红衣大炮,根本守不住任何近海岛屿,1604年之后,澎湖、台湾等经常被荷兰海军袭扰和入侵。
综上所述,如果明朝皇帝朱瞻基不停止“下西洋”的海外贸易和远航探索,而是把“下西洋”经常化、持久化、制度化,那么中国的远洋船队迟早会在印度洋与西方的远洋船队相遇。
明朝也就不会存在丧失全球战略支撑点、丧失东南亚华侨安全生活、丧失边疆岛屿等隐患。
这些隐患很大程度上是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来的,这些隐患不仅影响明朝的历史进程,也成为中国大历史中的缺憾和遗憾。
其他网友回答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在位期间,秉承仁宗仁政理念,重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励精图治,创造了明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仁宣之治”。然而,朱瞻基作为帝王,在处理宦官问题上,存在重大的失误。给大明朝留下了无穷的隐患:
1.朱瞻基即位后,加强了对宦官的培养,提高了宦官的地位。
老朱建国后,为了防止宦官干政,镌刻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老朱是还不主张“没有根基”的太监不准学文化的。朱瞻基不同,他大权独揽后,非常注重对宦官的培养。为提高宦官的学识水平,他在宫中设内书堂供这此没有胡须的家伙读书。这与老朱“内臣不许读书识字”的规定背道而驰。结果,一大批有了文化的宦官,知识水平与政治地位很以提升,便开始结交外廷官员,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这为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了祸根。
2.朱瞻基赋予了宦官从政的权利。
朱瞻基不仅提高了宦官的文化素质,还倡导宦官参与政事。从中央到地方,从军事到民政,都有宦官的身影。在朱瞻基的力持与倡导下,宦官有了从政、干政权利。朱瞻基起用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皇帝的批红权,这真应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司礼监秉笔太监对内阁的票拟进行批红,意谓着秉笔太监可以凌驾于内阁之上,甚至于首辅也要看其脸色行事。所以,后来的宦官都以当“秉笔太监”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因为秉笔太监作为有缺陷的 人,可以对学富五车的重臣形成掣肘,能满足其畸形心理,还能捞到许多好处。
3.朱瞻基鼓励太监参与军队事务。
叫人啼笑皆非的是,朱瞻基在各省和边镇都派有镇守太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监军、监督地方官员,以致地方军队大员和边关武将都要巴结、讨好这此太监,否则,他们在皇上面前嚼下舌根,说一句谁的不是,人家就要掉脑袋。这些宦官自恃权高,便飞扬跋扈,后来也干扰军政。
4.朱瞻基把皇宫的代购大权也交给了宦官。
采办贡品,油水多多,是肥缺,是多少梦寐以求的职业啊。朱瞻基会做好人,把这个好事也让太监做了。朱瞻基对蟋蟀情有独钟,经常派身边的宦官到各地采购蟋蟀。这有记载: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万历野获编》
这些采办太监扯大旗当虎皮,倚仗皇威,为害地方百姓,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由此可知:朱瞻基由设置内书堂,供宦官识字开始,已经为宦官专政埋下了伏笔。正统十四年,朱瞻基的嫡子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就是听信宦官王振的佞言所致。王振是朱瞻基培养后,安排在朱祁镇身边的有文化的太监,因而“土木堡惨败”朱瞻基难脱干系。明熹宗时的魏忠贤为司礼秉笔太监,贤擅权乱政,残害无辜。这也源于明宣宗开了太监代行皇帝“批红”的先河。所以,朱瞻基过于重用太监给了大明王朝沉重的一击,揭开了大明灭亡的序幕,给大明朝留下了无尽的隐患!
其他网友回答
明宣宗是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也是明代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作为守成之君朱瞻基几乎做到了尽善尽美。百姓从连年征战中解脱出来,得以休养生息,朱瞻基整顿军力,减少了大规模征伐,经济得到恢复,国力强盛。
减轻赋税,重视生产,朱瞻基也做得很到位。对于边境问题,朱瞻基平定了兀良哈叛乱,稳定了南安局势,终宣宗一朝,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战事,可以说国泰民安。
是人都会犯错,皇帝也不例外,宣宗朱瞻基也做了一些不利于大明的事情,也给子孙留下了不少隐患。
宦官崛起
宦官从秦汉时期就存在,一直延续到了明清,由于身体残缺,心理大多不太建康,所以宦官乱政在各朝各代时有发生。唐末的宦官权力极大,甚至可以废立皇帝,北宋则吸取前朝教训,对宦官管束较为严厉,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宦官乱政事件。
到了明朝,宦官从新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角力场中强大的力量。之所以宦官能拿到权柄,朱瞻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元璋在位之时,宦官是不可能发迹的,由于朱元璋明白宦官的危害,所以他设置的禁令,宦官不可以读书写字,宦官不可以干预朝政。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宦官就是伺候人的仆人,仆人就干仆人的事,权力跟他们压根没有关系。
朱元璋废掉了丞相,在大臣和皇帝的博弈中,皇帝明显成了劣势一边,强大的朱元璋可以应付自如,而他的子孙却无法应对来势汹汹的文臣。朱棣雄才伟略,上马统军下马治国的本事无人可比,但朱棣对繁杂的政务仍力不从心,于是内阁孕育而生。
在内阁成立的同时,朱棣还恢复了锦衣卫,开创了东厂,而负责这一系列事务的就是宦官。在帝王的培养下,宦官势力逐步形成。当然朱棣也同样对宦官进行了严格约束,一旦越界将遭遇极刑。
史料记载:
“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
从开创帝业开始,之后的皇帝会越来越懒,朱瞻基思维敏锐,才智过人,但他同样不想没日没夜地处理公文。在内阁帮助的同时,朱瞻基也想到了宦官。一方面宦官可以帮助他处理公务,另一方面,宦官也可以帮助皇权克制文臣的势力。
于是朱瞻基设立了内书房,请内阁大学士教他们读书认字,在此之前朱元璋可是严令禁止宦官认字的。只是朱元璋早死多时,祖制这东西遵守与否,全是后人说的算。坏人不可怕,就怕坏人有文化,一个不认字的坏人的破坏力远不及一位文化修养极高的坏人,祸国殃民都不为过。
很快朱瞻基教宦官读书的恶果就出现了,王振进入了皇宫,并成功获得了朱祁镇的信任,随即土木堡之战明军大败,差点落得个亡国的结果。
放弃奴儿干都司
朱棣造就了举世闻名的永乐盛世,而这一切大多依靠战争来实现,朱棣五次北伐蒙元残余势力,瓦剌、鞑靼皆臣服在大明脚下。
蒙元虽然早已不复存在,分裂成瓦剌、鞑靼、兀良哈等多个势力,但他们仍幻想恢复蒙古政权,从始至终威胁一直存在。朱棣北伐一方面收复大量土地,同样劳民伤财,经济受到打击,常年战争也让百姓痛苦不堪。
事情常常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利弊。朱棣发动的战争稳定了边境局势,国家空前强大,朱棣用事实证明了朱允炆不是个靠谱的皇帝,只有在他朱棣手中,明帝国才能走向更远。在挑选继承人的问题上,朱棣选择了朱高炽,这其中很大程度有朱瞻基的因素。
在很早之前,朱棣就十分看重孙子朱瞻基,并着力培养,北伐战争多次带着朱瞻基前往,让这个孙子学到了不少战场经验和统兵手段。
在经历长期征伐之后,国家和百姓急需休养,就连军队也会厌倦日复一日的战争岁月,于是朱瞻基顺应民心,实行了柔和的国家政策。减缓了军事脚步,着力发展经济和生产,这是明智的选择。
从另一个角度看,朱瞻基也减弱了对边境的控制权,随即令瓦剌做强做大,也是有关系的。朱棣在拿下东北地区后,设立了奴儿干卫,周边的少数民族大多归附了明朝。卫所制度很多程度上保证了大明江山稳定。
永乐七年,朱棣设立奴儿干都司,不过由于路途遥远,远离大明核心区域,此地的控制者大多为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明军对此的控制稍弱。而实际上这里已经是大明的版图范围内。奴儿干都司,东到库页岛,北面到外兴安岭,东起鄂嫩河,范围广阔。
到了宣宗时期,朱瞻基认为此地是苦寒之地,对于国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放松了对这里的控制,撤掉了大量力量。在朱瞻基想来,这可以帮助朝廷省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军费也可以节省很多,是百利而无一害。
史料记载:
“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 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
事实上,如果奴儿干都司一直在朝廷控制当中,之后的边境问题和后金的崛起可能都不会发生,既然朱瞻基放弃了奴儿干都司,那么他之后的皇帝们也同样如此。无主之地变成了少数民族的乐土,之后的辽东总兵总要花费大力气来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女真部族也是在这种环境中逐步壮大,慢慢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自古至今,王侯将相争夺的主要就是土地和人口,不是迫不得已很少有人主动放弃土地。想当初后晋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了辽国,终北宋一朝都因此屈居人下,被迫花钱买平安。朱瞻基也无法与想到万历朝后金的崛起,这也许都是命运的裁决。
综上所述,好似朱瞻基犯下了多大的错误,而其实他对明朝的贡献更大,仁宣之治在历史上闻名遐迩。朱瞻基也是一代明君,我们不能因其犯下的错误而否定了其功绩,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
但帝国的崩塌非一日之寒,但凡大明朝后面的君王能有老朱的霸气,小朱(朱棣)的傲气,也不至于落得子孙尽亡的地步。
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里面讲的就是朱瞻基在位时的故事,他也被称为“促织皇帝”: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或许朱瞻基仅仅是利用了宦官,仅仅是为了平衡边疆军费开支,岂不知“奉行者即为定例”,这也导致了后面的宦官之患,以及满清危机。